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郡主送药

当初十一皇子元硕也曾这么怀疑:什么时候七哥这么听你的话了?结果,那个七皇子真的就是那么听安锦绣这个小宫女的话,让元硕好生纳闷。

没点儿把握,锦绣会开口吗?

翠儿出宫的时候,终于领到属于自己那点可怜的遣散费,她发现,幸好有锦绣,否则的话,她很可能连回乡的路费都凑不起。

来到世子府,求见世子妃。守门的侍卫态度很倨傲,大约是觉得自己是宫里来的,优越感蛮重。翠儿拿出在宫里缠那些管事的劲头,软磨硬泡。也好在都是宫里出来的人,容易说中重点,终于把那侍卫说得松动了,进去禀报。

德文郡主现在应该叫都烈世子妃,一听是宫里来的人,又是带着锦绣的信来的,立刻就让人迎了进去。

“七堂兄才来了信,这会儿锦绣又托人传话,真是急死我了。”

世子妃恨不得立刻就进宫看望锦绣去。好在都烈世子比较稳重。人家虽然肌肉发达,头脑倒不太简单。

所谓不打不相识,人家虽是被元恒掳到的,初时呲牙裂嘴恨不得生啃了元恒。可后来一路进京,礼遇有加不说,还凭空得了个如此美貌贤惠的老婆,气就顺了点。

又被元恒洗了很久的脑,觉得长年打仗的确不是宗祖国和属国该有的共存状态,共同发展才是硬道理。便打定主意,留在京里好好学习祁国的管理方式,学习祁国的文明,以便将来回到莒国发扬光大。

还有个最重要的小心思,莒王也不止他一个儿子啊。万一被莒王放弃,那还得了?所以,既来之,则攀之,获取宗祖国的支持,比报自己的私人恩仇要来得重要。

有了以上几点的现实支持,都烈世子和元恒达成某种默契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所以,当碰到锦绣这样棘手的问题,元恒不想让兄弟们搅进浑水,一下子就想到了都烈世子。

二人听了翠儿的描述,才知道情况比元恒信中所托更为严重。又见自己老婆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世子觉得事不宜迟,进宫请安去。

翠儿被安顿在世子府中,等见了锦绣回来,再另行安排。

都烈世子与德文郡主成婚后,三朝一过,先回幸王府吃了回门饭,再由幸王妃陪同新婚夫妇进宫向太后和皇后谢恩。

宝庆帝日理万机忙于国事,儿女婚姻并不多涉及,故此只递了个话,没有接见新人。

如此一算,十来日过去了,出于礼貌和联络感情的需要,再进宫请个安也说得过去。

我们的女主角最近被虐得十分惨。孤苦伶仃、剧痛难当、麻痒难忍……这些形容词放她身上,每一个都是那么合适,更别说那堪用眼光将空气雕琢成花儿的寂寞。

对于之前聪明机灵、饱受赞誉、幸运逼人的锦绣来说,这样的落差是巨大的。她再大的热忱和坚持,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这种“虐”足以让她好好省示过去、规划将来。

可她也不是指点江山的“蓝图设计者”啊,所以大部分时候,她望着肮脏的帐顶出神,想那些在她生命中出现的人。

比如翠儿可到了世子府?比如郡主现在幸福吗?比如阿琛学业有进步了吗?

比如,元恒在罗霄岭还好吗?

锦绣从不承认这些安静的时刻,元恒总是占据她的脑海。嗯,不承认。

就在她死不承认、与自己的思想进行顽强抗衡的时候,屋子的大门突然打开。

“春梅,你终于来了。”锦绣开心地说。

“锦绣,是我,我是德文啊!”

锦绣惊喜地想要扭头,可她终是力有不逮,只能徒劳地喊:“郡主,郡主,是你吗?真的是你吗?”

真的是德文。

德文跑到锦绣床前,不顾一屋子的药味儿,不顾满床榻的乱毯,撩起华美的裙子,一下子坐在床榻边上。

锦绣的双手早已伸了出去,被德文郡主紧紧地抓住。

“锦绣,是我。”

“郡主你终于来了。”

“你受了这么大委屈,我怎么能不来。”郡主轻轻地揭开盖在锦绣身上的旧毯子,倒吸一口凉气,“怎么就裹成了个粽子!这一定很疼……”

这个活泼的锦绣,奔走的锦绣,如今成了被困在这张肮脏床榻上的小猫。郡主鼻子一酸,眼泪便掉了下来。

“郡主别哭,我早就不疼了。”锦绣笑着。

“怎么会,我上次额头上撞破了,还疼了好几天,听说你腿都断了,能不疼嘛!那该死的什么选侍,别让我见着她,否则我……否则我……”一边说着,眼泪更汹涌了,她也不知道要如何替锦绣出气。

“等我好了,我自己来。”锦绣冷冷地道。

望见德文郡主小脸哭得皱成一团,锦绣又笑:“郡主别哭了,我替你擦擦眼泪。”说着,扯起自己的袖子去替德文郡主擦眼泪,“你瞧我都不哭,从挨第一杖开始到现在,我一滴眼泪都没有掉。我便是死,也不会在那些人跟前掉眼泪。”

德文郡主怜惜地捉住锦绣的手:“世子那儿有好些莒国的药材,都是极珍贵,咱祁国没有的。昨儿让他挑了几样治伤的灵药,回头我交给谁好?”

锦绣心中一阵感激,望了望,这屋里只一张稍显整齐的桌子,上面还堆满了吃剩的饭菜,凉了的水壶。她尽量不喝水,怕内急起来不方便。

“放地上吧,晚上会有我的一个好姐妹来看我,她是医女,最是识药,让她给我熬药,再好不过了。”

德文郡主点点头:“幸好你这丫头人缘好,还有医女,还有翠儿,愿意帮你做事,不然你躺这儿,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锦绣汗颜,人缘这东西可不好说,让郡主看,自己的确讨喜,可让尔碧看,自己可讨嫌得很。

“我真的很幸运,还有郡主来看我,为我送药。”锦绣笑道。

“总不能老是你帮助我,我们是好朋友,相互帮助是应该的。”

锦绣感动,自己在宫里所受的苦,在这些朋友身上,足够赚回温暖了。

...

第442章 坦然面对第283章 元琛喝醋第149章 面见太后第47章 重逢翠儿第123章 你敢不从第383章 调虎离山第189章 多大面子第177章 谁忍不住第5章 红粉骷髅第214章 同父异母第300章 我本善良第306章 理智迷失第399章 夺命折子第47章 重逢翠儿第137章 郡主自强第195章 又到生辰第214章 同父异母第104章 十里红妆第1章 重症路盲第375章 宫女二等第516章 君无戏言第482章 这是武器第160章 消息出宫第243章 不眠之夜第510章 银子告别第360章 秘道不秘第118章 同病相怜第397章 王妃有喜第193章 钉板噬人第509章 罪证犹在第252章 宫女解忧第143章 不眠之夜第487章 几百年后第399章 夺命折子第113章 居然伯乐第446章 萌生退意第112章 陡然生变第371章 落寞阿琛第358章 帮你回忆第117章 德文郡主第17章 隙匣藏簪第229章 醉酒探花第432章 泪影情深第5章 红粉骷髅第398章 泪之哀伤第21章 隔墙有耳第244章 南溪慧眼第178章 幽夜私语第137章 郡主自强第340章 饭局考验第408章 定有阴谋第355章 再耍花抢第402章 悲极反笑第221章 不怕威胁第227章 娶媳妇儿第241章 行动开始第30章 且再看她第359章 再通阴阳第380章 喜庆人间第25章 柳暗花明第94章 祸起朱漆第326章 十天之限第350章 接二连三第265章 落英缤纷第208章 病情蹊跷第98章 事出有因第314章 皇上息怒第162章 重回大地第78章 佛堂死灰第350章 接二连三第53章 蠢萌丫头第413章 相逢不识第361章 明朗乾坤第476章 自招虫蚁第23章 因病生暖第363章 最美时光第22章 智退暗探第504章 艰难决定第237章 迷途迷途第158章 灵猫银子第516章 君无戏言第516章 君无戏言第384章 痴心妄想第212章 江山美人第70章 上点规矩第200章 宸宫帝后第138章 推上马车第274章 兰花还魂第17章 隙匣藏簪第326章 十天之限第320章 花开灿烂第507章 王的交代第294章 少妇八卦第351章 巧夺天工第495章 统领放水第375章 宫女二等第8章 神秘夜宴第403章 悠长梦境第351章 巧夺天工第409章 感同身受
第442章 坦然面对第283章 元琛喝醋第149章 面见太后第47章 重逢翠儿第123章 你敢不从第383章 调虎离山第189章 多大面子第177章 谁忍不住第5章 红粉骷髅第214章 同父异母第300章 我本善良第306章 理智迷失第399章 夺命折子第47章 重逢翠儿第137章 郡主自强第195章 又到生辰第214章 同父异母第104章 十里红妆第1章 重症路盲第375章 宫女二等第516章 君无戏言第482章 这是武器第160章 消息出宫第243章 不眠之夜第510章 银子告别第360章 秘道不秘第118章 同病相怜第397章 王妃有喜第193章 钉板噬人第509章 罪证犹在第252章 宫女解忧第143章 不眠之夜第487章 几百年后第399章 夺命折子第113章 居然伯乐第446章 萌生退意第112章 陡然生变第371章 落寞阿琛第358章 帮你回忆第117章 德文郡主第17章 隙匣藏簪第229章 醉酒探花第432章 泪影情深第5章 红粉骷髅第398章 泪之哀伤第21章 隔墙有耳第244章 南溪慧眼第178章 幽夜私语第137章 郡主自强第340章 饭局考验第408章 定有阴谋第355章 再耍花抢第402章 悲极反笑第221章 不怕威胁第227章 娶媳妇儿第241章 行动开始第30章 且再看她第359章 再通阴阳第380章 喜庆人间第25章 柳暗花明第94章 祸起朱漆第326章 十天之限第350章 接二连三第265章 落英缤纷第208章 病情蹊跷第98章 事出有因第314章 皇上息怒第162章 重回大地第78章 佛堂死灰第350章 接二连三第53章 蠢萌丫头第413章 相逢不识第361章 明朗乾坤第476章 自招虫蚁第23章 因病生暖第363章 最美时光第22章 智退暗探第504章 艰难决定第237章 迷途迷途第158章 灵猫银子第516章 君无戏言第516章 君无戏言第384章 痴心妄想第212章 江山美人第70章 上点规矩第200章 宸宫帝后第138章 推上马车第274章 兰花还魂第17章 隙匣藏簪第326章 十天之限第320章 花开灿烂第507章 王的交代第294章 少妇八卦第351章 巧夺天工第495章 统领放水第375章 宫女二等第8章 神秘夜宴第403章 悠长梦境第351章 巧夺天工第409章 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