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再回天地

眼前的心儿并非虚幻,有形有神,身心亦存,在这一方天地之中就是真实。只要陆正原因留在这片天地,那就可以永远跟心儿在一起。不仅如此,就如心儿所说的一样,在这一片天地之中,一切只会顺从陆正的意志之变化。陆正被人称为天地之主,如果按照一般修行人或者凡人对于天地之主四个字的想象,只怕更接近这样一片天地,因为陆正可以在其中随心所欲,化现为实。事实上,这就是自成天地在天地之外展开,也就是修行人进入脱天境界所能达到的诸物不及。

所谓诸物不及,也就是修行人完全能够独立天地之间的万物而存。不管是人间凡人也好,修行人也罢,只要是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必须得万物之养而存活。凡人之饮食就不必说了,修行人到达一定境界虽然可以辟谷不食,但是却也需要炼化天地之间的灵气为己所用。哪怕修行再进,不再依赖天地灵气,但其肉身仍旧是万物之一,想要从万物之中完全脱离,可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就不是自足与否了,而是肉身本身与万物的牵绊。

只有到达诸物不及之境,也就意味着修行人可以真正离开,到达天地之外,随造化之力自赋形神。但是,在天地之间生成的肉身,还是需要留在天地之间,是不可能带出天地之外的。修行人要想出离天地,必须能够做到完全的炼化自己的肉身,得形神相合之妙的极致,也就是形即神化,神化即形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出天地而不丧自身之形神。

但是在修行界之中,却有种种异常之法让修行人达到出天地的境界。比如有一些修行人并没有形神之妙的极致境界。肉身难以完全炼化,便干脆以法术直接烧化了肉身,专修其神,之后反过来修成神之妙化。如此一来,自然也能到达相同的境界,只是当中凶险以及变数字就加大了许多。

不管怎么说。此种自成天地正是修行人从知道境之中的随身洞天进一步的成就,始于虚,终于实,脱天之后更可以在天地之外展开,成为修行人随心自得之天地。在漫长的岁月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修行人都求证了这样的境界,进入了在天地之外展开的自成天地之中,度过漫长的生涯。在凡俗之人眼中,可以说这已经是修行所得之极致。

但这种天地是真实的吗?只能说。不能以真实而言,因为对于在天地之外展开这等自成天地的修行人而言,这就是真实的。但是对于其他的修行人而言,却完全就是不存在的。因为其他的修行人根本不得其门而入。

怎么理解这种情形?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此展开的自成天地,就好比是凡人的一场美梦,一场自己可以任意做主的美梦,可以在梦中呼风唤雨。无所不为,但是却绝不可能让别人也进入他的梦中。同享这种美梦。其他之人出现在这个梦中的唯一方式,那就是做梦的人以心念化入。只是这样一来,当然不是真的进入了,不过是做梦之人的心像化显罢了。

眼前的自成天地可不同做梦那样虚无,醒来之后便是空幻。这一切可都是真实的,只要陆正继续展开这片天地。那一切就不会消失,与在天地之间无异。但是这等境界,毕竟只有诸物不及,尚未达到诸法不及。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这展开的自成天地之中并无任何属于陆正本身自创的天地之道。这一片天地之中的一切都是来自于陆正本身从原来的天地之中的见识和变化。也就是说。这一片天地之中的万物变化和运转,就是原来天地的天地运转之道,并无一丝其他的差别。更有甚者,这一片天地所能生成的万物,也不可能超出原有天地万物变化之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自成天地,不过是原本天地的倒影而已。

陆正也知道,自己并非依靠自身之力进入脱天,来到这天地之外,一切都是象帝先那一剑之功。是他的脱天一剑的牵引,才让自己进入这等境界。他很清楚自己眼前的选择,要么可以就此在这天地之外继续待着,继续修行,反正在象帝先的帮助下,自成天地已经展开,在这一切随心可足的天地之中,他可以得非常人想象之乐。

原因很简单,因为并没有意义。修行展开自成洞天,乃是一种境界的求证,并不是修行的真正目的。继续将这自成天地修炼而接近原本的天地,也并非求证诸法不及的途径。因为如果是要获得这样求天地,那还不如待在原本的天地就可以了,何必需要炼化自成天地呢?

而且就算自成天地有了自创之道,也有了原来天地不同的变化,在这样的自成天地之中,身心都将获得极大的解脱和自由,但却并非真正的大自在之境界。只要还有因缘牵扯,到了一定时期,修行人还是会被牵扯入因缘之中,自成天地也会有崩坏之忧虞。

佛祖和道祖的功德何在?他们为什么要在天地之外开辟极乐佛国和不灭仙界呢?其意义所在恰恰是为了那些无力达到诸法不及,乃至诸缘不及的修行人。自古至今,据说真正成就诸缘不及境界的只有道祖和佛祖,此后再没有人成就如此玄妙的境界。据说要想成就这样的境界,不仅需要修行人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天地玄妙之中应运而生的缘法。成就诸缘不及,偏偏也需要缘法,这未免有些没道理,但事实摆在眼前,除了佛祖和道祖之外,真的没有任何一人成就诸缘不及之境。

这就是诸物不及已达,却不能达诸法不及之境,所以这样展开的自成天地的源头还是在原来的天地之中。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诸法不及之境,那这一片天地才能有自身运转之道,才会有与原本天地所不同的万物诞生。

除却两祖之外,公认的修行最高境界的是圣宗,大家都传说他有了诸法不及之境,但个中情形究竟如何,圣宗是否真的有这样的境界,只怕是谁也不可能说清楚的。因为既然只有圣宗到达诸法不及之境,那又是谁能判定并说出圣宗到了这个境界,岂不是只有佛祖和道祖?

万物变化如此,同样的在其中的人也是一样。以眼前的心儿为例,她并不是心儿但却也不能说不是心儿,是心儿留在陆正身心之中的影子。事实上以陆正和心儿的相契,加上在了雷泽之中,两人一起炼化九霄神雷,之后又在率意山一同炼化天命花。这个心儿和原本天地之间的心儿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两人的心意实在太过相通了。

修行境界之中,真正达到诸缘不及能与天地之外成就一天一地,且能让其他修行人进入的,只有佛祖所成的极乐佛国以及道祖所成的不灭仙界。这是只有到达诸缘不及之境才能成就的大造化之功。至于其中具体情形如何,极乐佛国和不灭仙界究竟是怎样一种天地的存在,却是谁也不能说出。哪怕是佛门弟子或者是道门弟子,也是不知道的。虽然不知,但是他们却有着佛祖和道祖所传的修行之道,依法修行便能够到达极乐佛国和不灭仙界,成就真正的永生不死解脱之境。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其中有一个悖逆之处,那就是既然陆正本身是出自天地,因天地之道而成就,又如何舍弃天地之道而成就呢?这等于是以我至于非我,那到达非我之后,所成就者又是谁呢?另外一点,很多修行人并没有在到达这一步的时候继续让展开的自成天地再进一步,为什么呢?

当然如果是这样,那就意味着他就不能重回天地,要抛下天地之间正在发生的一切,不管是佛山奔行,还是人妖大战,甚至是心儿的生死,他都必须放下,不再理睬,从此与天地之间的一切再没有半点的瓜葛,好好修持,以期望突破更高的境界。

人之一生,出现在天地之间,是为了什么呢?可以说所有人的出现,都不过是偶然,因此并不承载任何力量的意志,所以在最初之际并没有什么渴望。只有当人渐渐成长,灵智发耀,感应万物而分别有我之后,便会生出种种追求,这些追求可以说无非是身心之自足而已,但只有一种追求除外,那就是想要长生。长生并非是身之欲,也不是心之求,而是身心相合而生之自我产生的渴望。

唯有自我才会追求长生!但偏偏自我不真不实,往往是连人自己也不知道何者为自我,更不知自我何求于长生,何得于长生,自我为何要求长生?因此之故,也不知如何能够长生!这样一来,大部分的人便消磨在了身心自足的欲求之中,审视身心之外,更不知审视自我,所以出身心自得之外,不知自我之得为何物!

既已身心自得为足,那修行人是不可能走出这等完全随心自足的展开在天地之外的自成天地的。因为他们只能止于此,所求一切已足之际,便是停步依止的开始。陆正也是一样,假如他之所求仅止于此,那他也会很自然的选择留在这一片天地,自然得恐怕连自己留下来了都不会发觉,也不会在乎眼前的心儿究竟是怎样的心儿……

但陆正并不是这样的人,所以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心念之中毅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我要再回天地,去找心儿!”(未完待续。。)

第八十七章 元神之创第五十二章 太上玄妙经第七十二章 修行劫第九十章 山之灵第十九章 此心兮何求第八十三章 见乎事先第二十八章 未来何来第六十七章 赶山鞭第三十五章 他知道第二十七章 六龙佩第二十五章 梦尽头第六十二章 造化用其工关于陆正的单章第一百章 此意总自知第五十二章 推命术第九十五章 明月孤于天第十七章 当时他笑我疯癫第一百一十三章 纵幻岂无闻第七十五章 何意颠连惜此身第二十章 报以琼琚第十三章 何故相爱转相失第五十九章 播名感得故人至第一百章 妖风起兮天地乱第六十九章 你中我见我中你第六十章 巫山灵地第八十四章 疑其心兮质其行第十章 小炼形第九十四章 花落天地谁为主第九十四章 花落天地谁为主第三十八章 追月去 逐恨来第二章 阴阳第二十七章 念动意真难化消第六十四章 你好讨厌第五十章 痴及身外第八十六章 把断津梁绝人行第十八章 同气则相应第十四章 不得其门入第五十一章 此心何惧第一百章 向何方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古不磨心第二十四章 知天境第六章 有为者第四章 置死后生第二十六章 道术分裂方术出第二十五章 天欲所择第七十三章 枯荣一念第七十章 生与生第六十九章 一念之间有鬼神第四十章 败叶终凋零关于天垂象之卷的一点感想第五十八章 身世之谜第十章 礼乐第三十二章 身外有天地第六十四章 你好讨厌一百一十九章 相期一梦中第九十九章 其心何浩荡第二十八章 咒曰自在能感应第六十六章 百花深处第三十三章 执念坚第十八章 谁能错步乱命途第三十四章 日月庐第一百零七章 幽幽复冥冥第三十四章 谋算之道窃其时第十九章 山深深处有熙攘第七十章 生与生第八十三章 不见佛山只见僧第三十五章 苦中乐第二十二章 可以为师矣第八章 此中玄妙谁观得第五十一章 始作之者第十三章 何故相爱转相失第七章 口中毒第五十七章 曾经相见今如旧第八十四章 道之秘第四十一章 天地之缺第四十五章 我行有缺袈裟漏第七十九章 死火之林第三十九章 无改当初一霹雳第四十章 败叶终凋零第一章 朝闻夕可死第四十二章 何所取第七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三十一章 天怒第九十七章 极荒地第九十二章 斩流风第四十章 如何天意重小卒第八十六章 欲求正行叩三问第十一章 对牛弹琴第七十五章 鼎成革替实天启第五十七章 竹林中第十五章 关关雎鸠第七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十七章 此何人哉第九十三章 云台座落显群仙第二十四章 修行界第五十一章 诸慧生第二十二章 成其果第三十三章 执念坚第八十七章 万水大阵第九十八章 通天彻地角
第八十七章 元神之创第五十二章 太上玄妙经第七十二章 修行劫第九十章 山之灵第十九章 此心兮何求第八十三章 见乎事先第二十八章 未来何来第六十七章 赶山鞭第三十五章 他知道第二十七章 六龙佩第二十五章 梦尽头第六十二章 造化用其工关于陆正的单章第一百章 此意总自知第五十二章 推命术第九十五章 明月孤于天第十七章 当时他笑我疯癫第一百一十三章 纵幻岂无闻第七十五章 何意颠连惜此身第二十章 报以琼琚第十三章 何故相爱转相失第五十九章 播名感得故人至第一百章 妖风起兮天地乱第六十九章 你中我见我中你第六十章 巫山灵地第八十四章 疑其心兮质其行第十章 小炼形第九十四章 花落天地谁为主第九十四章 花落天地谁为主第三十八章 追月去 逐恨来第二章 阴阳第二十七章 念动意真难化消第六十四章 你好讨厌第五十章 痴及身外第八十六章 把断津梁绝人行第十八章 同气则相应第十四章 不得其门入第五十一章 此心何惧第一百章 向何方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古不磨心第二十四章 知天境第六章 有为者第四章 置死后生第二十六章 道术分裂方术出第二十五章 天欲所择第七十三章 枯荣一念第七十章 生与生第六十九章 一念之间有鬼神第四十章 败叶终凋零关于天垂象之卷的一点感想第五十八章 身世之谜第十章 礼乐第三十二章 身外有天地第六十四章 你好讨厌一百一十九章 相期一梦中第九十九章 其心何浩荡第二十八章 咒曰自在能感应第六十六章 百花深处第三十三章 执念坚第十八章 谁能错步乱命途第三十四章 日月庐第一百零七章 幽幽复冥冥第三十四章 谋算之道窃其时第十九章 山深深处有熙攘第七十章 生与生第八十三章 不见佛山只见僧第三十五章 苦中乐第二十二章 可以为师矣第八章 此中玄妙谁观得第五十一章 始作之者第十三章 何故相爱转相失第七章 口中毒第五十七章 曾经相见今如旧第八十四章 道之秘第四十一章 天地之缺第四十五章 我行有缺袈裟漏第七十九章 死火之林第三十九章 无改当初一霹雳第四十章 败叶终凋零第一章 朝闻夕可死第四十二章 何所取第七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三十一章 天怒第九十七章 极荒地第九十二章 斩流风第四十章 如何天意重小卒第八十六章 欲求正行叩三问第十一章 对牛弹琴第七十五章 鼎成革替实天启第五十七章 竹林中第十五章 关关雎鸠第七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十七章 此何人哉第九十三章 云台座落显群仙第二十四章 修行界第五十一章 诸慧生第二十二章 成其果第三十三章 执念坚第八十七章 万水大阵第九十八章 通天彻地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