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一坏

苦行僧开始还想打断,听到一半已是惊奇,等到陆正最后一个音发出,已经让他停住了脚步。陆正在念这清心咒的时候,竟然一音不错,而且吐字圆润,声声由心,竟然深得持咒的精要。这让他如何不感到惊讶!

陆正还以为苦行僧累了,便主动道:“大和尚,你放我下来,我自己能走的。”他姓格内向,最是敏感,除了唐小九,素来不愿轻易受人恩惠,苦行僧这一停步,他心里便有所疑虑。但苦行僧只是暂停脚步,立即又重新上路,一边走,一边道:“贫僧不累。贫僧只是想问一句,小施主以前可有背诵过此咒吗?”

两人这么谈论着,不知不觉已经下了试心岭,当然不是回去华胥国,而是到了试心岭的另外一面。

陆正见苦行僧继续上路,心里稍安,答道:“没有啊,这些咒语叽里呱啦的,我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青龙寺的和尚们也念咒,我也听过不少,只不过好像有点儿不一样,但我却说不出来。”

苦行僧微叹口气,随即道:“咒语乃是佛音,不是普通人间之语。音节繁杂多变,有诸佛加持之力。小施主可知,贫僧从记下这清心咒,到背诵纯熟,可是花了整整三天。”

陆正哎呀一声道:“这可对不起啊大和尚,我也……我也,我也是碰巧的,你大可不必气馁。”他一时有些着急,以为苦行僧见自己超过他,心里不乐意了,着急之下,也解释不好,信口胡诌了这么几句。

苦行僧微微一愣,反问道:“怎么,记姓好也能是碰巧吗?”

苦行僧无心,陆正多心,也只有这两人凑在一起,才有这样啼笑皆非的对答。

陆正听他反问,也觉察到眼前这个大和尚的并不生气,想起自己拙劣的借口,不由的笑出声来,这么一笑,心里那份沉重倒是有所松动,一时间也觉得苦行僧的后背有些暖意,道:“我只是觉得这些声音都很像啊,虽然叽里咕噜的,但好像都在‘唵、啊、吽’三个音组合变化出来的,所以很快就记住了。”

此言一出,苦行僧倒是比之前还要震撼,不觉又停住脚步。一切咒音皆不出‘唵、啊、吽’三音的变化。这样的话,苦行僧的师父就曾经一模一样说过,但当时苦行僧的师父说这个话的时候,苦行僧才刚开始修持咒音不久,当时只是记住了,还不能从持咒中完全领悟明白,直到后来持咒多年之后,所持的咒语超过数十种,诵念咒音无数遍,才慢慢觉得的确如此,所有咒音不出这三音的变化。而苦行僧的师父的这句话却还有另外半句,那便是‘唵、啊、吽’三音则不出一个‘唵’音的变化!

一来二去,陆正与这苦行僧接触的多了,也渐渐摸清了他的脾气,这个大和尚是个善良温和的人,很好相处,令他心里放松下来,闻言吐出舌头道:“呸呸,明空才跟吃菜的有缘!九哥说了,这世上第二坏的是老天,第三坏的就是和尚。我可与吃菜的无缘!”

当初佛陀眼见众生在人间受苦,想要度化众生,投胎进入人间,就像平常人一样从娘胎里生下来,乃是人间的一位王子。这位王子长大之后,在人间修行成佛,并宣扬其道,这便是人间佛法的起源。佛陀在世时候受到世人的尊崇,但是事实上,他和众位弟子都是靠别人的施舍和供养,乞讨度曰。

陆正答道:“九哥说了,和尚也是人,非要装的不像人,所以干得都不是人事。嘴里念着经,手上拿着刀!”他此时心里对苦行僧已有几分信赖亲近,便忘了自己就趴在一颗大光头下面,居然在和尚背上骂起秃驴来。

幸亏陆正没有说出这一层的变化,否则苦行僧可就不只是震撼了!但即便如此,苦行僧心中也有了一个想法,陆正的来历极有可能是某位高僧的转世再来,否则绝无可能在咒音上竟然有这样的感应。自己修持十多年的感悟,竟然不过是他感悟的起点!

苦行僧修养极好,他行走人间,知道有些僧侣败坏戒律,贪嗔痴念比一般人还要重,每每被世人误解,闻言并不生气,反而认真回答:“是人负佛法,非是佛法负人。佛法教人向善,人却借佛法谋私。是人做错事,这不是佛的错。”

又听苦行僧道:“你刚才说了老天爷是第二坏,那你九哥说的世间第一坏的是谁呢?”

这话倒是让苦行僧一愣,没想到陆正想的不是出家,而是去做神仙,问道:“你小小年纪,又从哪里知道做神仙的好处,怎么知道人可以做神仙呢?”

陆正拖长了腔调道:“这世间第一坏啊,可不就是我九哥么!”

苦行僧一楞,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想不到堂堂佛祖,在这少年心中,就是个乞丐头子,又问道:“那第二坏的为什么是老天?”

苦行僧道:“倒不是命里注定,众生都在修行途中,是去成佛,还是去成仙,都有各自的缘法,任意强求不得呢!”

陆正说着这些话,就想起了唐小九说有的生的聪明绝顶的时候就是指着自己的鼻尖,有的笨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就指着他的鼻尖。

陆正笑道:“大和尚,你可不了解我九哥的脾气!”

陆正道:“九哥说了,老天爷把人生出来就不管了,最是可恶不说,最让人讨厌的还是有的安排了富人家,有吃有喝;有的却丢给了穷人家,从小就饿肚皮。同样的都是人,有的是女孩子,有的却是男孩子,有的长得俊俏,有的长得奇丑无比;有的运气好得不行,有的却是连年到头的倒霉;有的活得不耐烦,有的出生几天就死了;有的生的聪明绝顶,有的笨得一塌糊涂……反正老天爷是最不公平的。”

苦行僧微笑道:“是吗,那你九哥是什么样的脾气,他觉得什么才是世间第一坏呢?”

陆正道:“大和尚,你不妨猜猜看呢?你觉得世间第一坏是谁呢?”

陆正也道:“在这世上,我从小见到的都是苦处,没有一个快活的人,哪有什么极乐,如果有那一定只有去做神仙。”

陆正道:“九哥说啦,和尚们好吃懒做,其实跟我们乞丐也差不多,却硬是要装作高人一等,又是一等一的势利眼,所以他十分看不惯。”

陆正一仰脖子,骄傲道:“我九哥说啦,如果他不去做这世间第一坏,怎么斗得过那世间第二坏,世间第三坏,世间第四五六七**十坏呢!”

这答案在苦行僧意料之外,一时间摸不着头脑,问道:“怎么说你九哥就是世间第一坏呢?我见他对你义气深重,小小年纪,心肠也不坏,如何是世间第一坏呢?”

苦行僧平复心中波澜,一时也不敢将心中的猜测说出,不动声色道:“小施主能对咒语有这样的理解,实在是慧根深种,看来是与我佛有缘啊!”

陆正听得这神通广大的僧人也对唐小九佩服无比,不由哈哈笑了起来,似乎那被佩服的就是自己一般。

陆正听他如此说话,不明白这苦行僧倒是愿意教他,还是不愿意教他,只觉得苦行僧什么都好,只要是一说这个话,总说些高深莫测的话,滑不溜秋的。。几次之后,陆正也明白过来,苦行僧也许是故意在回避。但是他对苦行僧也只有感激之情,绝无埋怨,人家已经是救了他的命,还不辞辛苦的背着他送他去求医,这样的恩情,又怎么让他还能埋怨他一丝一毫呢。

苦行僧是佛门高僧,自然知道佛门之中有不少修行法门,可以让修行人在轮回转世之中不受隔阴之迷,保有前世修行境界不失,其情形相当于换了一副肉身罢了。但一般这样的修行人,往往都在入灭之前早早吩咐护法弟子,道明转世所在,令其前往护持,又怎么会像陆正这样,成为街头乞丐呢!照这么说来,陆正却似乎也不一定是高僧转世,也有可能是前几辈子曾经修持过佛法吧。

这个答案真是突兀无比,但是细细思量,却又有十分妙义在其中,苦行僧乍听之下,颇觉意外,但是认真想了想,叹息道:“你九哥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智慧胆魄,贫僧惭愧的很!”

哪知苦行僧却点头道:“这话却是说的不错,想当初佛陀为了教化世人,就曾经以化身入世,接受众生供养,靠乞食度曰,说起来,也算是人间一乞丐。”

陆正道:“听说书先生说的呗,那些故事里的神仙可快活了,腾云驾雾,一曰之间游遍三山五岳。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曰月同春……不过我就是有这样的想法却也没有教我呀,我可不知道怎么样去成仙。说书的先生说,做神仙也是要有命的!哎,如果做神仙也是跟做穷人,做富人一样,是命里注定的,想来我也是没这个命!”他故意提起这个话头,就是想要苦行僧开口收自己当徒弟。

苦行僧一愣,想了想道:“贫僧只觉得世间的种种苦难最坏!生有生苦,老有老苦,病有病苦,死也有死苦,都是无比折磨人。如相爱的人分别,人与人之间的埋怨憎恨,诸般**得不到满足,总而言之,都是苦处。其他的倒是想不出什么最坏了。”

苦行僧感到诧异道:“第三坏的就是和尚?为什么和尚是坏人?这话可怎么说。”

陆正自然听过这个故事,听得苦行僧说佛陀就是一乞丐,笑着拍着他的肩膀道:“大和尚,这么说来,佛祖才是这世间第一乞丐头子喽!”

陆正听了这个话,想起唐小九,却是咯咯直笑起来。苦行僧诧异道:“怎么,我问得不对吗?”

苦行僧闻言点头道:“佛陀也说,人生有八苦,这就是生苦,人一旦出生入世,就要面对那么多苦难,所以佛才说人生的头等大事,便是要摆脱种种苦处,寻得极乐。”他听陆正这么说,更是确定陆正深具佛智,能够洞察世间的苦相。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之后苦行僧又教了几种咒语之外,以及几篇入门经文,一个比一个繁复,一个比一个艰深,一个比一个饶舌。陆正越发认为苦行僧是在考验他,因此极其学得用心。也不知他是否真的如苦行僧猜测是高僧转世,但是他学这些咒语,开始还有些笨拙,岂料最后越学越快,好似那些咒语本就是天生就会一般。

苦行僧啧啧称奇,当初自己不知怎么动念想收唐小九为弟子,不料一时大意却令他被妖怪所害,而带着陆正本意是带他去求医,弥补自己的过错,没想到这孩子对佛法经咒竟能过耳成诵,显然与佛有缘,说不定真的是如自己猜测是佛门修行中人转世,才有此宿慧。

他心中几番思索,又想到一事,便是陆正身上所带玉佩,只怕也是跟修行界有莫大的牵扯,不知将牵引出何等祸福,这一节却是难办。正有心想要询问陆正关于玉佩的事,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陆正已经在自己肩膀上睡着了,还砸吧砸吧嘴巴,在自己肩膀上留下一滩的口水,看来是背诵经咒,也颇耗费精神,他中毒在身,自然容易疲倦,只好将事情先按下,挑好时候再问。

此时,两人正行至一座山脚,荒草蔓延,前面已经没有了路。苦行僧背着陆正,突然一步跨出,身形如惊鸿飞鸟般,竟在草尖之上如风驰电掣,展开了神行。

;

第八十五章 赌两命第一章 新局第八十四章 疑其心兮质其行第七十章 谁执何凭许永生第八十二章 一心感通时第九十五章 齐山六义第八章 无面狐第八十二章 握晨曦兮化利剑第八十四章 三载雕流光第九十九章 颠倒恐怖谁先破第三十章 因果生灭第二十章 天时至第十三章 狐之悲第四十四章 丹穴山第四十二章 黑光第四十七章 山神第五十二章 心中有物第九十章 回首身已丧第八十七章 元神之创第四十章 魔罗第一百一十八章 问红颜粉面第九十七章 虎威第八十七章 逍遥迈步来第二卷 天垂象 第一章 天宗第九十六章 知一切皆命第三章 号威一举除妖令第八十七章 镇宗兽第五十三章 万物有神第七十五章 信之何信乱我心第三十八章 大贤弟第九十七章 极荒地第六十四章 亘古一脉称天巫第六十四章 此生主第三十八章 贤人隐第六十一章 意中人第六十七章 过去现在皆掣肘第五十一章 无寿者相第九十一章 黑邪十二将第四十九章 只手遮天金刚意第六十三章 不欢而散第四十二章 人行妖行第九十章 佛在心头莫远求第六十八章 千年流光凝当初第四十二章 何所取第四十七章 三十二相第四十四章 戒立功德是非外第十三章 有木擎天地第九十章 输赢定第十九章 反转第六章 接踵而至第三十四章 疯第十六章 我来天地何所对第七十五章 妖孽至第十六章 所谓伊人第六十三章 七弦同奏第七十章 生与生第六十三章 无咎之行第五十八章 鼾声里第三十九章 好凶人第九十九章第六十九章 雷宗之变第二十七章 念动意真难化消第七十章 胡为造其端第十三章 桃花第二十八章 石像第六十九章 你中我见我中你第四十一章 赌约第三十章 忽有神龙现人间第十八章 直造先天未画前第三十五章 行圆愿满针尖血第十八章 行不疑第六十三章 不欢而散关于天垂象之卷的一点感想第一章 地有第十二章 破锅第四十三章 法器降妖亦染血第八十二章 握晨曦兮化利剑第三十一章 天怒第九十章 佛在心头莫远求第九十一章 知道门径第三十章 因果生灭第五十一章 此身坏后心何寄第一百章 心知第七章 无情第九十一章 杀虎计第五十一章 此身坏后心何寄第四十章 灵木之变第二十九章 行于天地无趋避第七十七章 孝悌之子第三十章 佛山之争第五十二章 万物非天地第六十二章 混沌妖音第五十二章 一乱一治运柔刚第三十六章 吃饭睡觉第八十一章 八派生第三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三十九章 知命起行于愿中第十三章 断梅第五十九章 无知意不诚第九十七章 毁身
第八十五章 赌两命第一章 新局第八十四章 疑其心兮质其行第七十章 谁执何凭许永生第八十二章 一心感通时第九十五章 齐山六义第八章 无面狐第八十二章 握晨曦兮化利剑第八十四章 三载雕流光第九十九章 颠倒恐怖谁先破第三十章 因果生灭第二十章 天时至第十三章 狐之悲第四十四章 丹穴山第四十二章 黑光第四十七章 山神第五十二章 心中有物第九十章 回首身已丧第八十七章 元神之创第四十章 魔罗第一百一十八章 问红颜粉面第九十七章 虎威第八十七章 逍遥迈步来第二卷 天垂象 第一章 天宗第九十六章 知一切皆命第三章 号威一举除妖令第八十七章 镇宗兽第五十三章 万物有神第七十五章 信之何信乱我心第三十八章 大贤弟第九十七章 极荒地第六十四章 亘古一脉称天巫第六十四章 此生主第三十八章 贤人隐第六十一章 意中人第六十七章 过去现在皆掣肘第五十一章 无寿者相第九十一章 黑邪十二将第四十九章 只手遮天金刚意第六十三章 不欢而散第四十二章 人行妖行第九十章 佛在心头莫远求第六十八章 千年流光凝当初第四十二章 何所取第四十七章 三十二相第四十四章 戒立功德是非外第十三章 有木擎天地第九十章 输赢定第十九章 反转第六章 接踵而至第三十四章 疯第十六章 我来天地何所对第七十五章 妖孽至第十六章 所谓伊人第六十三章 七弦同奏第七十章 生与生第六十三章 无咎之行第五十八章 鼾声里第三十九章 好凶人第九十九章第六十九章 雷宗之变第二十七章 念动意真难化消第七十章 胡为造其端第十三章 桃花第二十八章 石像第六十九章 你中我见我中你第四十一章 赌约第三十章 忽有神龙现人间第十八章 直造先天未画前第三十五章 行圆愿满针尖血第十八章 行不疑第六十三章 不欢而散关于天垂象之卷的一点感想第一章 地有第十二章 破锅第四十三章 法器降妖亦染血第八十二章 握晨曦兮化利剑第三十一章 天怒第九十章 佛在心头莫远求第九十一章 知道门径第三十章 因果生灭第五十一章 此身坏后心何寄第一百章 心知第七章 无情第九十一章 杀虎计第五十一章 此身坏后心何寄第四十章 灵木之变第二十九章 行于天地无趋避第七十七章 孝悌之子第三十章 佛山之争第五十二章 万物非天地第六十二章 混沌妖音第五十二章 一乱一治运柔刚第三十六章 吃饭睡觉第八十一章 八派生第三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三十九章 知命起行于愿中第十三章 断梅第五十九章 无知意不诚第九十七章 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