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尚书台

尚书台,是东汉处理全国各地往来公文奏折的机构。

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晚期的权臣专政,有意削弱相权,太尉﹑司徒﹑司空居三公高位,名为宰相,而实际权力则逐渐移于尚书。

当时,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射各一人,尚书六人,分主六曹,或说为五曹六尚书,其中三公曹置尚书二人。

令﹑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各一人,“掌录文书”,并检查各项事务是否按时完成。

尚书之下有侍郎三十六人,分属六曹,主起草文书;又有令史十八人,每曹三人,主抄誊文书。

这个机构,在唐朝就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在宋朝是中书门下以及枢密院;在明朝是内阁和司礼监;在清朝就是所谓的军机处。

名字虽然不一样,但行使的权力相差不多。都是总揽全国往来公文,或是帮皇帝批阅奏折,或是帮皇帝处理政务。

只是严格来说,东汉尚书台的权力还没有那么大,在具体事物上,大事交给皇帝处置,小事则由尚书台或者发往其它部门处理。

这就相当于阅卷老师只有阅卷权和小部分题目的批卷权,并不是整张卷子都由尚书台批阅。

这种情况需要到曹魏时期,荀彧当权的时候才会提升到总揽全国政务。

所以实质上,曹操已经相当于皇帝,而荀彧就是曹操的宰相。

至于现在,算是一个传达室加上半个职权部门,负责文书的收发以及一些政务处理工作。

可即便如此,也已经很厉害。

天下往来公文,都在尚书台,所有国家机密,也都在这里。

尚书令要是想对付某个地方官员,只需要把往来公文销毁,就能以“失职罪”向天子禀报处置。

如果是县令以下的官员,甚至有直接罢免的权力。

别说这很儿戏,但事实是真这么儿戏。

当初王甫曹节掌权的时候,就利用亲信掌控了尚书台,将所有弹劾自己的奏折全部压下来,

然后用这个办法对付弹劾自己的官员。

还有明朝魏忠贤当政时期,一本弹劾他的奏折明熹宗都别想看到。

不说那个时候,就算是现代文明社会,在国外政府机构去办事,甭说去各个部门光盖章签字就跑断腿,一旦某个部门给你卡个一年半载,喊爹喊娘都没用。

所以尚书台别看只是个传达室,那也得看是什么地方的传达室,工厂门口的传达室权力肯定不大,一个国家的传达室权力肯定大。

当陈暮一大早走入明光殿正式上班的时候,王钧早早地召集了整个尚书台的官员已经在等他。

原来的尚书令是梁鹄,出自鸿都门学,是宦官派系的人。

自梁鹄以下,整个尚书台都是宦官党羽。

事实上一开始尚书令也不是在尚书**大,在尚书令的头上,还有一个到三个录尚书事不等,一般由三公兼领。

但随着10多年前最后一任录尚书事,太傅胡广去世后,就再也没有录尚书事。

因此现在的尚书台就由尚书令执掌。

并且从胡广以后,宦官逐渐意识到了尚书台掌握的权力,从那时候开始,宦官就将手伸入了尚书台。

先由王甫的亲信廉忠,也就是诬告汉桓帝的弟弟刘悝的那一位担任。

然后是曹腾的侄子,曹操的叔父曹鼎,再到后来大宦官曹节亲自下场,紧接着就是梁鹄。

从熹平元年,也就是172年开始,这个部门几乎完全落到了宦官们手中。

所以在王钧的带领下,陈暮毫无阻碍地入驻了尚书台。

从左右仆射以下,各尚书、令丞、侍郎、令史、掾属林林总总约百余人都在明光殿内等着他。

“拜见尚书令。”

众人齐齐拱手行礼。

“诸位有礼。”

陈暮也回了一礼。

王钧指着最前面两人介绍道:“子归,此人是尚书右仆射苟桂。”

“苟桂见过尚书令。”

苟桂约三十余岁,山羊胡,下颌还有颗硕大的黑痣,形象有点像是宋明时期的师爷或者狗头军师一类的角色。

陈暮点点头。

王钧又指着另外一人说道:“此人是尚书左仆射蒋安。”

蒋安方面大耳,是个胖子。

“此人是......”

王钧主要介绍的是几个尚书台的主管,自尚书令以下,左右仆射,六曹尚书,以及隶属于尚书令的私人助手左右尚书令丞和尚书侍郎十一人。

其他侍郎、令史、掾属都是二百石的吏员,相当于办公室的普通工作人员,总数有一百多人,自然就没有介绍的必要。

陈暮一一打了招呼,吩咐他们各司其职,便在王钧与左右令丞侍郎的陪同下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室地点在明光殿偏殿,房间还挺大,约有百来个平方,只是里面摆设的并不是两侧桌案和席子,而是密密麻麻的书画,要么挂在墙上,要么随意摊在地上,很多都是涂鸦之作,却也不乏有水平的书法。

尚书左令丞丘建尴尬道:“这些都是原来梁尚书的字画,他离任的时候没有带走,我等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陈暮自己的书画水平就不低,眼光极为毒辣,四处扫视一圈,说道:“将地上的字画全都清理掉,墙上的留下来,这幅,那幅,还有最上面那幅,小心装裱,收录起来。”

粱鹄在汉末时期也是顶级书法家,他虽然上班摸鱼写字画画,但不能不承认的是,里面不少书画作品都是精品,留下来挂着欣赏也不错。

听到他的命令,左右令丞便去外面招呼一帮令史、掾属进来整理了一下房间。

等打扫好之后,陈暮才正式开启办公模式。

几位尚书台的官员按照大小品秩分列而坐,位于他的两侧。

等众人坐好之后,陈暮才开口询问道:“你们每日办公,都是在做何事?”

苟桂答道:“原来梁尚书在的时候,全国大小政务,都由我与蒋仆射处理,按照惯例,选官察官之事,由天子定夺。各地郡守国相之事,亦由天子处置。刑狱之事,发往延尉。南北主客,交由大鸿胪。终考课州郡事,则发由三公计较。财政收支规划,丈量土地,则交给西苑大司农与少府。”

陈暮脸越听越黑,略微不高兴地说道:“那尚书台在做什么?”

苟桂与蒋安对视一眼,回答道:“我等主要负责清算全国人口,将各地往来公文整理,以各州或具体事务分门别类,然后发往各部门,或将需要天子批阅的大事呈递给天子,或抄誊朝廷政令传达于天下,当初尚书令为父报仇之事,就是我等抄誊传下去的。”

“这么说,我还得感谢你们喽。”

陈暮脸色不善。

众人连忙道:“不敢不敢。”

“这梁鹄当真是无能之辈,好好一个权力极大的尚书台,被他弄成这般模样。”

陈暮环视一圈,缓缓开口道:“诸位,大家虽然只是尚书台的低级官吏,却应该也知道自己手上握有多大权力。梁鹄却将这些权力拱手让人,诸君难道就这般心甘情愿吗?”

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低着头不敢说话。

原来梁尚书在的时候,嫌那么多政务太麻烦,就把原本属于尚书台的权力一股脑丢出去,他们也落得轻松。

要是陈暮想把这些权力再收回来,其它部门会同意?三公九卿会同意?

到时候大人物之间争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们这些尚书台佐吏可不敢触这个眉头。

见他们一个个低着头跟鹌鹑似的,陈暮冷笑一声,道:“从即日起,各地选官察官、刑狱之事、南北主客、财政收支规划,丈量土地等政务工作,先交由我来查阅,明白了吗?”

“这个工作量恐怕.......”

众人瞪大了眼睛。

全国每日公文往来不知繁几,尚书台上下一百多人忙得团团转才能勉强弄好,光靠陈暮一个人处理,恐怕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处理好一天的政务。

陈暮摆摆手道:“只是交由我查阅,等查阅之后,具体事务再交由尔等与其它部门合作,暂时就如此罢。”

“唯!”

众人松了口气,如果只是看看就没事,要是陈暮完全大权独揽,什么事情都要他处置,那全国政务怕是要乱成一团。

当下, 众人就把今天从全国各地发来的文书搬到了偏殿,厚厚数摞,达十余公斤。

看着多,其实也还好。

因为要考虑的是,古人为了书写方便,用的是文言文。

由于写字不易,所以尽量把事情弄得简短一些,一份公文少的就十几个字,多的也就几百字。

东汉灵帝时有120多个郡国,1100余县,每日公文多的时候有一两千份,少的时候也有数百份,论起字数,每天文书内容大概在数万字到十多万字不等。

毕竟各地也不是每天都有事情,除了遇到紧急情况和需要上奏、以及上交正常往来公文的时候,平日也没有官员会闲着无聊乱发文件上来。

而这其中大部分主要事物一般集中在年末,因为年末要进行考核,所以一年积累的政务都是在那个时候才发往洛阳。

因此除非每件事情都去处理,不然光只是看的话,一天的时候应该是可以看完的。

第十章 西讨关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阳。第一十二章 灭爸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宫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绍北上,吕布东归第一百九十五章 还债第二百一十二章 诱饵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辈第七章 觊觎河内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阳截击第三十二章 仁义无双刘玄德,忠孝二全陈子归第一十一章 正义的伙伴陈子归第一百九十九章 会猎于冀州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二十九章 战争机器运转第二百四十一章 错误的道路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议请假条。第一十一章 玉堂寻贤访陈生第五十八章 鱼死网破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门第一百四十九章 辘轳车第七十二章 风云变色(胡辣汤挺住,河南加油!)第一百三十四章 雏鹰起飞第四十六章 各自战略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将第七十五章 从地狱里回来第四十章 奇袭第七十九章 徐荣的部署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议第三十二章 关羽的眼镜第一百五十一章 斗智斗勇第五章 曹操的处境第三十八章 刘备回乡第五十三章 先帝创业未半,花光预算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难违第一百四十一章 铁锁横江第六十五章 奇袭箕山第一十九章 南阳之战(1)第二百四十八章 齐王第二百一十八章 听郭图的话第一百二十章 开关一按,便是半个盛汉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八十六章 大战前夕第五十八章 挂牌卖官一周年,不写书,聊聊人生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孙瓒第一百八十四章 体力消耗战第三章 双面间谍第二章 刘备登基第三章 未来方向第二十一章 南阳之战(3)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一百五十一章 斗智斗勇第一章 婚姻价值观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诛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县之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一百六十二章 许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七十一章 给年轻的周瑜上一课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来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孙坚遭袭第三十章 出城死战第二十九章 收服荆州士林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阳第七十九章 天下恶名,由我刘玄德来背!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锋第二百七十一章 邺城之战第一章 董卓兵败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对峙第二十六章 戏志才病危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县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袭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预防针第四十七章 黄道大吉第六十章 赢了他一次第三十章 天子阅兵请假条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达倭奴国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将第二十二章 朝议第一十二章 母亲请假条第二十一章 出使吕布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师攻兖第七十六章 名满天下第三章 舍命拼杀第四十一章 田丰之计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于桃园,终于桃园(大结局)第八十一章 花里胡哨与一拳超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达倭奴国
第十章 西讨关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阳。第一十二章 灭爸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宫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绍北上,吕布东归第一百九十五章 还债第二百一十二章 诱饵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辈第七章 觊觎河内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阳截击第三十二章 仁义无双刘玄德,忠孝二全陈子归第一十一章 正义的伙伴陈子归第一百九十九章 会猎于冀州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二十九章 战争机器运转第二百四十一章 错误的道路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议请假条。第一十一章 玉堂寻贤访陈生第五十八章 鱼死网破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门第一百四十九章 辘轳车第七十二章 风云变色(胡辣汤挺住,河南加油!)第一百三十四章 雏鹰起飞第四十六章 各自战略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将第七十五章 从地狱里回来第四十章 奇袭第七十九章 徐荣的部署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议第三十二章 关羽的眼镜第一百五十一章 斗智斗勇第五章 曹操的处境第三十八章 刘备回乡第五十三章 先帝创业未半,花光预算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难违第一百四十一章 铁锁横江第六十五章 奇袭箕山第一十九章 南阳之战(1)第二百四十八章 齐王第二百一十八章 听郭图的话第一百二十章 开关一按,便是半个盛汉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八十六章 大战前夕第五十八章 挂牌卖官一周年,不写书,聊聊人生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孙瓒第一百八十四章 体力消耗战第三章 双面间谍第二章 刘备登基第三章 未来方向第二十一章 南阳之战(3)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一百五十一章 斗智斗勇第一章 婚姻价值观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诛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县之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一百六十二章 许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七十一章 给年轻的周瑜上一课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来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孙坚遭袭第三十章 出城死战第二十九章 收服荆州士林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阳第七十九章 天下恶名,由我刘玄德来背!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锋第二百七十一章 邺城之战第一章 董卓兵败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对峙第二十六章 戏志才病危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县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袭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预防针第四十七章 黄道大吉第六十章 赢了他一次第三十章 天子阅兵请假条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达倭奴国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将第二十二章 朝议第一十二章 母亲请假条第二十一章 出使吕布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师攻兖第七十六章 名满天下第三章 舍命拼杀第四十一章 田丰之计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于桃园,终于桃园(大结局)第八十一章 花里胡哨与一拳超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达倭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