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

从外面透入窗户纸的光线越来越暗淡,狭小的窗户使得房间变得漆黑。戴望取来一盏铜油灯,把吊在石梁上的瓷瓶取下来,灯里添了些油,用火折子点燃。两人中间的案几上,一点豆大的光亮开始扩大,逐渐扩满了整个暗室。

“刚刚我们说到哪儿了?”

“你不通笔墨,不够资格任宰相。李林甫虽然有弄獐宰相的雅号,但你别以为他真的就胸无点墨,我在户部任小吏时,曾亲眼得见他为《大唐六典》撰序批注,行文顺畅,笔力遒劲,虽无珠玑文采,但用政绰绰有余。”

李嗣业抓着幞头道:“你的意思我早已明白,不用再讲一遍的。只是李林甫这个人,多疑得像狐狸,我若是刻意让他知道我不通笔墨,反而会让他以为我韬光养晦居心叵测。所以我得让他知道我是个半文盲,但又不能让他知道我是刻意让他知道,你知道吗?难就难在这一点。”

戴望难为地揉了揉额头,确定地说道:“我听明白了,你不通文墨这个事情,别人知道吗?有多少人知道?”

“可能就我的家人知道,以往我的信件和公文,都是找家人或别人代写。”

戴六郎捏着光秃的下巴站起,绕着房间走动,口中一边说道:“你现在只是疏勒镇使,无论公文,捷报都无法接触到李林甫。正如你说的那样,露拙不能刻意,所以得走一步看一步。想要让李林甫瞧见你狗屁不通的文字,至少你的屁股也得坐在节度副使,四镇知兵使的位置上。”

戴望说的没错,如果不以力破局,这就是个死闭循环。要坐到四镇知兵使,节度副使就需要过李林甫这一关,但要接触到李林甫,也必须走到这一步,他无法接触就无法让对方放心,若是对方不放心,他就永远升不起来。

“依我之见,你必须靠杨家的关系先坐上别处的节度使,哪怕是最不济的岭南五府经略使,然后再通过韬晦、送礼等计策让李林甫放心,只要他的阻碍不存在。你利用杨家的关系回到陇右道也不是什么难题。”

竟然要绕这么大的圈子,他从来没有想过会离开安西,也绝对不会离开陇右道,大不了多花点心思走走贵妃路线,他就不信李林甫能硬撑着不放手。

两个人出主意要比一个人空想有效的多,至少现在他已经找到了险恶环境下的职业规划,这可真算是宦海浮沉,挖空心思往上爬了。

外面响起了敲门声,婢女道柔轻声呼唤:“阿郎。”

“什么事。”

“天色已晚,马上就要宵禁了。”

李嗣业恼声说道:“宵禁怎么了?这疏勒城里我说了算,宵禁怎么能禁得住我?你若是耐不住,就先回去吧。”

外面哑了声响,却没有人动弹。戴望提起油灯挂在了墙上,转身对他说道:“今日事,今日已毕,明日的事情你明天再来找我吧,天黑我也该休息了。”

李嗣业拍了拍戴望的肩膀,转身推门出去。婢女道柔依然站在墙边。虽然明知她听不到什么东西,但还是觉得带着这样一个尾巴大不妥。

从纸坊走出来,街道上已昏黑一片,只有两队兵卒手持火把巡街。见到有人犯夜,大呼小叫跑过来,看到却是李镇使,慌忙叉手行礼。

李嗣业宽慰了兵卒们几句,比如什么夜间凉了,巡夜前要多穿些衣服,喝几口热酒,不可着了凉气。这些看似顺嘴说出的无用之言,确实能温暖人的胸膛。人的欲求很大,同时人的欲求也很小,他们所要求的也只是得到肯定,重视和理解。而这些东西统统是不花钱的,但偏是这些不花钱的东西,却有人不愿意给予。

“李镇使,这火把您拿着,能够照路。”

李嗣业将火把交给道柔,两人缓缓朝府邸方向而去。他望着地上的身影,感觉身边的人也需要怀慰,否则就真变成灯下黑了。

“道柔,跟着我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大漠尽头疏勒镇来,后悔吗?”

“奴婢是跟着主人的,主人去哪儿奴就去哪儿,哪有什么后悔不后悔?”

他点点头说道:“虽然言不由衷,但也是真心话,你以后就住在内宅,待会儿让吴娘子给你安排一个单独的厢房。”

“谢阿郎。”道柔握着火把低下了身子。

镇守使府灯火通明,当走了一段漆黑的夜路之后,突然看见家里的灯火,听见笑语晏晏声,心中的阴霾自然清除,感觉一切温馨可亲。

……

李嗣业有了副都护的官衔,可以公开察看留后院送到安西来的邸报,了解朝廷内的动向,也能够完全了解并参与到安西都护府的事务中来。虽然他依然以疏勒镇于阗镇镇使为主,但高仙芝已经开始逐渐挖掘他管理碛西的能力。关于朝廷发生的大小事,他们都积极进行讨论。

两人之间的书信交流更多是在谈论小勃律的进取,仅仅是在战役层面上进行讨论。至于何时远征,关于这一点李嗣业是只怂恿,不发表不利的传闻与意见。

高仙芝虽执掌四镇知兵使这一职务,但仍然不能在这个问题上与朝廷进行沟通,所有的一切还要落实在夫蒙灵察身上。

夫蒙灵察随着年岁增长,开始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和功勋,失去了开拓的锐气。与年轻人急欲建功立业相比,他只字不提远征小勃律的事情。即使在河西节度使的任上,他也采用积极防守战略,无论是对河西走廊以西的强敌吐蕃,还是河西走廊以东的突厥,都只是命令安思顺,李光弼等人固守维持,绝不肯主动出击。

任何暮气沉沉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况且胜败本来就是兵家常事。他此生两次平定突骑施内乱,功勋已经足够,何必在自己的晚年填上不确定因素呢,万一进攻失败,他过去的功勋不就沾染上污点了吗?

夫蒙灵察的保守防御对他来确实稳妥,但皇帝却不似他这般想,年岁比他还要苍老的唐玄宗,对政事没有了以前那般热心,但对于帝国的扩张和边功,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

他的保守显然不符合皇帝的开拓进取精神,他自己显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等他发现的时候,就该感觉自己不再适合呆在这个位置上。皇帝曾三次让李林甫向他询问远征小勃律的时机,前两次他都认为不合时机,等到第三次的时候他认为无法再敷衍推脱,向圣人举荐了安西四镇知兵使高仙芝。

老将这一点还算清醒,认为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有开拓精神的年轻人来干。

这个时候已经是天宝五载初,玄宗皇帝下了敇旨命高仙芝陈述兵事,高仙芝也果然不负皇帝期望,洋洋洒洒写了两千言,将对小勃律用兵的利弊,后勤保障,行军路线,作战思路,和善后事宜全部誊写了出来。而这些内容李嗣业和高仙芝两人早已在驿站来往的书信中讨论了无数遍。

第七百零六章 加紧掌控军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紧备战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请盟友第四百五十八章 为戴望求情免死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课评分不合格?第八百六十九章 谈笑间掌控河东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关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儿子备彩礼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现实人才选拔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国的满月宴第六百七十九章 杨国忠伪托查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儿女姿态 朝堂势危第三百零九章 听风声辨形势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狱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绝故国尼壤城第四百零八章 碎叶川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时得志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吕不死有后福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树绿化碛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难却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凄凉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狱第七百零八章 赵丛芳见钱眼开第五百一十章 官场如同戏台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五百零六章 内敛的情与卑微的人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访(求推荐票收藏)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杀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对立第五十五章 追逐与反追逐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众贼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见太子李亨第九百二十二章 张巡身陷囹圄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锋后战争第四十三章 封大伦识破诡计第三百章 商路多艰辛第二百零三章 苏禄命丧西域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帅送黄金(祝大家新年快乐)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饽饽第八百九十八章 张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四十四章 饥饿营销第六百九十二章 让箫郎中去查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师祭天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组班底第一百五十五章 来曜许诺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吕不死有后福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来客寻戴望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时得志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转机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处求援第二百三十章 潜伏爪牙忍受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四百零七章 莫贺可汗求降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九百零七章 权力的纠纷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勋奖赏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三百三十八章 两军列队出长安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准备南逃第五百一十八章 颇含心机的礼物第六十二章 右内率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坚守不如反攻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第九十五章 远行要精心筹备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阴谋论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军挺进婆勒川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到安西龟兹城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驹岭冰川第九百二十七章 长江水战(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邺城决胜时刻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八百零六章 忌惮与偏见第五百六十九章 与杨钊斗嘴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见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为河西节度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级的血上位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会景龙观第六百二十九章 议定龙朔永徽军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为权势?第八百零四章 主动变为被动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劝降第五百四十四章 双吏迁至庭州第五十六章 兴化坊功名路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择木而栖第二百八十六章 营门阻挡高仙芝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谁人知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后到场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二百五十一章 几坛金贵的酒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三百三十一章 赐宴麟德殿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与原材料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一百一十四章 计策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葱岭守捉
第七百零六章 加紧掌控军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紧备战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请盟友第四百五十八章 为戴望求情免死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课评分不合格?第八百六十九章 谈笑间掌控河东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关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儿子备彩礼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现实人才选拔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国的满月宴第六百七十九章 杨国忠伪托查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儿女姿态 朝堂势危第三百零九章 听风声辨形势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狱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绝故国尼壤城第四百零八章 碎叶川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时得志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吕不死有后福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树绿化碛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难却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凄凉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狱第七百零八章 赵丛芳见钱眼开第五百一十章 官场如同戏台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五百零六章 内敛的情与卑微的人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访(求推荐票收藏)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杀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对立第五十五章 追逐与反追逐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众贼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见太子李亨第九百二十二章 张巡身陷囹圄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锋后战争第四十三章 封大伦识破诡计第三百章 商路多艰辛第二百零三章 苏禄命丧西域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帅送黄金(祝大家新年快乐)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饽饽第八百九十八章 张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四十四章 饥饿营销第六百九十二章 让箫郎中去查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师祭天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组班底第一百五十五章 来曜许诺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吕不死有后福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来客寻戴望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时得志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转机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处求援第二百三十章 潜伏爪牙忍受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四百零七章 莫贺可汗求降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九百零七章 权力的纠纷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勋奖赏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三百三十八章 两军列队出长安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准备南逃第五百一十八章 颇含心机的礼物第六十二章 右内率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坚守不如反攻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第九十五章 远行要精心筹备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阴谋论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军挺进婆勒川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到安西龟兹城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驹岭冰川第九百二十七章 长江水战(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邺城决胜时刻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八百零六章 忌惮与偏见第五百六十九章 与杨钊斗嘴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见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为河西节度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级的血上位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会景龙观第六百二十九章 议定龙朔永徽军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为权势?第八百零四章 主动变为被动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劝降第五百四十四章 双吏迁至庭州第五十六章 兴化坊功名路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择木而栖第二百八十六章 营门阻挡高仙芝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谁人知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后到场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二百五十一章 几坛金贵的酒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三百三十一章 赐宴麟德殿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与原材料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一百一十四章 计策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葱岭守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