蔡邕可不知道王旭现在是口是心非,见其有这样的决心,当即赞赏的锊着胡须道:“将军年少有为,雄姿英发,又有此等大志!待将来时机成熟,或许当真能中兴我大汉江山啊!”
“蔡公过奖了,在下现在也是空言大志而已,能不能侥幸逃脱这一劫也还是未知之数啊!哎……”故作悲凉地叹了口气后,王旭也不愿再与蔡邕谈论那些没什么用的废话,当即便又洒脱的笑道:“蔡公,你我现在尚且还是待罪之身,我看就不要再谈论这些让人愤慨的事了。久闻蔡公博学,不但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更是擅长辞赋,晚辈慕名已久,倒真是想请教一番啊!”
“噢?”闻言,蔡邕顿时来了兴趣,当即惊奇道:“素闻将军胸中藏万兵,却不知竟然也爱吟诗作对?”
“喜欢倒是喜欢!可惜晚辈才疏学浅,自娱自乐尚可,却难登大雅之堂!”
其实王旭说的是实话,但蔡邕显然是认为他在谦虚,当即笑道:“将军何必妄自菲薄,不知可否吟上一首生平所作,也好让我欣赏一番!”
“啊!”这下王旭可头大了,他作的那蹩脚诗要是一拿出来,那还不让人家笑掉大牙?而见到王旭这尴尬的表情,有点明白其中奥妙的颜明顿时便掩嘴偷笑起来。
不明所以的蔡邕见王旭踌躇着始终没有说话,当即不由奇怪的问道:“将军为何不说了?”随即想了想,却是脸色有些难看起来。“莫非将军是认为在下不够资格乎?”
这话一出,王旭当即吓了一跳。他本来很是敬重蔡邕,而且也真的很想通过请教来学到一些东西。可哪想到对方却始终把他当成平辈在交谈,现在反而还搞了个误会,实在头疼!犹豫了半晌,见蔡邕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这才猛的一咬牙,回忆起自己曾经读过的诗来。
半晌之后,便已有所决定,当即暗叹了一声:李世民大哥,别怪我,我也是逼不得已的!反正你文采很好,将来你自己重新写吧!
想完便不再犹豫,立刻抬起头来道:“蔡公何出此言,在下刚才只不过是在犹豫吟诵哪一首而已,毕竟在下这方面的能力着实有限,担心有辱蔡公之耳。”
闻言,蔡邕的脸色顿时好了许多,当即笑着摆手道:“无妨,无论如何,总要说出来,大家才能品鉴吧!将军大可直言!”
“嗯!”点了点头,王旭正待开口,门外却是陡然传来了蔡琰那甜美的声音。“父亲,母亲沏了一些茶水,命我端来给客人解渴!”
“呵呵!琰儿将茶端进来吧!”
“诺!”说着,蔡琰便轻轻拉开了门帘,端着一个竹制的盘子走了进来,上面还有五个粗糙的瓷杯。
见状,蔡邕却是回过头来叹了口气道:“寒舍简陋,家境窘迫,只能以这粗茶待客,倒是怠慢诸位了!”
“蔡公此言差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汝德馨。何陋之有!”王旭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蔡邕那么一说,他就突然想到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将唯吾德馨改成了唯汝德馨,再精简一下就当做是客套话了。意思就是说山不在它有多高,有神仙就出名。水不在它有多深,有龙就能降福显灵。虽然这是简陋的屋子,可你的品德高尚,怎么会简陋呢!
但这话一出,蔡邕和蔡琰两人却是齐齐一愣。半晌之后蔡邕却是陡然瞪大了眼睛,激动地笑道:“妙啊!妙啊!区区几句,却是韵味十足,触人心弦。将军出口成章,何必还要骗我说才疏学浅呢!”
说完,也没有理会有些尴尬的王旭,沉凝片刻之后,便又接道:“这几句堪称绝佳,可惜却不完整,若是能配以描写和隐喻,那当堪称一篇可以让世人传颂的好文章!”
这话一出,王旭顿时倒抽了一口气。好厉害!不愧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和自己这种半吊子就是不一样,自己省略掉的那部分可就是刘禹锡对陋室的描写和隐喻啊!
坐在王旭下手的颜明更是立刻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不用看也知道她的意思是:你个笨蛋,剽窃都不知道弄圆滑点!
不过王旭还来不及感叹,那边的蔡邕却是已经回过了神来,非常兴奋地说:“王将军如此文采,想必做出的诗词也当不凡,在下可是极为期待啊!”说完,却又突然转头对着安放好茶杯正要退下的蔡琰道:“琰儿,你也喜好文赋,今日得此机会,你可安坐旁听,好好学习一番。”
其实蔡琰早在刚才听到王旭那句话时就已经非常有兴趣了,只不过知道父亲在待客,所以不好发言。此刻听到这话,顿时面露喜色。当即转身对着王旭他们欠身一礼,缓步走往蔡邕旁边跪坐下来。
“哎!”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王旭也是被逼地没办法了,想了想,便缓缓念出了唐太宗李世明写的那首《赠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当识义,智者必怀仁。”
不过王旭倒是把“勇夫安识义”改成了“勇夫当识义”,因为这首诗的原意是:在强烈的大风中,才可看得出小草坚强的韧性;在动荡不安的时局,才能辨别出臣子是不是对国家忠心;性情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义,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但倒数第二句在现在来说明显不适合,他自己和典韦徐盛都算勇夫,岂不是骂了自己?所以就把安改成当,意思变为勇猛的人应该识得道义了。
不过,随着他抑扬顿挫地念出这首诗来,蔡邕却是满脸惊愕。数息之后,竟是猛地站了起来,跑到一旁拿起笔墨,抓起一卷竹简奋笔疾书。只见其手飞速舞动了片刻,便已完成,随即拿到了王旭面前道:“我的记录可有遗误?”
眼睛一扫,王旭便摇了摇头:“没有!”
闻言,蔡邕顿时又拿起竹简看了起来,片刻之后,便不顾姿态的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哈……王将军此诗乃是开创一脉之先河啊!其韵律规范相似于乐府小诗,却更显工整规范,韵律美妙,读起来朗朗上口,完全可称之为一种新的诗体啊!”说着,便着急的问道:“此诗是何名字?”
“这个……”想到现在根本没有叫萧瑀的人,王旭不由叹了口气,只能将名字改了:“诗名《律己醒言》!”
“好!哈哈……好!坚韧、爱国、道义、仁爱,果真是我等自律的核心宗旨。好诗,好名!”说着,蔡邕仍然是难以平息心中地激动,点头赞叹不已,而一直端坐的小蔡琰也是目露崇敬的望向了王旭!
不过此刻的王旭可没有心情去注意这些,见蔡邕一兴奋起来就没个完,当即忍不住轻咳了两声,主要是他心里实在是很不好意思。
见状,蔡邕倒是很快就反应过来,发现自己竟然如此失态,当即尴尬地笑了笑,缓步走回自己的位置道:“真对不起,因见到如此绝佳的小诗,心中太过兴奋,倒是让各位见笑了。”
但话音刚落,不待王旭接话,他便已经又着急地接道:“不过将军可否将此诗的规格告知于我,我觉得你作这诗应该有一个规格框架才对,不然很难做到如此工整有序!”
王旭心中着实感叹蔡邕的才华,仅仅是略作研究便已经能够发现这么多规律。不过想到反正都已经剽窃了,五十步笑百步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也就豁出去了。厚着脸皮笑道:“当然可以,这种诗我曾细细研究过,分为两类。一类是律诗,一类称为绝句。刚才我所念的便是五言绝句,乃是以平仄(Ze)划分音调韵律,而规格又略有不同。比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随着王旭侃侃而谈,将后世才出现的律诗、绝句规格一一说出,蔡邕对王旭完全佩服到了极点,赞赏连连。小蔡琰也是听得目不转睛,看着王旭的目光越来越崇敬!但事实上,真正惊讶的是王旭,蔡邕就不说了,毕竟是一代大儒,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只要将理论拿出来,很快就能付诸实践。但蔡琰不过还是个小女孩儿,却同样听得津津有味。而且知道了规格后,偶尔还能即兴实验两句,虽然还不能作出全首,语言意境也不是非常精妙,但作为一个小女孩有这等天资那已是相当骇人了。
也让王旭大感老天不公。他学了好多年的律诗和绝句也就理论还行,可真的要他作出律诗绝句来,那就是白娘子喝了雄黄酒——当场现形!
但一想到历史上记载蔡琰是六岁能熟读诗经,十余岁可以自己作诗,后来还曾为曹操一字不差的背出已经毁于战乱的四百多卷藏书,他就也只能咬牙认命了。毕竟能留名千古,作出《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惊世之作的才女,又怎么可能是一般人呢……
不过王旭的行程也就因此而被迫耽搁了,因为蔡邕死活拉着不让他走。也不知道是不是常年隐居,缺少和那些文人的交流,所以非要和王旭要聊个痛快!无奈之下,王旭也就只有奉陪,反正理论上的东西,他多了几千年的知识,根本不成问题。至于一旦牵涉到实际写文什么的,那就全部推脱或者转移话题,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再剽窃任何东西!可即便是这样,也已经让蔡邕和蔡琰敬佩,几乎成天都缠着王旭。一副不把他那有限的墨水榨干,就绝不罢休的架势!
而随着逐渐熟悉,蔡琰也不像刚开始那样,在任何时候都彬彬有礼的。毕竟她正值活泼的年纪,所以相处也稍微亲热了一些。当知道王旭只比她大四岁后,对王旭的崇敬和好奇更是陡增,逐渐开始喜欢听王旭的故事,特别是王旭离家出征之后的事儿,一有闲暇就让王旭给他讲!
可这样的日子就让徐盛和典韦有点难熬了,刚开始还很新鲜,可没过两天就开始昏昏欲睡。到最后只能通过练武,四处游玩,或者帮着做农活来打发无聊的日子,只可惜蔡邕那点小量的农活实在消耗不了两人多少时间,所以常常见到两人逗小母鸡玩!让王旭有些哭笑不得,两员大将跑去干这事儿也太憋屈了!
倒是颜明似乎蛮喜欢这种平静的生活,每天就陪在王旭身边静静地看着,反正王旭到哪儿她就到哪儿。而且与蔡邕一家人的关系也非常好,特别是和蔡琰很合得来。只不过,似乎王旭一旦有与蔡琰单独相处的时候,她就会突然出现。这也让王旭逐渐发现了有些不对劲,闲暇时静心细想两人相处的一幕幕,隐隐也有了一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