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

下午还有更。

——

何颙此次来,的确是代表袁绍而来的。

袁绍野心勃勃,志在除阉,如前文所说,本朝的阉宦之势极大,要想把除阉这件事做成,只凭袁绍一个人显然是不行的,——汝南袁氏虽是累世公卿,但一则,只凭袁氏一家亦难做成此事,二则,袁绍那些位居高位的族人、从父们对宦官的态度大多与袁绍不同,对待宦官,他们更多的是井水不犯河水,乃至趋炎附势,并不像李膺等这些党人一样与宦官坚决势不两立,也正因此,在天下名士多被禁锢的情况下,袁家却依旧还可以保有富贵,——因此之故,袁绍要想做成这件大事,就必须结交同道中人,与他同道的、有能力的人越多越好。

荀贞是个有能力的人,可是不是与他同道?又或者说,荀贞也许与他同道,亦有除阉之志,可又有没有这个勇气?在这一点上,袁绍需得到确认,所以他请何颙来面见荀贞,亲试其意。

近二十年中,两次党锢,多少名士、党人身死族灭,前车之鉴不远,惨烈之状犹在目前,荀贞若是不知历史之走向,对袁绍的招揽可能会如荀攸、戏志才一样矛盾犹豫,可他既然知道历史的走向,对袁绍递过来的橄榄枝,他当然要接住,不会拒绝。

从繁阳亭长、到西乡有秩蔷夫、再到郡北部督邮、再又到郡兵曹掾、再又到佐军司马、再又到别部司马、再又到今日比二千石的赵国中尉,回首这些年,荀贞一步步走来不容易,尤其是今年以前,他最高的官位也不过是郡中一个的百石吏,可以说,他的发家全是因为黄巾起事。通过镇压黄巾起义,他趁势而起,朝廷解除党禁,他因借军功位至比二千石,并结识了曹操,又通过曹操搭上了袁绍的线,到现如今,终于得到了袁绍的重视,何颙亲来与他见面。

如果说,他以前只是郡中闻名,最多州中有名,能改变的只是历史之局部,而却偏离在历史主线外的话,那么今次与何颙见过面,被正式纳入袁绍一党后,他就有了参与、改变历史主线的资格和机会了,——当然,这个“参与和改变”说的并不是眼下,而是四年后。

毕竟在眼下,便是袁绍也还只是“名满天下”,没有什么操纵政局的实权,但是四年后就不一样了,四年后,旧有的实权人物几乎死了个干净,当今天子、大将军何进、十常侍等宦官全死了,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董卓入京后又“倒行逆施”,激起天下士族的不满和反对,袁绍这样有高名、有人脉的青壮派领袖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出头之机。

荀贞希望等到四年后,他能与袁绍这一党的曹操、张邈等一样,也成为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之一,如能天随人愿,那么可以说,他就由此奠定了日后逐鹿天下的资本了。

他既存了这份心思,与何颙的会谈当然就很愉快。

不等何颙显露袁绍之意,他就直言说道:“颍川与汝南接壤,我与袁本初是州里人,素闻他昔日与何公一道周急济困,援助党人,为天下志人之所望。何公回到洛阳后,请告诉袁君,日后如有需用我之处,尽管言之,只需一封书信送到,我必竭尽全力。”

荀贞的态度很诚恳,姿态也放得很低。

由不得他姿态不低,曹操的父亲深得当今天子之宠信,是现下朝中的红人,可就连曹操在面对袁绍的时候也自觉不自觉地要低一头,何颙、张邈、伍琼、许攸等俱是海内名士,成名已久,可对袁绍却也是很尊敬,何况既无强大后台、名声又不如之的荀贞?

要说起袁氏,真是“门生、故吏遍布朝中、州郡”,远的不说,只近十来年中,袁家当过三公的就有三人,熹平元年,袁隗被拜为司徒,熹平五年,袁隗又被拜为司空,光和元年,袁滂被拜为司徒,光和二年,袁滂复被拜为司徒,袁逢被拜为司空,从光和元年到光和二年三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三公里边两个都是袁家的人,光和五年,袁隗又被拜为司徒,朝廷的三公之位,多少人求之不得,对袁家来说却是轻松之极,三公有辟除府吏之权,又有“举吏”之权,所谓“举吏”就是使吏员得以升迁,可以想象袁家的门生故吏会有多少。

荀氏也是天下名族,可荀氏的发家是从荀淑起,至今不到三十年,族中固是出了几个二千石的太守国相,可莫说三公,就是九卿也没有人做到过,比起袁氏这样的顶级门阀差得远。

荀贞怎能不放低姿态?

对荀贞的表态,何颙极是欣喜。

何颙是个有侠气的人,不喜欢绕弯子,荀贞不等他提袁绍托付给他的事儿就主动表示愿与他们共除阉宦,这让他觉得很痛快,大喜,说道:“早年,我初见孟德,尝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贞之,许子将誉你为‘荒年之谷’,荒年者,乱世也。袁本初,英俊之才,有孟德、有你相助,我等同心协力,汉室虽将亡,而天下终能安也!”

“汉家将亡”这样的话,何颙都能对荀贞说出来,对荀贞是非常信任。这其中有荀氏素有清名之故,也有荀贞在颍川时曾使张让的侄子张直被捕入狱的原因。

荀贞说道:“是。”

“袁本初志在除奸,今党锢解,被禁锢的名士、士族很多出仕州郡,我辈声势大振,阉宦惶惶,大将军厚爱名士,也许诛除宦官的机会很快就要到了。贞之,你当慎事自重,藏器于身。”

……

何颙身为司空府的掾吏,不能在邯郸久待,与荀贞达成了除阉的共识后,当天下午就告辞离去了。

送走了何颙,回到府中堂上,荀攸、戏志才问荀贞他和何颙上午都闭门聊了些什么。

荀贞不瞒他两人,说道:“何公言袁本初欲说服大将军诛除阉宦。”

“大将军厚爱名士”这句话,何颙暗示得很清楚,袁绍显是想通过何进来诛除宦官。

两汉之世,外戚、宦官轮番掌权,前汉外戚盛于宦官,本朝因登基之新帝多来自宗室,欲掌政权必须借助内宫宦官之故,宦官盛于外戚,宦官与外戚争权经常获胜,如先帝时,借助中常侍单超、唐衡等五人之力,先帝乃得以诛跋扈将军梁冀,单超、唐衡五人因功得以封侯,号为“五侯”,遂权倾朝野,又如本朝,因先帝重用宦官之故,本朝初年宦官之势已很大,时为大将军的外戚窦武与陈蕃等谋之,欲诛宦官,却事泄身死,引发了第一次党锢之祸。

虽然本朝外戚与宦官相争常败,可要想诛灭宦官,士子还必须、也只能通过外戚。

因为依两汉之惯例,外戚多被拜为大将军,权大,而且有兵权。

袁绍如能说服现为大将军的何进,——荀贞知道他也的确说动何进了,——那么,上有大将军的兵权,下有已出为太守的曹操等和复出的诸多党人、名士之支持,辅之以袁氏的声望、门生故吏,只要不出昏招,事前细密谋划,事发果断处置,一举将宫中的宦官除掉还是有点可能的。

荀攸说道:“中尉,你觉得袁本初能说服大将军么?”

荀贞问戏志才:“志才,你以为呢?”

“先帝时,‘五侯’除外戚梁冀,本朝故大将军窦武又谋诛诸宦,宦者与外戚缘何不能并立?无它,‘权’只一个。宦官当道,外戚无权;外戚主政,宦官无权。大将军虽出身寒微,然现既为大将军,又新破黄巾,声威大振,岂会无争权之意?袁本初必能说服他。”

荀攸细思慎想,对此事却终究不是那么乐观,说道:“志才所言固是,可诸中常侍居深宫之内,与天子朝夕相伴,深得天子信赖,袁本初纵能说服大将军,要想尽诛他们却也不易,故大将军窦武得天下士子厚望,有诸多重臣、名士相助,可最终不却也失败了么?除非……。”

“除非怎样?”

荀攸摇了摇头,却不肯说了。

窦武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窦融的玄孙,其女是先帝的皇后、本朝的太后,他本人久有盛名,位居党人的“三君”之首,无论是出身、家世、名望,都远胜何进,而且他与陈蕃等谋诛宦官的时候是在当今天子初即位不久时,宦官的权势还比不上今日,可最终因为事泄,更主要的是因为京都的戍卫军“素畏服中官”,也就是说京都的戍卫部队多被宦官控制而事败身死。

何进要想成功,确是非常不易,要想通过正常的手段来取得成功更是不易。

荀攸的话虽没说完,荀贞、戏志才却均知他想说些什么:“除非采用非常之手段”。

何为非常之手段?即是:在宦官们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兵变,入宫诛之。

何进有这个魄力么?荀攸对此存疑。

荀贞暗叹一声,心道:“如果何进有这个魄力,那么四年后的那场政变也不会变的那么血腥。”只是这话却不能对荀攸、戏志才说。

戏志才问道:“除了这些,还说什么了?”

“何公叫我多与皇甫将军书信来往。”

黄巾之灭,皇甫嵩独占八成功劳,他现是左车骑将军,在帝**中的地位仅次何进,而名望实远高过之,又是掌有实权的冀州牧,举足轻重,如能得到他的支持,那么诛除宦官这事儿就能多点把握。

“还有别的么?”

“并询问了下赵郡西边的贼情,以及我等先后击破左须、黄髯的经过,他说会把这些转告给司空张公的,还暗示我可在击贼上多下些功夫。”

荀攸、戏志才对顾一眼,俱皆了然。

何颙这是在给荀贞指路,是在变相地告诉荀贞:只要军功够了,他就会想办法促成荀贞再获升迁。——这就是“效忠”袁绍的好处了,还是那句老话:朝里有人好做官。可以预见,以袁家在朝中的势力,只要荀贞赚够了军功,那么再获升迁必定不难。

“那中尉是怎么想的?”

荀贞望向堂外的广阔的蓝天,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欲平贼定郡中,有两桩事需得先办,一是募粮,一个征兵。公宰早就想为我借粮了,我想,这件事现在可以办了。”

19 二荀优劣36 会师(上)72 凌霄鸿鹄颍阴侯111 争徐未起州已乱 治徐终究用徐人20 屯田从来积粮策77 布植党羽养虎豹115 且行且战五百里(下)33 督邮一怒(下)5 寻贤不遇(上)85 了却山中寇贼事(九)291 王太守课政州最(四)13 孔德再献明良策 江东猛虎孙文台175 阴德献上削贼策159 赵子龙三捷击相73 镇东檄调三将援74 如何练兵3 道左遇贵53 不顾母弟朱灵忠10 计吏郭图(下)32 破敌(中)91 忽然闻得故人到302 陈国相襄军第一(十一)11 朋党33 再见迟婢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82 光阴似苒流如箭75 时当秋收堂上议 夜读淮南闺中乐150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58 刚孝好义朱公伟(上)49 本初情谊铭记不忘69 志怀霜雪曹孟德(下)13 志才出山69 荒年之谷扬名威 巧舌如簧动人心11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3 先表北海刺青州289 王太守课政州最(二)131 圣旨一下赴冀州(一)14 阳城治吏(上)9 太守长史两不负24 铁官见闻14 唯恨之流年悄逝74 爆竹声里辞旧岁(上)48 其人却恐不易辅也76 演武荐贤(上)63 田边断案(下)285 彰廉礼贤下邳行(上)48 惟是小人最难养149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六)163 常山中军真倜傥(上)11 雪夜攻庄27 朱公伟奉天子诏155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28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九)74 爆竹声里辞旧岁(上)45 取天下唯造时势 图兵胜当行正奇107 转战十县至平舆(上)3 习射146 沙丘台上旧时月(一)106 忠壮引来海内重 张纮迎愿献绵薄20 牵挂者何42 三见迟婢39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85 风卷雷动诛邺赵(一)42 固知功业不易立 败而不馁真英雄38 范绳299 陈国相襄军第一(八)54 诈死24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五)39 雄豪满座乳虎声(上)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38 范绳160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五)19 血雨腥风洛阳城(上)24 杜买174 荀成将度自雍然(下)18 未到轻身入京时2 光和六年(下)69 乐文谦领兵北上55 孟德引兵还东郡160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五)48 许君卿计败张辽14 阳城治吏(上)25 郡府回文286 彰廉礼贤下邳行(中)265 会於汶北将击章67 本以霸王道杂之9 高子绣髡发代首65 安之若素使人奇51 故事89 风卷雷动诛邺赵(五)47 辨旗察鼓4 最风流之武评(一苇)176 乐进单骑入彭城(上)13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155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20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一)49 辎重已备10 督邮在此(下)124 狂士骂荀以求死66 急击则负缓则胜
19 二荀优劣36 会师(上)72 凌霄鸿鹄颍阴侯111 争徐未起州已乱 治徐终究用徐人20 屯田从来积粮策77 布植党羽养虎豹115 且行且战五百里(下)33 督邮一怒(下)5 寻贤不遇(上)85 了却山中寇贼事(九)291 王太守课政州最(四)13 孔德再献明良策 江东猛虎孙文台175 阴德献上削贼策159 赵子龙三捷击相73 镇东檄调三将援74 如何练兵3 道左遇贵53 不顾母弟朱灵忠10 计吏郭图(下)32 破敌(中)91 忽然闻得故人到302 陈国相襄军第一(十一)11 朋党33 再见迟婢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82 光阴似苒流如箭75 时当秋收堂上议 夜读淮南闺中乐150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58 刚孝好义朱公伟(上)49 本初情谊铭记不忘69 志怀霜雪曹孟德(下)13 志才出山69 荒年之谷扬名威 巧舌如簧动人心11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3 先表北海刺青州289 王太守课政州最(二)131 圣旨一下赴冀州(一)14 阳城治吏(上)9 太守长史两不负24 铁官见闻14 唯恨之流年悄逝74 爆竹声里辞旧岁(上)48 其人却恐不易辅也76 演武荐贤(上)63 田边断案(下)285 彰廉礼贤下邳行(上)48 惟是小人最难养149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六)163 常山中军真倜傥(上)11 雪夜攻庄27 朱公伟奉天子诏155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28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九)74 爆竹声里辞旧岁(上)45 取天下唯造时势 图兵胜当行正奇107 转战十县至平舆(上)3 习射146 沙丘台上旧时月(一)106 忠壮引来海内重 张纮迎愿献绵薄20 牵挂者何42 三见迟婢39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85 风卷雷动诛邺赵(一)42 固知功业不易立 败而不馁真英雄38 范绳299 陈国相襄军第一(八)54 诈死24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五)39 雄豪满座乳虎声(上)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38 范绳160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五)19 血雨腥风洛阳城(上)24 杜买174 荀成将度自雍然(下)18 未到轻身入京时2 光和六年(下)69 乐文谦领兵北上55 孟德引兵还东郡160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五)48 许君卿计败张辽14 阳城治吏(上)25 郡府回文286 彰廉礼贤下邳行(中)265 会於汶北将击章67 本以霸王道杂之9 高子绣髡发代首65 安之若素使人奇51 故事89 风卷雷动诛邺赵(五)47 辨旗察鼓4 最风流之武评(一苇)176 乐进单骑入彭城(上)13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155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20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一)49 辎重已备10 督邮在此(下)124 狂士骂荀以求死66 急击则负缓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