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预备出征

“拜见大将军,不知大将军唤我前来还有何事?”何白朝正坐着愁眉不展的何进深深的拜道。

今日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还未在此时开始成为一个节日,被人们所熟记。但是《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经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并隐隐有了团圆之意了。所以何进于今日特意将何咸与何白从西园召回,一起饮宴。宴后的何咸去找爱妻联络感情去了,而何白则被何进留在府中的花园里一起赏月。

何进摆摆手,邀何白坐下之后,才说道:“也无甚要事,只是你与咸儿将要出征青州,吾还不甚放心,于是召你前来询问一下。出征事宜是否全部准备妥当了。”

何白拜道:“回禀大将军,今次出征将士总共二千人,辅兵三千一百人,工匠五百人,民夫五千五百人,战马四千五百匹,驮马三千三百匹,大车三千辆,武器甲具每卒两套,粮草足食半月之久。出征事宜已全部准备妥了。”

不打战不知已军的规模,区区五千一百人的大军,零零种种的就弄了三千辆大车运载。加上一万一千一百人的人丁数与七千八百匹的各式马匹,只怕要拖出二、三十里长的队伍来。若是碰到路不好走的,前后队起码会拖出百里的距离来。

难怪古人常说兵马上万,无边无际。已军此时才一半五千人马呢,便有了如此大的规模了。若是出兵十万,那又将是什么样的规模?百万大军,又是什么样的规模?

在古代通讯技术和军事训练指挥技术限制下,别说几十万大军,就算是10万人的军队就能让指挥系统接近瘫痪。距离过远以及战术难以匹配,使得这么多人根本发挥不出因有的战斗力,反而还会格外增加后勤压力与士气的风险。

古代军事训练往往依赖于将领个人,阵法号令皆不相同,比如戚继光所练戚家军,其鸳鸯阵法其他明军就不懂。这样当天南海北的军队集合到一起时,也难以有效的协同作战,只能是一盘散沙,凑不出有效的战斗力。

如此看来一般谨慎的武将,是不会干这种蠢事的。而优秀的古代名将也不会使用大量兵力,在具有决定性的大型战役之中,往往至多也只是出动三、五万人的军队而已,加上民夫的数量,足已达到十数万的人马了。

由此看来在中国古代的数次百万大军级别的大会战,其时应该水份很多。纵然数字不差,只怕也是正兵、辅兵、民夫什么的都计算在内了。就如已军,便可以号称一万大军……不,已军全是精锐,包括正兵辅兵都有马匹乘骑,就是算作两万大军也可。

何白一直以来,自认自已的谋略一般,指挥一般,深恐不是此时知名武将们的对手。但通过长期的领军之后发现,此时的名将们就算要比自已的能力强悍,但麾下的士卒素质只怕会远远不如。

需知后世的各国都定立了自己统一的标准化军训操典,并以这些操典在军队和军校培训士官,而士官们则负责训练新兵。于是无论哪里的士兵都能够接受完全一样的训练,这样当他们集合起来之后,便能够很轻松的相互配合作战。而职业化士官们更提供了大兵力协同作战的可能性。

自已的能力虽然一般,但对于后世的统一标准化军训操典规则却很熟悉。比如自已在常山、中山两郡内的私兵,全部都是以统一的后世队列训练加冷兵器操练结合而成的。上下整体统一,号令一致,前后左右进退之间无不如意,便是随意将之打散重组,各将也能轻松自如的指挥作战,这便是自家私兵的强悍之处了。

若论单兵作战的情况下,一个西园下军或可打两、三个何氏私兵,但是一屯一曲的交战,西园下军只怕就不能轻易完胜何氏私兵了。若是全军交战的话,西园下军纵是全国的精锐,又有无数的精良兵器装甲,只怕与何氏私兵也只不过是半斤八两罢了。

有了这些领悟之后,何白遂对自已的将来充满希望。自已有强兵在手,纵然能力稍差,也能够与魏武、周瑜、诸葛亮、司马懿、陆逊等辈相抗衡了。不,也许自已的对手只有魏武曹操与周瑜两个,其他三人只怕还未出山,天下便就归于一统了。

何白向何进汇报完毕后,何进连连点头赞道:“不意我何氏子孙之中,竟出了汝这般的名将之才,把军中的事物整理的条理清楚,辎重粮草也安排的妥妥当当。需知冲锋陷阵、出谋画策皆有其人,而精通此等俗务,方才是一支大军的得胜之因也。”

何白拜道:“多谢大将军之赞,我只是向来细心了一点,对军中之事了解多了一点。也喜欢将需做的事务整理的清楚明了,日后才好想作什么就作什么。”

何进点头称赞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怠。天明能够知已,首先便就立于不败之地了。天明能有如此才干,吾心甚慰。而且天明把咸儿也真是当做亲兄弟看待了。只看咸儿跟随你尚且不到两月时间,整个人都大变样了,不但身体强健了不少,行事也干脆利落许多,颇有英武之相,吾心甚喜。日后咸儿趟若成才,皆是天明你的功劳啊。”

在后世,不管好人恶人,强人弱人,只要是进入了军队之中,都会有极大的转变。何白这两月也别无他事,除了强化训练以外,便是狠抓作风纪律与思想教育问题。在后世,作风纪律与思想教育才是一支军队的制胜法宝。

绝对忠诚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英勇顽强的精神、恪尽职守的精神、紧密团结的精神、严守纪律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雷厉风行的精神、刻苦学习的精神、不断创新的精神。这十种精神,何白除了自家的私兵以外,也把这些精神牢牢的映入到了西园下军之中。

何白相信,此时的西园下军较之去年的此时,战力只怕提升了一半。加上良好的队列训练之后,就算提升一倍的战斗力,何白也敢自夸。何咸跟着一起通过了作风纪律的考核与思想上的提升,变了一人也不奇怪。就是刺头张璋,也对何白彻底的五体投地信服了,更何况只是小白一个的何咸。

何白也对何咸赞道:“子全本就文采斐然,是名极好的文士。如今在军中与士卒们同操同练,同甘共苦,决不以大将军之子而有所懈怠,有所成长也是理所当然的。相信不出两年时间,子全便会成长为文武双全之英才也。”

“哈哈哈……”何进欢喜的连声大笑,说道:“吾何遂高有侄天明,真乃吾之大幸也……”

二人又欢谈了许久,何进方才问道:“前几日,袁本初为迫太后除宦,令并州刺史、武猛都尉丁原火烧孟津,火照京师,更带兵三千骑前来雒阳城诛杀宦官,但此事已被太后制止,转拜丁原为执金吾。除宦之事,吾已感觉事态不在掌中,天明以为,事还能成否?”

何白听后,心情十分复杂。何进相信自已,把自已视同亲侄,而自已却不能够实话实说,实在让人良心过意不去。

何白只得反问道:“不知大将军是如何看待袁本初挑起的除宦大事的?此事对其何利,对大将军又有何害?”

何进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袁本初急欲除宦,除了想让袁氏一族独霸朝纲之外,便是想与袁公路争夺袁氏下一代家主之权位矣。彼若能顺利除宦,则天下皆服他袁本初,从而无视袁公路矣。”

“于吾何害?应当并无大害。袁氏纵想独霸朝纲,但吾是皇帝亲舅,而朝中尚有弘农杨氏、蜀郡赵氏等数十家名门世族在。袁氏越是霸道,他们则越是反感,彼时将越是向吾靠拢了。到时的吾几乎不用动手,便能得朝中所有百官的支持矣。此事不但无害,反而有大利也。”

何白一怔,原来在何进处还有这般的说法。细细想来,似乎何进所说的也不差。若是纯粹的政争,袁氏纵然号称四世三公,其势力在全国来说,也不会太大。

如在讨董之战时,纯属袁董两家之争,袁氏想尽一切办法,也只聚集了十八路诸侯。而真正属于袁氏铁杆的,不会超过十家。然东汉有十三州近百个郡国,袁氏只是占据其中的十分之一势力罢了,而其他世族,则占据了十分之九的势力。

只是不妙的是,自何进意外身亡,董卓强行入京,又以强力的手段控制住了其他世族的绝大部分精英,只逃走了袁氏所属的精英人才。因此之后的群雄争霸中,也只看到属于袁氏一党的人马在上下折腾,却不见有其他世族出来整合各方势力,与之争霸天下。

等到董卓死亡,王允却又不能重树朝庭的权威,至使产生了之后的李郭反攻乱政,使得东汉朝庭的权威濒临倒台。等到汉献帝与其他世族的精英们东归之时,关东形势已大抵鼎定,除了袁、曹以外,决难再行独立发展争霸天下了。其他世族无奈,也带有一丝期盼之心,随着汉献帝一起投在了曹操的麾下。

如此看来,曹操倒是真有扶助汉室之功,不然东汉早就在公元196年时便就无人理会,自行垮台了。而袁董之争才是使东汉政权失去掌控全国权利的最大因素,而何进之死,则只是这一因素的***罢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酸枣会盟第一百四十九章 义募风波第四十章 贼人告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伤亡惨重第九十三章 百鸟朝凤第一百九十六章 兴国钱行第三十五章 花丛温泉第一百二十章 事态酝酿第一百九十六章 兴国钱行第五十一章 署理军务第一百章 反而解惑第九十九章 拜会蔡邕第二十一章 两方拜辞第一章穿越汉末第八十二章 尝试屯田第一百二十九章 羌骑已至第二百三十四章 身陷重围第一百二十章 事态酝酿第二百二十章 弩箭之战第二百四十二章 道义冲突第九十五章 处理羯胡第一百九十六章 兴国钱行第二百零四章 设陷待敌第一百四十九章 义募风波第一百零一章 忘年之交第一百五十八章 卢植出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雒阳事毕第二百二十章 弩箭之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喜闻黄忠第五十六章 侯成服矣第七十三章 翻山过岭第二十二章 严氏坞堡第五十四章 四面出击第一百六十二章 酸枣会盟第三十二章 新朋故旧第五十七章 正式归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买军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激斩华雄第一百八十八章 谋算桃园第十章 功成宴饮第七十六章 心意不变第一百四十五章 掌控军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盐事一利第二百零八章 苦练内功第六十三章 兹氏贼变第二百三十四章 身陷重围第二百三十一章 诡计借兵第九十四章 羯胡暴乱第一百七十三章 步战展开第一百四十九章 义募风波第二百五十一章 申氏涵真第六十一章 小小心愿第二十六章 首例离婚第二百零九章 公孙取冀第二十五章 返回部落第四十二章 并州刺史第二百零四章 设陷待敌第九十八章 屈意求名第二百五十四章 辽东烈风第二百章 爱谁谁去第二百五十一章 申氏涵真第四十七章 遭遇强敌第一百八十三章 吕布逞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聚合众心第八十一章 初会土豪第一百三十五章 乱世到来第三章 初次斗将第二百三十章 互扰粮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最后一次第一百一十一章 两何归一第五十六章 侯成服矣第四十四章 酒后糊涂第四章 暂且依投第一百八十七章 慰问伤者第一百七十四章 威震中原第二百二十八章 平羌策论第二百三十六章 伤亡惨重第一百六十二章 酸枣会盟第七十一章 井径怀古第五十三章 美女相求第五十五章 狼孟狂贼第二百四十六章 拜问鬼神第一百六十三章 盟军先锋第一百二十九章 羌骑已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乌桓异动第六十章 拥美揽仕第三十二章 新朋故旧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园精锐第二百零七章 义说关张第二百二十三章 真假田楷第一百一十章 纳与被纳第六十章 拥美揽仕第二百三十二章 自相残杀第一百零九章 初会袁曹第一百三十八章 有舍有得第一百五十六章 黄忠首阵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方和议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兵讨董第一百六十六章 荥阳城破
第一百六十二章 酸枣会盟第一百四十九章 义募风波第四十章 贼人告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伤亡惨重第九十三章 百鸟朝凤第一百九十六章 兴国钱行第三十五章 花丛温泉第一百二十章 事态酝酿第一百九十六章 兴国钱行第五十一章 署理军务第一百章 反而解惑第九十九章 拜会蔡邕第二十一章 两方拜辞第一章穿越汉末第八十二章 尝试屯田第一百二十九章 羌骑已至第二百三十四章 身陷重围第一百二十章 事态酝酿第二百二十章 弩箭之战第二百四十二章 道义冲突第九十五章 处理羯胡第一百九十六章 兴国钱行第二百零四章 设陷待敌第一百四十九章 义募风波第一百零一章 忘年之交第一百五十八章 卢植出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雒阳事毕第二百二十章 弩箭之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喜闻黄忠第五十六章 侯成服矣第七十三章 翻山过岭第二十二章 严氏坞堡第五十四章 四面出击第一百六十二章 酸枣会盟第三十二章 新朋故旧第五十七章 正式归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买军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激斩华雄第一百八十八章 谋算桃园第十章 功成宴饮第七十六章 心意不变第一百四十五章 掌控军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盐事一利第二百零八章 苦练内功第六十三章 兹氏贼变第二百三十四章 身陷重围第二百三十一章 诡计借兵第九十四章 羯胡暴乱第一百七十三章 步战展开第一百四十九章 义募风波第二百五十一章 申氏涵真第六十一章 小小心愿第二十六章 首例离婚第二百零九章 公孙取冀第二十五章 返回部落第四十二章 并州刺史第二百零四章 设陷待敌第九十八章 屈意求名第二百五十四章 辽东烈风第二百章 爱谁谁去第二百五十一章 申氏涵真第四十七章 遭遇强敌第一百八十三章 吕布逞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聚合众心第八十一章 初会土豪第一百三十五章 乱世到来第三章 初次斗将第二百三十章 互扰粮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最后一次第一百一十一章 两何归一第五十六章 侯成服矣第四十四章 酒后糊涂第四章 暂且依投第一百八十七章 慰问伤者第一百七十四章 威震中原第二百二十八章 平羌策论第二百三十六章 伤亡惨重第一百六十二章 酸枣会盟第七十一章 井径怀古第五十三章 美女相求第五十五章 狼孟狂贼第二百四十六章 拜问鬼神第一百六十三章 盟军先锋第一百二十九章 羌骑已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乌桓异动第六十章 拥美揽仕第三十二章 新朋故旧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园精锐第二百零七章 义说关张第二百二十三章 真假田楷第一百一十章 纳与被纳第六十章 拥美揽仕第二百三十二章 自相残杀第一百零九章 初会袁曹第一百三十八章 有舍有得第一百五十六章 黄忠首阵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方和议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兵讨董第一百六十六章 荥阳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