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44 而今本为多事秋

bookmark

荀攸说道:“黄巾、黑山虽平,天下未安,凉州之乱未息,今春二月,江夏兵又反,杀前南阳太守秦劼,幸赖荆州刺史王敏和继任的南阳太守羊续平定之,夏五月,日有食,秋八月,听说怀陵上有雀万数,悲鸣,因斗相杀,于今方入十月,武陵蛮又反,真是多事之秋啊。”

九月刚刚过去,去秋未远,“多事之秋”四字算是应景之语。

武陵蛮素有造反的传统,荀贞、荀攸对这件事并不吃惊,令他俩吃惊的是朝廷里发生的那件大事:“前太尉张延为宦人所谮,下狱死”。

张延是河内修武人,张良之后,出身名门,世代衣冠,他的父亲在桓帝时做过司徒,他本人于去年五月被拜为太尉,乃是名之无愧的“公族”,于朝野间素有名望,连袁隗都想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只是因为他儿子瞧不起袁家的家风,没答应,拒绝了,但就这么一个名望素著的公族大臣,却因宦官的中伤而被捕下狱,死在狱中。

荀攸叹道:“党锢虽解,权宦依旧势倾天下,唉,今天子圣明,却怎么就不肯听忠臣之谏呢?”

为君者,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权力,本朝本就是依靠士族、豪强中兴的汉室,经过近二百年的发展,士族、豪强的势力已发展至顶峰,尤其近代以来,士族间风行“品题人物”,以之垄断舆论,大量的士族晚辈由此得以出头,如今把持朝廷、州郡大权的除了阉宦子弟,即多是士族子弟,寒士寥寥无几,前汉开国初“布衣将相”的局面早已不复,也不可能再复了。

面对这种情况,当天子的怎会无悚然惧怕之惊忧?加上当今之世,被举荐之人视他的举主、被提拔之吏视提拔他的长吏为君父,以臣子的身份事之,这就更加强了士族间的抱团和士族的影响力,对皇权是个极大的威胁,天子只能借助宦官来与之抗衡。

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在先帝年间,先帝用宦官抗衡士族,今天子亦如是。今天子于光和元年设立鸿都门学,召擅辞赋书画之人入学,并从中擢用显拔,授以重任,其中固有今天子好文学书法之故,然亦未尝没有今天子欲以之同宦官共同压制那些学习儒经的太学生、士子之故。

荀贞对今天子重用宦官的原因是颇为理解的,但话说回来,他虽然理解,可阉宦确实是为天下的大害,而且最重要的,他是“士族”的一员,就算不像其它一些士子那样,说些“为天下百姓”这样道貌岸然的话,只为了他自身的利益,他也得和士族保持一致,和宦官进行斗争,就如他虽同情造反的百姓,却也不得不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而镇压黄巾、黑山起义。

荀贞知荀攸不是犹豫善变之人,断不会因张延下狱死而对“诛赵”产生动摇,但为了增强他的信心,对他说道:“‘阴极生阳’。远的不说,从先帝年间到今,中官窃持国柄已达数十年之久,父兄、子弟、姻亲遍布州郡,并皆贪暴,天下疾之久矣,民道路以目,士奋发自砺,虽耄耋、孺子亦恶其行,无不欲诛之,‘盛极则衰’,公达,以我度之,阉宦之亡为时不远了。”

宦官兴盛了已有几十年,各方面对他们的不满都已积累到顶点,接下来就该爆发了。

从这个角度说,袁绍之所以能诛宦成功,有他个人名望够高、胆勇够强的原因,但也有时代的推动和时代需要的原因。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即所意也。

荀贞和张延的家族没有过什么交往,但他既志在诛赵,以扬名天下,当然就不会对张延之死没有表示,况且张延是河内修武人,河内与魏郡相邻,离得不远,因此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对荀攸说道:“张公乃公族名士,名播海内,今遭谗,身死狱中,他家离魏郡不远,我本当亲往吊之,奈何二千石不得擅离境,公达,你与阿福代我去一趟吧。”

张延家世簪缨,门生、故吏、故交很多,去给他吊丧是一个很好的扬名机会,也是一个结交同道的机会,荀攸应诺。

荀攸是荀贞的族侄,能够代表荀氏,徐福是荀贞的家臣庶子,可以代表荀贞。

略微准备了下,次日,荀攸、徐福即离县,乘车赶赴修武。

许季也奉荀贞之令同行,——荀贞叫他同去是为了开阔他的眼界。

徐福、许季早前跟从岑竦等人奉命督察各县的收税情况,随着各县收税告一段落,他们前些时回到了郡府,这才歇息了没多久就又奉命出郡远行了。

同时,为了给人一个“颍阴侯文武兼资”的印象,荀贞经过考虑,亲点刘邓、赵云率二百精锐义从步骑护送荀攸、徐福、许季。

荀攸饱读经典,有君子之风,徐福年少机敏,聪明内秀,许季才能稍差但接人待物时恭而有礼,人品纯实,此三人足以向外界展示荀贞帐下的“济济文才”;刘邓勇猛出众,和典韦齐名义从中,赵云雄伟俊朗,稳重忠义,有此二人,能够向外界展示荀贞帐下的“武臣如雨”,并为了给赵云助“声势”,荀贞把自家的踏雪乌骓借给了他。

为赵中尉时,因不是一郡长吏,为不引起时任赵相的刘衡的猜忌,荀贞很低调,而今他为魏太守,却不需要再低调了,平定了于毒之乱后,他先有《悯农》二首,继现又欲借荀攸等人之此行为己扬名。

荀攸等走后,郡府里冷清了许多。

荀攸、赵云在时,荀贞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两人见面。

赵云现为他的侍卫副领,与典韦常从在他的左右,荀攸是他最倚重的人,便无政事,两人也会聊谈半天,或论经书,或议兵法,或对坐下棋,许季和徐福除了前些时奉命跟着岑竦行了几个县,其余大多时候都在荀贞的身边,荀贞或教他们处理政事,或教他们兵法。

而今荀攸等几人俱皆离县,此前的亲信近人宣康、李博等也各在地方为吏了,荀贞猛然还有点不适应,感到有点“寂寞”,还好郡集曹及时整理好了各县的计簿,荀贞不等郡功曹、户曹、决曹等曹审核完即命人取来了一些,细细查看,用公事来充实时间。

荀攸等辞行没多久,审配又来辞行。

魏郡虽近临京畿,但离洛阳也不近,有一千来里地,尽管从邺县到洛阳有大道相连,交通方便,路很好走,可审配是作为魏郡的上计掾进京的,不能像行军那样疾驰,路上得注意威仪,所以不能走得太快,现下是十月中,等他抵达京都,估计都得到仲冬下旬了。

审配这已算是出发得晚的了,早在月初,就有几个进京上计的幽州和冀州北部、东北部郡国的上计掾路经魏郡,其中一个是审配的旧交,还专门来邺县造谒过他。

洛阳是海内之神京,天下之帝都,通衢之地,为帝国之首脑,天子在焉,权贵如云,衣冠名士聚汇,对郡国上计掾来说,上计京都不仅是接触朝中权贵的机会,也是结识名流的机会,所以,他们都尽可能早的出发,早到洛阳一天,就能早一天结识权贵、名流。

审配这是出公差,衣食住行均由郡府支付,郡府给的钱是有数的,荀贞自己又拿出了十万钱赠予给他,笑对他道:“洛阳物价昂贵,卿为魏上计,郡虽乏钱,我为太守,却不可亏待了卿也。”调笑说道,“不能让卿在洛阳吃苦,损我颍阴侯的脸面。”

审配家为大族,自有钱,辞不肯受。

荀贞说道:“我尚未去过洛阳,闻得洛阳街衢通达、大市并列、市肆千百、货别隧分,南北珍奇、东西宝物无不有也,卿且收下此钱,遇有珍稀之物,给我购买些便是。”

荀贞这只是借口,一斗上好的中山冬酿就价值万钱,区区十万钱,即便有珍稀之物也是买不起的。审配亦知其意,很是感动,收下了钱,说道:“公钱可辞,公慈恤下吏之情不敢辞。”

荀贞拿出了几封信,是他早就写好的,分写给袁绍、何颙等人,交给审配,说道:“卿至京都,可谒御史袁君、司空府掾何公,如有事,或能得其助。”

袁绍长居洛阳,久不应辟,中平元年时应了何进之辟,为大将军府掾,后迁侍御史,侍御史职在“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劾举之”,权力很大,如外放,“动据州郡”,低为大县之令,高为刺史、二千石,袁氏乃今之望族,袁绍不出仕则已,一出仕就是要职显位。

荀贞之所以会给审配这两封信,一来,洛阳的权贵、大豪太多,审配虽家是魏郡右姓,但在洛阳却算不得什么,有袁绍等关照会好一点,二则,荀贞自知与张让等有隙,万一他们难为审配,有此数信在,审配可以向袁绍等人求助。

审配应诺,恭敬地接过信,收好。

“洛阳京都,名士萃集,卿至后,如闻人有议我不足者,待卿归,可告与我知。”

上计是朝廷检查郡国工作的时候,也是郡国长吏打听自家在洛阳名声如何的时候。

审配应诺。

当晚,荀贞设家宴,为审配践行。

两天后是出行的良日,荀贞、审配提前定下了这天出发。

这天一早,荀贞率郡府吏员,又在城门外的道边设宴,祭祀过道神,荀贞以下,送行的诸人各送给壮审配行囊的道钱若干。

审配拜辞荀贞,命车起行。

上计是郡国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务,去京都的不止审配一个,还有几个随从的上计吏、佐,他们的坐车或为前导,或陪行在审配的车子之后,在数十郡兵的扈从下,一行车骑迤逦远去。

荀贞明年能否由“守魏郡太守”转为正式的魏郡太守,很大程度上就要看今年上计的成果如何了。

48 正旦之日150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205 信到彭城看司盐77 薛礼高踞临下问 刘备席坐从容答2 礼钱需得四百万4 最风流之武评(一苇)69 志怀霜雪曹孟德(下)38 纵横意气袁本初102 欲攻昌邑先断援8 守职岁满乃为真21 上任西乡29 盘点筹划123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划策迫薛礼(二)43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四)102 孙侯得玺度天命 董相败退往长安7 清洗颍阴(上)52 受表扬威心感动44 龙腾潜渊风云汇 再得虎臣潘与凌13 典韦126 玄德愁闷业不立99 做下何事引敌惊乱42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三)228 琅琊盐乱不足定233 数骑星夜报州郡4 风雪夜刺(上)29 乐进归来74 爆竹声里辞旧岁(上)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 上任124 狂士骂荀以求死156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22 文高初见54 胆大妄为豫州儿140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七)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256 两中郎唇枪舌剑87 恐将危矣数请救 营有公覆必能撑94 感故念旧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196 周幼平如熊举将(中)122 三战尽复东郡地(七)32 破敌(中)11 寇至23 文聘(中)130 伯圭再败龙凑渡68 重施魏郡屯田计 秦松笑举糜子仲24 太守骊马从白驹5 风雪夜刺(下)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60 浮华交会时之弊60 荀君为政(下)5 江禽2 获名64 报闻荀兵入符离 徐州群臣心各异13 孔德再献明良策 江东猛虎孙文台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30 怒自羞出堪难忍 非因勇故守此营199 委昱谌西京以资102 会猎书来满城惊41 雄豪满座乳虎声(下)113 长安董卓坏五铢 广陵荀贞制二器101 许逢共上辣毒计 二袁不谋而意和73 忠孝勇武20 今有颍阴乳虎(上)116 陶恭祖荏不可轻 荀友若敢问争徐1 虎士70 刘玄德率部西攻3 书里有一个错处,向大家道歉10 曹孟德四策御敌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68 重施魏郡屯田计 秦松笑举糜子仲8 守职岁满乃为真34 一怒之威5 且以盗贼付太守13 荀君有召124 狂士骂荀以求死36 天下之中洛之阳17 无赖276 才由天授曹东郡59 刚孝好义朱公伟(下)87 袭阵兵退夏侯惇(五)70 孙曹通脱荀慎行29 关云长一身是胆 刘玄德暗猜玄机139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五)112 陶谦忍怒缘忌器 曹宏献得打劫计14 贼困屋中287 彰廉礼贤下邳行(下)42 冯巩7 计划206 万金不如一文重62 其犹穿窬之盗也105 豫方郡国唯貌恭 荀家诸俊各有长13 荀家五虎度陈仓(四)60 刘备月下图远志 关羽林中慨为驱255 唯有濮阳倾巢来234-251 公台允诚意相同142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八)1 双喜临门(上)71 宽仁信义刘玄德(上)81 了却山中寇贼事(五)122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谋迫薛礼(上)
48 正旦之日150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205 信到彭城看司盐77 薛礼高踞临下问 刘备席坐从容答2 礼钱需得四百万4 最风流之武评(一苇)69 志怀霜雪曹孟德(下)38 纵横意气袁本初102 欲攻昌邑先断援8 守职岁满乃为真21 上任西乡29 盘点筹划123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划策迫薛礼(二)43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四)102 孙侯得玺度天命 董相败退往长安7 清洗颍阴(上)52 受表扬威心感动44 龙腾潜渊风云汇 再得虎臣潘与凌13 典韦126 玄德愁闷业不立99 做下何事引敌惊乱42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三)228 琅琊盐乱不足定233 数骑星夜报州郡4 风雪夜刺(上)29 乐进归来74 爆竹声里辞旧岁(上)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 上任124 狂士骂荀以求死156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22 文高初见54 胆大妄为豫州儿140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七)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256 两中郎唇枪舌剑87 恐将危矣数请救 营有公覆必能撑94 感故念旧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196 周幼平如熊举将(中)122 三战尽复东郡地(七)32 破敌(中)11 寇至23 文聘(中)130 伯圭再败龙凑渡68 重施魏郡屯田计 秦松笑举糜子仲24 太守骊马从白驹5 风雪夜刺(下)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60 浮华交会时之弊60 荀君为政(下)5 江禽2 获名64 报闻荀兵入符离 徐州群臣心各异13 孔德再献明良策 江东猛虎孙文台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30 怒自羞出堪难忍 非因勇故守此营199 委昱谌西京以资102 会猎书来满城惊41 雄豪满座乳虎声(下)113 长安董卓坏五铢 广陵荀贞制二器101 许逢共上辣毒计 二袁不谋而意和73 忠孝勇武20 今有颍阴乳虎(上)116 陶恭祖荏不可轻 荀友若敢问争徐1 虎士70 刘玄德率部西攻3 书里有一个错处,向大家道歉10 曹孟德四策御敌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68 重施魏郡屯田计 秦松笑举糜子仲8 守职岁满乃为真34 一怒之威5 且以盗贼付太守13 荀君有召124 狂士骂荀以求死36 天下之中洛之阳17 无赖276 才由天授曹东郡59 刚孝好义朱公伟(下)87 袭阵兵退夏侯惇(五)70 孙曹通脱荀慎行29 关云长一身是胆 刘玄德暗猜玄机139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五)112 陶谦忍怒缘忌器 曹宏献得打劫计14 贼困屋中287 彰廉礼贤下邳行(下)42 冯巩7 计划206 万金不如一文重62 其犹穿窬之盗也105 豫方郡国唯貌恭 荀家诸俊各有长13 荀家五虎度陈仓(四)60 刘备月下图远志 关羽林中慨为驱255 唯有濮阳倾巢来234-251 公台允诚意相同142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八)1 双喜临门(上)71 宽仁信义刘玄德(上)81 了却山中寇贼事(五)122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谋迫薛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