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天心

金刚神此言一出,在场不论是佛门的十山三僧心中都是咯噔一下,面面向觎,心中都生出了一个相同的念头,这位金刚尊者已经完全入魔了!

修行突破知心境,需要经历魔邪劫。其心稍有不正,即受魔邪。但魔邪劫之中的魔和邪乃是在交感之中内在躁动之欲和外在诸感之幻而生,导致内生六欲为贼,外感七情成盗,贼其心复盗其心,心忘其身,身常欺心,使修行人难以安处不动之境,变生有为之乱,所以丧乱清明。

但这与眼前的金刚神入魔可是完全不一样的,金刚神如此修为,自然早已有知心成就,不会受魔邪所扰。他的入魔,不从心起,而从愿生。

心和愿有分别吗?

当然有!修行从知身境、知心境、知道境、知命境,乃至于知天境此五境中,以知道境为界限,在知道境之前修行人面对的乃是身和心;在知道境之后,修行人的身心已变,所面对的乃是命与天。在此境界,已经完全与人间凡人不同,其中妙趣,不再是凡人之思可以臆测。

大愿起于知命之中,不离身心为本,但并非源出于心,而是观照万物变化而得。因此所谓的愿,即在不离万物变化之道时,体悟天道之际所产生的天心!破知命境界需渡过万物劫,一出此劫便是超脱万物,此时有天道映心,便是心与愿的不同!

天道在心,是修行人所领悟之天地之道。那么大愿是如何产生的呢?但是天道虽一,领悟天道之人却有不同。不是人不同,也不是所领悟的天道不同,而是修行人在天地之间、万物之中的位置不同!位不同,应对自然不同。因此纵然天道是一,修行人之行仍有冲突矛盾之处。而天道常行不息,修行人得此天心,也必有常行,所以在冲突矛盾之中,为求所行通达无滞。自有愿景产生,便是大愿!

因而修行人的大愿之心,首先便需要天道映心。但问题是映照于心的天道,便真的是天道吗?或者是说,修行人所感悟的天地之道,就是天地之道的全部吗?当然不是,修行人在知命境之中所见之天道,并非真正的天道。只有修行人道生一悟的出现,得以突破天心劫。成就知天境,才算是真正能够完整的体悟天道。

在知命境中,修行人所需要做的是在实行大愿之中一步一步地体悟天道,最终达成所愿。而在此过程之中,天道与人行将会出现既相辅相成,却又可能同时相互独立,甚至相互背离的情况。只要能够达成大愿,便自然而然意味着道生一悟出现的时机已经成熟。突破知天境便只需要等待天时之至了。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形。那就是修行人以在知命境中所体悟的天道为全部之天道,那么所发之大愿则将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实现的大愿。比如金刚神的大愿就是如此,天道常行,则万物常变化。但金刚神却想要在天地之间成就历劫不坏的金身,为众生留下成佛的见证。这样的大愿违背了天道,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此愿之荒谬。是从天道而出却又违反天道,简直就等于是自己抓住自己的脚,想把自己举起来一般。

金刚神果然不认得陆正了,问道:“你是什么人?老僧以前从来没有在佛山上见过你,为什么来到佛山?”

但让众人没想到的是,金刚神看了陆正一眼之后,却并没有立即出手攻击。相反,他看了陆正一眼之后,目光就再也没有离开了,而且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渐渐地他眼中的神色竟然开始回复起来,银亮的双眉则随之渐渐地开始变得暗淡,但是看陆正的眼神却像是在看陌生人一样,肆意地打量,居然似是不认得了。

陆正听到此,恨得目眦欲裂,眼角流出血来,但却不敢丝毫妄动。因为此时四周的十山三僧已经开始渐渐开始移形换位,悄然地将金刚神围在了中央。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切断金刚神与整座佛山的牵连,使他无法再运转佛山之力。嗔心和尚自不在其中,但他此时也有些没反应过来。倒是荒未央是什么也没做,仍是笑嘻嘻地看着金刚神。

陆正不料他竟又记起来了,只好继续问道:“金刚尊者,我问你,既然八苦大师拒绝把心借给你,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么会变成石像的?”

金刚神一听,立即带着怨怒之意道:“老僧需要,他竟然不给,老僧当然不会这么就算了。他不给,老僧就不会抢吗?以他的浅薄神通,又怎么会是老僧的对手呢?……只是他见机倒是快的很,一发觉老僧有杀他的心思,便抢先一步钻入岩石之中,化为了一个石像!倒是让老僧颇为感到意外了,竟被他在眼皮子底下溜过!”

如此荒谬之愿,可想而知必有欺天之行,因而称为愿心入魔。不是发愿为魔。而是愿行乃是魔行。修行人最为忌讳的便是这种入魔,称之为魔罗。因为这样的魔,往往修为都极为高明,而且秉持大愿,心神清醒,意志坚定,对付起来极为麻烦。所以当意识到眼前的金刚神已经成了魔罗,所有的和尚心中都是一沉!

金刚神道:“老僧就是……”话说一半,他忽然顿住,低头自思,说道,“嗯?老僧是谁呢?老僧是谁呢?我怎么忘记了!……啊,不对,老僧记得,老僧叫云叶,是佛门金刚神!”

陆正心领神会,便看着金刚神道:“你为什么这么看我?”

一旁荒未央看了半天,突然一拍脑袋道:“原来如此,是受了天地之力的影响,才渐渐恢复本心的!”他当即冲陆正叫道:“陆正,你炼化了天命花成为天地之主,身怀天地之力,对他的魔愿有克制作用,快跟他说话,让他尽量恢复本心。要是本心完全沦丧,他就真成魔罗了,那可有不少人要遭殃了!”

陆正哄着他道:“我叫陆正,我倒要问问你了,你是谁?”

“哎!”金刚神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可是没想到,当老僧说完之后。八苦他却一口回绝了老僧,并说什么老僧已经入魔,当立即向莲华尊请求,开启黑金塔。让老僧进入塔中,借助佛力定住本心心念,行大忏悔以消退魔心……这个八苦啊,怎么就那么笨呢?他怎么想不到老僧是他的师父,修为比他高,境界比他高,眼界见识都比他广阔。居然要由他来说老僧入魔,他自以为比得过老僧吗?真是愚痴可笑啊!”

陆正心道,八苦和尚修成金刚心,自然先觉能断,虽是不敌,却非斩之罪了。这么说来,金刚神是一直没有炼化从断慈山得到的混沌祖气,那他后来是怎么办到的呢?此中必然还有隐情,于是他问道:“金刚尊者,既然你没有得到八苦大师的金刚心,那你后来是怎么炼化混沌祖气的呢?”

金刚神一愣,面上一下子僵住,口中自言自语也停了下来,空洞无神的双目循声向陆正一扫。众僧一凛,以为他要当场发作,彼此都凝聚心力,准备就要立即合力出手。嗔心和尚这时才惊觉不对,但为时已晚了,他发现九心和尚赫然也在众僧齐心之念中。唯独只有他被排除在外,这下可好,自己和金刚神已经被完全孤立了,处境太不妙了!更不妙的是,他自己也没发现,金刚神居然是入了魔,难怪他会主动承认自己大愿未成?这样一来可就糟糕无比了,自己就连金刚神的庇佑也是绝对不可能得到了。嗔心和尚登时大为懊悔!

而此时,金刚神还在继续自言自语,开始叙述跟八苦借心的细节。他的一对白眉越来越显得银亮,但眼中的神采越来越淡漠。只听金刚神道:“……老僧便去找八苦,向他说明了一切,希望他能够借心给老僧,成就天地之间这第一的功德。老僧想他一定不会违逆于我,必然是极为欢喜地答应,说不定还会当场就把心挖出来给老僧……”

陆正还要引诱,荒未央却道:“你不说,难道以为我们就猜不着了吗?”

陆正忍不住插口道:“是吗?如果大和尚处处都不如你的话,怎么他这个弟子反倒是修成了金刚心,而你这个创出金刚神通的师父却没有呢?”

金刚神忽然一翻白眼,道:“老僧为什么要告诉你?”

金刚神听得荒未央的声音,冲他看了几眼,也是一副不认识的样子,然后笑了起来,道:“你猜得着吗?老僧不相信。当时你又不在,根本不肯能知道的!”

荒未央道:“当时不在,不代表过后也不在,你说对不对?既然做下了事,就会在天地之间

、万物之中留下痕迹。你做了什么事,万物有所受,天地必然知,难道还想要隐瞒过久?别忘记了,你所做的一切,到最后都会回到你自己身上。”

金刚神听了,神情之中露出傲然之色,道:“万物有所受,天地必然知,哈哈!这只能说明你的修为太差,还会被天地万物找到你。如老僧则不然,言于无迹,行于无痕,藏于万物而天地无所知,岂不是逍遥多了吗?”

“言于无迹,行于无痕?”荒未央冷笑一声,道:“是吗?如此境界,你真的做得到?那请问你从莲华尊身上取下佛血袈裟的时候,也是一点儿线索都没留下吗?”(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山下水第十四章 多此一念第六十五章 夜色浓第九十四章 花落天地谁为主第七十一章 御龙诀第八章 无私第十八章 直造先天未画前第六十三章 小坏第二十九章 当初意第七十六章 险动乎其中第六章 有为者第九十四章 相思又相忘第十一章 睹对非怀眼前身第七十四章 小鱼第六十六章 五行山第十一章 人尽头第三十九章 邪风起第四十七章 谁为妖第五十五章 暗流汹涌第三十四章 谋算之道窃其时第六十五章 可趁之机第六十四章 你好讨厌第四十九章 只手遮天金刚意第八十五章 有鱼破水出第八十章 天地之瑞第九十九章 你来我往先后至第十一章 正是伊人独舞时第四十八章 重逢第九十五章 轻出重收合机用第八章 忘形摄意任风狂第二十二章 神通第六十章 七劫琴第六章 有为者第七十章 生与生第五十五章 伏波山上有真人第七十九章 顺其言第十八章 转生死第八十章 天地之瑞第九十一章 杀生戒第四章 疑心第九十一章 杀生戒第七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十九章 反转第五十七章 天时第三十三章 潜行不知处第七十四章 心既领之神即会第五十九章 播名感得故人至第三十一章 金龙第六十一章 三家相见第五十章 栖仙之府名琉璃第四十六章 赏月吟风莫要论第五十七章 竹林中第四十五章 不破从何立第七十一章 赤焰旧事第四十一章 淬炼万古不磨心第五十二章 手托日月抱轻云第八十一章 山上有水第三十二章 生灭一心第九章 见之有所思第六十七章 赶山鞭第七十二章 明月无归处第六十章 申屠世家第二十二章 早知天意有归属第六十章 七劫琴第六十九章 夺刀第十六章 叶小秋第三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八十二章 握晨曦兮化利剑一百一十九章 相期一梦中第二十九章 当初意第七十五章 知言第七章 无情第四十一章 佛音禅声袈裟错第八十五章 机锋应对法王身第六十六章 纷至沓来第一百章 妖风起兮天地乱第五十六章 金刚入地第二十五章 知身境第五十五章 暗流汹涌第二十一章 相思鹞第十六章 所谓伊人第四十八章 天意可知不可违第二卷 天垂象 第一章 天宗第七十章 缘灭第六十二章 万物有心第八十章 虚言巧心遇纯真第五十八章 乱生谣先起第五十七章 天时第三十三章 虚与委蛇第九章 试心岭第八十四章 疑其心兮质其行第九十三章 何能自守第五十五章 达者是为师第六十三章 七弦同奏第三十一章 金龙第九十三章 探天机第九十二章 此事剑气不能斩第十九章 谷深藏幽第八十二章 真性何妨由运行第十四章 九尾狐
第二十九章 山下水第十四章 多此一念第六十五章 夜色浓第九十四章 花落天地谁为主第七十一章 御龙诀第八章 无私第十八章 直造先天未画前第六十三章 小坏第二十九章 当初意第七十六章 险动乎其中第六章 有为者第九十四章 相思又相忘第十一章 睹对非怀眼前身第七十四章 小鱼第六十六章 五行山第十一章 人尽头第三十九章 邪风起第四十七章 谁为妖第五十五章 暗流汹涌第三十四章 谋算之道窃其时第六十五章 可趁之机第六十四章 你好讨厌第四十九章 只手遮天金刚意第八十五章 有鱼破水出第八十章 天地之瑞第九十九章 你来我往先后至第十一章 正是伊人独舞时第四十八章 重逢第九十五章 轻出重收合机用第八章 忘形摄意任风狂第二十二章 神通第六十章 七劫琴第六章 有为者第七十章 生与生第五十五章 伏波山上有真人第七十九章 顺其言第十八章 转生死第八十章 天地之瑞第九十一章 杀生戒第四章 疑心第九十一章 杀生戒第七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十九章 反转第五十七章 天时第三十三章 潜行不知处第七十四章 心既领之神即会第五十九章 播名感得故人至第三十一章 金龙第六十一章 三家相见第五十章 栖仙之府名琉璃第四十六章 赏月吟风莫要论第五十七章 竹林中第四十五章 不破从何立第七十一章 赤焰旧事第四十一章 淬炼万古不磨心第五十二章 手托日月抱轻云第八十一章 山上有水第三十二章 生灭一心第九章 见之有所思第六十七章 赶山鞭第七十二章 明月无归处第六十章 申屠世家第二十二章 早知天意有归属第六十章 七劫琴第六十九章 夺刀第十六章 叶小秋第三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八十二章 握晨曦兮化利剑一百一十九章 相期一梦中第二十九章 当初意第七十五章 知言第七章 无情第四十一章 佛音禅声袈裟错第八十五章 机锋应对法王身第六十六章 纷至沓来第一百章 妖风起兮天地乱第五十六章 金刚入地第二十五章 知身境第五十五章 暗流汹涌第二十一章 相思鹞第十六章 所谓伊人第四十八章 天意可知不可违第二卷 天垂象 第一章 天宗第七十章 缘灭第六十二章 万物有心第八十章 虚言巧心遇纯真第五十八章 乱生谣先起第五十七章 天时第三十三章 虚与委蛇第九章 试心岭第八十四章 疑其心兮质其行第九十三章 何能自守第五十五章 达者是为师第六十三章 七弦同奏第三十一章 金龙第九十三章 探天机第九十二章 此事剑气不能斩第十九章 谷深藏幽第八十二章 真性何妨由运行第十四章 九尾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