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第375章 酒中豪客饮中仙

丽正修书院始建于洛阳乾元殿,也就是如今再次复名的明堂。可早在高宗年间开始,大唐天子便始终来往于长安洛阳两都,大量典籍固然不会跟着两头跑,但以大唐的国力财力,在两京都有规模庞大的藏书,其中属官大多数是天子近臣,跟着来往于两地自然就无可厚非。所以作为词臣,丽正书院的官员自然也是随侍天子往来于两地。

既然张说引荐杜士仪去修书,源乾曜这个侍中思忖之后也就同意了。张说不比张嘉贞连面上功夫都不做,一味咄咄逼人,上任中书令以来对他颇为敬礼,这点面子他不得不给。更何况当今天子在文治武功上全都雄心勃勃,他也乐得让杜士仪这个福将多多出彩。

于是,此前赴洛阳上任为左拾遗的杜士仪,如今回到长安,还是第一次跨入大明宫中那座更为恢弘轩敞的门下省大院,结果也是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在这儿完成自己身为左拾遗的职责。不管此前和他是交好还是疏远,得知他要去丽正修书院修书侍讲,窦先同僚们自然全都表现得甚为热络,甚至窦先还头一个提出要替他办个庆祝宴。却不过这盛情,杜士仪自然只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

这一庆祝,他便是直到傍晚方才回到家里。被灌了好些的他头重脚轻,甚至连怎么上的床都不甚了然。直到一觉醒来,他有些茫然地睁开眼睛,这才意识到昨天晚上那些公报私仇的家伙有多可恨!

他身边这些人的性格本就多姿多彩,有卢鸿卢望之那样恬淡名利的,有宇文融李林甫这般热衷上进的,也有崔俭玄这样推一推动一动的,还有裴宁韦礼这些,更多是为了家族……想着想着,他不禁揉了揉眉心,看了看身上那整洁一新的衣衫,他突然扬声叫道:“来人!”

“郎君有何吩咐?”进来的正是月影,见杜士仪坐起身趿拉着鞋子要下榻,她便连忙上前去服侍,待到近前又想起什么,遂笑吟吟地说道,“好教郎君得知,崔郎君和娘子昨日搬过来住了。因郎君大醉,一时也来不及禀告。”

这一对小夫妻回来住了?而且还是杜十三娘怀孕的当口?崔十一搞什么鬼!

杜士仪正有些恼火,就只听外头一个咋咋呼呼的声音:“杜十九,起来了没有?你可是要天天上早朝的人,别偷懒,误了时辰那可是不得了的!”

“还不到要你提醒我的时候!”杜士仪给气乐了,叫了人进来之后,发现杜十三娘并没有跟着,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你这小子,怎么好好的突然住到这儿来了?要知道十三娘才刚有喜讯,到时候你阿娘不会怪你?更何况你四伯父那人可不好打交道!”

“所以我才借口十三娘身子渐渐重了,娘家清净没人打扰,回来躲清静啊!”崔俭玄理直气壮地搬出了这个最神圣的理由,见杜士仪一时哑然,他又可怜巴巴地说,“再说,九娘也跟到长安来了,你不会忍心让我和十三娘留在那儿给她欺负吧!”

“九娘兴许会欺负你,可总不会对十三娘这个有了身孕的嫂子如何!你呀,分明还是不愿意在崔家成日里看着人来人往。”杜士仪就算知道崔俭玄不过是装可怜,可实在忍不住点穿这家伙的不良居心。眼见崔俭玄连连点头承认了,他方才无可奈何地说道,“留下就留下吧,不过可记住,别让十三娘多操心,你给我把人伺候好了,否则我唯你是问!”

多出了这个小小的插曲,这一日踏着春日朝阳赴大明宫早朝的时候,杜士仪难免心不在焉。又是庆幸自己一直留着杜十三娘晚嫁,等到分娩总比那些太过年轻的女子容易,又是感慨自己转眼之间要做舅舅,到时候新生的孩子不知是男是女,该起个什么好名字……就在这些杂乱的思绪之中,他亦步亦趋跟着别人排班行礼,等到散去的时候,今天朝会上究竟说了些什么,他是半点都没注意。

而下朝之后,身为修书使的张说就亲自带着杜士仪和王翰去了丽正书院。丽正书院位于紫宸殿西边,比光顺门和之外的中书省和门下省还要更加靠近内朝。当杜士仪和王翰从大门进去,经过那长长的甬道,沿着台阶进了最高处的建筑时,他就听到内中传来了一个嚷嚷声。

“这一册从前是谁校的,错漏百出不曾订正不说,加的批注更是不知所云!永徽三年……唔,都是不知道死了多少年的前辈了……算了算了,要是现在的,我先灌他二十杯再说!”

“贺兄,你这酒量就别提了。听说新来的右拾遗王翰王子羽也是一位酒中仙,你若有兴致,灌他就是!对了,左拾遗杜士仪年轻气盛,酒量说不定也好得很……”

这人还没到就听到别人在编排自己,而且说话的一个听着仿佛已经六十开外,另一个沉稳的也足有五十余,杜士仪看了一眼王翰,就只见他听得一个酒字,目光立刻闪闪发亮,仿佛遇见了知己似的兴奋。而张说也没料想正在门口就听到了如此谈话,即便知道内中人物性格如他,也不禁重重咳嗽了一声,待到其中人都安静了下来,他这才首先跨过门槛入内。

“张相国!”

这大殿之中大约十余人都纷纷上前行礼,其中领头的两人,左边的发间银丝毕现,看上去竟仿佛比张说年纪还大,而右边的那个则是五十开外,其余的或年轻或年长,四十左右是主力军,如同王翰这样三十开外的,则是少之又少,杜士仪这刚刚年满二十的,自然成了鹤立鸡群的人。

“这是四明狂客贺学士,他可是酒中豪客,书法诗赋皆为大家,若非这丽正书院顿顿置酒,他还未必愿意在这儿修书。你二人虽是后进之中的佼佼者,可也不妨多和他这位老前辈请教请教。”

贺知章比张说更年长数岁,虽则因为年过四十方才得中进士科状头,在朝堂上的品秩从多年前开始就远远及不上张说,但这并不妨碍其在文坛上的翘楚地位,张说乐得尊崇其几分。

见贺知章此时此刻一本正经颇有个前辈模样,他又笑着向两人引见了秘书监徐坚,以及其他一众修书的修撰,直学士等等。他虽是宰相,但对于修书使这样一个能够奠定他文坛领袖地位的职司也看重得很,此刻竟是不忙着走,入座之后,又询问了修书的进展,兴之所至时就命人取来新修的一部南朝旧典,讲读批注讨论,只听四座妙语连珠,不多时就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之前韦礼特意说丽正书院的伙食比中书省门下省的还要好,杜士仪只以为他是随口玩笑,但等到菜肴一样样上来,他才知道,这一顿公务午餐确实丰盛。且不说葡萄酒和醪糟是作为例行供应,就连鹿肉、羊腿、兔肉,这些往日只有宫廷大宴上才会出现的,现如今都出现在餐桌上。而且,贺知章果然如此前徐坚打趣的一般,兴致勃勃地向王翰劝酒,两人喝了个不亦乐乎。

而等到这位贺学士又转过来灌自己的时候,他不得不苦笑表示自己的酒量远不如王翰,可本打算浅尝辄止就告败退,却还是被贺知章连连劝饮了不少,好在总算没醉。于是,当张说午后回了中书省之后,下午亲自带着杜士仪和王翰熟悉丽正书院的贺知章,领两人看了那庞大的典籍收藏之后,就停下脚步笑看着两人说道:“总而言之,这修书其实和那些校书正字做的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大约就是,我们的品级比他们高!”

这个总结……实在是精辟!

大约是看到杜士仪和王翰的表情都很精彩,贺知章又得意地捋着胡须说道:“再有就是,我们比他们的学问要扎实,因而也不是都只看前人著书,注解上头自然要考证详细,抄书订正就只在其次了。陛下要修撰的,主要是《六典》、《文纂》,此外的,你们可以感兴趣自己整理。”

赫赫有名的唐六典便成书于开元十年之后,到开元二十六年,说是李隆基和李林甫等人撰,实则是张说张九龄等人领衔,这一点自幼从父学金石训诂的杜士仪自然心知肚明。等他拱手谢过贺知章指点之后,王翰却忍不住说道:“照贺翁如此说,莫非这丽正书院的事情,是最清闲自在的?”

“清闲自在,这四个字用得好!”贺知章哈哈大笑,随即却又脸色一板道,“不过,我得纠正你,日后贺翁这两字再不许提,我很老么?”

他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继而又嘿然笑道:“称一声贺兄,叫一声贺四明,亦或是直接叫我贺季真,什么都行,就是不许加这一个翁字!尤其是你杜十九郎!”

年纪完全可以当杜士仪祖父的贺知章一背双手,竟是审视了杜士仪好一会儿,仿佛很想说老夫当年也有这年轻时候,但最终总算是忍住了:“杜十九郎,我看过你的诗赋文章,你的文词都相当出色,只一手字嘛,端正有余,风骨不足。听说你和张颠交情不错,学他固然好,可你不会喝酒,肯定写不出那飘洒不羁,不若趁着在这丽正书院修书的机会,好好练出和你诤谏封还一般的峻峭风骨来!”

丽正修书院始建于洛阳乾元殿,也就是如今再次复名的明堂。可早在高宗年间开始,大唐天子便始终来往于长安洛阳两都,大量典籍固然不会跟着两头跑,但以大唐的国力财力,在两京都有规模庞大的藏书,其中属官大多数是天子近臣,跟着来往于两地自然就无可厚非。所以作为词臣,丽正书院的官员自然也是随侍天子往来于两地。

既然张说引荐杜士仪去修书,源乾曜这个侍中思忖之后也就同意了。张说不比张嘉贞连面上功夫都不做,一味咄咄逼人,上任中书令以来对他颇为敬礼,这点面子他不得不给。更何况当今天子在文治武功上全都雄心勃勃,他也乐得让杜士仪这个福将多多出彩。

于是,此前赴洛阳上任为左拾遗的杜士仪,如今回到长安,还是第一次跨入大明宫中那座更为恢弘轩敞的门下省大院,结果也是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在这儿完成自己身为左拾遗的职责。不管此前和他是交好还是疏远,得知他要去丽正修书院修书侍讲,窦先同僚们自然全都表现得甚为热络,甚至窦先还头一个提出要替他办个庆祝宴。却不过这盛情,杜士仪自然只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

这一庆祝,他便是直到傍晚方才回到家里。被灌了好些的他头重脚轻,甚至连怎么上的床都不甚了然。直到一觉醒来,他有些茫然地睁开眼睛,这才意识到昨天晚上那些公报私仇的家伙有多可恨!

他身边这些人的性格本就多姿多彩,有卢鸿卢望之那样恬淡名利的,有宇文融李林甫这般热衷上进的,也有崔俭玄这样推一推动一动的,还有裴宁韦礼这些,更多是为了家族……想着想着,他不禁揉了揉眉心,看了看身上那整洁一新的衣衫,他突然扬声叫道:“来人!”

“郎君有何吩咐?”进来的正是月影,见杜士仪坐起身趿拉着鞋子要下榻,她便连忙上前去服侍,待到近前又想起什么,遂笑吟吟地说道,“好教郎君得知,崔郎君和娘子昨日搬过来住了。因郎君大醉,一时也来不及禀告。”

这一对小夫妻回来住了?而且还是杜十三娘怀孕的当口?崔十一搞什么鬼!

杜士仪正有些恼火,就只听外头一个咋咋呼呼的声音:“杜十九,起来了没有?你可是要天天上早朝的人,别偷懒,误了时辰那可是不得了的!”

“还不到要你提醒我的时候!”杜士仪给气乐了,叫了人进来之后,发现杜十三娘并没有跟着,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你这小子,怎么好好的突然住到这儿来了?要知道十三娘才刚有喜讯,到时候你阿娘不会怪你?更何况你四伯父那人可不好打交道!”

“所以我才借口十三娘身子渐渐重了,娘家清净没人打扰,回来躲清静啊!”崔俭玄理直气壮地搬出了这个最神圣的理由,见杜士仪一时哑然,他又可怜巴巴地说,“再说,九娘也跟到长安来了,你不会忍心让我和十三娘留在那儿给她欺负吧!”

“九娘兴许会欺负你,可总不会对十三娘这个有了身孕的嫂子如何!你呀,分明还是不愿意在崔家成日里看着人来人往。”杜士仪就算知道崔俭玄不过是装可怜,可实在忍不住点穿这家伙的不良居心。眼见崔俭玄连连点头承认了,他方才无可奈何地说道,“留下就留下吧,不过可记住,别让十三娘多操心,你给我把人伺候好了,否则我唯你是问!”

多出了这个小小的插曲,这一日踏着春日朝阳赴大明宫早朝的时候,杜士仪难免心不在焉。又是庆幸自己一直留着杜十三娘晚嫁,等到分娩总比那些太过年轻的女子容易,又是感慨自己转眼之间要做舅舅,到时候新生的孩子不知是男是女,该起个什么好名字……就在这些杂乱的思绪之中,他亦步亦趋跟着别人排班行礼,等到散去的时候,今天朝会上究竟说了些什么,他是半点都没注意。

而下朝之后,身为修书使的张说就亲自带着杜士仪和王翰去了丽正书院。丽正书院位于紫宸殿西边,比光顺门和之外的中书省和门下省还要更加靠近内朝。当杜士仪和王翰从大门进去,经过那长长的甬道,沿着台阶进了最高处的建筑时,他就听到内中传来了一个嚷嚷声。

“这一册从前是谁校的,错漏百出不曾订正不说,加的批注更是不知所云!永徽三年……唔,都是不知道死了多少年的前辈了……算了算了,要是现在的,我先灌他二十杯再说!”

“贺兄,你这酒量就别提了。听说新来的右拾遗王翰王子羽也是一位酒中仙,你若有兴致,灌他就是!对了,左拾遗杜士仪年轻气盛,酒量说不定也好得很……”

这人还没到就听到别人在编排自己,而且说话的一个听着仿佛已经六十开外,另一个沉稳的也足有五十余,杜士仪看了一眼王翰,就只见他听得一个酒字,目光立刻闪闪发亮,仿佛遇见了知己似的兴奋。而张说也没料想正在门口就听到了如此谈话,即便知道内中人物性格如他,也不禁重重咳嗽了一声,待到其中人都安静了下来,他这才首先跨过门槛入内。

“张相国!”

这大殿之中大约十余人都纷纷上前行礼,其中领头的两人,左边的发间银丝毕现,看上去竟仿佛比张说年纪还大,而右边的那个则是五十开外,其余的或年轻或年长,四十左右是主力军,如同王翰这样三十开外的,则是少之又少,杜士仪这刚刚年满二十的,自然成了鹤立鸡群的人。

“这是四明狂客贺学士,他可是酒中豪客,书法诗赋皆为大家,若非这丽正书院顿顿置酒,他还未必愿意在这儿修书。你二人虽是后进之中的佼佼者,可也不妨多和他这位老前辈请教请教。”

贺知章比张说更年长数岁,虽则因为年过四十方才得中进士科状头,在朝堂上的品秩从多年前开始就远远及不上张说,但这并不妨碍其在文坛上的翘楚地位,张说乐得尊崇其几分。

见贺知章此时此刻一本正经颇有个前辈模样,他又笑着向两人引见了秘书监徐坚,以及其他一众修书的修撰,直学士等等。他虽是宰相,但对于修书使这样一个能够奠定他文坛领袖地位的职司也看重得很,此刻竟是不忙着走,入座之后,又询问了修书的进展,兴之所至时就命人取来新修的一部南朝旧典,讲读批注讨论,只听四座妙语连珠,不多时就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之前韦礼特意说丽正书院的伙食比中书省门下省的还要好,杜士仪只以为他是随口玩笑,但等到菜肴一样样上来,他才知道,这一顿公务午餐确实丰盛。且不说葡萄酒和醪糟是作为例行供应,就连鹿肉、羊腿、兔肉,这些往日只有宫廷大宴上才会出现的,现如今都出现在餐桌上。而且,贺知章果然如此前徐坚打趣的一般,兴致勃勃地向王翰劝酒,两人喝了个不亦乐乎。

而等到这位贺学士又转过来灌自己的时候,他不得不苦笑表示自己的酒量远不如王翰,可本打算浅尝辄止就告败退,却还是被贺知章连连劝饮了不少,好在总算没醉。于是,当张说午后回了中书省之后,下午亲自带着杜士仪和王翰熟悉丽正书院的贺知章,领两人看了那庞大的典籍收藏之后,就停下脚步笑看着两人说道:“总而言之,这修书其实和那些校书正字做的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大约就是,我们的品级比他们高!”

这个总结……实在是精辟!

大约是看到杜士仪和王翰的表情都很精彩,贺知章又得意地捋着胡须说道:“再有就是,我们比他们的学问要扎实,因而也不是都只看前人著书,注解上头自然要考证详细,抄书订正就只在其次了。陛下要修撰的,主要是《六典》、《文纂》,此外的,你们可以感兴趣自己整理。”

赫赫有名的唐六典便成书于开元十年之后,到开元二十六年,说是李隆基和李林甫等人撰,实则是张说张九龄等人领衔,这一点自幼从父学金石训诂的杜士仪自然心知肚明。等他拱手谢过贺知章指点之后,王翰却忍不住说道:“照贺翁如此说,莫非这丽正书院的事情,是最清闲自在的?”

“清闲自在,这四个字用得好!”贺知章哈哈大笑,随即却又脸色一板道,“不过,我得纠正你,日后贺翁这两字再不许提,我很老么?”

他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继而又嘿然笑道:“称一声贺兄,叫一声贺四明,亦或是直接叫我贺季真,什么都行,就是不许加这一个翁字!尤其是你杜十九郎!”

年纪完全可以当杜士仪祖父的贺知章一背双手,竟是审视了杜士仪好一会儿,仿佛很想说老夫当年也有这年轻时候,但最终总算是忍住了:“杜十九郎,我看过你的诗赋文章,你的文词都相当出色,只一手字嘛,端正有余,风骨不足。听说你和张颠交情不错,学他固然好,可你不会喝酒,肯定写不出那飘洒不羁,不若趁着在这丽正书院修书的机会,好好练出和你诤谏封还一般的峻峭风骨来!”

951.第951章 大军调停127.第127章 情到浓时情转薄1011.第1011章 人生有取舍173.第173章 谁人得利1115.第1115章 漠北新联盟1269.第1269章 世间再无唐明皇167.第167章 情深意长760.第760章 段氏秀实167.第167章 情深意长292.第292章 硕鼠硕鼠,床头打架246.第246章 金枝玉叶无福求860.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1047.第1047章 国士877.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1186.第1186章 内外交困的李隆基559.第559章 粮荒471.第471章 滚!755.第755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74.第74章 礼书经算技,闺门需五艺360.第360章 翻旧账894.第894章 新老交替1137.第1137章 文士烈胆958.第958章 玲珑心窍584.第584章 双赢之约762.第762章 惟愿郎舅再聚首705.第705章 冷面师伯和漂亮师姊441.第441章 白刃战970.第970章 子当明父志318.第318章 昳丽姿容世无双966.第966章 节度北庭1064.第1064章 炸毛726.第726章 枝繁叶茂势已成530.第530章 视若己出,借刀磨子879.第879章 不得不动1236.第1236章 内讧702.第702章 废立须慎重619.第619章 千里回云州1171.第1171章 兵谏逐节度516.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639.第639章 阴人的功力816.第816章 歧途不归路703.第703章 玉奴归来971.第971章 安禄山让路566.第566章 云州招商1221.第1221章 范阳请降447.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384.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129.第129章 名利双收动京华693.第693章 点睛之笔357.第357章 狗急跳墙1102.第1102章 杀罗273.第273章 覆雨翻云1122.第1122章 一条道走到黑782.第782章 许君刺史778.第778章 重建和迎亲365.第365章 报应不爽81.第81章 进士科试赋869497.第497章 栽赃166.第166章 宗祠训诫,京兆公之威!424.第424章 奴薄命,郎无情726.第726章 枝繁叶茂势已成395.第395章 李十二郎66.第66章 出宫1074.第1074章 血书276.第276章 声动九天,摘桃子834.第834章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942.第942章 焦头烂额的张守珪1207.第1207章 不破之城755.第755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第1279章 终章 三天下易主768.第768章 鄯州变天522.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862.第862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440.第440章 现场办公会1061.第1061章 听壁角的长辈们915.第915章 整肃军纪264.第264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92.第592章 再得贵子,筹谋外任846.第846章 毒瘤690.第690章 准卿三条奏460.第460章 运筹于帷幄之中143.第143章 京兆府试,姗姗来迟374.第374章 小妹有喜,丽正修书273.第273章 覆雨翻云173.第173章 谁人得利1123.第1123章 献策安禄山225.第225章 蓟北楼上夕阳会653.第653章 大丈夫1070.第1070章 名将之决意578.第578章 雪封云州1050.第1050章 安西传大捷1146.第1146章 人心涣散的逃命之路64.第64章 入宫1144.第1144章 长安保卫战5.第5章 诊治138.第138章 人非草木铁石453.第453章 败者黜,胜者升463.第463章 士为知己者死1066.第1066章 杀王
951.第951章 大军调停127.第127章 情到浓时情转薄1011.第1011章 人生有取舍173.第173章 谁人得利1115.第1115章 漠北新联盟1269.第1269章 世间再无唐明皇167.第167章 情深意长760.第760章 段氏秀实167.第167章 情深意长292.第292章 硕鼠硕鼠,床头打架246.第246章 金枝玉叶无福求860.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1047.第1047章 国士877.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1186.第1186章 内外交困的李隆基559.第559章 粮荒471.第471章 滚!755.第755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74.第74章 礼书经算技,闺门需五艺360.第360章 翻旧账894.第894章 新老交替1137.第1137章 文士烈胆958.第958章 玲珑心窍584.第584章 双赢之约762.第762章 惟愿郎舅再聚首705.第705章 冷面师伯和漂亮师姊441.第441章 白刃战970.第970章 子当明父志318.第318章 昳丽姿容世无双966.第966章 节度北庭1064.第1064章 炸毛726.第726章 枝繁叶茂势已成530.第530章 视若己出,借刀磨子879.第879章 不得不动1236.第1236章 内讧702.第702章 废立须慎重619.第619章 千里回云州1171.第1171章 兵谏逐节度516.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639.第639章 阴人的功力816.第816章 歧途不归路703.第703章 玉奴归来971.第971章 安禄山让路566.第566章 云州招商1221.第1221章 范阳请降447.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384.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129.第129章 名利双收动京华693.第693章 点睛之笔357.第357章 狗急跳墙1102.第1102章 杀罗273.第273章 覆雨翻云1122.第1122章 一条道走到黑782.第782章 许君刺史778.第778章 重建和迎亲365.第365章 报应不爽81.第81章 进士科试赋869497.第497章 栽赃166.第166章 宗祠训诫,京兆公之威!424.第424章 奴薄命,郎无情726.第726章 枝繁叶茂势已成395.第395章 李十二郎66.第66章 出宫1074.第1074章 血书276.第276章 声动九天,摘桃子834.第834章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942.第942章 焦头烂额的张守珪1207.第1207章 不破之城755.第755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第1279章 终章 三天下易主768.第768章 鄯州变天522.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862.第862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440.第440章 现场办公会1061.第1061章 听壁角的长辈们915.第915章 整肃军纪264.第264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92.第592章 再得贵子,筹谋外任846.第846章 毒瘤690.第690章 准卿三条奏460.第460章 运筹于帷幄之中143.第143章 京兆府试,姗姗来迟374.第374章 小妹有喜,丽正修书273.第273章 覆雨翻云173.第173章 谁人得利1123.第1123章 献策安禄山225.第225章 蓟北楼上夕阳会653.第653章 大丈夫1070.第1070章 名将之决意578.第578章 雪封云州1050.第1050章 安西传大捷1146.第1146章 人心涣散的逃命之路64.第64章 入宫1144.第1144章 长安保卫战5.第5章 诊治138.第138章 人非草木铁石453.第453章 败者黜,胜者升463.第463章 士为知己者死1066.第1066章 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