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匈奴

“陛下要北伐鲜卑,可要征调匈奴人?”

“当然。”刘辩不假思索的答道:“他们吃我们的,住我们的,如今朕要北伐鲜卑,他们当然要出力。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裴茂笑了笑,刘辩这句话很粗俗,但是道理却很实用,简单的字眼中,透着主人的骄傲和自信。即使是大汉到了这一步,刘辩依然没有失去中原王朝的尊严。不过,尊严是要用实力来维护的,希望刘辩还能像在嵩高山一样大展神威,打败匈奴人、鲜卑人,重振大汉雄风。

“陛下,匈奴人内乱,恐怕一时半会的出不了兵。”

“匈奴人内乱?”刘辩愣了一下:“怎么没听你说?”

裴茂也很诧异:“陛下不知道?于扶罗不是诣阙自讼么?臣也有奏疏送往朝廷,陛下应该知晓才对。”

刘辩皱了皱眉:“可能是朕最近身体不适,他们没有来打扰朕吧。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给朕说说。”

裴茂没有再问,他久经宦海,知道这里面肯定不是一时疏忽那么简单。他将匈奴人内乱的事说了一遍。

建武二十四年,匈奴人分裂为南北两部,南部迁入大汉境内,先在五原立单于庭,随后转往云中,最后又迁往河西郡的美稷。他们驻牧于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上谷等地,部众有多有少,多者数万人,少者几千人。

匈奴人住在汉人境内。平时牧马放羊,自食其力,战时出兵助阵,随汉人出战。汉人每年供匈奴人一一亿九千万钱,战时征调匈奴人做骑兵,算是互惠互利。一开始,双方合作得还算不错,大汉边疆安宁,匈奴人的生活也安定了,一派和谐景象。

可是最近这些年不行了。大汉内部纷争四起。征调频繁。匈奴人不胜其扰,叛乱增多。而叛乱增多,也伤害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中平四年,前中山太守、渔阳人张纯叛乱。朝廷征调匈奴人出征。匈奴人怕伤亡太大。起兵反叛,攻杀单于羌渠。

羌渠死后,其子于扶罗立为单于。但是那些杀了羌渠的人担心报复,于是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起兵攻击于扶罗。于扶罗独木难支,只得向汉朝求援。所以,现在于扶罗本人不在美稷,他应该在洛阳。既然刘辩不知道,那就不知道他在哪儿了。以匈奴人的习性,说不定已经成了流寇,甚至有可能被袁绍招安,成了雇佣兵。

“那现在什么人在美稷?”

“须卜骨都侯。”

“让他来见朕。”刘辩冷笑一声:“否则,朕立刻灭了他。”

裴茂苦笑一声:“陛下,须卜骨都侯可有万余骑,是不是等……”

刘辩摇摇头:“兵贵神速,朕虽然只带了五千精骑来,可是朕有龙骑,灭他们还是一句话的事。”

裴茂刚要再劝,裴潜笑了,拉着裴茂走到城墙边,指着不远处的龙骑军营,笑道:“父亲大人,你知道那三千龙骑是什么样的人吗?明悟命格的猛将至少有这么多。”

裴茂看着裴潜将手来回反复了一次,眼神一亮,随即脸一沉,“啪”的一巴掌拍在裴潜后脑勺上,骂道:“竖子,在老子面前说话,还故武玄虚?有多少,说便是了,伸什么爪子。”

裴潜拍着脑袋,无语。

裴茂回到刘辩面前,躬身一拜:“陛下,老臣不才,毛遂自荐,去一趟美稷。”

刘辩笑笑:“裴卿,不用麻烦你了。朕还是自已找上门去吧,省得浪费时间。文行,你先行一步,让须卜骨都侯来迎朕。”

裴潜大声应喏。裴茂瞪了他一眼,随即又说道:“待会儿来见我,我将匈奴人的情况解说一番。”

……

由雁门西行五百余里,便到了河曲。河曲者,顾名思义,黄河之曲也。

黄河由北而来,在这里转了个小弯,又折向西,然后再折向南行。直到这里,黄河水还算清澈,至少没有在河东境内看起来那么浑浊,当然也没有那样的气势。这里的黄河不像黄河,反倒有点像刘辩记忆中的江南水乡,只是周围的景致看起来远比江南的小镇大气。

看着周围的山山水水,刘辨精神一振,顿觉神清气爽。

人需要雅致,可是在雅致的氛围里呆得太久了,难免会染上文弱的毛病,所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喜欢远足,喜欢骑行西藏,就是想享受那种远离城市,亲近自然的本能感觉,开拓自己的心境,强健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时尚。

不过,和刘辩的远征比起来,他们那些都是小儿科,不值一提。

带着三千龙骑出征,横行天下无敌,这可比什么自驾游都爽啊。

“陛下,这里真美啊。”蔡琰骑着一匹桃花斑母马赶了过来,笑靥如花:“我真想在这里住几年,不回洛阳城去了。”

刘辩笑笑,心道你现在当然觉得美,可要是被人横在马背上,恐怕就不觉得美了。

这次出征,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坐车,而是全部乘马,就连大部分辎重都用马来驮,随行的车辆不超过十辆。他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快速行军,一方面是为了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增加凝聚力。

通常来说,别说是皇帝,就是普通将领带兵打仗,也与普通士卒的待遇相去甚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名将霍去病出征,自带厨子,将士们面有菜色,他的行营里却还有肉没吃完。霍去病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真正能和部下同甘共苦的将领绝对是凤毛麟角。

至于皇帝,那就更不用提了。天子出征,行军费用的一大半可能是供应皇帝及其随从人员的。所以天子出巡向来是烧钱的事。刘辩现在没钱,只好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精简起。

他的身边除了三百近卫郎,只有十来个荀攸、裴潜之类的军谋、文官,女人只有三个:美人索杜氏、乳娘卞氏、才女蔡琰。杜氏、卞氏侍候他的生活起居,蔡琰负责他的文书翰墨,都有各自的任务,真正吃闲饭的只有卞氏的两个小孩子:五岁的曹丕和刚刚三个月的曹彰。其实曹丕也不能完全算吃闲饭,他已经知道帮助刘辩磨墨铺纸。只有曹彰什么也不干,整天躺在襁褓里卖萌、吐口水、睡大觉,不过刘辩也不好说什么,分享了曹彰的口粮,总得还个人情。

刘辩大概是有史以来最简朴的天子。不过,这个苦吃得很值,这极大的增强了将士们的凝聚力,刘辩所到之处,每一个将士看向他的眼神都带着发自肺腑的热诚,他们相信,这样一个真正与他们同甘共苦的天子一定能带着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万人必死,横行天下。刘辩没有万人,包括所有人在内,他只有五千人,但是他却有足够的信心一举击杀须卜骨都侯。这不仅是因为他手下有超过十人明悟命格,更是因为这份凝聚的人心。

“别光顾着自己美,还得让别人知道这里的美。”刘辩笑道:“那些儒生只知道读万卷书,却不知道行万里路,在他们眼里,这里就是蛮荒之地,却不知道这里有别样的美。比如你父亲,他曾经过到朔方,也没有觉得这里美吧?”

蔡琰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蔡邕到朔方来,虽然不是真的发配,而是身负秘密使命,可是在他的心里,其实和发配差不了多少。他只想着早点完成任务,回到洛阳,哪里会有心情欣赏这些美景。他辗转江湖十余年,写了不少诗,却没有一首是写塞北之美的,便是明证。

“陛下放心,臣妾会留心的,希望将来能留下一卷半卷的诗文,也能在列女传中留名。”

刘辩大笑:“哈哈,岂止是列女传,你大可以在文苑列传中留名。”

蔡琰红着脸,瞥了刘辩一眼,正准备说些什么,前面驰来一骑。蔡琰知道有军情,连忙催马离开。

骑士驰到刘辩面前,也不下马,就在马背上躬身抱拳:“陛下,横野中郎将徐晃已经选好安营地点,并派出斥候探查百里以内的敌情,请陛下准备休息。”

刘辩挺直了身躯,手抚鞍桥,颌首示意:“回报横野中郎将,将士们辛苦,朕甚是欣慰。”

“愿为陛下效劳。”骑士应了一声,拨转马头,飞奔而去。

登封一战,徐晃一战成名,刘辩将他提升为横野中郎将,虽然还不是将军,可是徐晃的仕途之光明已经是人所共知。刘辩知道徐晃谨慎,所以让他做了前锋,反而将熟悉边地情况的张绣留在中军。一开始,有很多人表示不解,可是后来,随着大军一路向前挺进,徐晃细致到让人发指的侦察让他们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麻烦,所有人,包括张绣在内,都认可了刘辩的这个安排。

在湳口扎好大营,升起了篝火,刘辩却没有入营休息,他盘腿坐在河水边,闭目冥想。漆黑的玄刀横在膝上,寂静无声。

……

美稷,一个灯火通明、烟气缭绕的大帐里,头戴虎皮,口中衔着虎牙的巫师突然张开了眼睛,失声尖叫:“真龙降临——流血满地——”。(未完待续……)

第440章 不战而胜第371章 谁是骗子第456章 秋雨与秋风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31章 失落第401章 机会第107章 杨修请缨第457章 亡国之道第219章 踪迹第446章 天下为棋第334章 野火烧不尽第127章 初窥门径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241章 两只鹰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气第400章 龙凤血脉第430章 聪明误第457章 亡国之道第259章 阵前擒将第361章 风云变第276章 以情动人第64章 献计第395章 一阴一阳谓之道第439章 祢衡第432章 凤雏第117章 当年小道僮第245章 见机行事第7章 挖人第114章 推心置腹第219章 踪迹第324章 惜别第126章 人小鬼大第361章 风云变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379章 恩怨分明第53章 分崩离析第339章 变计第163章 乳娘第386章 一扇窗第240章 空欢喜第154章 龙渊第262章 佛本是道第105章 一诏退万军第282章 心思难猜第234章 下马威第279章 入长安第21章 龙形第104章 威逼利诱第426章 大喜第235章 打服了好讲理第347章 一夫当关第37章 朝会(下)第262章 佛本是道第173章 老成谋国第265章 夜惊第271章 儒门弃子第237章 取上将首级第303章 性本恶第216章 教化第99章 五行生克第451章 于吉第286章 夹缝中生存第377章 归来第375章 无理可讲第44章 失传的乐经第333章 天子驾临第144章 故事第9章 时日无多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296章 实力证明尊严第226章 貂蝉建功第141章 猛虎怕群狼第430章 聪明误第195章 狼与鹰第144章 故事第454章 玉鼎之体第347章 一夫当关第80章 灌顶之咒第228章 争势第160章 全面反击第365章 劲敌第42章 斩丁原第82章 天狼命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408章 破绽第273章 九歌第60章 君择臣,臣亦择君第45章 广陵散第121章 龙系血脉第246章 并肩作战第296章 实力证明尊严第378章 好人第445章 儒道并重第337章 底牌第320章 赵云第80章 灌顶之咒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441章 龙行于泽第15章 激将第171章 离别
第440章 不战而胜第371章 谁是骗子第456章 秋雨与秋风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31章 失落第401章 机会第107章 杨修请缨第457章 亡国之道第219章 踪迹第446章 天下为棋第334章 野火烧不尽第127章 初窥门径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241章 两只鹰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气第400章 龙凤血脉第430章 聪明误第457章 亡国之道第259章 阵前擒将第361章 风云变第276章 以情动人第64章 献计第395章 一阴一阳谓之道第439章 祢衡第432章 凤雏第117章 当年小道僮第245章 见机行事第7章 挖人第114章 推心置腹第219章 踪迹第324章 惜别第126章 人小鬼大第361章 风云变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379章 恩怨分明第53章 分崩离析第339章 变计第163章 乳娘第386章 一扇窗第240章 空欢喜第154章 龙渊第262章 佛本是道第105章 一诏退万军第282章 心思难猜第234章 下马威第279章 入长安第21章 龙形第104章 威逼利诱第426章 大喜第235章 打服了好讲理第347章 一夫当关第37章 朝会(下)第262章 佛本是道第173章 老成谋国第265章 夜惊第271章 儒门弃子第237章 取上将首级第303章 性本恶第216章 教化第99章 五行生克第451章 于吉第286章 夹缝中生存第377章 归来第375章 无理可讲第44章 失传的乐经第333章 天子驾临第144章 故事第9章 时日无多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296章 实力证明尊严第226章 貂蝉建功第141章 猛虎怕群狼第430章 聪明误第195章 狼与鹰第144章 故事第454章 玉鼎之体第347章 一夫当关第80章 灌顶之咒第228章 争势第160章 全面反击第365章 劲敌第42章 斩丁原第82章 天狼命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408章 破绽第273章 九歌第60章 君择臣,臣亦择君第45章 广陵散第121章 龙系血脉第246章 并肩作战第296章 实力证明尊严第378章 好人第445章 儒道并重第337章 底牌第320章 赵云第80章 灌顶之咒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441章 龙行于泽第15章 激将第171章 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