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虚实

柳三太太开口为柳若姒说话,她今天提出这件事,针对的是长房、针对的是柳大太太,当然不会让柳大太太将问题转嫁到柳若姒的身上。

“三丫头才多大,那时候还病着。什么事情,你就问她。她如何又能知道?还不是你说什么,她就只能随着你说吗?……明明是留下大奶奶照看的,出了事,自然也要找大奶奶。”柳三太太就冷笑着对柳大太太道,“你可是大家眼睛里的贤良人!贤良人就是这么办事的,出了事,找晚辈的小姑娘给你顶缸!真是让人齿冷!当着二太太和三丫头的面,你就不愧!”

柳三太太嘴利如刀,说的柳大太太脸上颜色数变。

“大太太,你有什么,也不必找我的三丫头。你只跟我说吧,我都担着。”柳二太太就道。对于柳大太太这个时候要推柳若姒出来的举动,柳二太太显然心里很不满意。

“老太太,说来说去,还是将二丫头叫出来,老太太自己问了,才能作准。”柳三太太得意地看了柳大太太一眼,就又对柳老太太道,“万一外头有什么说的,咱们这边心里有底,也好应对是不是,老太太。免得让人作弄的,咱们做了聋子、瞎子!”

见柳大太太不再找自己说话,柳若姒才从柳二太太的怀里抬起头来。看柳大太太的模样,还是不肯去叫柳若娟,柳若姒不由得心里嘀咕。难道是柳大太太并没有十分压服住柳若娟,因此不敢让她出来,怕她当着人前改了口?

看来应该是这样的。柳若姒就想。柳若娟这次那样豁出去了,自然不是轻易就能压服住的。想来柳大太太虽然暂时压住了柳若娟。却不能让柳若娟心服口服。

再看柳大奶奶和柳若媛脸上的神色,柳若姒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测。

柳三太太坚持要叫柳若娟来,柳大太太一味的不肯,事情在众人眼中就越发可疑起来。

“三姐姐你瞧,大姐姐都急成什么样子了。”柳若姗走到柳若姒身边。压低声音笑道。

在柳大太太、柳大奶奶和柳若媛三个人之中,柳若媛的神情确实是最紧张的。

柳三太太和柳大太太僵持不下,柳大奶奶只顾抱着柳老太太的腿哭,柳若媛一边又在柳老太太耳边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柳老太太紧皱着眉头,最后被她们给闹的烦了,用力地挥了挥手。

“都给我闭嘴!”柳老太太就道,“去把二丫头叫来,我当面问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免得你们吵吵嚷嚷地,成个什么样子!”柳老太太本就生出了疑心,又被柳三太太的话打动了。柳老太太就想,与其这个时候不追问,心中没底,还不如问一问,把事情弄清楚也好。毕竟年轻女孩子的事情,可大可小。弄不好。一家子的人都要受到影响。

柳老太太发话要人去叫柳若娟,柳三太太立刻就不跟柳大太太吵了,只是向柳老太太陪笑。直说老太太英明。

“老太太,二丫头病着,不如暂缓缓……”柳大太太忙就阻拦道。

“叫她来,不过当面问句话,她走不动,就让轿子抬了来。要不。我去看她。”柳老太太说着话,就要从榻上起身。

柳老太太都这样说了,柳大太太就不敢再拦,一面跟柳大奶奶、柳若媛交换着眼色。

“老太太,二妹妹身子不大好,我带人去接了她来。”柳若媛就道。

“去吧。”柳老太太看了柳若媛一眼,就点了头。

“张嬷嬷,”柳三太太给跟随伺候的张嬷嬷使了个眼色,吩咐道,“你也去跟着照看些。”

张嬷嬷答应了,立刻迈步跟上了柳若媛。

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因为柳若媛提出去接柳若娟而略微松弛下来的神情,这个时候重新又紧绷了起来。有张嬷嬷这样的老人精儿跟着,只怕柳若媛也做不了什么手脚。那么,一会柳若娟来了,会不会在众人面前反口那?

柳大太太的心顿时煎熬起来。

在大相国寺,先是听了柳大奶奶的禀报,柳大太太吃惊不小。柳若媛和柳若娟都已经到了说亲的年龄,为了两个女儿的亲事,柳大太太早就多方绸缪。当然,两个女儿中,最重要、最急迫的还是柳若媛。柳大太太打定了主意,要给柳若媛寻找一户显贵的人家。

在柳大太太的心目中,能够配得上柳若媛的人家并不多。在经过一番探寻之后,柳大太太锁定了若干目标。其中,就包括了贞定侯府的小侯爷韩青。

韩青与柳若媛年貌相当,不仅是贞定侯府的继承人,还是长公主唯一的嫡子,身上流着皇家的血脉。本来,贞定侯府的继承人们,历来都有尚主的习惯。但是就在年初,长公主在一次宴席上发了话,要在京城的清贵人家里,为儿子挑选媳妇。

长公主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有缘故的。原本宫中只有一位公主与韩青年纪相仿,本来堪做良配。奈何这位公主身子不好,于年前染病故去。韩青再想尚主,只能等如今还不满六岁的八公主。

长公主只能打消了为儿子尚主的主意。她自持身份尊贵,与当今皇帝和皇后关系不错,即便是韩青不能尚主,只要她在,就能保证下一代的荣华富贵,因此才放出这样的话来,开始在京中为韩青物色良配。

柳大太太的心里,只有这样血统高贵,且有世袭爵位的少年,才是柳若媛的佳配。

而今天,长公主召唤,柳若媛在长公主面前表现极佳,得到长公主的频频夸赞。后来韩青也来了,在场佳丽众多,韩青的目光却数次看向柳若媛,似乎颇为中意。柳大太太喜出望外,要将柳若媛嫁进侯府的心思就又坚定了几分。柳大奶奶向她禀报柳若娟出了事的时候,她正琢磨着,怎样能够更多地获得长公主和韩青的好感,怎样才能更快地将这门亲事定下来。

毕竟,看上这门亲事的,可不只有她们母女。其中还有两个论品貌和家世,都并不比柳若媛差的。

柳大太太正想着这些,听了柳大奶奶的话,不仅吃惊,还有些烦恼。可是她没有想到,让她更加吃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柳若娟突然闯进来,情形狼狈,哭喊着让她和柳老太太做主。柳若娟这样出现,让柳大太太有了一种错觉,眼前的根本就不是柳若娟,不是她那个沉默寡言的女儿。

然而,也几乎是立刻,柳大太太就嗅到了阴谋的味道,她看出了柳若娟这么做的目的。

如果没有柳若媛,柳大太太想,她是一定会顺着柳若娟的意思,借着今天这样的机会,将柳若娟嫁给韩青。虽然这样并不光彩,但能确实得了好处,那她也就不计较了。然而,她还有柳若媛。柳大太太并不觉得自己偏心,她觉得,她是从一家人的利益来考虑的,并且是真心为两姐妹好。

柳若媛和柳若娟姐妹两个,柳若媛更聪明、更漂亮,嫁的好了,就能更好地成为一家子的助力。然而柳若娟就差了一些,即便是能够嫁入侯府,也没有能力给一家子带来更多的好处。

一入侯门深似海,那样的地方,也不是柳若娟能够摆布的开的,还是柳若媛更加合适。

本着这样的想法,柳大太太当机立断,拦住了柳若娟不让她说话,并让柳大奶奶先送了柳若娟回家。之后,等她回到家里,在柳老太太跟前请了安,立刻就去见了柳若娟。

软硬兼施,权衡利弊,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并许诺要为柳若娟寻找一门好亲,最后,柳若娟终于松了口。期间,柳大奶奶也帮着她劝了柳若娟,柳若媛还跟柳若娟翻了脸。

虽然柳若娟松了口,但是柳大太太心中隐约还是有些不安。不过,她很快就将这种不安挥了开去。不管怎样,柳若娟还是她的女儿,并且是个习惯了听她的话的女儿。就算柳若娟心里不服,她已经说的那般清楚了,柳若娟不敢违抗她。

柳大太太此时回想着方才在柳若娟的屋中,当她好话说尽,柳若娟还执拗地不肯应承的时候,她气急攻心说下的那句话。

“……这样不懂事,不听话,我养你还有什么用?趁早打消了那糊涂心思,不然,你要寻死,就去死!”

柳若娟当时是真的吓到了,柳大太太回忆着柳若娟脸上的表情。柳若娟那时候的表情有些奇怪,除了吃惊、害怕,还有一些别的什么,柳大太太却怎么都看不明白。

屋子里一片沉静,就听得院子里脚步声响,随着小丫头一声禀报,就见在几个丫头簇拥下,柳若媛搀扶着柳若娟慢慢地走了进来。

第二五一章 十里红妆第二三八章 侥幸第七十六章 节外生枝第四十四章 求情第八十三章 防患第三三零章 管家第一九零章 仙鹤第一二九章 祸根第二十六章 好事第一四三章 隐情第三百零四章 冤家聚头第二十七章 难为情第一九零章 仙鹤第二七零章 赔礼第四十三章 利害第三七五章 证据第一九二章 母子第二六一章 试探第一九三章 亲事的烦恼第一五五章 旧案第二八零章 执念第一七八章 私心第三十八章 女客第三七四章 谁是凶手第二六六章 其人之道第二三三章 母亲第二三二章 出族第一二六章 是非第一零六章 决定第二零八章 尴尬第一六四章 喜事祸事第三十二章 家宴第一三五章 侯府第六十五章 挑事第一五一章 嘱托第二五六章 插刀第十六章 族人(二)第六十八章 病根第六章 还击第七十八章 提议第二十二章 第一次交锋(二)第一六五章 迁怒第二十章 计议第三四二章 戒备第六十二章 难了第一三四章 儿戏第三三七章 潜移默化第一五四章 赝品第一零三章 挑拨第二三一章 横生枝节第一零八章 王府第二八七章 真相第二章 嗣子第二七六章 巧合第一百章 缘由第三三七章 潜移默化第三十一章 柳家三房第一百章 缘由第二四一章 退亲第四十五章 谢礼第三十四章 交好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交锋第三一六章 恩怨第二十章 计议第二十五章 好意第八十四章 借口第九十五章 答应谁(二)第一七一章 谋划第一三六章 争奇斗妍第三四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二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二一章 请托第一八五章 旧地第一九八章 私弊第三三一章 驱逐第一一七章 用计第一八七章 才子第二七三章 讨要第一八二章 变故第三章 翰林柳家第二七六章 巧合第一九八章 私弊第一四六章 危机第三百零一章 肱骨第二三零章 暗流第七十六章 节外生枝第二五七章 情洽第二八三章 客人第三四四章 不同的立场第二零九章 算计第三六零章 心思第五章 翰林柳家(三)第三一九章 执迷第七十四章 厚意第三二六章 宠爱第二六七章 其人之道(二)第七十章 旧话重提第一三二章 老太太的心思第一三八章 迷惑第二六一章 试探
第二五一章 十里红妆第二三八章 侥幸第七十六章 节外生枝第四十四章 求情第八十三章 防患第三三零章 管家第一九零章 仙鹤第一二九章 祸根第二十六章 好事第一四三章 隐情第三百零四章 冤家聚头第二十七章 难为情第一九零章 仙鹤第二七零章 赔礼第四十三章 利害第三七五章 证据第一九二章 母子第二六一章 试探第一九三章 亲事的烦恼第一五五章 旧案第二八零章 执念第一七八章 私心第三十八章 女客第三七四章 谁是凶手第二六六章 其人之道第二三三章 母亲第二三二章 出族第一二六章 是非第一零六章 决定第二零八章 尴尬第一六四章 喜事祸事第三十二章 家宴第一三五章 侯府第六十五章 挑事第一五一章 嘱托第二五六章 插刀第十六章 族人(二)第六十八章 病根第六章 还击第七十八章 提议第二十二章 第一次交锋(二)第一六五章 迁怒第二十章 计议第三四二章 戒备第六十二章 难了第一三四章 儿戏第三三七章 潜移默化第一五四章 赝品第一零三章 挑拨第二三一章 横生枝节第一零八章 王府第二八七章 真相第二章 嗣子第二七六章 巧合第一百章 缘由第三三七章 潜移默化第三十一章 柳家三房第一百章 缘由第二四一章 退亲第四十五章 谢礼第三十四章 交好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交锋第三一六章 恩怨第二十章 计议第二十五章 好意第八十四章 借口第九十五章 答应谁(二)第一七一章 谋划第一三六章 争奇斗妍第三四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二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二一章 请托第一八五章 旧地第一九八章 私弊第三三一章 驱逐第一一七章 用计第一八七章 才子第二七三章 讨要第一八二章 变故第三章 翰林柳家第二七六章 巧合第一九八章 私弊第一四六章 危机第三百零一章 肱骨第二三零章 暗流第七十六章 节外生枝第二五七章 情洽第二八三章 客人第三四四章 不同的立场第二零九章 算计第三六零章 心思第五章 翰林柳家(三)第三一九章 执迷第七十四章 厚意第三二六章 宠爱第二六七章 其人之道(二)第七十章 旧话重提第一三二章 老太太的心思第一三八章 迷惑第二六一章 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