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无畏舰——罗马号

为了不被人渔翁得利,沙皇政府不想在这个时候挑起对英战争。作为风暴中心的不列颠,那就更不用说了。

没事跑到陆地上和一个列强开战,不列颠什么时候这么骁勇过?

就算是真的要打,那也是拉上一帮炮灰盟友一拥而上,单干是不可能单干的。

沙皇政府忌惮不列颠的实力,伦敦政府更忌惮毛熊的实力。最重要的是和俄国人开战,打赢了没多少好处,打输了却有可能赔上印度。

亲身领教了阿富汗游击队的厉害,英国政府对阿富汗地区已经不再留念。

可惜这些家伙也是欺软怕硬,对付英印殖民军的时候一个顶俩;遇上了不讲道理的毛熊,阿富汗游击队并没有惊人的战绩。

这并不奇怪,阿富汗虽然民风彪悍,但是当地资源贫瘠,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有限,能够养活的人口有限。

因为战争的缘故,当地的人口就更少了。沙皇政府又在阿富汗地区部署了二十多万俄军,当地军民比例已经达到了1:10。

一个俄军士兵看着十个阿富汗民众,就算是想闹也闹不起来啊!再怎么说,灰色牲口的战斗力还是要比印度殖民军强悍得多。

如果不列颠当年驻扎在阿富汗地区的军队都是主力,而不是英印军团,也不会被游击队欺负的那么惨。

毕竟,这年头的国际舆论只关注欧洲,对海外殖民地上发生的事情,各国都是默契的装作看不见。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不列颠的陆军总兵力都不到二十万,如何能够派出二十多万去阿富汗地区驻扎?

虽说陆军比海军要便宜一点儿,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军队是吞金兽的事实。

除了俄国人这个例外,在和平年代,即便是欧洲陆军大国也不过养着五六十万常备军。

一次性派出二十多万部队前往一个地区驻扎,即便是维也纳政府都会感到压力,英国政府就更不用想了。

正是因为做不到,所以在欧洲局势大变后,英国政府才会放弃如累赘一般的阿富汗大部分地区,同俄国人暂时性妥协。

要是没有这些问题,英国政府咬牙死撑下去。以不列颠的财力,加上印度地区的人力,耗下去先被拖垮的肯定是俄国人。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则是利益的延续。英俄两国政府都认为现在爆发战争,不符合自身的利益,战争自然是打不起来。

挑拨离间只能恶化英俄之间的关系ꓹ 并不能真正左右两国政府的决策。即便是神罗在沙皇政府中的影响力非常大,也没有到替他们做决策的地步。

……

亲自组织实施的第一波国际战略计划破产ꓹ 除了略微感到失望外,腓特烈并没有沮丧。

挑起英俄战争,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

即便是早在九年前ꓹ 维也纳政府就开始做了准备工作,帮助俄国人修筑了中亚铁路ꓹ 那也只是恶化了英俄关系,略微增加一些成功率。

甚至为了不让自己的意图暴露得太过明显ꓹ 在主干线通车后ꓹ 第一时间就撤离了奥地利铁路公司的技术人员。

然而,这还是没有用。本身就是一个阳谋,再怎么掩饰也改变不了维也纳政府想要挑起英俄战争的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失败才是正常的。眼下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最多只能算是一次试探。

英俄战争现在不爆发,并不代表着未来也不会爆发。战争的种子已经埋下了,现在就等着生根发芽了。

……

七月ꓹ 透过蔚蓝的天空,太阳如同大火球般照烤着大地ꓹ 蒸发了云彩ꓹ 天空显得格外的高。

炎炎烈日下的“的里雅斯特港”ꓹ 今天却显得格外热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卫兵ꓹ 将码头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当地民众看热闹的心,仿佛已经是司空见惯ꓹ 只是惊呆了初次到来的客商。

看着街道上不断增加的大兵ꓹ 怕麻烦的杜成恩果断的带人回旅店ꓹ 生怕惹来了滔天大祸。

没有办法,这年头的国际环境ꓹ 对华商那是相当的不友好,不得不谨小慎微。

背后没有国家撑腰,又赶上了种族歧视最严重的时代。从事海外贸易,那就是拿生命在冒险。

兰芳自治省的出现,也仅仅只是略微改变了这种情况,并没有真正扭转局面。

没有办法,权利从来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作为一个法制国家,既然接受了兰芳自治省,自然要承认兰芳户籍。

但是这种承认,仅限于神圣罗马帝国自己承认。到了国际上,认可度依旧不高。

或者说就算是被承认,也难扯上神圣罗马帝国的虎皮,归根究底还是华商遇到了问题,最先选择的就是息事宁人。

一方面是这年头信息传递不便,想要证明自己的国籍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则是长年受欺压,让华商不想同政府官员打交道。

出了问题,第一时间不寻求使馆帮忙,反而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自然震慑不了豺狼。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从事海外贸易的华商,选择就做神圣罗马帝国内部贸易,或者是同亚洲各国的生意。

反正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市场足够大,再加上大家熟悉亚洲地区,也够自己吃了。

杜成恩就是其中的一员,原本他只是活跃在南洋和东亚地区,直接运送茶叶前往欧洲,这还是头一遭。

尽管开辟新的贸易线,仍然没有改变杜成恩谨小慎微的本性。宁可少赚一点儿,也不给自己添麻烦。

将货物运到的里雅斯特港后,直接和当地的茶叶商人交易,并没有深入经营欧洲市场的打算。

见外面士兵数量增加,谨小慎微的杜成恩,自然不愿意逗留了。

“东家,外面看热闹的人那么多,干嘛这么急着离开呢?”

瞪了年轻的水手一眼,杜成恩训斥道:“阿福,跟你说了多少次啦,出门在外最忌讳的就是有好奇心。

现在大街上那么多兵,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万一卷进去了,被人家一枪给崩了,你小子哭都来不及。”

听了杜成恩的话,一旁的向导不高兴了,合着自己的国家就被描述成了兵荒马乱之地。

不过看在是雇主的份儿上,劳科尔还是克制了自己的情绪,微微提醒道:“杜,你多虑了。

这里是神圣罗马帝国,作为一个法制国家,我们的军队是不会随便对平民开枪的。

除非你们冲击军事封锁线,或者是携带武器靠近,要不然最多也就警告你们离开。

仅仅只是看热闹,没有关系的。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今天又有大型军舰下水,才封闭港口的。

这也是的里雅斯特的一大特色,如果你们想要见识一下的话,我可以带你们去观景台,带上望远镜就能够清晰的看到军舰下水。”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造船中心之一,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的里雅斯特都会有军舰下水,只不过并非每一次都会封闭码头。

一般来说,这样的大动静只有在大型军舰下水,或者是国内有大人物亲临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其中的细节,好面子的劳科尔自然不会讲。眼下他就想带着雇主们过去,好好装一次逼。

意识到了自己失言,老辣的杜成恩立即补救道:“抱歉,劳科尔先生。不过我们今天真的累了,现在只想回去休息。

今天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时间你可以自由活动,只要明天九点半之前过来就行了。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拍几张军舰下水的照片,让我们也跟着见识一下。”

听到今天的“工作结束”,劳科尔不满的情绪一扫而空,当即保证道:“放心吧,的里雅斯特我是最熟的,绝对能够拍出最好的照片。”

说完,不等杜成恩等人告别,劳科尔就一溜烟的消失了。显然,看热闹远比工作有趣。

回到了旅店,杜成恩等人恰好碰上带着相机,正要外出的老板——詹姆斯。

老头热情的邀请道:“杜,你回来的正是时候。知道么,今天有一艘超级战列舰要下水,据说是一艘划时代的军舰。

不得不承认,你们的运气真好,赶上了这个历史时刻。现在跟着我一起,过去见证历史吧!”

如果一般人,很有可能就被忽悠住了。但是杜成恩清楚,这位近似葛朗台的旅店老板,只有在面对神盾的时候才会这么热情。

当即拒绝道:“抱歉,詹姆斯先生。我们今天忙了一上午现在已经很累了,没有荣幸和你一起见证历史。”

遭到了拒绝,詹姆斯没有继续纠缠,只是感叹道:“那真是太遗憾了,仅仅只需要5神盾,我们就能够买到一个好位置,见证历史的一幕。”

听了詹姆斯的感叹,杜成恩终于明白了之前的向导,以及眼前的旅店老板为什么要邀请他了。

别看詹姆斯说得轻松,仅仅只需要“5神盾”,实际上这个数字已经是底层工人一个月的收入。

哪怕是做国际贸易的,杜成恩跑一次船,在扣除所有成本之后,所获得的利润也很难超过一千神盾。

没有办法,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海洋贸易的暴利时代正在慢慢消失。尤其是大型货船的出现,更是大幅度挤压了行业利润。

杜成恩放弃了熟悉的亚洲航线,冒险来欧洲做贸易,实际上也是被残酷的市场竞争给逼出来。

这次来的里雅斯特,除了做贸易之外,杜成恩更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采购一艘万吨货船。

作为一名商人,杜成恩从不缺乏眼光。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海上贸易对货运能力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

但是这种需求是针对运量大、单位运营成本低的大型货轮,而不是自家那几条快要被时代淘汰的中小商船。

不想被同行挤死,那就只能跟上时代的潮流,采购更先进的商船,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至于见证历史,那还是让别人去干吧,他这个小人物还是不要去凑热闹了。

内心深处,杜成恩实际上还是有些吃惊。他做梦也想不到,神圣罗马帝国居然把军舰下水也做成了一门生意。

只能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尽管是世界第一经济体,但是神罗海军的预算仍然不充足。

为了筹措军费,海军部也是煞费苦心。出售观景门票,只是其中之一。

一个位置5神盾,要是卖出一万个位置,那就是5万神盾。日积月累之下,即便是对海军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多的不敢保证,每年的门票收入,再造一艘军舰出来还是问题不大的。

至于保密问题,要是拿着望远镜在几里之外,都能够让人发现军舰中蕴含的机密,神罗海军也不用混了。

……

伴随着阵阵礼炮响起,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弗朗茨,出现在了船台上。

毕竟,全世界第一艘无畏舰下水。对任何一名军事爱好者,都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弗朗茨自然也不例外。

自己创造的历史,怎么能够缺席呢?

何况,不把声势搞大一点儿,又如何能够给英国人施加足够的压力。

皇帝亲临现场,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表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维也纳政府要大力发展海军。

海军大臣卡斯塔格尼:“陛下,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你看是否开始?”

弗朗茨微微一笑道:“你去主持吧,我就不上去了。”

见证历史归见证历史,亲自上船体验下水仪式,对一名晕船的皇帝来说,那还是太苛责人了。

就算是要满足好奇,那还也可以等配套设施做完后,在上去体验。

听到皇帝不上船,卡斯塔格尼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乘坐刚刚完成主体建造,没有进行内部装饰的军舰,可不是什么舒适体验。

万一年迈皇帝上去出点儿事,那就完犊子了。不管弗朗茨的身体有多健康,那也是快70岁的人了。

在这个感冒都能要人命的年代,可没有人敢让皇帝去体验军舰下水过程中的震荡。

伴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下水仪式开始了。随着阀门被打开,海上不断的涌入船坞击打着船身,发出波涛汹涌般的响声。

所有工作人员的心都提了起来,生怕在最后的时刻船体发生意外,那就要闹出国际笑话了。

仿佛一无所知的弗朗茨大帝,饶有兴致的问道:“腓特烈,你决定这艘军舰叫什么名字好?”

为了第一艘无畏舰的名字,维也纳政府内部也是争论不休。最初大家拟订的计划是以皇帝的名字命名,但是遭到了弗朗茨的果断拒绝。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担心哪天军舰在海战中被人击沉了不吉利。正所谓年龄越老越怕死,弗朗茨同样也没能例外。

除了这个众望所归的名字,剩下得备选名单,就是五花八门了,光递交到弗朗茨手中的就不下五十个。

挑得多了,难免就容易花眼。此刻,弗朗茨也面临选择困难症,不知道用哪一个最合适。

不管怎么拖,军舰都现在开始下水了,今天必须要选一个名字出来,向外界公布。

弗朗茨是取名废,腓特烈也好不到哪里去,直接脱口而出道:“要不叫神圣罗马帝国号?”

听到这个结果,弗朗茨翻了翻白眼道:“直接以帝国的名字命名,那还不如叫罗马号呢!起码更短一些,方便大家日常称呼。”

“短”、“方便称呼”成为了命名最终的标准,而不是更多的考虑政治意义。估计传了出去,都没有人敢信。

不过皇帝既然开口了,大家也就懒得反对。“罗马号”其实也不差,虽然不是从政治角度出发的,但是外界不知道啊!

只要宣传部门稍稍深入解读一下,就能够脑补出一大堆的理由和寓意出来,肯定不会落入俗套。

……

第一百零七章、规划好的命运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业贷第七十六章、联军的计划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奋斗第十章、扯后腿第五十一章、政治军事哪个重要?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还是向东?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国人的算计第十四章、误中副车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五十二章、烟酒专卖制度第两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七十三章、有坑还是要跳第十五章、吓倒了第五十四章、白折腾了第一百四十六章、搅屎棍上线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三十六章、容克们的算盘第两一十二章、货币霸权——新复本位法第两百六十章、疯子和天才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戏第四十五章、进退维谷第一百五十章、登陆倒计时第两百二十二章、黑锅天降第一百一十五章、馊主意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间反应第十七章、《劳工保护法》第九十八章、公正判决第四十七章、百态人间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两百九十五章、倒霉蛋第九十五章、时机成熟第五十一章、政治军事哪个重要?第五十一章、纠结的英法第六十一章、南北谈判第七十七章、釜底抽……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机第七十四章、异想天开的计划第五十一章、两个濒临破产的国家第三十八章、摄政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十四章、挖美国墙角第两百四十九章、转变第一百五十四章、现在—未来第四章、狠人利奥波德二世第十一章、股灾来了第八十八章、‘‘神罗派’’在行动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两百二十七章、灵活外交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资本第五十六章、非比寻常的聚会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国之争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发第五十章、英国人的“完美战略”第七章、远洋舰队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战列舰第八十九章、希望第两百四十五章、虎视眈眈的渔翁第二十八章、头疼的战略第七十八章、不给机会(大章)第三十二章、分赃不均怎么办第四十六章、讲规矩的菲克尼第一百二十九章、贵族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一百四十八章、墙头草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国的无奈第五十一章、纠结的英法第两百四十六章、都是赢家VS没有赢家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二十九章、鼓励移民第一百五十七章、战略vs战术第七十四章、战争税第八章、奥地利公务员考试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军事的区别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奥战争爆发第四十七章、马赫迪起义第二十七章、撤退第四十五章、联邦政府的反击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六十二章、奥斯曼帝国危机第八十六章、计划暴露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两百三十章、危机来了第十三章、将星云集第五十一章、不愿意接受的现实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一百一十二章、债主的烦恼第十六章、淘金热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后的准备第七十五章、战争要为政治服务第五十八章、起义失败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艺术第三十六章、寻找对手第二十六章、战略误导
第一百零七章、规划好的命运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业贷第七十六章、联军的计划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奋斗第十章、扯后腿第五十一章、政治军事哪个重要?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还是向东?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国人的算计第十四章、误中副车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五十二章、烟酒专卖制度第两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七十三章、有坑还是要跳第十五章、吓倒了第五十四章、白折腾了第一百四十六章、搅屎棍上线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三十六章、容克们的算盘第两一十二章、货币霸权——新复本位法第两百六十章、疯子和天才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戏第四十五章、进退维谷第一百五十章、登陆倒计时第两百二十二章、黑锅天降第一百一十五章、馊主意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间反应第十七章、《劳工保护法》第九十八章、公正判决第四十七章、百态人间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两百九十五章、倒霉蛋第九十五章、时机成熟第五十一章、政治军事哪个重要?第五十一章、纠结的英法第六十一章、南北谈判第七十七章、釜底抽……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机第七十四章、异想天开的计划第五十一章、两个濒临破产的国家第三十八章、摄政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十四章、挖美国墙角第两百四十九章、转变第一百五十四章、现在—未来第四章、狠人利奥波德二世第十一章、股灾来了第八十八章、‘‘神罗派’’在行动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两百二十七章、灵活外交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资本第五十六章、非比寻常的聚会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国之争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发第五十章、英国人的“完美战略”第七章、远洋舰队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战列舰第八十九章、希望第两百四十五章、虎视眈眈的渔翁第二十八章、头疼的战略第七十八章、不给机会(大章)第三十二章、分赃不均怎么办第四十六章、讲规矩的菲克尼第一百二十九章、贵族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一百四十八章、墙头草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国的无奈第五十一章、纠结的英法第两百四十六章、都是赢家VS没有赢家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二十九章、鼓励移民第一百五十七章、战略vs战术第七十四章、战争税第八章、奥地利公务员考试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军事的区别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奥战争爆发第四十七章、马赫迪起义第二十七章、撤退第四十五章、联邦政府的反击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六十二章、奥斯曼帝国危机第八十六章、计划暴露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两百三十章、危机来了第十三章、将星云集第五十一章、不愿意接受的现实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一百一十二章、债主的烦恼第十六章、淘金热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后的准备第七十五章、战争要为政治服务第五十八章、起义失败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艺术第三十六章、寻找对手第二十六章、战略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