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战争责任

欧洲两大阵营对立,最担心却不是四个当事国。无论是俄奥、还是英法,都有各自的优势,足以自保。

真正倒霉的还是夹在两大联盟中间的小国。现在两大阵营矛盾尚未激化,大家还可以勉强应付。

一旦双方矛盾升级,大家就要被迫站队了。事实上,地缘政治已经决定了各国的站队方向,根本就容不得他们自己选择。

西欧各国只能支持英法,东欧、北欧、南欧各国则必须支持俄奥,中欧各国最苦逼,压根儿不知道该咋选。

中立?

暂时没有问题,一旦两大同盟对上了,他们就成为了最早的牺牲品。

无论倒向哪一方,都会被另外一方狠揍。尤其是比利时这种苦逼,糟糕的战略位置决定了他们无法独善其身。

当然,这是最糟糕的结局。短时间内,两大联盟还看不出有爆发战争的迹象。

忧患意识强烈的利奥波德二世已经坐不住了。原本英奥都是比利时的准盟友,大家一起抵制法国人向中欧扩张。

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英法结盟了,那么英国人当初承诺的保护比利时安全还有效么?

外交大臣朱尔慎重说道:“陛下,奥地利外交部发来了照会,邀请我们和瑞士、北德意志联邦、西班牙缔结一份维护欧洲和平稳定条约。”

打开地图就知道,上述各国都是法国人的好邻居。在排除法国人之后,缔结一份这样的条约,针对的是谁不言而喻。

这完全可以看做是对英法结盟的一次反击,奥地利是准备用实际行动证明,没有英国人参与照样可以围堵法国人。

利奥波德二世疑惑的问:“奥地利人就只邀请了四国参与,没有继续邀请的国家啦?”

理论上来说,上述四国都要直面法国人的威胁,有切肤之痛是最容易向奥地利靠拢的。

可是“反法”,从来都是欧洲各国共同的事情,而不是单独一国一家的问题。突然的转变,令利奥波德二世难以接受。

外交大臣朱尔肯定的回答道:“奥地利确实只邀请了我们四国,据说是维也纳政府担心别的国家没有切肤之痛,遏制法国人的立场不坚定,有可能会接受法国人的收买,在联盟中间搞破坏。

或许在维也纳政府看来,遏制法国人向外界扩张,五国联手已经足够了。”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法兰西虽然强大,却没有和奥地利拉开质的差距,加上西比瑞德四国后,反法同盟就稳了。

相比一个内部分裂的联盟,还不如一个有共同利益,能够彼此合作的小联盟更靠谱。

首相奥古斯特叹了一口气道:“如果是这样,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大麻烦了。

没有欧洲各国一起参与分担压力,亲法的西班牙政府多半不会参与,毕竟法国人现在西进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们的压力并不大。

瑞士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他们的立场实质上并不重要。如果瑞士政府坚持中立,奥地利多半也不会逼迫。

在法奥之间做选择,北德意志联邦肯定是支持奥地利的,就算英法结了盟,他们也会更加倾向奥地利。

因为实力的关系,在短时间内,北德意志联邦还拥有暂时中立的实力。

只要两大联盟不开战,他们就可以充当法奥之间的缓冲,暂时不用明确站队。

看似试探性的邀请,实际上就是在逼迫我们站队。在俄奥和英法之间,我们必须要选一边。”

最悲剧的莫过于此了,别人都有可能躲过去,就剩下苦逼的比利时躲不开。

没有办法,法国人图谋比利时的野心,总是需要人去遏制的。

原本承担这项重任的是英奥两国,现在英国人转身和法国人结盟,能够继续遏制法国人野心的就只剩下奥地利了。

现在拒绝了奥地利,那么未来遭遇法国入侵的时候,比利时就只能孤军奋战了。

至于英国人,大家实在是没有信心。就算是伦敦政府肯出兵干预,不等英国陆军扩编完成,比利时都作古了。

犹豫了再三后,利奥波德二世缓缓说道:“外交部派人和奥地利谈,共同防御法国人的条件我们可以签,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要严格保密。

奥地利可以不在乎得罪法国人,我们可没那份儿能耐去惹事。记得在条约内容约定,奥地利必须要给我们提供安全保护。

同时派人加强我们和北德意志联邦、瑞士、荷兰等国的联系,真到了关键时刻,他们的立场也非常的重要。”

比利时倒向奥地利也是迫不得已,现在对他们野心勃勃的是法国人,而不是相隔数百里的奥地利。

加入英法一方,就是与虎谋皮。盟友的身份,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一个操作不好,就被人给生剥活吞了。

选择签订密约,实际上就是利奥波德二世的避险之策。

能瞒天过海最好,实在是瞒不过去,能晚一天暴露,也晚一天承担风险。

……

和比利时相比,北德意志联邦就热闹了,反对的支持的不一而足。

本来说好保密的,结果不等争论出一个结果出来,消息就已经满天飞了。

没有任何意外,当事情摆在了桌面上时,也意味着奥地利的拉拢计划失败了。

迫于英法的压力,西班牙和瑞士先后婉拒了维也纳政府的提议,至于比利时也只是暗中在接触,明面上比利时政府同样不敢站队。

……

失败的消息传来,弗朗茨并没有感到奇怪。谁都不是傻子,奥地利现在出面搞反法联盟本质上就是在拉炮灰,根本就骗不了聪明人。

随着法国经济的恢复,国内主战派的声音越来越大。

以贵族为首的军方想要战功,资本家想要解决煤炭供应问题,这些恰好都是战争能够解决的。

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出现英国人抛出一个诱饵,法国政府就愿意放弃两国之间的百年仇恨——结盟。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拿出了一份文件,说道:“陛下,这是和比利时政府谈判的初步成果,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权利与义务的分配。

比利时政府借口自身实力不足,只愿意承担部分战争责任。

仅限于:法国人入侵中欧,他们才会出兵参战。

如果我们和法国人在意大利地区爆发战争,比利时只答应给予物资上的援助,明面上他们要保持中立。”

有限战争责任,实际上就相当于不承担战争责任。

打开欧洲地图就知道,法国人入侵中欧的最佳路线,就是从比利时借道。

敌人都打上门了,就算是没有联合防御条约,比利时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

看似明奥地利有些吃亏了,实际上这才是相对公平的条约。

就比利时的体量,真要是法奥在意大利地区开打,他们加入进来也起不到作用。

法国人一支偏师就可以击败他们,到时候奥地利还是免不了出兵救援。

拉拢比利时的最大价值,不是指望比利时能够爆发多强的战斗力,发挥多大的作用。

主要是奥军在战场上占据上风过后,可以从比利时借道长驱直入,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没怎么犹豫,弗朗茨就做出了决定:“答应他们的要求,不过要加上一条借道的要求。

如果我们和法国人爆发战争,需要借道的时候,作为盟友他们必须要放行,并且帮忙维护好后勤。

作为回报,战争胜利后战利品也有他们的一份,法比两国存在争议的领土,可以全部归他们所有。”

空头支票谁不会开,反正许诺出去的是法国领土,比利时要是有胃口就送他们好了。

不光是比利时,但凡是有盟友加入,弗朗茨都不介意他们在法兰西获得一块土地。

对待敌人嘛,自然是要狠狠的削弱。原时空的普法战争,没有能够完美收官,就是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削弱法兰西。

无论是赔款,还是割地,都只能让人感觉肉疼,根本就致不了命。

要是普鲁士王国当时外交再灵活一点儿,忽悠住了西班牙、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国,拉着大家一起上去分赃,或许结局就大不相同了。

当所有的邻居都拿了好处后,大家处于了同一战线上。作为胜利者,没有人希望看到自己的敌人复兴。

到时候,就是大家一起联合打压法兰西。巴黎政府就算是再厉害,也顶不住那么多敌人一起照顾。

第两百九十七章、两份条约第八十章、送上门的借口第三十四章、非战之罪第二十六章、南非风云起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联邦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一百六十八章、夺取指挥权第三章、法国的应对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两百三十八章、换个听话的上台第六十一章、刺背第四十二章、军事准备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战略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赢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强时代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两百一十九章、最后的筹码第四十章、逼宫第两百一十九章、最后的筹码第九十八章、公正判决第九十五章、中华会馆第一章、新的时代——神盾结算体系第三十六章、选择很重要第十章、波旁复辟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战斗力第三百零七章、补刀第两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三百零六章、针对性打击第两百二十五章、分赃会议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计第两百四十三章、修修补补第二十三章、核心产业第一百三十九章、影响深远的胜利第两百五十七章、各显神通第两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八十五章、装逼技术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来的国策第四十一章、日渐壮大的农产主阶级第五十五章、罗马起义爆发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说的事儿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三十六章、容克们的算盘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四十三章、拿破仑三世的想法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一百四十三章、风波起第四十章、逼宫第九十六章、战争借口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势所趋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零四章、琐碎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宪第二十五章、大国梦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计第十章、波旁复辟第十五章、吓倒了第两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二十八章、准备第八十七章、分裂第六十一章、刺背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一百一十六章、联姻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争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十三章、“爱心”人士出没第一百三十一章、迟缓第四十八章、烂摊子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来的第两百六十一章、筹码第八十九章、风波起第三十三章、退群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势和游击队第一百章、捧杀第九十九章、法国版的大型翻车现场第八十二章、带不动的猪队友第八十一章、坎贝尔改革第两百三十三章、添堵第六十三章、战略重心转移第七十七章、问题军舰第九十三章、算计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战略第七十七章、历史的修正力第二十四章、摊牌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维希二世第七章、黑暗时代第三十九章、渔翁现第两百三十章、毛奇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权利斗争(求票票)第十三章、将星云集第三十一章、预算第七章、巴黎公社第九十四章、不归路第一百七十九章、资源陷阱第六十八章、开普敦条约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杀人第七十五章、利益动人心第四十八章、诱敌深入第五十章、法兰克福会议
第两百九十七章、两份条约第八十章、送上门的借口第三十四章、非战之罪第二十六章、南非风云起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联邦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一百六十八章、夺取指挥权第三章、法国的应对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两百三十八章、换个听话的上台第六十一章、刺背第四十二章、军事准备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战略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赢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强时代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两百一十九章、最后的筹码第四十章、逼宫第两百一十九章、最后的筹码第九十八章、公正判决第九十五章、中华会馆第一章、新的时代——神盾结算体系第三十六章、选择很重要第十章、波旁复辟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战斗力第三百零七章、补刀第两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三百零六章、针对性打击第两百二十五章、分赃会议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计第两百四十三章、修修补补第二十三章、核心产业第一百三十九章、影响深远的胜利第两百五十七章、各显神通第两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八十五章、装逼技术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来的国策第四十一章、日渐壮大的农产主阶级第五十五章、罗马起义爆发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说的事儿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三十六章、容克们的算盘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四十三章、拿破仑三世的想法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一百四十三章、风波起第四十章、逼宫第九十六章、战争借口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势所趋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零四章、琐碎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宪第二十五章、大国梦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计第十章、波旁复辟第十五章、吓倒了第两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二十八章、准备第八十七章、分裂第六十一章、刺背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一百一十六章、联姻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争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十三章、“爱心”人士出没第一百三十一章、迟缓第四十八章、烂摊子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来的第两百六十一章、筹码第八十九章、风波起第三十三章、退群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势和游击队第一百章、捧杀第九十九章、法国版的大型翻车现场第八十二章、带不动的猪队友第八十一章、坎贝尔改革第两百三十三章、添堵第六十三章、战略重心转移第七十七章、问题军舰第九十三章、算计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战略第七十七章、历史的修正力第二十四章、摊牌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维希二世第七章、黑暗时代第三十九章、渔翁现第两百三十章、毛奇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权利斗争(求票票)第十三章、将星云集第三十一章、预算第七章、巴黎公社第九十四章、不归路第一百七十九章、资源陷阱第六十八章、开普敦条约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杀人第七十五章、利益动人心第四十八章、诱敌深入第五十章、法兰克福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