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蝴蝶效应

如果说法国人的反应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英国人就大受刺激了。

1861年5月12日,英国议会通过了海军法案,备受争议的两强标准正式出炉。

皇家海军开始下起了饺子,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新建18艘铁甲舰,正好超过了法奥两国铁甲舰的总和。

面对英国人的示威,弗朗茨当做什么也没有看到。不要看英法奥三国财政收入似乎差不多,可实际上奥地利能够动用经费却远远无法和英国人比。

皇家海军的军费可不仅仅是由伦敦政府承担,海外殖民政府也可以分担一部分,这是奥地利所不能比的。

既然财力上拼不过,那么不如假装看不见算了。反正大家又没有撕破脸皮,维也纳政府从来都没有说过要在海军上超越英国人。

沉默是最好的武器,对伦敦政府来说,这也是最好的结果。真要搞起军备竞赛来,两强标准会要人命的。

相比英法的反应,西班牙人的表现就令人失望了。伊莎贝尔二世就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主,也没有重塑西班牙荣光的能力。

面对开启的铁甲舰时代,伊莎贝尔二世果断的选择了认怂。西班牙政府公布的造舰计划,让吃瓜群众们感觉味同嚼蜡。

作为传统的海军强国,他们的造舰计划仅仅只有六艘,不但远远落后于英法,就连和奥地利都拉开了距离。

外界的看法,西班牙人管不到那么了,他们也是被逼无奈。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这个殖民帝国已经走向了没落。

尽管不甘心失败的海外殖民派,又在非洲大陆上开辟殖民地。因为实力的关系,他们的进度还是快不起来。

如果只是这些问题,也不是不能够解决。最麻烦的还是国内的政治斗争,伊莎贝尔二世的统治并不稳固,叛乱层出不穷。

比如说:1860年,发生在西西里岛的叛乱,西班牙政府就花费了大代价才镇压了下去。

这还是弗朗茨蝴蝶效应的功劳,国际维和联军接管了撒丁王国,大名鼎鼎的红衫军没有组织起来,不然结果就没这么美妙了。

当然,历史上加波里领导的红衫军能够成功,和英国人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没有搅屎棍的支持,他们也搅动不起风云。西班牙人也不傻,不是英国人的掩护,红衫军多半还没来得及登陆西西里岛,就被喂了鱼。

现在撒丁王国都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谁还顾得上去解放西西里岛。估计旗号刚刚竖起来,就被法国人给镇压了。

现在法国人已经视撒丁王国为囊中之物了,不少国家都在巴黎政府的外交攻势下,默认了法国人行动。

都灵郊外,一座庄园内。

加波里义愤填膺的说:“不能在这么下去了,国际联军根本就指望不上。要不了多久,撒丁王国就会变成法国人的殖民地!”

加富尔急忙劝说道:“冷静一下,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能走上武力对抗的道路。现在进行武力反抗,没有任何国家会支持我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撒丁王国内部爱国人士越来越无法忍受主权被篡夺。

国际联军除了作威作福外,就只是控制了有限地区,唯一阻止法军扩张的英国人势单力薄,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加波里讥讽道:“加富尔,你就知道忍、忍、忍,不要忘了现在大半个撒丁王国都被法国人吞下了!

所谓的国际调查团,实际上也就是英法俄奥在主导。俄国人鞭长莫及,他们就算是想要干预也要奥地利人答应才行。

我们和奥地利的关系怎么样,不用说了吧?加上这次刺杀案,弗朗茨那个暴君恨不得杀光我们。巴黎政府只要肯出价,卖掉我们是早晚的事情。

剩下的英国人也就做出了一个样子,如果他们真心想要干预的话,就不会只有这么点儿力度。

醒醒吧,现在谁都指望不上,我们能够依靠只有我们自己!”

加富尔脸色非常的难看,本来按照他的分析法奥两国相互牵制,加上英国人对他们的支持,谁也没有能力吞并撒丁王国。

他还准备挑起法奥矛盾,付出代价换取法国的支持他们吞并伦巴第和威尼西亚。结果一次刺杀案,把这一切都毁灭了。

恼羞成怒的法国人已经杀过来了,维也纳政府只是在抓凶手,对法国人向意大利地区扩张不闻不问。

这种情况下,任他有万般能耐也施展不出来。法国人的胃口太大,根本就不给他留下操作的空间。

加富尔反问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呢?还不是你们肆意妄为造成的。刺杀案爆发,你们这帮蠢货还把刺客当成了英雄,还组织活动大肆庆祝。

当初,你们就没有长脑子么?大家都怕和刺杀案扯上关系,我们千方百计的想要洗脱嫌疑,你们到好直接把麻烦往身上揽。

局势恶化到了现在这一步,都是你们一手造成的。现在还想要继续添乱,莫非是嫌法国人吞并我们的借口不够,再给他们送上一条去。

不要在我面前逞英雄,撒丁王国有几分实力,我比你们更清楚。

当初奥地利一支偏师,就可以打得我们几乎灭国,你们以为法国人做不到么?”

都是意大利三杰,不过加富尔和加波里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双方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政治观念。

一直以来都是加富尔占据优势,直到各国军队接管撒丁王国后,激进派思想才逐渐兴起,加波里也是这个时候脱颖而出的。

只不过激进派被打压的有点儿惨,很多成员都被国际调查团给抓了。基本上跳得欢的,都牵扯到了刺君案中。

想要采用武力驱逐法国人,实际上也是激进派万般无奈之下的选择,要是再继续托下去,他们连一博之力都没有了。

调查进行到了现在,已经确定了多名参与者和知情者。但这些人仅仅只是烧炭党的中层,说他们是幕后黑手,法奥两国根本就不信。

没有办法高层都不想死,没有人肯站出来抗下罪名。下面到是有人愿意当这个英雄背黑锅,可惜不够这个资格。

现实就是这么的扯淡,明明查到了真凶,偏偏大家又不相信。或者说是在利益面前,选择性的不相信。

……

肯塔基州,作为林肯总统的出生地,这里仍然是一个畜奴主。总人口已经突破了一百万,其中黑奴数量超过了四分之一,奴隶主们的实力可想而知。

不过资本家们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在南方各州宣布独立过后,肯塔基州发生了内部分裂。

一部分人主张加入南方联盟独立,一部分人主张留在北方联邦,双方的实力差距不大,很难压倒对方。

影响最终结果的就变成了南北双方的外交博弈,谁能够拉拢到更多的支持者,肯塔基州就会倒向哪一边。

原本历史上,北方政府成功拉拢了肯塔基州。不过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国际势力的干预影响到了很多人的立场。

好在肯塔基州是一个内陆州,欧洲列强在这里的影响力并不大。不然在英法奥西四国的公关下,他们早就倒戈了。现在结果还是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为了说服肯塔基州支持联邦政府,林肯不但派出了代表,还亲自写信给肯塔基州的大人物们,许诺了不少利益。

当然,他一个人怎么有时间写这么多信,就不用深究了。这都是惯例,哪个领导没有几个秘书啊,何况是总统呢?只要挂了他的名字,那就代表他的立场。

相比之下,南方政府的表现就要差得多了。活动的对象仅限于种植园主,很少去拉拢资本家。

要不是奥地利的介入,他们还会一直疏忽下去。

北方政府代表康纳尔劝说道:“塞巴特,你还在犹豫什么?很明显南方政府勾结了英法奥西四国,企图要分裂伟大的美利坚。”

作为一名资本家,爱国和塞巴特扯不上任何关系。美国分裂与否对他来说,还不如利益更加实际。

本来一开始他是支持北方政府的,可是南方政府的允诺也令他动心。毕竟联邦政府中资本家实力强大,要面临的竞争对手非常多,他没有什么优势。

南方政府虽然是种植园主们的天下,可是这里的资本家实力薄弱,竞争对手不强,还可以获得廉价的工业原材料。加入南方政府后,他获得的利益似乎更大。

如果不是考虑到南方政府的低关税政策,会面临外来工商业产品的竞争,他早就下定了决心。

显然,欧洲各国的干预影响了他的判断,从一开始塞巴特就认为南方政府能够独立。

不光是他,很多美国人都认为北方政府会妥协。这个年代,美国人还没有足够的底气,对联合起来的列强说不。

塞巴特想了想说:“康纳尔先生,我肯定是支持联邦政府的。

但是肯塔基州的种植园主们实力雄厚,如果冒然做出表决,我担心他们会采取过激行动,不如等等看再说。”

犹豫不决的时候,自然用拖字决了。事关自身利益,万一做错判断,后悔就来不及了。

说起来也搞笑,南方政府居然用市场忽悠资本家,但现实就是这么喜剧。

北方政府还在忽悠种植园主呢?林肯总统多次许诺不会废除奴隶制,政府会保障大家的合法权益。

最终能不能兑现,只要想想政客们的节操就知道了。双方都在开空头支票,就看谁画出来的大饼更加能吸引人。

第八十二章、一场比错的战争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二十五章、冲量模式第二十二章、转折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二十六章、战略误导第二十八章、债券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价第五十四章、钓鱼执法第六十六章、收钱了第八十五章、暗度陈仓第十八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六十三章、阴谋——阳谋(月票加更)第六十二章、奥斯曼帝国危机第六十四章、危机中总是伴随着机遇第两百零四章、站队的时候到了第四十三章、被迫进行的改革第七十九章、春秋大梦第十四章、纷乱的世界第一百一十五章、馊主意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样炼成的》第五十三章、节操碎地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计第两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钱第四十一章、越来越远的真相第一百零二章、命悬一线的撒丁王国(求票票)第五十章、乌合之众的狠第五十六章、非比寻常的聚会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长第两百二十四章、奥地利威胁论第两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一百零三章、作死遇到坑队友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结舌的战略第十五章、人性第一百七十三章、投机者第一百三十七章、战地记者第八十三章、小内阁第一百五十八章、墙倒众人推第两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二章、争取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剂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线第七十二章、善后准备第两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一百章、捧杀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静的时候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一百一十二章、债主的烦恼第九十九章、豪赌第三十四章、非战之罪第十七章、善于学习的法国人第八十四章、开辟新战线第九十五章、六六条约第十四章、金矿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还是向东?第十八章、危机四伏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三十章、麻烦事儿第九十六章、粮食=劳动力第八十八章、水淹七军第八十一章、转折之战第二十四章、铁路网第一百八十九章、观念之差第一百七十二章、政客的良心第六十九章、实用主义者第七十七章、历史的修正力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机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发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节操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军第十一章、股灾来了第一百零九章、后勤告急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业贷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后的准备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门艺术第二十五章、大国梦第两百九十五章、倒霉蛋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一百章、日俄断交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灾预兆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笼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们的内海第两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一章、强取豪夺第十九章、发财?从挪用**开始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国行第六十五章、都不好过第二十七章、不给活路第两百二十五章、分赃会议
第八十二章、一场比错的战争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二十五章、冲量模式第二十二章、转折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二十六章、战略误导第二十八章、债券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价第五十四章、钓鱼执法第六十六章、收钱了第八十五章、暗度陈仓第十八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六十三章、阴谋——阳谋(月票加更)第六十二章、奥斯曼帝国危机第六十四章、危机中总是伴随着机遇第两百零四章、站队的时候到了第四十三章、被迫进行的改革第七十九章、春秋大梦第十四章、纷乱的世界第一百一十五章、馊主意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样炼成的》第五十三章、节操碎地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计第两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钱第四十一章、越来越远的真相第一百零二章、命悬一线的撒丁王国(求票票)第五十章、乌合之众的狠第五十六章、非比寻常的聚会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长第两百二十四章、奥地利威胁论第两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一百零三章、作死遇到坑队友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结舌的战略第十五章、人性第一百七十三章、投机者第一百三十七章、战地记者第八十三章、小内阁第一百五十八章、墙倒众人推第两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二章、争取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剂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线第七十二章、善后准备第两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一百章、捧杀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静的时候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一百一十二章、债主的烦恼第九十九章、豪赌第三十四章、非战之罪第十七章、善于学习的法国人第八十四章、开辟新战线第九十五章、六六条约第十四章、金矿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还是向东?第十八章、危机四伏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三十章、麻烦事儿第九十六章、粮食=劳动力第八十八章、水淹七军第八十一章、转折之战第二十四章、铁路网第一百八十九章、观念之差第一百七十二章、政客的良心第六十九章、实用主义者第七十七章、历史的修正力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机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发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节操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军第十一章、股灾来了第一百零九章、后勤告急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业贷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后的准备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门艺术第二十五章、大国梦第两百九十五章、倒霉蛋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一百章、日俄断交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灾预兆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笼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们的内海第两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一章、强取豪夺第十九章、发财?从挪用**开始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国行第六十五章、都不好过第二十七章、不给活路第两百二十五章、分赃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