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李儒出计谋联军

而马岱的动作,在关上的张济看得是清清楚楚。心说,这小子行啊,有两下,不错,居然就这么让他给躲开了。

“弟兄们,只要此人再上来,大家就给我使劲儿地招呼他!”

张济对众士卒喊道,“诺!”士卒也是齐声应诺。

结果马岱是又一次地悲催了,到最后也是没能登上汜水关。他今日也纳闷,明明对方的防御到如今应该是有所下降,可怎么今日一见,好像对方却是有所提高呢。其实不只是马岱有如此想法,攻关的穆顺也是如此,就连在后面观战的袁绍他们也都发现了。

后来他们找到具体的原因了,就是因为关上多了两员将领,一看那不是董仲颖帐下的张济叔侄吗,看来他们就是汜水关的援军啊,难怪。要说这帮人确实不合格,之前都没发现张济他们,打了这一会儿后这才发现人家,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他们。

马超心说伯瞻今日是登不上去了,张济张绣叔侄可不是善茬,那比士卒出身的赵岑可要厉害多了。尤其是张济其人,追随董卓十多年,可谓是经验丰富,大大小小多少战,可不是他赵岑所能比的。尤其是守城守关,那更是张济的强项,他防御比攻击可厉害得多。看来董仲颖派此人来是没错啊,马超可不知道是李儒的建议,而董卓采纳的,却不是他主动让张济叔侄来的。

又过了一会儿,实在是没办法了,马超和张杨的人马就只能是先退了下来。

而张济看到后。是对着关下败兵哈哈大笑,“哈哈哈,你们十八路诸侯如今来多少人都无用,有我等在此,你们定要铩羽而归!”

说完,关上的士卒也是大笑,赵岑也同样儿是笑了笑。虽然这几日以来,他是守住了汜水关。但是却从未向张济如此说过什么话,张济看了他一眼,对他说道:“我们的士卒不只是需要激励和鼓舞,同样儿他们每日如此辛勤劳苦地守御着关隘,每个具是身心疲惫,而且精神是高度紧张,久而久之对我军绝无益处。所以有时却是很有必要让他们能轻松一下。比如说刚才,赵守将明白否?”

赵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本来就是士卒出身,当然知道张济所言不错,可自己却没想到此处啊,更是没做过什么了,军事方面还是人家张济经验丰富。

他赶紧对张济深施一礼。“岑受教了,多谢张将军!”

张济对此倒是坦然受之,因为这事儿却是不好拦着的,“应该的,我们同在主公的帐下效力,理当是多亲多近啊!”

赵岑明白张济话中的意思,那意思就是想和自己多走动走动。其实赵岑觉得如此也挺好,算是能互相帮助吧,对彼此都有好处。而且他倒是也觉得张济叔侄应该都是值得交往之人,自己和他们关系相处好了。对自己绝对也是有好处的。

“岑对此是求之不得啊!”

说罢,两人是相视大笑。

马超张杨的人马退了下去之后,没有再去进攻,而袁绍和袁术兄弟两人的人马则补了上去,可他们确实还不如之前的马超和张杨两方的人马呢,没多久就又退了下来。之后就是陶谦和公孙瓒的人马,再往后就循环往复,六方人马是两两上场。但是最后却也都是损失惨重。

--------------------------------------------------

雒阳,董卓早已经派人把那封密信从汜水关赵岑那儿取了回来,而此时他则叫人把李儒叫了过来,想与他一起商议一下此物。到底能不能从中获得对己方有利的一些东西。

而李儒不知自己主公因何叫自己,但是他心中却是高兴,因为自己主公还知道找自己,那么就说明主公还没有忘了自己,有些事儿上还要靠自己。更重要的则是主公虽然改变了不少,但是却还记得有事找自己商量,李儒觉得这一点上,放到如今这样儿的情况来说确实已经是很难得了,而且这也让他是欣喜非常。

“主公,儒来了!”

董卓对着李儒点点头,然后把案上的那封密信准备交给李儒,“文优,过来看看,此物便是当时诸侯联军中有人写给华雄的密信!”

说着,他便把密信递给了李儒,李儒上前接过一看,果然是,只见上面写着:寅时防孙坚五个字,不过写得实在是太难看了,应该确实是用左手书写,怕被人认出来啊。如此确实也认不出来了,谁知道诸侯联军那些人左手写字是什么样的啊,不过李儒此时所想的倒不是这个,而是另有其他。

董卓见李儒看了有一会儿了,然后还略微有些笑意,他便问道:“文优莫不是看出了什么?”

李儒微微摇摇头,不过却笑道:“恭喜主公,儒今有一计,也许可让诸侯联军自乱阵脚!”

董卓一听,眼前一亮,以他对李儒的了解来说,他可是知道,李儒只要如此说话之时,那么必然就是有八成把握了。

“计将安出?”

“主公,想来孙文台经上次盟友出卖,他已经……而我们则……然后再……”

董卓边听是边笑着点头,“好,好啊!此计若成,诸侯联军必将矛盾重重,内部必自乱阵脚啊!”

李儒也笑着点点头,“主公,此次儒决定亲自走一趟,还请主公应允!”

董卓闻言就是一皱眉,“虽然‘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但是如今诸侯联军皆打红了眼,所以文优还需多加小心才是啊!”

看着自己主公久违了的表情和话语,李儒心道,如果主公能一直这样儿的话,哪怕再如何改变,守住如今的基业却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愿一直能如此吧。而自己能做得却只有这么多了,以报自己主公的知遇之恩!

又过了两日,诸侯联军依旧在急攻汜水关,而他们如今已经兵分了两路,这个董卓也是知道了,所以此时的董卓正在抓紧时间安排迁都事宜。

当时董卓在大殿把此事给提出来的时候,应该说是绝大多数人都反对迁都。心说如今都在雒阳待得好好的,迁都做什么?难道他董仲颖不知道迁都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吗,而且这么浩大繁杂的工程是那么容易的?一日两日就能解决得了吗?

结果真有不怕死的,直接就跳了出来,然后对董卓就开始口诛笔伐,不过如今只是有口诛,没有笔伐。而董卓却也没在意这些,但是他却暗中把所有跳出来反对他的都给记下了。心说,你们随便说吧,反正也活不了都少时日了,我董仲颖在迁都到长安之前必定要先解决了你们!

而董卓则暗中使了几个眼色,然后他一方的党羽是马上也都跳了出来,对之前反对的人展开了反击。而且双方此时都是引经据典,口水战就这么开始了。在看龙椅上的刘协他是这个无奈啊,自己这个皇帝当的,是除了有了皇帝的名号之外,是什么都没有。而董卓呢,如今他是除了没有这个皇帝的名号之外,其他的什么都算是有了。自己就是个摆设啊,说话不算,说了也没几个人听。如今看着朝堂上两方的争执,刘协突然第一感到了一丝厌恶。

他厌恶的很多,他厌恶董卓,不想看到他那副庞大的身躯,不想看到他的那副嘴脸。他厌恶董卓一方的党羽,厌恶他们,深深恶之。也一样厌恶两方人在朝堂上的争论,他觉得看着两方的争论,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是一句话好像都说不上。他更厌恶自己,因为自己斗不过他董卓董仲颖,这个董賊。而董贼他手中握有几十万的人马,可自己是名义上有着更多的人马,但是真正能忠心于自己的最多几千人就算是很不错了。

本来最开始听说十八路诸侯都来讨伐董卓之时,刘协是心中高兴。但是当他听到前方的一些战报的时候,他却是深深失望了。他也不得不失望,不知怎么一个汜水关就把二十几万人给挡在了雒阳的东面,也不知道应该说是董贼的人马太过于强大了,还是应该说是诸侯联军太过于弱小。反正刘协不太知道战争中太具体的东西,但他却是知道如今十八路诸侯基本上是都没什么建树就是了。

刘协此时在心中也是不得不感慨,大汉难道真到了如此地步了吗?就连一个区区的董贼都没人能对付得了,自己也是眼睁睁地看着董贼为所欲为,却什么都做不了。试问大汉这么多皇帝,哪一个像如今自己这样儿了。等自己归天的时候,还有何面目去见大汉的历代先祖啊。

要说刘协想得确实不少,如今才这么大,就已经开始想到时候无颜去见祖宗了。

朝堂上的争论依旧还是没断,而刘协此时倒是很怀念自己当皇子,做王爷的时候,那个时候却不像如今这样,可惜好时候却是一去不复返了。也许自己皇兄的选择是对的,虽然自己不知道皇兄如今在何处,但是他却不会像自己这样儿啊。

第六十章 曹仁带兵到樊城第八六一章 张既点将询阎圃第五八九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十六)第六六二章 许攸谏言袁本初(续)第三七一章 凉州军再战南阳(七)第一二九章 赵弘趁夜袭宛城第九七八章 荀攸谏言曹孟德第二六〇章 木鹿大王战崔安第二〇四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三)第一六五章 汉军一战破广宗(四)第五八〇章 孙策周瑜赴丹徒第三七五章 凉州军再战南阳(十一)第三〇二章 三江城又见孟优第二〇四章 谋官位拜访何进第四七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七〇)第四四八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五十七)第六一七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四十四)第五十五章 樊城破枭雄末路第九〇二章 受阻房陵鏖战忙第一六四章 中军帐内作解释第一八七章 凉州军夜攻蛮军(续)第八四二章 生擒蔡瑁通刘备第五五四章 兖州军死战西阳(五)第五八〇章 孙策周瑜赴丹徒第五一六章 文仲业兵败退走第二四四章 马孟起游说大才(上)第五六三章 江东军大战江夏(十八)第五二九章 杨奉相商谋曹操第八三四章 曹操聚众谋襄阳(续)第三七六章 凉州军火烧藤甲(续)第一〇五章 马超试探陆伯言第九〇九章 曹孟德帐中议事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阵前斗敌(续)第三十四章 木马带兵到前线(续)第一三三章 兖州军大战襄平(十二)第五七一章 凉州军战江东军第五十二章 凉州军大战番禺(七)第三〇一章 赴青州收编人马(上)第七十章 议出兵长安召将第二〇七章 守美阳等待战机第六〇三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三十)第六二四章 再进兵欲取长城第一三七章 赵弘兵败宛城第六三八章 凉州军再攻江陵第五一五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二四)第三八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一)第四〇〇章 谋南郑再出一计第九十六章 孟起兵进禺同山第九八三章 周徐伯宁帐中谈第六八九章 再袭营高览身死第二七三章 银坑洞孟获设宴(续)第十章 马府中兄弟远谋第一五一章 石全返回襄平城第二四二章 出兵再战三江城(续)第一三八章 朴克得见曹孟德(四)第七六〇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三十六)第一八二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二十一)第九九一章 联军初战西陵城第八四一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二十七)第五〇二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一一)第一〇〇章 孟马对话军阵前第八三七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二十三)第一七三章 入宫中刘宏做决断第六三四章 凉州军占据便县第三一一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第八九六章 益德出马欲守城第一八〇章 南蛮王找来杨锋第一九七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六)第五十三章 凉州军终破樊城(十二)第三九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八十一)第一百零一章 雒阳城人才来投第六九〇章 兖州军进驻黎阳第三二一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八)第一七二章 马孟起返还雒阳第九一四章 孙刘帐中议兵事第九六九章 攻破城门入县城(续)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战兖州败第九一四章 荀彧调兵往樊城第六八四章 江陵城马超出招第一一五章 曹操兵进长社第四四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三一)第五六六章 江东军大战江夏(二十二)第八九〇章 张德容召集众人第一九八章 兖州军终破襄平(四)第六二〇章 虎豹骑先登交锋第四十一章 凉州军终破樊城(七)第七二七章 郝昭倒戈助凉州第四五一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六十)第六三四章 凉州军占据便县第五二〇章 李傕杨奉再交兵第四七七章 事败露吴懿出招第三六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第二章 联军终破西陵城(二)第九二四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七十五)第六九六章 战事毕回返长安(八)第六三〇章 攻县城作战不力第一三九章 朴克得见曹孟德(五)第七〇九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一)第五〇三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一二)第二〇五章 兖州军夺取乐浪(完)
第六十章 曹仁带兵到樊城第八六一章 张既点将询阎圃第五八九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十六)第六六二章 许攸谏言袁本初(续)第三七一章 凉州军再战南阳(七)第一二九章 赵弘趁夜袭宛城第九七八章 荀攸谏言曹孟德第二六〇章 木鹿大王战崔安第二〇四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三)第一六五章 汉军一战破广宗(四)第五八〇章 孙策周瑜赴丹徒第三七五章 凉州军再战南阳(十一)第三〇二章 三江城又见孟优第二〇四章 谋官位拜访何进第四七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七〇)第四四八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五十七)第六一七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四十四)第五十五章 樊城破枭雄末路第九〇二章 受阻房陵鏖战忙第一六四章 中军帐内作解释第一八七章 凉州军夜攻蛮军(续)第八四二章 生擒蔡瑁通刘备第五五四章 兖州军死战西阳(五)第五八〇章 孙策周瑜赴丹徒第五一六章 文仲业兵败退走第二四四章 马孟起游说大才(上)第五六三章 江东军大战江夏(十八)第五二九章 杨奉相商谋曹操第八三四章 曹操聚众谋襄阳(续)第三七六章 凉州军火烧藤甲(续)第一〇五章 马超试探陆伯言第九〇九章 曹孟德帐中议事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阵前斗敌(续)第三十四章 木马带兵到前线(续)第一三三章 兖州军大战襄平(十二)第五七一章 凉州军战江东军第五十二章 凉州军大战番禺(七)第三〇一章 赴青州收编人马(上)第七十章 议出兵长安召将第二〇七章 守美阳等待战机第六〇三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三十)第六二四章 再进兵欲取长城第一三七章 赵弘兵败宛城第六三八章 凉州军再攻江陵第五一五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二四)第三八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一)第四〇〇章 谋南郑再出一计第九十六章 孟起兵进禺同山第九八三章 周徐伯宁帐中谈第六八九章 再袭营高览身死第二七三章 银坑洞孟获设宴(续)第十章 马府中兄弟远谋第一五一章 石全返回襄平城第二四二章 出兵再战三江城(续)第一三八章 朴克得见曹孟德(四)第七六〇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三十六)第一八二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二十一)第九九一章 联军初战西陵城第八四一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二十七)第五〇二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一一)第一〇〇章 孟马对话军阵前第八三七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二十三)第一七三章 入宫中刘宏做决断第六三四章 凉州军占据便县第三一一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第八九六章 益德出马欲守城第一八〇章 南蛮王找来杨锋第一九七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六)第五十三章 凉州军终破樊城(十二)第三九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八十一)第一百零一章 雒阳城人才来投第六九〇章 兖州军进驻黎阳第三二一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八)第一七二章 马孟起返还雒阳第九一四章 孙刘帐中议兵事第九六九章 攻破城门入县城(续)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战兖州败第九一四章 荀彧调兵往樊城第六八四章 江陵城马超出招第一一五章 曹操兵进长社第四四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三一)第五六六章 江东军大战江夏(二十二)第八九〇章 张德容召集众人第一九八章 兖州军终破襄平(四)第六二〇章 虎豹骑先登交锋第四十一章 凉州军终破樊城(七)第七二七章 郝昭倒戈助凉州第四五一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六十)第六三四章 凉州军占据便县第五二〇章 李傕杨奉再交兵第四七七章 事败露吴懿出招第三六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第二章 联军终破西陵城(二)第九二四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七十五)第六九六章 战事毕回返长安(八)第六三〇章 攻县城作战不力第一三九章 朴克得见曹孟德(五)第七〇九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一)第五〇三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一二)第二〇五章 兖州军夺取乐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