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上千秋

过了上元节的正月三十就是皇上的千秋节。往年的千秋节就是银子花得少之又少,也得设宴招待群臣和各国使节,怎么也得几千两、上万两的银子。今年他要改招子了,既很少花钱,又风光热闹。皇上很是看好煊王府的冰雕和灯谜。再次把瑞王府府上的田总管、马御史请来做冰雕,这个是给各国使节显摆的。又请了瑞王爷的老丈人陈学士、逍遥王福晋陈氏瑞云和煊王爷出灯谜的谜语。

文武群臣自然是被邀请的人。时间太短了,瑞王府、煊王府的人加上侍卫亲兵和宫里的御前侍卫、太监、内务府的能工巧匠,忙了十三天,终于在皇上的万寿节的前两天把各种庆祝的场景给布置好了。灯谜也准备停当、奖品什么的宫里出一半、瑞王府出一半,所有的文武大臣都可以带着家眷参加,还关照太医院的各位太医必须参加。

庆祝皇上的万寿节是在白天进行的,文武群臣进了午门就感觉到喜庆的气氛了。到了太和殿广场更加兴奋:瑞王府的气球一串一串的悬挂在空中,上面是黄底红字标语:“热烈祝贺皇帝千秋节!”“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清江山固若金汤”等等。太和殿的正面大门之上也是仿宋字“祝贺皇上千秋万岁”。

满脸笑意的顺治皇上接受过群臣的跪拜之后,接受了各国使节的祝贺,然后在各位亲王、郡王、国公和文武大臣的簇拥下,参观了所有冰雕展品。这些冰雕汇集了煊王府的精华,又补充了很多其它景致。宫里的《跃龙门》,是冰雕,彩色冰雕的巨大龙门震撼了所有的人,古色古香的牌楼式龙门,两边的柱子上盘着金色的冰雕金龙(龙鳞是带金边的)。牌楼的顶上是两条对向的金龙在争夺一颗巨大的、滚圆的、玲珑剔透的珠子。借着浪花飞跃起来的金色鲤鱼,高度早就超过了龙门,带着兴奋和一往无前的勇敢向龙门上方飞去。所有的人都给这个精致的景致鼓掌了。

那些外国的使节,第一次看见冰雕、雪雕,嘴巴一直合不拢。

南极仙翁和麻姑两位神仙都捧着仙桃给皇上献寿。还有松柏树、万年青都暗寓长寿之意。尤其是通往太和殿丹墀的两排彩色冰灯,给人一种虚幻的仙境之感。

一直嘲笑大清朝只知道子曰诗云的外国使节给眼前的景致震撼了、雷晕了!大清国真是人才济济呀!曾经桀骜不驯的威廉使节,在顺治面前毕恭毕敬,很小心地问道:“尊敬的大清国皇帝陛下,您能告诉我这些让人张口结舌的漂亮景物是什么人弄出来的吗?”

“这个人你们认识,就是重阳节那天和你们交流数字的孩子。”

“啊?我的上帝呀!你们大清国的孩子都这么厉害!”

顺治皇上笑得很含蓄也很骄傲。

开始猜灯谜了!皇上的贴身大太监吴良辅敲了一下手里的铜锣,一下子把众人的注意力拉了回来。“各位王爷、国公、文武大臣和各国使节以及各位女眷,下面是玩游戏、猜灯谜的节目。各位到御花园去游戏。想玩什么玩什么,中奖者即有小奖品。”

在煊王府领略过的几位妃嫔带着自豪进入游戏场地。今天的游戏和上元节那天还不尽相同,增加了好几种男性也可以玩的游戏。这些点子都是瑞王府的逍遥王福晋和煊王爷、田总管想出来的。谜语除了异域的也有大清的,还增加了专门给太医猜的中草药名谜语。因为摸鼻子很可笑,能增加欢乐气氛,也被拿到这里。只是被摸鼻子的嬷嬷鼻子比先前还大了些、脸也放大了不少,这样更利于摸到。

多数人是习惯了按顺序游玩,先从摸鼻子开始,基本上都是宫里的妃嫔来玩,笑声此起彼伏。确实也有走三步就误入歧途的,可能是大脑不平衡,不是往左就是往右走,惹得看热闹的笑成一团。

套圈和掷搋子两个游戏给免了,改成走迷宫和盖房子。所谓迷宫就是用王爷买回来的彩条塑料布围成的很多条路径,要在规定时间走出迷宫,从另一个出口出去。如果误入歧途就走到死胡同里出不来了。这个游戏很适合年轻男子,不拘身份人人可以参加。所以皇室宗亲的少年人和股肱大臣的子弟都跃跃欲试。在事先看了路径地图之后,牢牢记住了哪里是岔道、哪里是主途,四个人一组进入迷宫。没有蒙住他们的眼睛,就是凭感觉走路。出去迷宫的人还是很少,因为主途和歧途是一样的宽窄、一样的拐弯抹角,分辨不出来,一不小心就走进死胡同。时间有限,想重新走是不可能的。

盖房子也是考验人的记忆力如何的。事先让参赛的人看明白图纸,告诉你怎么盖。就是不同形状泡沫塑料的组合。自然也是限定时间的。就连皇上也盖了一次房子,真不错,居然严丝合缝。皇上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哈哈大笑,领了奖品,一个软塑料的小熊。自然是要赏赐给爱妃董鄂氏了。

鄂贵妃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灯谜了。小儿科的游戏她才不屑参加。

“娘娘您看这条灯谜。”鄂贵妃的贴身丫鬟巧儿是识字的,给鄂妃念内容,“

“胖妞生病时,最怕别人来探病时说什么?”

“生了病人来探望的时候自然是安慰了有什么怕说的?猜不准,请问答案。”

看着灯谜的都是瑞王府的嬷嬷,也是给解答答案的。实在猜不准就告诉他:“答案是多多保重身体。”

“这话不对吗?很礼貌也很贴心。”

“胖妞本来就胖,再让她保持重量……”

“呵呵……有意思,念这个。”

“什么东西比乌鸦更讨厌?”

“比乌鸦还讨厌自然是乌鸦嘴了。”

“恭喜娘娘猜中了,这是得奖筹码,凭这个领奖品。”

“多谢。”

“睡美人最怕的是什么?”

“既然是美人还有什么可怕的事了?这样的谜语都很费解,嬷嬷说谜底吧。”

“是失眠。娘娘如果不喜欢这类的灯谜还有其他的。”

“看看别的吧。”

“娘娘,这个是字谜。”

“好啊,你念谜面。”

“格外大方。打一字”

“格外大方?格外大方……应该是回!”

“恭喜娘娘,猜对了,这是奖牌。”

“多谢嬷嬷。巧儿再念。”鄂妃来了兴致,好像她就适合猜这种有点文采的。

“床前明月光”

“李太白的一句诗缩成一个字,有趣。床前明月光……”诗词歌赋俱佳的鄂贵妃居然没猜到,有点下不来,越着急就越猜不准。“巧儿你赶紧记下来,咱们回去接着猜。”

还不错,这位是真好学。

“娘娘,下一个字谜是半部春秋。”

“猜到了、猜到了,是秦字。”

“恭喜娘娘,这是奖牌。”

“接着念呀。”这位,还来劲了。

“一弯新月伴三星。”

“是心。”还别说,这位鄂贵妃,还真是才思敏捷。

“千里挑一、百里挑一。”

还真有点难度,鄂贵妃说:“记下来。”

……

御花园的另一处,几位太医正在琢磨中草药的谜语。那会的医生都是中医,对中草药应该很熟悉,觉得要是猜不出来真是没面子。

“低头思故乡”,一位太监公公刚念出来,太医们便异口同声地答道:“怀熟地!”

“每人一枚奖牌。”

“牧童。”

大家都愣了一下的时候,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太医抢先答道:牵牛子。

“恭喜陆太医,这是奖牌您拿好。”

“有点意思啊。下面这个叫做包龙图,包龙图是什么药呢?”

“另一位太医迅速说道:首乌!黑脸嘛。”

众人大笑,说编谜语的这位还真有些学识。

“三九时节”。

“天冬!”又是异口同声,每人一奖牌。

“昭君出塞”

“王不留行。”

“绿林好汉”

“草寇”

“病入膏肓”

“没药。”

“武松杀嫂”。

“武松杀嫂也是谜语?”

一位年轻太医大叫:“穿心莲!一刀穿进潘金莲。”

等鄂贵妃听到众位太医开心大笑的时候,赶紧赶过来,很可惜,谜语都给他们猜没了。

“娘娘您看这些,好像很适合您呢。”巧儿非常乖巧,知道诗词歌赋一类的谜语最让贵妃喜欢,就把她引到这里来了。这些都是云儿从《红楼梦》里踅来的。

“能使妖魔胆尽摧,声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这个恐怕是爆竹吧?”这是皇上的声音。

“恭喜皇上,这是奖牌。”

“赏赐给爱妃了。”

“多谢皇上,皇上果然才思敏捷。”

“这么简单朕再猜不出来可就……”

“臣妾就没猜到呢。”

“还有呢,你看这个”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

“这个灯谜有些难度。”

“臣妾猜到了,是算盘。”

“爱妃好才情。”

“那也不如逍遥王福晋。”

“你干嘛?朕怎么听着有点酸酸的?”

“不是啦,臣妾觉得只有瑞云公主是才女。”

“各有千秋。来,看这个。”

几乎是忘了一切的存在,顺治皇上和他的爱妃沉浸在猜灯谜的喜悦、兴奋之中。忘了时间、忘了天冷,直到鄂妃接连打了三个喷嚏的时候才想起来,身体本来就很弱的鄂贵妃已经出来好长时间了。

“爱妃赶紧回寝宫,不要着凉。”

“不打紧的,臣妾……阿嚏!阿嚏!”

“赶快回去!听话。”

“可是,还有那么多好灯谜呢。”

“巧儿,你在这里给鄂妃抄下来,朕陪她回寝宫。”

“是,奴婢遵命。”

“也不知道小嫂子他们从异域找来多少好玩的东西。光是灯谜就这么多。”

“您的小嫂子也太能干了吧?臣妾听说太后想……”

“打住!再提这个朕可生气了。”顺治故意板起脸。

“臣妾说错了还不行吗?以后再不说了,对不起嘛。”

“云儿嫂子是能干,再能干也是朕皇兄的女人。皇额娘只是和她开个玩笑,不能当真啊。由此可见她对皇兄是多……”顺治发现自己说错了,当着鄂妃的面夸奖云儿对皇兄的贞烈,鄂妃可是要多心的。

游园会结束的时候已经很晚了,王爷、福晋、煊王爷等人赶紧坐着府上的马车回府。路上福晋说:“都说鄂贵妃弱不禁风,如果今天冻着了,皇上还不得怪咱们的灯谜太多了。”

“我也没请她来猜谜,宫里有的是太医。我们煊王爷才八岁,还陪着他们呢。”

鄂妃果然冻着了,还好,只是伤风,打喷嚏、流鼻涕,稍稍发热,没几天就好了。但是对于双王府的灯谜却是爱不释手。巧儿抄回来的灯谜放在案子上想啊想的。

“前身色相总五成,不听楚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顺治的心好像给什么东西重重地撞击了一下,反复念诵着,似有所悟:“性中自有大光明,性中自有大光明……”

鄂妃有点害怕,曾经一次随便的交谈中鄂妃说过:“臣妾的身体自来就弱,如果走在皇上的前面……”话还没说完皇上就说:“你先走了,朕就随你来。”

当时鄂妃感动得泪流满面。皇上赶紧说:“要不朕就出家。”

这是皇上的许诺,是大清天子的心声。现在他又对此灯谜感了兴趣……

“爱妃猜到了吗?是什么?”

“佛门的事情,臣妾不懂,您就别想这些了好不好?”

“有的时候朕就想,皇兄他一定是顿悟了,所以呢在金钱、美女、名利、地位上表现的那么淡定、那么从容。你知道吗?小嫂子堂兄开的那个布庄在卖一种宽面布,大清没有这种出产,肯定是皇兄从那个异域带回来的。他们走的时候就是说跟着甘霖大师去云游,所以并没有也不可能带万两白银,买回来的东西自然是有限的。他说云儿嫂子喜欢,但是颜色又不适合年轻女人,就在玉龙布庄给卖了。马御史的奏本里说,不但是布匹,还有他们府上那些丫鬟婆子做的那些荷包什么的皇兄才留下五成的本钱,其余的给了朕的国库和做工的人、经营的人,就是帮他卖货的人。这么想想,他连本钱都没捞回来。你说换一个人能做到吗?他吃了什么亏都不说,还是马御史告诉朕的,在异域买东西的时候被坏人当成有钱的了,人家在半路上把小嫂子给绑了票,要不是田侍卫舍身相救就回不来了。想想朕就后怕!那些东西真是拿命换的,可是他从来没向朕道过辛苦表过功。当年分封土地的时候,朕的众位兄长都抢着要肥沃的土地,只有二皇兄什么都不争、不抢,最后把没人要的白洋淀一大片水面给了他。他到现在都没有一句怨言,可是那个水面能做什么呢?既不能种庄稼也不能干别的,就是长了一些芦苇。芦苇有粮食值钱吗?当年要不是二皇兄给朕挡了那支毒箭,朕已经死了十几年了!他的胳膊一直酸麻,等于是半残,可是他连一句怨言都没说过!前些天,皇额娘还试探人家有没有野心,结果小嫂子差一点触柱而亡。表面看他所做、所说都是那么平淡无奇,可是仔细想,什么人能做到啊?买来的东西都是小嫂子父亲的古董换的钱,就那么无声无息地用了,赚来的钱给了朕,给了做工的人。没人给他评功摆好,他就那么心甘情愿地做,这是什么境界啊?你放心,朕不会对皇兄的女人有非分之想,那样做朕连一个人字都不够了。”

“皇上,是臣妾不对了,臣妾心胸狭窄……”

“好了好了,把药喝了就好安置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四章 八岁王爷一第八百三十章 全体回家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服装设计第四百九十一章 风味宴席第五百七十八章 险象环生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宗购货十九第一百零四章 英雄美女第七百七十六章 杀人软刀第二百八十八章 进宫授艺第五百零七章 初次卖画第七百二十二章 遣散狼群第三百章 彩珠风波第八百一十章 噶礼述职第八百五十六章 再下云南(十)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宗购货二十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货物如山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阖家团圆第八百五十九章 关于青儿第四百三十九章 缝纫铁器三第七十一章 进入角色第二百二十章 翻箱倒柜一第七十六章 进入角色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关于青儿第二百五十五章 玉龙布庄二第四十九章 脉象异常第四百二十五章 玉龙布庄七第六百五十九章 八岁王爷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卖货二第七十二章 首逛京城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进宫授艺二第二百零一章 挤走凌娟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画品上架第二百零二章 前景乐观第二百九十二章 补充不足第四十章 世子出生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多样布匹一第五百七十章 先生传艺第四百一十六章 总管内弟一第八百八十章 太后酒楼第六百七十四章 亲王联盟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母女重逢三第四百零一章 初次拼布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奇礼物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上千秋第七百三十三章 玉树临风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奶娘之子一第三十四章 嫁入王府二第三百八十章 先生心事第五十四章 井中白莲第二十三章 龙儿少爷二第五百零八章 艺惊画师第七百六十八章 吴桥搭档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斤肉瘤一第二百八十章 烧麦香包第三百七十四章 云儿画画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做准备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多种经营第七十四章 再逛京城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进宫送礼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关于青儿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宗购货十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针脚问题一第七十六章 进入角色二第三百零七章 培训教习一第七百零七章 菩萨降临二第二百零九章 主仆情深第八百七十三章 印度之行(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印度夫人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种器械第一百二十章 大宗购货二十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昌平卖布二第八十五章 大宗购货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异域来客一第七百四十八章 亲王钦差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内销商店第三百六十八章 叶赫禁足第五百五十九章 诰命进宫二第六十一章 调查物价第三百零三章 很是眼馋第三百五十五章 那峰生气二第八十章 关于王东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进军上海第四百三十二章 扩大销售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总管发慌第三百六十一章 鬟儿心思第六百八十二章 总管小妾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互赠礼物第四百五十章 水乡泽国第七百四十四章 参见公主第八百二十一章 第一侧室(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玉龙布庄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返回王府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纯棉布头第六百二十四章 鸣琴表妹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塑料鞋底第三百七十三章 准备冷饮第六百九十四章 鱼儿生子第八百八十五章 布庄着火第五百四十三章 郑娇故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八岁王爷六
第六百五十四章 八岁王爷一第八百三十章 全体回家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服装设计第四百九十一章 风味宴席第五百七十八章 险象环生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宗购货十九第一百零四章 英雄美女第七百七十六章 杀人软刀第二百八十八章 进宫授艺第五百零七章 初次卖画第七百二十二章 遣散狼群第三百章 彩珠风波第八百一十章 噶礼述职第八百五十六章 再下云南(十)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宗购货二十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货物如山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阖家团圆第八百五十九章 关于青儿第四百三十九章 缝纫铁器三第七十一章 进入角色第二百二十章 翻箱倒柜一第七十六章 进入角色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关于青儿第二百五十五章 玉龙布庄二第四十九章 脉象异常第四百二十五章 玉龙布庄七第六百五十九章 八岁王爷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卖货二第七十二章 首逛京城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进宫授艺二第二百零一章 挤走凌娟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画品上架第二百零二章 前景乐观第二百九十二章 补充不足第四十章 世子出生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多样布匹一第五百七十章 先生传艺第四百一十六章 总管内弟一第八百八十章 太后酒楼第六百七十四章 亲王联盟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母女重逢三第四百零一章 初次拼布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奇礼物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上千秋第七百三十三章 玉树临风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奶娘之子一第三十四章 嫁入王府二第三百八十章 先生心事第五十四章 井中白莲第二十三章 龙儿少爷二第五百零八章 艺惊画师第七百六十八章 吴桥搭档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斤肉瘤一第二百八十章 烧麦香包第三百七十四章 云儿画画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做准备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多种经营第七十四章 再逛京城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进宫送礼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关于青儿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宗购货十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针脚问题一第七十六章 进入角色二第三百零七章 培训教习一第七百零七章 菩萨降临二第二百零九章 主仆情深第八百七十三章 印度之行(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印度夫人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种器械第一百二十章 大宗购货二十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昌平卖布二第八十五章 大宗购货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异域来客一第七百四十八章 亲王钦差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内销商店第三百六十八章 叶赫禁足第五百五十九章 诰命进宫二第六十一章 调查物价第三百零三章 很是眼馋第三百五十五章 那峰生气二第八十章 关于王东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进军上海第四百三十二章 扩大销售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总管发慌第三百六十一章 鬟儿心思第六百八十二章 总管小妾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互赠礼物第四百五十章 水乡泽国第七百四十四章 参见公主第八百二十一章 第一侧室(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玉龙布庄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返回王府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纯棉布头第六百二十四章 鸣琴表妹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塑料鞋底第三百七十三章 准备冷饮第六百九十四章 鱼儿生子第八百八十五章 布庄着火第五百四十三章 郑娇故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八岁王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