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长安乱始

董卓死了,董卓死了,在王允的示意下,长安的大街小巷贴满董卓被处死的消息,长安至洛阳一带的百姓顿时喜笑颜开,在街上载歌载舞,喝酒吃肉,仿佛像是在过正旦一般,在他们心中,董卓的死,标志着苦难生活的结束,安定的生活到来,可是,事情远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单相思:漫天乌云浑不知殊不知,快乐的心情很快淹没在滚滚西来的乌云中,这片乌云的推手,恰恰就是那位在诛杀董卓中具有首建之功的司徒王允。

董卓是死了,但是的帐下还有数万大军,分别掌握在李傕、郭汜、徐荣、张济、樊稠、牛辅、董越、段煨等人的手中,所以如何安置董卓帐下的这些部将,是目前必须及早解决的问题。但恰恰就在这个问题上,王司徒翻了大错误。

就董卓死后的形势而言,一度是向着有利于那些士族的方向发展着,所以无论是长安的士人,又或者是洛阳的士人,都认为王允是中兴大汉的忠臣,都唯其马首是瞻。董卓身亡,驻扎在长安以东陕县一线的西凉军,在得知董卓的死讯后,西凉军群龙无首,顿时就乱了阵营,在牛辅、李傕、郭汜等人的商议下,提出了向朝廷投降,要一张大敕令的主张。也就是说,在西凉军投降之后,朝廷要保证西凉军将士的安全。

对于西凉军的“摇尾乞怜”,王允显得很大度,说什么西凉军本就没有什么罪过,何赦至有?所以他便派出安抚使来到西凉大营,表示西凉军将士只要投降朝廷,过往的事情都既往不咎,但是王允还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教出李傕、郭汜的人头。

在这个问题上,西凉军内部又产生了诸多分歧,有人赞成斩杀李傕、郭汜,用他们的人头来获得朝廷的信任,但是也有人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董卓新亡,西凉军应该团结一心,方能在乱世之中立足。由于这种分歧,西凉军内部再次大乱,展开了一次规模庞大火并,先是作为西凉军统帅的牛辅斩杀了董卓的堂弟董越,而牛辅也在这次火并中身亡。

就在双方人马打得不可开交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像重磅炸弹一样在西凉军将士的心中炸开,这个消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传开,就像平地里炸开一个响雷一扬,顿时便在西凉大营传得沸沸扬扬的,意思大概就是说说王允此时正在商议如何剿灭西凉军将士,你们却在这里自相残杀,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有听任宰割的份,反倒不如大家齐心协力,反戈一击,去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一旦成功,则奉朝廷以正天下,若不成功,就散火返回西凉,或为贼、为占领一郡之地,总比在这里等死强。

正当李傕、郭汜等众在质疑这个消息是否可信时,偏偏这时又从长安方面传来了侍中丁彦明被杀的消息,这给西凉军以极大的震动。丁彦明,那可是名士,他的侍中之职是董卓提拔上去的,名士尚且不免一死,何况是他们这些武人,于是在李傕、郭汜的号召下,数万大军迅速聚拢在陕县一带,决定背水一战。

夜色静谧,春风如水,王允刚刚躺在榻不久,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给吵醒,只听见那人便敲门便说道:“老爷,侍郎马宇、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求见!”

“何事?”王允睁开双目,不满地喝问了一句。

估计那个下人被王允这一声吼吓得不轻,也停止了敲门的动作,哆哆嗦嗦地说道:“不知,不过看他们似乎很着急,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

“知道了”王允喝了一声,旋即缓缓起身,捡起榻上的一件貂裘大氅随手披上,开门走了出去。

瞪了一眼拱手施礼的下人,王允不满的喝道:“以后只要过了戌时,无论谁也不见。”

那下人连忙唯唯喏喏的应了一声,随后便跟着王允的脚步来到大厅。

刘范等人看到王允走进大厅,急忙上前施礼道:“司徒大人,祸事,李傕、郭汜纠集数万西凉军正向长安杀来。”

刘范的话,仿佛一声炸雷在屋中爆裂,王允身躯一晃,脸色霎时雪白,不可置信的盯着刘范失声大叫:“你说什么?”

徒然间,种邵猛地看着王允,双眼泛着血丝,如电的目光直直射向王允:“司徒大人,你现在不能乱,你快快想想办法,否则西凉军就快要杀到长安了”

王允猛地起身,披在他身上的貂裘大氅也随着他的动作掉在地上,可是王允不管不顾,不断的在大厅内来回踱步,脸上写满了焦急,须臾,他转身指着马宇说道:“现在长安有多少兵马?”

马宇沉思了一会,道:“此时长安境内有四支兵马可用,两支在长安外围,即左冯翊宋翼和右扶风王宏的郡国兵。还有一支是长安城中的西凉军李肃余部,另一支是来自巴蜀的叟兵!”

“李肃和我共谋董卓,已经和我们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了,宋翼王宏和我是至交,想必也会向我靠拢,叟兵刘焉派来的勤王之师,这也可以,只是这四支人马加起来不过只有两万,如何能抵挡得住西凉军的铁蹄?”王允摇摇头,深刻剖析了双方兵力,顿时就觉得这些兵马想要与西凉军打,简直是蜉蝣憾树,螳臂当车。

种邵凝视着王允那张丘壑纵横的脸,在心里叹息一声,若不是他独断专横,也不会造成如今这种局面。不过事已至此,怪谁也没有用了,当下开口献计道:“王司徒,若想让西凉军回心转意,现在还有它途可寻!”

王允闻言,就好像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一般,立即抓住种邵的肩膀问道:“申甫和有计,快快说来。”

种邵不留痕迹地挣脱王允的双手,拱手道:“一,司大人立即派出西凉安抚使,用高官金帛安抚李傕、郭汜

二,让皇甫知节去出任西凉军的统帅,要知道,皇甫知节系出凉州名门,德高望重,其忠心为国早已家喻户晓的事情,若是让他去安抚西凉军,必能震住西凉诸将。”

王允扶案而坐,但是又感觉坐如针扎,又立即起身来回踱步,他觉得种邵的建议有利也有弊,让皇甫嵩去当西凉军的统帅,固然起到了安抚军心的作用,但是这样做却会引起朝中关中大臣们的疑心,毕竟西凉军还是有凉州人来统帅,还横桓在长安与关东的交通枢纽上,而关东士人才是自己是一边的,而皇甫嵩则属于关西那边的。相比之下,皇甫嵩出山弊大于利,而且若是皇甫嵩平此次叛成功,在朝中的威望必定会水涨船高,这是关东士族不希望看到的,汉光武帝将帝都东迁,关东士族好不容易压了关西士族一个头,如今岂能给关西士族崛起的机会?就算自己肯,那关东士族也不依,到头来影响的还不是自己的仕途。

“申甫糊涂,那皇甫嵩是西凉人,岂能让他去统领这数万兵马?”敲定注意后,王允立即否定了种邵的建议。

“可是……”种邵还欲在言,瞬间就被王允伸手打断:“没有什么可是的,董卓已除,西凉军的存在无足轻重,我们只要帮陛下将朝纲整顿好了,然后在将流散各地的大臣们聚拢回来,那才是国家大计!”

种邵和马宇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无奈,当然,这一切都地落在了王允的眼中,冷哼一声,王允看向刘范道:“仲德,你立即派出使者联系各州刺史,让他们进入京勤王”

刘范作为汉室宗亲,又是刘焉的长子,这件事由他来办最好不过,此时的王允,已经在心中开始描绘宏伟的蓝图起来,他在想,也许不久的将来,会有源源不断的兵马涌向长安,将西凉军打得溃不成军,而他也会被载入史册,成为名垂青史的忠臣。

刘范不敢怠慢,立即躬身应诺一声,便健步迈出了王允府邸。种邵见到王允已经敲定了主意,在劝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当下和王宏一起施礼告退,王允不耐烦的挥挥手,示意他们早早退下。

出了王允府邸,种邵仰头悲叹:“死了董卓,来了王允,难道大汉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王宏闻言,也跟着长叹一声:“乱天下者,必是王允竖子”

须臾,种邵缓缓从悲愤中回过神来,拉着王宏走到暗处道:“李傕、郭汜是豺狼,所以我们必须请一个猎人来斩杀他们”

王宏闻言,疑惑的看着种邵低声询问:“申甫,此言何意?”

种邵咬咬牙:“王允实属无谋之辈,居然把希望寄托在那些诸侯的身上,岂不知现在的关东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那还有时间管他?所以我们为了大汉,为了陛下,必须联系外兵进京勤王!”

王宏叹息一声:“申甫,关东乱成粥,西凉也乱成粥,此时此刻,只有西川没乱,申甫的意思是去西蜀求援?”

种邵摇摇头:“西凉之乱,无外乎有吕布、韩遂、梁双、马腾四人,前段时间,韩遂攻破武威,又与羌人、梁双联合将吕布赶出陇西,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最后谁是西凉之主,不过不管是谁,进京勤王这样的大功,无论是谁也抵挡不住这个诱惑,所以,我们只能等了”

王宏重重的点点头:“此言不错,以不变应万变。”

“走吧,有人来了”说话间,两人忽然听见有脚步声从街边传来,种邵立马拉着王宏匆忙离开。

就在两人离开不久后,黑暗中有隐出两个人来,其中一个瘦高的汉子指着王允的府邸说道:“玄孝兄,这就是王允的府邸?”

一个稍微胖点的人接过话茬:“我在长安住了几年,难道还会认错不成?成将军,我们快回府吧,你说你大半夜的将我拉过了就是为了看司徒府邸,你是不是有病?”

那个瘦高个挠了挠头,好像有点不好意思:“我就是怕我完不成主公交给我的任务而已,庞家主,咱们回去吧,免得冻坏了你,我也不好给主交代不是!”

庞舒哈了一口气,暖了暖手掌道:“我算倒八辈子的霉了,当初要不是你家主公帮助过我,我才懒得大半夜和你跑,不过说好了,西凉军一来,等你抢走了人,之后必须保护我庞家一家老小出离长安!”

那个瘦高个立马赔笑道:“这个你放心,我家主公早就吩咐,说你庞家主是他的朋友,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其家小顺利离开长安!”

那胖子满意的点点头:“这还差不多!”随后裹了裹身上的大氅,与那名瘦高个一起隐与黑暗之中,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第352章 伐蜀之战第325章 赵昂退走第78章 王匡之死第277章 阎行杨威第284章 淮阴侯战车第294章 虎豹营第22章 李儒之谋第152章 魏大黑的新生活上第361章 计定豆沙关第338章 城固斩将第150章 乱军过河,进驻泾阳第105章 张飞战魏延第20章 两世宿敌第297章 关羽难敌,义薄云天第25章 百鸟朝凤枪(上)第240章 下辩交兵第133章 火烧洛阳(1)第123章 封丘劫营(下)第122章 封丘劫营(中)第225章 阎行撤军第345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167章 徐晃力斩四将第9章 投靠董卓的前奏(上)第267章 异族来袭第25章 百鸟朝凤枪(上)第233章 金城郡归属第19章 受封执金吾第400章 郭嘉之死第352章 伐蜀之战第99章 加官进爵第168 陇西平第7章 吕布董卓谋丁原(下)第303章 西蜀地形第159章 汉兴有山贼第176章 三年之约第208章 李儒,蔡邕第298章 谋士间的对决第382章 徐庶走荆州第224章 徐公明力敌二将第129章 夺关大战(4)第108章 陷阵营发威第355章 黑暗中的成都第76章 伐董之策第103章 关羽请战黄忠第128章 决战枝阳第130章 夺关大战(完)第292章 曹操的封赏第139章 飞将来袭,报仇雪恨第370章 女将初临阵第323章 河蚊第111章 破生门!第173章 吕布的怒火第399章 大局将定,郭嘉中毒第298章 谋士间的对决第291章 对吕布的评价第186章 羌族入寇第62章 未来的女将军第360章 两战定沓中第81章 陷阵突阵,张绣扬威第111章 破生门!第182章 韩遂的阴谋第121章 封丘劫营(上)第39章 吕布要粮第307章 水淹斜谷第127章 血染枝阳第240章 下辩交兵第234章 阎行归顺第120章 封丘大营第143章 西凉讨伐战1第222章 百骑陷营第152章 魏大黑的新生活上第89章 黄忠战孙坚第288章 孙坚之死第104章 关羽战黄忠第104章 关羽战黄忠第346章 回府第398章 蒋济第40章 司隶校尉第318章 剑阁失守第344章 相遇第61章 风雪中等待丈夫的女人第187章 烽火燃陇西第187章 烽火燃陇西第374章 阻骑兵四将争雄第315章 剑阁第267章 异族来袭第355章 黑暗中的成都第182章 韩遂的阴谋第358章 成都政变第242章 自毁战旗第137章 他就是我的天第353章 伐蜀第一功第197章 孤狼老卒第401章 庞统到来第128章 决战枝阳第120章 封丘大营第347章 李文君第291章 对吕布的评价第68章 箕关之战(2)
第352章 伐蜀之战第325章 赵昂退走第78章 王匡之死第277章 阎行杨威第284章 淮阴侯战车第294章 虎豹营第22章 李儒之谋第152章 魏大黑的新生活上第361章 计定豆沙关第338章 城固斩将第150章 乱军过河,进驻泾阳第105章 张飞战魏延第20章 两世宿敌第297章 关羽难敌,义薄云天第25章 百鸟朝凤枪(上)第240章 下辩交兵第133章 火烧洛阳(1)第123章 封丘劫营(下)第122章 封丘劫营(中)第225章 阎行撤军第345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167章 徐晃力斩四将第9章 投靠董卓的前奏(上)第267章 异族来袭第25章 百鸟朝凤枪(上)第233章 金城郡归属第19章 受封执金吾第400章 郭嘉之死第352章 伐蜀之战第99章 加官进爵第168 陇西平第7章 吕布董卓谋丁原(下)第303章 西蜀地形第159章 汉兴有山贼第176章 三年之约第208章 李儒,蔡邕第298章 谋士间的对决第382章 徐庶走荆州第224章 徐公明力敌二将第129章 夺关大战(4)第108章 陷阵营发威第355章 黑暗中的成都第76章 伐董之策第103章 关羽请战黄忠第128章 决战枝阳第130章 夺关大战(完)第292章 曹操的封赏第139章 飞将来袭,报仇雪恨第370章 女将初临阵第323章 河蚊第111章 破生门!第173章 吕布的怒火第399章 大局将定,郭嘉中毒第298章 谋士间的对决第291章 对吕布的评价第186章 羌族入寇第62章 未来的女将军第360章 两战定沓中第81章 陷阵突阵,张绣扬威第111章 破生门!第182章 韩遂的阴谋第121章 封丘劫营(上)第39章 吕布要粮第307章 水淹斜谷第127章 血染枝阳第240章 下辩交兵第234章 阎行归顺第120章 封丘大营第143章 西凉讨伐战1第222章 百骑陷营第152章 魏大黑的新生活上第89章 黄忠战孙坚第288章 孙坚之死第104章 关羽战黄忠第104章 关羽战黄忠第346章 回府第398章 蒋济第40章 司隶校尉第318章 剑阁失守第344章 相遇第61章 风雪中等待丈夫的女人第187章 烽火燃陇西第187章 烽火燃陇西第374章 阻骑兵四将争雄第315章 剑阁第267章 异族来袭第355章 黑暗中的成都第182章 韩遂的阴谋第358章 成都政变第242章 自毁战旗第137章 他就是我的天第353章 伐蜀第一功第197章 孤狼老卒第401章 庞统到来第128章 决战枝阳第120章 封丘大营第347章 李文君第291章 对吕布的评价第68章 箕关之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