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五章 郭伯济说服守将

可以说诸葛亮他对刘备还是有信心的,当然了,他对自己是更有信心。并且只有在刘备这样,比较落魄的诸侯身上,诸葛亮觉得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一身本事来。而且锦上添花确实是不如雪中送炭,这个道理他当然不会不明白。

在《出师表》里,诸葛亮写到过,“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还是那话,天下哪有无欲无求的人啊,所以他诸葛亮说得倒是挺好,但是他可能是那样儿的人吗?至少他能出山辅佐刘备,说白了,他确实是受到刘备的一些感动没错,是有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但是诸葛亮他也有他自己的打算,要实现他自己的理想,所以他是义无反顾地跟着刘备了。

但是结果,大家都知道,并不怎么好。其实虽然诸葛亮其人的名声不小,但是说实话,刘备对他也绝对不是言听计从的。最开始的时候还算是不错,毕竟刘备手下没有什么谋士,所以诸葛亮自然是中流砥柱,刘备对他的依靠不少。

可是之后呢,随着刘备的势力实力越来越大,手下的人才越来越多,并且谋士军师也不止他诸葛亮一个了,那个时候,诸葛亮对刘备来说,就没有之前那么重要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演义里面,刘备是不听众人的劝阻,还要去征讨孙权,诸葛亮是劝说了几次,结果是一边儿办法没有。

你能说诸葛亮没有本事吗?但是他却劝说不了,阻止不了刘备,刘备是没听他的,当然了,也没听任何人的。结果那个时候,诸葛亮说了一句,“法孝直若在,必能制止主上东行”。

这个就说明问题,至少诸葛亮劝说不住刘备的时候,法正就能劝住。而且确实,这个事儿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法正他真能劝说住自己主公,但是诸葛亮却不行。不过那个时候,法正早已经死了,所以没有人能再劝住刘备,刘备就一意孤行,是兵发东吴。所以其实在刘备帐下,诸葛亮并不一定就能比得上法正,至少刘备能听法正的话。但是却不一定听诸葛亮的。

能劝住刘备。法正确实是有本事的人。但是不能说诸葛亮就没有本事。但是诸葛亮最后是劝说不住,这个因为什么,其实也有刘备不是之前那么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原因。至少法正在这上面,其实就比诸葛亮强。

不过最后。诸葛亮也算是实现他的一个理想了,那就是大权在握,蜀国丞相。虽然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没能建大功,但是终究还是用蜀国那点微薄的力量和魏国对抗了几十年。只是他最大的理想还是没能实现,没能实现刘备的兴复汉室,灭了曹魏。当然了,魏国实力强大。确实不是诸葛亮一个人就能灭了的,加上吴国也不行。

-----------------------------------------------------

诸葛亮拜自己为主公,刘备心里是万分高兴。他可一直都记得司马徽的话呢,“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得一就能安天下。那么如今诸葛孔明已经加入了自己的帐下,虽然刘备没指望着他一定能帮自己安天下,但是怎么说也都能增加己方的实力不是。连司马徽和徐庶都推崇的人才,还能没有本事?刘备是绝对不相信的。

之后几人又聊了不少,至于徐庶他是和诸葛亮相熟,也不用说太多的话,更是没有太多问的。不过刘备就不一样了,他还有不少的东西要请教诸葛亮。这个倒是没有别的意思,纯粹就是他单纯地请教。而刘备也发现了,诸葛亮懂得东西真不少,基本上你问的,他都能很好回答上来,并且把问题解决了。而刘备心里是暗自佩服,自己帐下真是多了个大才啊。

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一听诸葛亮说得这么多,他是什么水平,刘备当然是很清楚。

而他最后也不得不佩服地说道:“先生大才,备深感佩服!”

诸葛亮则是一笑:“主公过奖了,亮不过书看得多,地方走过得多罢了!”

在自己主公面前,诸葛亮还是比较谦虚的。其实诸葛亮肯定不是那种特别狂傲的人,但是他肯定也有他自己的骄傲,这个确实是没错的。毕竟一个真正有本事,还是有大本事的人,有几个没有自己骄傲的呢。所以,更何况是他诸葛孔明了。

-----------------------------------------------------

到了晚宴之时,虽然乡野之间没什么太多丰盛的东西,但是诸葛亮却也好好招待了刘备几人一番。而且村中的百姓,也给诸葛亮送来了不少东西。他们这儿的百姓确实还是非常淳朴的,知道诸葛先生这儿来了客人了,还是贵客,所以拿出了家里的好东西,让他来招待刘备他们。所以虽然是在乡野之间,但是却没少了刘备他们什么。

刘备认为这是他四十年来吃得最香的一顿饭了,是啊,他如今都已到是到了不惑之年,吃得香不是因为食物有多么好吃,只是因为今日他得到了“卧龙”诸葛亮诸葛孔明相助。刘备之前一直说,如鱼得水,如鱼得水,他可绝对不是随便说的。而是真有那种感觉,他觉得自己有诸葛亮出山相助,那么终究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

天下的诸侯不止有曹孟德、马孟起、袁本初、孙伯符、刘景升等人,还得有自己,大汉皇叔刘玄德才行。虽然如今自己的势力实力不过都在最末,但是有了如此人才辅佐,真是何愁大事不成!

刘备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之前劝说诸葛亮的时候他并没说太多,但是之后,他是和诸葛亮谈了不少。而这期间,他是在诸葛亮面前,把自己的大志野心表达得是非常明确清楚。之后又是哭了一场,说了一堆自己要兴复汉室的话,确实是让诸葛亮觉得。自己追随他刘备刘玄德,那就是对了。

刘备这个人,哪怕是败得再惨的时候,他也从来没说没想过要放弃。从来都是要做出一番大事出来,他才算达成自己的目的。可过了这么多年,却一直都是漂泊,寄人篱下,虽然他是没改变过他自己的理想。但是却不得不说,他的信心在减少,这个是没错的。而今日他遇到了诸葛亮。他的信心是再次重燃了起来。他相信自己。更是相信诸葛亮。

-----------------------------------------------------

晚上,刘备和诸葛亮真就是同榻而眠,刘备这时候就真就是这么看重诸葛亮。而且对诸葛亮是礼遇有加,绝对是把其人当成了是能让自己成就大业的这么个人才。汉高祖还有个“汉初三杰”呢。所以刘备他当然不可能觉得自己帐下没有人才就能如何如何,看看自己,之前没有一个谋士,结果如今落魄成什么样儿了。

他从来没认为自己比曹操、马超他们差多少,但是事实却是,人家两人,轻轻动一下手指,就可能捏死自己。

知道自己主公对诸葛亮是特别看重,而太史慈还有徐庶却都没什么嫉妒之心。对太史慈来说。自己追随自己主公算是最早的,所以他是特别清楚,如今自己主公如此情况,真是离不开少了一个谋士的原因。而且他也知道,这个孔明先生。那真是一个大才,所以己方有如此人才相助,他当然是欣喜非常,却没有别的什么。对他来说,主公的大业最为重要。

至于徐庶,那就更没什么了。本来徐庶也不是什么嫉妒的人,要不他也就不带着自己主公来隆中找诸葛亮了。如今自己主公不过就新野这么个地方,还是别人的。所以他还没有那么多的事务,但是随着以后势力实力的增加,地盘扩大,肯定以后事儿也越来越多,所以不是自己能处理过来了。那么如今有了诸葛亮加入己方,不正是能分担自己不少的担子吗。

所以徐庶也是高兴还来不及,还能想别的。其实无论是太史慈,还是说徐庶,那可都是真正为己方为自己主公着想的。而且他们其实看得也清楚,只有自己主公的势力实力增加了,那么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诸葛孔明正是能让己方增加势力实力的这么个人。

-----------------------------------------------------

第二日,四个人是离开了隆中,而诸葛亮临走之时还和小童说得很清楚,等以后天下平定了,自己还要再回草庐来隐居。这个可不是诸葛亮自大自狂,而是在这个时候,他确实是信心满满的。也并不是他小看天下人,这话其实也是特意说给刘备还有太史慈他们听的,仅此而已。他可没认为自己一出山,就能平定天下,那怎么可能,把天下人都置于何地了啊。

结果四人离开隆中之时,村中的百姓是来了不少,送别诸葛亮的。要说诸葛亮给他们的村子,确实是做了不少事儿,所以百姓都感念其恩惠,特意为他送行。

诸葛亮和乡里乡亲告别,虽然他不是隆中人,但怎么说也在这儿躬耕好几年了,所以和这儿的百姓很是熟悉。要不是自己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想法,自己也真是想在这儿隐居着,不过那样儿不行,自己一身本事不能埋没了,早晚都是要离开了。

就这样儿,四人是离开了隆中,返回了新野。而刘备他来这儿的最大感慨就是,隆(笼)中岂能卧龙哉!!

-----------------------------------------------------

曹仁、郭淮、张郃几人,分兵北上直取安平国还有河间,然后兵进幽州。

期间经过了巨鹿的地界,然后曹仁等人便带着大军进了安平国。一路北上,是直取经县、南宫,最后来到了安平国的信都城下,拿下了信都,那么己方大军就能继续北上到河间了。

曹仁几人都知道,自己主公还没能夺取邺城。毕竟邺城是天下坚城,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的。而如今在安平国的信都。说实话,虽然信都不像邺城,是天下有名的坚城,但是肯定也不是之前经县、南宫那样儿的城池。毕竟作为安平国的治所,信都绝对不是其他城池那样一般般,所以曹仁几人也不得不谨慎对待。

-----------------------------------------------------

而此时在曹仁的中军大帐中,众人都在此,商讨进攻信都之事。

对他们来说,当然也是越快越好,早日拿下安平国还有河间郡。己方就能早日兵进幽州。只要拿下幽州。那么就是完成了自己主公交给自己等人的任务了。至于说拿不下幽州。众人倒是没想太多,他们对此确实还是有信心的,毕竟不是他们这一支人马,还有青州夏侯兄弟的那一支人马呢。他们不相信两军合一还拿不下一个幽州。

只听曹仁此时问道:“各位,如今我军兵临信都城下,不知各位可有何破敌良策?”

众人说了几句,不过曹仁都没觉得太好,而这个时候郭淮则说话了,“大帅,我与信都守将张南见过几次,也许可以入城劝说其人归降我军!”

曹仁和曹操一样,都是很看重郭淮。知道其人是个人才。所以对他是不得不重视。而如今一听郭淮说能说服其人归降己方,他眼前一亮,“伯济可有把握?”

在曹仁看来,张郃也是冀州军出来的人,而且他在冀州军比郭淮待得时日还长。但是他都没说去说服张南其人,可是郭淮却这么说了。所以曹仁觉得,郭淮应该是有些把握,要不他也不会如此。

果然,就听郭淮说道:“大帅,我有六成以上的把握,能说服张南其人归附我军!”

曹仁一拍桌案,“好,此事就依伯济,今日好好休息一下,明日再去信都!”

“诺!”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其他人也都没有意见。其实对他们来说,郭淮能说服其人的话,那是最好不过。不用己方进攻信都,能兵不血刃就拿下城池,那确实是最好的结果。可就算是郭淮失败了,没能说服张南,那么也不要紧,反正说服不了的话,直接进攻也就是了。

-----------------------------------------------------

第二日,郭淮是一个人便去了信都,来见好久都没有见过面的张南。

两人确实是认识,但是交情也没那么深,毕竟同在一个主公的帐下效力,所以自然是见过几面。要说张郃和张南见得更多,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不适合当什么说客,所以郭淮要去,自然也没人拦着他,或者代替他去信都。

张南是亲自见了郭淮,虽然他确实和郭淮其人不熟,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还是特意在城外把郭淮给拉进自己的府邸。

-----------------------------------------------------

见到张南后,郭淮笑道:“张兄,别来无恙啊?”

张南也是一笑,“伯济,真是好久没见了,来来,快坐!”

“张兄如今驻守信都,大权在握,没想到还能记得小弟啊!”

张南则说道:“伯济这是什么话?张某人早年便与伯济相识,怎么可能忘却!倒是伯济你,是在兖州军帐下,不知如今如何啊?”

不过看郭淮这样儿,张南就知道,人家混得肯定是比自己好。别看自己是驻守在信都,但是那不过就是表面的东西。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还不知道?之所以他袁本初能让自己驻守字这儿,那是因为实在是没有人了,所以算是“矬子里拔大个儿”,就把自己给派来了。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要不自己可不愿意当守将,说不定什么时候城破了,自己就落个身死了。

张南不是害怕,而是他不得不害怕,他不是胆小。反正胆量肯定是不大。兖州军是名声在外,他可不认为自己就凭借几千的郡国兵,就能抵挡住人家好几万人的进攻。所以他其实想得不少,人不为自己打算的有几个,所以为了利益,他可以做出来不少的事儿。

-----------------------------------------------------

郭淮一笑,然后说自己还算不错,“如果张兄也能加入我军的话,相信会比小弟我更好!”

张南一笑,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那本事和人家郭淮比。根本就比不了。他郭伯济能比之前在冀州军在袁本初面前更受重用。但是却不代表自己也行。不过所谓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己虽然本事不大,但是谁不想往更好的方面发展呢。自己也是如此啊。只不过一直都是没有什么太好的机会罢了,不过也许今日是个机会?这个也不一定啊……

张南就算是再没什么本事,可终究不傻,所以他当然是明白郭淮来信都的用意。其实自己不想加入兖州军吗?想,自己当然是有所意动,只是自己对兖州军对曹孟德的了解,更多的都是道听途说而来,根本对他们就没有一个真正的了解。不过这个时候郭淮来了,自己问他几句。他总是能好好说吧。所以自己了解了一些情况后,自然会做出打算。

对张南他这样儿的人来说,肯定不是个死忠,更不可能忠于袁绍。至于投靠不投靠兖州军,说白了。还得看自己能得到多少利益,就是这样儿。对自己有好处的事儿,他当然不会不做,所以,有些东西,可想而知。

-----------------------------------------------------

张南一笑,“伯济这可是捧杀我啊,我不如伯济,不如伯济啊!”

郭淮只能是在心里笑,对他来说,只要是能让张南开成投降,那就行了。当然了,他也不会答应张南底线意外的东西,不过夸夸他还有捧捧他,这些不要钱的东西,那还不是随便说吗,反正说过了,也不用负什么责,所以自然是不说白不说。

郭淮这时候是笑着摆了摆手,“好了,张兄,咱们是‘明人不说暗话’,今日小弟来信都见你,就是为了能劝说张兄加入我军,不知张兄的想法如何?”

在张南看来,郭淮这步入正题也太快了,虽然自己和他都知道这事儿,但是这层窗户纸捅破得也太快了点儿。虽然不至于是让他措手不及,当确实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

所以此时张南闻言是微愣,他可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的,不过马上他就反应过来了。

对他来说,郭淮这时候的这句话确实是出乎他所预料,但是还并不算是在他不可控制的范围,所以这时候他说道:“伯济,我倒是觉得如今挺好,挺好啊!”

说完,还干笑了几声,让人感觉他是很没有底气。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张南说在冀州军待得挺好,他可不就没有底气吗。他可从来就没认为自己在冀州军怎么好,倒是觉得郭淮在兖州军,他认为是不错,这个就是他的感觉。

郭淮是心中冷笑,心说你张南就说句真话能如何,还在冀州军挺好,要真是挺好才怪了,自己能相信你?

郭淮自然是不会相信张南的话,但是他一想,然后便对张南说道:“既然如此,今日倒是小弟叨扰张兄了,张兄,小弟这便告辞了!”

说着,郭淮是起身便走。结果这一下就把张南急坏了,他以为郭淮是真要走呢。因为在他在看,虽然兖州军对信都应该是势在必得,但是对自己投降与否,这个并不是势在必得了。也就是说,自己能投靠兖州军,对他们来说那最好。可自己要是不投靠人家,人家就直接攻城了,还能一直那么去劝说自己?怎么可能!

所以一看郭淮这起身就要离开,张南看定是不能干了。对他来说。自己要是因为攻城战身死,或者被人俘虏,肯定是不如这个时候就投降了好啊。所以他这个时候也是直接站了起来,把郭淮给拦住了。

“张兄这是何意?”

张南则是苦笑了一声,“伯济这何必着急回去,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啊!”

郭淮是心里鄙视张南,他也不得不鄙视,本来是心里想投降,但是就不说,还非得等着自己求着他不可。要说己方还真是。有他张南和少他张南。还真是没什么大影响。不过就是。他直接投降了,己方能稍微少损失一些罢了,以曹子孝那么爱惜士卒的人,他当然是乐于如此。就是这么回事儿。要是换成别人,估计这个时候都直接攻城了。

-----------------------------------------------------

郭淮这时候点了点头,“好吧,既然张兄如此想要,小弟是盛情难却啊!”

“伯济就该如此,就该如此啊,坐!”

张南是再次让郭淮坐下了,然后这次他是先问道:“伯济之前所说,让我加入兖州军?”

郭淮笑道。“张兄说得不错,小弟正是此意,大帅是特意让小弟前来,就是为了说服张兄加入我军啊!不过……”

说到这,郭淮是摇了摇头。“可惜啊,有些东西是不可强求,张兄既然是没有那个意愿,那么小弟自然是不会强求。毕竟是‘人各有志,何必想强’啊!”

张南听郭淮说得这些,要不是郭淮就在这儿,他可是真想自己两个嘴巴。张南此时心说,刚才自己还说在冀州军待得不错,那这个时候也不能说自己待得不好。不过怎么也得把这话给拉回来啊,对,不这样儿的话……

-----------------------------------------------------

想到这儿,张南是赶紧赔笑,“伯济,伯济,之前我之所言,伯济就那么一听。其实说实话,我倒是觉得伯济如今在兖州军待得应很好,不如伯济讲讲兖州军还有曹公吧?”

郭淮心说,不怕你有兴趣,就怕你没有兴趣。既然你能见自己,还能和自己说这些,就说明你确实是有这个意思,不过之前你说你自己在冀州军待得不错,呵呵,要真是那样儿的话,你张南今日还何必见我呢?

对于张南其人,郭淮比其人可强太多了,不说把其人是给吃得死死地吧,那也确实是差不多了。至少张南的那些想法,基本郭淮都明白,所以他还能逃脱郭淮的手掌心吗。

“既然张兄有兴趣听,那么小弟就好好讲讲,要说主公,那……”

郭淮能亲自来当说客,他当然是口齿伶俐,口才不错,所以曹操的一些事迹那让他给讲的,确实就像是他亲眼见过似的。作为一个很推崇崇拜曹操到这么一个人,郭淮可以说对自己主公一些事迹的了解,绝对是不一般人知道得多得多。所以他讲了一个时辰都过了,还没讲完。

张南听着,心中暗道,这郭淮郭伯济果然是厉害,曹孟德这些事迹,他都知道?估计就算是他的那些属下也不可能都知道,或者都记得吧。他倒是不知道,郭淮其人对曹操的推崇,关键是他和郭淮也不熟,就算是其他人也都不知道郭淮的这事儿,就更别说是他了。

-----------------------------------------------------

终于听郭淮讲完了,张南一笑,“真不知道,原来伯济居然知道得如此之多!”

郭淮也是笑道:“张兄有所不知,主公是小弟最为敬仰之人,所以自然……”

张南点头,“伯济之言,我都明白!”

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明白了什么,反正他说明白,郭淮就认为他明白了。

而这个时候张南是再次问道,“不如伯济再讲讲兖州军吧?”

“好,既然张兄有兴趣,那么小弟自然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多谢伯济了!”

“张兄不必如此客气!要说我军,那……”

郭淮他只要一说他特别熟悉得东西,那就是滔滔不绝,连连不断地往下说,都不能打断他。当然了,他这都是故意的。郭淮要是说话没有什么分寸,什么都往外说,曹仁也不可能让他来。并且郭淮哪怕是再滔滔不绝,他也是能把握住自己的,而不是控制不了自己。

所以张南认为郭淮有些激动。其实不然。那都是假象。做给张南看的而已,就是如此。

-----------------------------------------------------

听完了郭淮所介绍的兖州军后,张南确实也是想加入其中了。

对他来说,既然是都已经了解了曹操曹孟德其人还有兖州军。那么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这样儿的话,自己应该是做出决定了。至少张南不杀,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开城投降,是比什么时候都好,并且自己还有个算是熟人吧,那就是距离自己不远的郭淮郭伯济。并且自己也知道,张郃张儁乂也在兖州军。好像还就在信都城外,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和自己认识。

所以张南觉得,哪怕自己和张郃不熟,但是关键的时候。他只要说句话,就能让自己在兖州军立足。所以这个时候的他,却是已经有了决定,下定了决心。有些东西,就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张南他也知道,事不宜迟,就是这样儿。

结果这时候郭淮是起身告辞,“今日来见张兄,叙旧也叙过了,小弟这便……”

不过告辞了三个字还没有说出来的时候,郭淮是再一次被张南给拦了下来,“伯济,伯济,别走,别,来来,请坐!”

张南心说,伯济啊,你要是真走了,我上哪再寻富贵荣华去啊。自己如今可就靠你了,你可不能不拉我一把啊。但是这话他却不能直接说,只是看着郭淮的眼神中,那是无比热切。

郭淮当然是知道张南他要做什么,不过却还是装出一副不解的样子出来,“这,张兄何意,之前张兄要了解主公还有兖州军的一些事迹和情况,小弟皆以告知张兄。可张兄如此,莫非是要强留小弟不成?”

张南一听,心说我敢强留你郭淮郭伯济吗,不敢,可不敢!

-----------------------------------------------------

第三次让郭淮坐下了,这回张南才说道,他先是叹了口气,“唉,不瞒伯济你说,其实听了伯济你所说之言,我倒真是对加入兖州军有所向往啊!”

郭淮一听,他也没说什么你之前还说在冀州军待得挺好之类的话,他只是问道:“张兄此言当真?”

张南一听,就把胸脯一挺,“那是自然,如有虚假,天打雷劈!”

郭淮是心里好笑,可却是不能笑出来,“好,人言‘识时务者为俊杰’,张兄便是那俊杰中的俊杰啊!”

这话给张南整得倒是有些不太好意思,明知道郭淮的话,都是捧他的,但是他却还是爱听。

只听郭淮是继续说道,“张兄可想好了,真要加入我兖州军?”

张南是赶紧点头,“当然,所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绝对更改反悔之理!”

郭淮一拍桌案,“好,张兄能如此弃暗投明,实乃幸事啊!”

张南也是大笑,“到时却是免不了伯济为我引荐美言啊!”

“一切都包在小弟身上,张兄放心就是!”

两人就在信都,是达成了一致,明日张南是开城投降,归降兖州军。不过到时候交接的事儿都是曹仁的,而几乎就是没郭淮什么事了,毕竟曹仁才是主帅。

-----------------------------------------------------

从信都回到了己方大营,见到了曹仁众人后,郭淮就把自己在信都城内的所作所为,都和众人说了一遍,众人也是不住点头。当然是对郭淮满意了,毕竟能不让己方士卒伤亡就拿下信都,那确实是比什么都好啊。

到了第二日,果然,到了时辰,张南是大开信都城门,然后归降了兖州军。曹仁对张南的作为还算满意,是亲自勉励了几句,让张南是有些受宠若惊。虽然曹仁不是曹操,但是不管怎么说,那曹仁曹子孝的名声可不是自己所能比的。而作为主帅,人家能对自己勉励几句,还能和自己说几句,这就算是不错了,毕竟自己是个刚投靠的人。

曹仁众人进了信都,至此,兖州军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安平国的信都城。郭淮是亲自游说信都守将张南,立下了大功,没有辜负曹操还有曹仁他们对他的期望。

-----------------------------------------------------

曹操虽然还没能拿下邺城,但是分兵那一路,曹仁已经夺下了安平国的信都城,而此时的马超则是已经带兵来到了巨鹿的杨氏城下。

从中山国一路南下,所经过的小县城都是望风而降,毕竟都到,打不过人家凉州军。而且如今冀州是受到了凉州军和兖州军的合攻,所以冀州很多县城的官员都没有什么信心和凉州军一战了。有的也不过就是抵挡了一两日,然后就让凉州军给攻破城池了。毕竟像益州的雒县、成都、还有并州的晋阳、冀州的邺城。这样儿的天下坚城,终究还是少数的,而更多的则还是普通城池而已。

杨氏城的守将吕旷,早已得知马超带着八万多大军来到了杨氏城外。对他来说,怕确实怕,但是心里激动是多过于害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他早就想会一会凉州军了,当然吕旷不认为自己就一定能打得过凉州军,但是对于如此天下闻名的军队,要是去亲自对战一次,他作为武将来说,肯定是有遗憾的。

没有那么多忠心于袁绍的人,他吕旷自然也不是。他想和马超一战,更多是为了他自己罢了,而不是因为别人。他的想法简单,打不过的话,自己就跑。但是要和如今强悍军队交臂失之的话,那不得不说自己就要遗憾了。吕旷从来没认为自己是个好战的人,但是说实话,他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和凉州军战上一场,所以为了今日,他确实是已经准备了好久。

虽然不至于说是十年磨一剑,但确实他是准备了好些时日了,就等着马超带大军前来。他本来以为曹操带兵来得可能性更大,但是却和他说希望得一样,还是马超来了。

第三二三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十)第三十五章 无终城马超得剑第一四一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二十七)第四〇九章 银坑洞马孟谈判(续)第一一一章 凉州军再战蛮军第一八八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二十七)第九二四章 曹真拜访鲁子敬(续)第八一四章 兖州军破函谷关(九)第三五三章 欲惩吕主从生隙第一一二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八)第四十三章 崔安大战许仲康(完)第九八五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完)第四〇六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十五)第二四八章 马孟起游说大才(完)第一四八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三十四)第四七七章 事败露吴懿出招第九五四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二十八)第六〇〇章 袁绍聚众谋大计第三八二章 贾诩一计破雄关第四十九章 袭山寨有鱼漏网第七三九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十六)第四七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六六)第一一四章 蛮军退陆逊提醒第一三四章 攻城战精锐首败第六五三章 夜袭敌营中埋伏第三九〇章 欲离开马超召众第一一四章 蛮军退陆逊提醒第六六二章 巨鹿郡瘿陶决战(十二)第二六九章 谋士计破烧当(二)第六九三章 战事毕回返长安(五)第三三〇章 孟获带兵奔乌戈(完)第四五八章 借道郪县奔成都第一八六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二十五)第三七二章 凉州军再战南阳(八)第五二二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三一)第二九七章 谋雒阳何吴被诛(中)第八三九章 凉州军终破江陵(六)第九九九章 凉州军兵进交州(十四)第五二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一四)第三四九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六)第五九八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二十五)第八八三章 伊机伯说曹孟德第八九五章 孙刘联军至蕲春(续)第五二八章 孟起带兵至酉阳第五〇二章 凉州军三攻零阳第六六一章 许攸谏言袁本初第一四四章 李文优赶到汉营第二六〇章 行军途中偶遇(续)第五五三章 桂阳郴县三人会(续)第四九六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〇五)第五三一章 深夜军营人才来第十二章 九原谷张杨交底第二三〇章 兖州军接收两郡(十三)第三四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三十三)第九十五章 骑兵渡河袭辽东 (七)第三八四章 长安马超摆家宴第七〇五章 战事毕回返长安(十七)第十章 马府中兄弟远谋第一四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完)第六六二章 许攸谏言袁本初(续)第三二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十三)第六一四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四十一)第二十二章 为大才孟起到冀州第一八五章 襄平城中赚石全(二)第六一〇章 张文远归附江东第五三一章 深夜军营人才来第六六六章 巨鹿郡瘿陶决战(十六)第四五七章 神来一箭胜负定第七〇六章 战事毕回返长安(十八)第八〇二章 黄忠带兵返江夏(续)第八五二章 蕲春城下故人见第六二一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四十八)第六四二章 兖州军兵进司隶第二一五章 南蛮王率军决战第六十七章 凉州军大战番禺(二十二)第八一六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二)第七二二章 刘玄德欲往新野城第七一六章 亲笔信送出搬兵(续)第四三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二四)第三四八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五)第二八四章 别何后孟起出手第二〇七章 甘宁张辽带兵回(续)第一三七章 费公举趁夜撤兵第二十五章 聚山上喝酒谈心第三五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第九七一章 激战临沅终破城(续)第五二五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三四)第九一八章 凉州退刘备表赞第九七八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五十二)第七四四章 鏖兵乐成暂休战第二四一章 出兵再战三江城第九〇九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六十)第六八〇章 战函谷关临湘城第一三八章 董卓欲战黄巾第四九四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〇三)第三六五章 回陇西兄弟谈心第七十一章 家中对饮郭马大醉第九四二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十六)第三七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第二五一章 凉州军战弘农城(十三)
第三二三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十)第三十五章 无终城马超得剑第一四一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二十七)第四〇九章 银坑洞马孟谈判(续)第一一一章 凉州军再战蛮军第一八八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二十七)第九二四章 曹真拜访鲁子敬(续)第八一四章 兖州军破函谷关(九)第三五三章 欲惩吕主从生隙第一一二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八)第四十三章 崔安大战许仲康(完)第九八五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完)第四〇六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十五)第二四八章 马孟起游说大才(完)第一四八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三十四)第四七七章 事败露吴懿出招第九五四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二十八)第六〇〇章 袁绍聚众谋大计第三八二章 贾诩一计破雄关第四十九章 袭山寨有鱼漏网第七三九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十六)第四七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六六)第一一四章 蛮军退陆逊提醒第一三四章 攻城战精锐首败第六五三章 夜袭敌营中埋伏第三九〇章 欲离开马超召众第一一四章 蛮军退陆逊提醒第六六二章 巨鹿郡瘿陶决战(十二)第二六九章 谋士计破烧当(二)第六九三章 战事毕回返长安(五)第三三〇章 孟获带兵奔乌戈(完)第四五八章 借道郪县奔成都第一八六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二十五)第三七二章 凉州军再战南阳(八)第五二二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三一)第二九七章 谋雒阳何吴被诛(中)第八三九章 凉州军终破江陵(六)第九九九章 凉州军兵进交州(十四)第五二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一四)第三四九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六)第五九八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二十五)第八八三章 伊机伯说曹孟德第八九五章 孙刘联军至蕲春(续)第五二八章 孟起带兵至酉阳第五〇二章 凉州军三攻零阳第六六一章 许攸谏言袁本初第一四四章 李文优赶到汉营第二六〇章 行军途中偶遇(续)第五五三章 桂阳郴县三人会(续)第四九六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〇五)第五三一章 深夜军营人才来第十二章 九原谷张杨交底第二三〇章 兖州军接收两郡(十三)第三四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三十三)第九十五章 骑兵渡河袭辽东 (七)第三八四章 长安马超摆家宴第七〇五章 战事毕回返长安(十七)第十章 马府中兄弟远谋第一四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完)第六六二章 许攸谏言袁本初(续)第三二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十三)第六一四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四十一)第二十二章 为大才孟起到冀州第一八五章 襄平城中赚石全(二)第六一〇章 张文远归附江东第五三一章 深夜军营人才来第六六六章 巨鹿郡瘿陶决战(十六)第四五七章 神来一箭胜负定第七〇六章 战事毕回返长安(十八)第八〇二章 黄忠带兵返江夏(续)第八五二章 蕲春城下故人见第六二一章 凉州军决战江夏(四十八)第六四二章 兖州军兵进司隶第二一五章 南蛮王率军决战第六十七章 凉州军大战番禺(二十二)第八一六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二)第七二二章 刘玄德欲往新野城第七一六章 亲笔信送出搬兵(续)第四三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二四)第三四八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五)第二八四章 别何后孟起出手第二〇七章 甘宁张辽带兵回(续)第一三七章 费公举趁夜撤兵第二十五章 聚山上喝酒谈心第三五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第九七一章 激战临沅终破城(续)第五二五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三四)第九一八章 凉州退刘备表赞第九七八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五十二)第七四四章 鏖兵乐成暂休战第二四一章 出兵再战三江城第九〇九章 兖州军进攻并州(六十)第六八〇章 战函谷关临湘城第一三八章 董卓欲战黄巾第四九四章 马超五人组出行(一〇三)第三六五章 回陇西兄弟谈心第七十一章 家中对饮郭马大醉第九四二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十六)第三七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第二五一章 凉州军战弘农城(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