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穷途之策

李光弼话音落下,他麾下昭义军的兵卒们纷纷将手中的刀枪扔在了河滩上,李崇豹的飞虎骑也停止了进攻。

王思礼攥着火把守在黄河铁牛旁边,恼怒地蠕动着嘴唇说道:“要投降你们投降,我王思礼是绝对不会投降敌军的。”他转身踏上了尚未燃烧的浮桥桥板,对身后的众人问道:“你们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过河吗?”

他身边还跟着几百亲兵,还有一些愿意过河的士兵,也转身跟着他踏上了浮桥。

李崇豹与飞虎骑也没有出手拦阻,只是态度暧昧地看着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些人沿着桥面走到黄河中央,大火阻断了他们的归途。王思礼率先跳进了水中,在浑浊的黄河水中浮沉,其余兵卒也在大火的炙烤中跳进了水里,如同下饺子一般在水面扑溅起浪花。

李崇豹排开众人,独自要前往李光弼面前,他身边的亲卫刚要拦阻,他却扭头倨傲地说道:“我们刚刚才收伏一头猛虎,难道还怕被他吃了不成。”

他就这样单骑出阵,缓缓来到扔掉武器的敌军方阵前面,居高临下俯视了李光弼一眼,这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在李光弼面前叉手道:“小子李崇豹拜见李司空,我经常听家父提到你,心中对您也是无限景仰。”

李光弼也不去搀扶他,自尊心让他无法立刻放下身段去,只冷冷地说道:“李将军这礼有些重了,在下不过是个败军之将,安敢受将军叉拜。”

李崇豹自顾地站起来笑笑:“司空曾是我父亲的旧部和故友,晚辈向长辈行拜礼,这是理所应当。还请司空先行移驾蒲州城,等我父亲到来后,再与你叙旧。”

他将麾下的这两千飞虎骑大部分留在了河滩上,只派一部分人押送李光弼和唐军士兵们进入了蒲州城。

蒲津渡滩头激战的四天后,李嗣业的先头部队才到达了蒲津渡,与驻守在那里的飞虎骑精锐进行换防。

这整整的四天时间,就是朝廷夺回蒲州的战机,放纵了就不会再有。但对岸的唐军什么都没有做,只是沿着蒲津渡两岸扎下来木排墙和营寨。

这样被动的防御手段其实非常不智,蒲津渡成为渡口便是因为这一段的黄河流速平缓,河床宽而且浅,从下游的风陵渡到这里几十里长的线上都适合渡河,只不过此两处岸边的地形更利于充当渡口。

李嗣业率军进入了蒲州城,城中百姓有一半因为听到战争的传闻,早在几十天前已经逃到了关中平原,原先商贸繁盛的城池变得一片萧条。

他走进一座当地大户遗留下来的宅邸,命令身边的兵卒守在门外不必跟随,进入正堂院落后,瞧见李光弼正坐在院子的石板前推敲黑白子。

他走到对方面前盘膝坐下,恬淡地说道:“从未听说李司空喜欢下这个。”

李光弼头也不抬:“下象棋是郭子仪传授给我的,我不过一个九姓铁勒契丹人,哪里精通你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李嗣业伸手指着棋盘上说道:“这里有一个虎口,往里面放子儿就会被吃掉。光弼兄,你我曾经在河西共事近十年,那时候我们之间的相处多么融洽,我坐镇凉州府,你率兵征战吐蕃。如今朝廷腐朽,皇帝不顾百姓生计,又有宦官当道。我本意并没有取唐而代之,不过是想让朝廷成为我设想中的样子。还有我麾下的这些兄弟们,他们也只是想回到河西而已。”

“如今天下正需要你我去平定,只要你愿意,我可以继续让你执掌飞虎骑,我们一起打回河西走廊,把吐蕃夺走的石城堡和白亭守捉重新夺回来。”

李光弼将手中的一把棋子扔在了台面上,身体后仰木然地说道:“我祖从武周时期便归顺大唐,被赐予李姓安置柳城,我上受祖先之荫泽,又世受皇恩。如今在黄河滩上投降,已经愧对了祖先。如今我只想做个闲散的居士,还请李太尉恩准。”

李嗣业盯着他片刻,突然笑出声来:“行,谁让你我是故友呢?朝廷给你的所有荣誉,我都可以给你保留着,希望你有一天能够想明白。”

他长立而起,哈哈地大笑着往院子外面走去。

……

鱼朝恩将李嗣业全面占领蒲州的消息报告给长安,李亨终于慌了神,连忙召开朝会商议该如何应付这种局面。

但是在朝堂之上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于发声,也无人有好的对策。皇帝大声地质问众人:“如何才能够退敌,你们倒是给朕一句话?平时一个比一个有主意,如今怎么连一个屁都崩不出来!”

站在下方的李辅国低头咳嗽了一声,主动上前半步说道:“陛下,李嗣业能够进占上党、绛州蒲州,说明他的主力确实集结在蒲州一线,驻扎在潼关前的军队不过是虚张声势。”

“废话,这个朕也知道!”

“所以臣的建议是调集驻守在潼关的大部分力量集中在蒲津渡前,阻挡河西军渡河。”

李亨双手揉搓着膝盖道:”守河可要比守关难得多,谁能够保证一定守得住?”

李辅国这下也默不作声了,唐军中最能打的已经投降了李嗣业,剩下的就算郭子仪也不敢保证能守住津浦渡几十里的沿岸,况且上游河津的龙门渡也被李嗣业所占据,如此分摊开来,黄河沿岸的防守力量就薄弱了许多。敌军只要集中力量突击一个点,八九万大军就只能来回疲于奔波了。

李亨无力地朝众臣挥了挥手:“退朝吧,都退下吧。”

他回到后殿之中,连忙吩咐身边的近侍去请李泌,这近侍出殿之后的第一件事就去报告给自己的干爹李辅国,李辅国得知后也黯然地点了点头:“他要去请李泌你就给他去请嘛,我敢说眼下这种局面,就这修道的山人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他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李泌顺从地应召入朝,眼下朝廷真的到了危亡之际,他也就没有理由再次告辞退隐。

李亨见到他之后百感交集,总的来说就是朕已经无人可依靠,能够靠的就是你这位避世的高人。

他由衷地问道:”长源,如今朕但求能够保住关中,还请你这位谋士为我谋划呀。“

李泌将手中的拂尘搭在右臂上,半眯着眼睛说道:”陛下可还记得之前臣为你献上的良策,李泌愿意只身乘坐小船过河,说服李嗣业从朔方绕道陇右入河西,前提是陛下你必须加任他为朔方、陇右节度使,并且发下旌节。并且将所有驻扎在朔方的军队撤回到关中,以表示陛下的诚意。“

李亨黯然地说道:“他之前尚未占领绛蒲之时,提出这样的条件或许会答应,但如今已将大军屯在黄河岸边,关中唾手可得,如何还能够再答应?”

李泌叹了口气:“成与不成总要先试试再说,如今我朝大军驻防在黄河岸边,双方免不了一场大战,无论谁胜谁败都是天下的损失,如果臣过河能够说服李嗣业不入关中,陛下就算让他控陇右,据河西又如何?”

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荡营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献成都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虚忌惮大将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军重聚魏州界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战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袭扰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战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谢宋秉书飘红打赏)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准备南逃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尘自灼其华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军拉练对抗第二百七十二章 龟兹奴市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报入长安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对谈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态度的乐曲第五百一十七章 杨钊处处提防第二十三章 转移案犯,驸马奔走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军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环香消玉殒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细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请留步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来访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余晖第八百零六章 忌惮与偏见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温的选择第六十九章 李嗣业献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吕卖身降唐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温的选择第五百零五章 继承争夺者躺赢第二百章 校场整训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举兵报复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进攻斜峪关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传第四百零三章 求问李将军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七百二十三章 杨国忠杀疯了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没的功勋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称帝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楼告刁状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谋划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龙观再次密会第一百六十一章 远来即是客(感谢就不说憋死你飘红打赏)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备无患第六百六十七章 溃军之将只剩勇第六百六十九章 兴都库伦怀古第九百章 北强南弱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与防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第八百四十八章 进逼凉州劝降第三百三十七章 纠结如史昕第七百九十三章 风雨欲来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归第八百八十二章 严武怒向益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战后利益分配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凄凉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狱第六百六十章 婆罗门神庙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险些易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杨暄拦阻办案第六百四十章 凉薄君王心思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试牛刀第六百零五章 对阵康居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与高仙芝辩第八百九十六章 虽胜犹败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儿郎第二百九十四章 碛西驿站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伙蚍蜉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学艺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参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勋奖赏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鸿门宴第二百二十九章 书生强悍,校尉善谋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罗境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为宾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叙功勋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百六十七章 灯下独谋大业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尘自灼其华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压身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凉王备兵陇右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护出行图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凉王备兵陇右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军第三十八章 封大伦与废物点心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会第七百二十一章 临水亭设计缘分第十一章 长安第一夜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门庶子名门贵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阵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杀第六十九章 李嗣业献策
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荡营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献成都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虚忌惮大将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军重聚魏州界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战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袭扰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战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谢宋秉书飘红打赏)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准备南逃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尘自灼其华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军拉练对抗第二百七十二章 龟兹奴市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报入长安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对谈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态度的乐曲第五百一十七章 杨钊处处提防第二十三章 转移案犯,驸马奔走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军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环香消玉殒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细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请留步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来访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余晖第八百零六章 忌惮与偏见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温的选择第六十九章 李嗣业献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吕卖身降唐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温的选择第五百零五章 继承争夺者躺赢第二百章 校场整训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举兵报复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进攻斜峪关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传第四百零三章 求问李将军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七百二十三章 杨国忠杀疯了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没的功勋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称帝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楼告刁状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谋划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龙观再次密会第一百六十一章 远来即是客(感谢就不说憋死你飘红打赏)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备无患第六百六十七章 溃军之将只剩勇第六百六十九章 兴都库伦怀古第九百章 北强南弱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与防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第八百四十八章 进逼凉州劝降第三百三十七章 纠结如史昕第七百九十三章 风雨欲来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归第八百八十二章 严武怒向益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战后利益分配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凄凉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狱第六百六十章 婆罗门神庙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险些易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杨暄拦阻办案第六百四十章 凉薄君王心思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试牛刀第六百零五章 对阵康居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与高仙芝辩第八百九十六章 虽胜犹败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儿郎第二百九十四章 碛西驿站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伙蚍蜉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学艺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参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勋奖赏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鸿门宴第二百二十九章 书生强悍,校尉善谋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罗境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为宾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叙功勋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百六十七章 灯下独谋大业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尘自灼其华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压身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凉王备兵陇右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护出行图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凉王备兵陇右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军第三十八章 封大伦与废物点心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会第七百二十一章 临水亭设计缘分第十一章 长安第一夜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门庶子名门贵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阵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杀第六十九章 李嗣业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