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刘邦亲征

南郑城外的营地,周亚夫还在抓紧训练细柳营。

只要在汉王出山之前,细柳营训练完毕,那么周亚夫的目的就达到了。

一只鸽子落入陈平的宅邸,陈平解开绑在鸽子爪子上的小竹筒,取出其中的纸条。

“张华突然进攻河东,他这是声东击西,要在我们汉军与金兵夹击关中之前,率先打败金兵……”

以陈平的智谋,不难猜出张华的意图。

不过即使陈平猜出了张华的用意,也要采取对策,才能化解张华的攻势。

刘邦势力得知关中的夏军突然讨伐河东,由冯异的云台军团、李绩的十六卫军团,围困陈仓,牵制汉中的汉军、西凉的秦军,不由惊慌,立即调兵遣将。

大金国要求刘邦的汉军尽快出陈仓,进入关中作战,牵制夏军,分摊河东的压力。

“张华显然不想看到周亚夫的细柳营训练完成,也选择了一个不适合汉军出征的时间……此人还真是狡诈……”

陈平看出了张华其他的意图。

张华没有消极防御,等待汉军和金兵合击关中,而是主动出击,选择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攻击方向。

张华选择的时机也很微妙。

周亚夫的细柳营还没有训练完毕,又值秋冬之际。

如果汉军出山,战事拖延至寒冬,汉军需要在陈仓一带过冬,那么汉军还要携带过冬的棉衣和被褥,才敢进入关中。

张华给刘邦、陈平抛出一个难题。

以陈平的智谋,竟然也陷入被动,完全进入张华的节奏。

汉军不进入关中,河东的女真人就要独力承受夏军的兵锋。

张华阵营,也有不少厉害的智囊,三国的陈宫、大唐的李绩、东晋的谢安,这些智囊都在推算汉军的对策,并且将汉军的后路堵死,逼迫汉军在不利的情况下出兵。

“汉王可率领诸将,提前进入关中,待末将训练细柳营之后,作为后续援军。”

周亚夫找到汉王刘邦,改变策略。

张华明显是针对周亚夫,在周亚夫的细柳营训练完成之前,尽快拿下河东。

如果不懂得变通,就会落入张华的圈套。

“出兵关中,本王亲自督军。”

刘邦发汉军十万,作为第一批进入关中的兵马,而周亚夫继续在汉中练兵,在细柳营招募出来之后,率领五万汉军,作为后援。

“孤还没进入关中,张华就给孤一个下马威,打乱我们的部署,此人比起项羽还要难缠。”

刘邦神情凝重,张华与他曾经的对手项羽大相径庭。

项羽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无坚不摧,刘邦不敢与项羽野战。

张华不按常理出牌,用兵诡异,反而比项羽更加棘手。

刘邦对付项羽有一套心得,那就是剪除其羽翼,离间其部属,与项羽对峙下去,项羽必败。

然而刘邦对付项羽的手段,对张华却无济于事。

张华比起项羽要难以揣测多了。

萧何说道:“主公尽管进军关中,粮草辎重,我来提供。”

“有你经营汉中,我自然没有后顾之忧,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在前方是否可以取胜。”

“主公不试试,又如何知道不敌?困在汉中,只能坐以待毙,进军关中,还有一线生机。”

“萧何你说的是,如果不试试,又如何知道胜负。”

刘邦打定主意,发兵十万,出兵陈仓道。

灌婴、樊哙、夏侯婴等武将,跟随刘邦出征,至于周勃、周亚夫父子,在汉中练兵,等到细柳营招募出来,再进军关中。

“骑兵部队就交给末将吧!”

灌婴执掌汉军骑兵部队。

灌婴这支郎中骑兵是为数不多可以与项羽的楚国骑兵抗衡的精锐骑兵。

“李必、骆甲,你们二人担任灌婴之副将。”

刘邦临时任命两个秦国人,担任左右校尉,相助灌婴,统领骑兵部队。

谢玄、陈庆之等军团都有副将,汉军的骑兵军团自然也有副将。

“主公,该上马车了。”

夏侯婴亲自为刘邦驾驭马车。

刘邦登上马车,随十万汉军,进入陈仓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是楚汉争霸的起点,刘邦继续认准了这条路,重现还定三秦的奇迹。

汉军的旌旗招展,队伍延绵不绝。

汉军一有动静,张华部署在汉中的细作立即飞报长安。

周勃、周亚夫父子目送十万汉军出山,对前途充满迷惘。

“秦末,天下诸侯,只有汉王与项羽两人可以成事,其余诸侯,皆是陪衬。而如今天下间,威胁不亚于项羽的诸侯,至少有十人。”

周勃也不确定是否可以取胜。

秦末,各个诸侯要么站队刘邦,要么站队项羽,无论投靠哪一方,都有五成概率成为从龙之臣,而如今诸侯林立,周勃也不确定刘邦势力是否可以取得天下了。

当初一个项羽就让刘邦势力打了好几年,还要韩信、彭越、英布等诸侯相助,这才灭了项羽。

但现在刘邦没有韩信、张良,想要统一天下,概率太低。

有些诸侯,武力不如项羽,综合能力却远远超过项羽,难缠许多。

“我们尽管一试。”

周亚夫也没有把握取胜。

他不认为自己可以完全取代韩信的地位。

韩信是天生的军事天才,周亚夫也是天才,只是天才亦有差别。

“十万汉军出陈仓!”

“立即告知云台军团、十六卫军团,告知长安城、咸阳城、商州镇!”

负责探查消息的锦衣卫、夜不收通过两套相互独立的情报体系,向后方传达汉军出山的情报。

张华建立两套情报体系,为的是保证情报万无一失。

另外,锦衣卫主要负责领地的情报,而夜不收主要负责边塞和敌境的情报。

有时候,锦衣卫也会向敌对诸侯渗透。

十万汉军在陈仓道行军时,围困陈仓的冯异、李绩已经得到消息。

冯异、李绩在陈仓道的出口布下重兵,准备在陈仓迎战刘邦的汉军。

与传说中的汉高祖交战,冯异、李绩也有些不安。

他们的不安倒不是来自于刘邦的军事能力,而是刘邦的名声。

“项羽多次击败刘邦,匈奴冒顿单于也在白登山围困刘邦,如此来看,高祖还不至于无法战胜。挑战高祖,真是令人忐忑和……兴奋。”

赵破奴在冯异的云台军团效力,他是汉武帝时期的武将,奉命在陈仓迎战刘邦,相当于以下克上。

赵破奴莫名感到兴奋。

“如果对手是霍将军和卫将军,那么我必定会束手就擒。”

赵破奴认为霍去病、卫青在战役中的威胁远大于刘邦。

在战场上遇到刘邦,还能一战,但如果遇到霍去病、卫青,赵破奴直接不打了,因为赵破奴没有勇气击败曾经的上级,那两个使用骑兵的绝世天才。

十万夏军,分三万围城,七万迎敌。

“主公有命令,令云台、十六卫军团,背靠渭水筑营,待刘邦出陈仓道之后,与之对峙,不得轻易出战!”

在冯异、李绩做好迎战准备时,张华的命令到达,要求冯异、李绩改变战术。

冯异、李绩二人立即揣度张华的用意。

“汉军出秦岭,需要从南郑运粮至陈仓,消耗巨大,而我们的粮草可顺着渭水运输,补给方便。主公这是以逸待劳,耗死刘邦。”

“你还少考虑了一点。主公在等待寒冬到来,到时汉军补给更加困难,兵马疲惫,就是我们进攻的契机。”

“以汉中的粮草,无论如何也耗不过关中。”

冯异、李绩有资格成为两个五万人军团的军团长,皆是统帅、智力都首屈一指的人物,很快揣测出张华要求他们采取守势的原因。

正要迎击刘邦的冯异和李绩,立即调整部署,背靠渭水,构筑五里营垒,以逸待劳。

长安城,张华亲自挂帅,率领十二万禁军东征。

五万北府军攻入河东,正在围攻蒲州,张华见北府军推进顺利,于是坚定了先破大金国的决心。

十二万禁军在长安城外誓师,其中,巾帼军四万人。

花木兰、孙尚香、梁红玉、吕玲绮等巾帼女将披坚持锐,英姿飒爽。

巾帼军有骑兵、弓兵、弩兵、步卒,不亚于任何一个军团,吕玲绮为巾帼军第一猛将。

花木兰经过历练,统帅值已经到了80,勉强可以执掌这支军团。

巾帼军真正的主将,依然是张华。

虎卫军两万人,许褚、周泰两员猛将披着三层重甲,犹如铁塔矗立,坚不可摧。

长水营两万人,邓艾、赵广被张华从陈仓召回,用于攻略河东。

邓艾、赵广在当前张华势力诸将之中,不算特别显眼,但每次张华使用奇兵,长水营都在张华优先考虑的序列。

白莲军一万人。这一万白莲军是唐赛儿从白莲教众之中挑选出来的精锐。

另外,四支特殊的精锐骑兵,白袍军、杨家军、曳落河、烈火弓骑,无不兵甲齐备。

张华在出兵之前,亲自在长安城外检阅禁军,鼓舞士气。

十二万禁军,排列成八个大方阵,每个方阵又分为若干个小方阵,真正是气吞万里如虎!

长安城不少居民站在城墙上观望,人声鼎沸。

因为张华在长安城外巡视十二万禁卫军,长安城的民心和治安竟然因此上升。

强大的兵力,让长安城的居民产生安全感。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中天阁书院的教书先生也在人群之中,深受震撼。

不只是这个教书先生,其他隐居在长安城的大人物,也深有感触,甚至产生了出仕之意。

“这支兵马,或许可以打通丝绸之路!”

富商沈万三一直想着将买卖做到西洋,看到张华的煌煌禁卫,沈万三认为有必要结交这个领主。

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鸯降服(十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石兵八阵第二十八章 蒋钦第三百三十五章 剑仙李白(月底求月票)第九十六章 清军压境【求订阅】第五十五章 盐铁贸易第三章 第一批村民第六百八十三章 援军抵达第六百九十八章 精忠报国!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六百一十三章 凉州诸将!(4000字)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阶秦锐士第七百零一章 岳飞父子第三百五十章 李绩的领悟!第六百一十三章 凉州诸将!(4000字)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璧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骑第三百四十四章 解围第五百四十五章 张飞到来第二百一十二章 陆王心学第一百四十五章 八千曳落河第二百零六章 重建北府军第七十九章 北宋种家军第一百一十章 血色梁家堡第四百二十一章 吴起、庞涓,重建魏武卒!第六百零七章 七进七出!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子诞生第四百五十六章 梨花枪法的奥秘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机营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将的窝囊死法第六百六十七章 齐国众将第五百九十九章 赵破奴与霍去病!第五百三十八章 交换张飞(4000字)第二百四十六章 招揽飞将第二百四十八章 鲜卑骑兵南下第二十七章 水贼第五百六十章 秦良玉的天赋!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东丞相第三百七十一章 倒霉的于禁第一百零五章 蒙恬的真正实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唐军南下(4000字)第六百九十五章 召见韩信第三十五章 金兵来袭第一百五十二章 闯王李自成第四百七十六章 生擒怯薛长!第六百八十三章 援军抵达第七十五章 诗人杜牧第五十一章 陈宫,火牛计第二十三章 乞活帅陈午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战李存孝!第一百八十二章 鸦儿军第二百一十六章 围困陈仓第四十九章 孙尚香受伤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骑第三百四十八章 陈桥兵变:宋王,赵匡胤!第四百七十一章 兰陵王臣服!第三百九十六章 吴起拜将第五百三十八章 交换张飞(4000字)第六百一十七章 关羽的踪迹!第十八章 少女与骑砍第四百七十八章 罗士信VS英布第二十一章 明朝御用工匠第六百七十章 六军镜!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存孝的斩首行动第六百七十七章 吕布、五虎将到来!第三百二十章 左拥右抱第二百二十三章 马其顿方阵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生神力,秦武王!第六百九十章 死战唐太宗!第七十一章 莫欺少年穷第三百八十三章 卧龙示警第四百七十七章 刺杀诸葛亮第四百六十二章 猛将张华第六百九十章 死战唐太宗!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论英雄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破机关城!第五百零一章 秦始皇VS亚历山大(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袁绍的客将第五十一章 陈宫,火牛计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破李元昊!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五百三十三章 崛起于漠北的汉军(3000字)第一百三十七章 改名杨业第三百零二章 生擒辽太宗第二百零四章 谢玄与谢道韫第四百五十五章 贺兰山斗将第六十二章 孙尚香的兵种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军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于少保第六百二十五章 荆轲刺秦(4000字)第四百零四章 绝世天才,宋武帝刘裕!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尔衮出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闯王李自成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亚子,我来抓你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世宗柴荣(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王对王,大战李世民!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风营与玄甲军第三十四章 金兀术第二百九十九章 重生的吕布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东丞相
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鸯降服(十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石兵八阵第二十八章 蒋钦第三百三十五章 剑仙李白(月底求月票)第九十六章 清军压境【求订阅】第五十五章 盐铁贸易第三章 第一批村民第六百八十三章 援军抵达第六百九十八章 精忠报国!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六百一十三章 凉州诸将!(4000字)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阶秦锐士第七百零一章 岳飞父子第三百五十章 李绩的领悟!第六百一十三章 凉州诸将!(4000字)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璧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骑第三百四十四章 解围第五百四十五章 张飞到来第二百一十二章 陆王心学第一百四十五章 八千曳落河第二百零六章 重建北府军第七十九章 北宋种家军第一百一十章 血色梁家堡第四百二十一章 吴起、庞涓,重建魏武卒!第六百零七章 七进七出!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子诞生第四百五十六章 梨花枪法的奥秘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机营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将的窝囊死法第六百六十七章 齐国众将第五百九十九章 赵破奴与霍去病!第五百三十八章 交换张飞(4000字)第二百四十六章 招揽飞将第二百四十八章 鲜卑骑兵南下第二十七章 水贼第五百六十章 秦良玉的天赋!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东丞相第三百七十一章 倒霉的于禁第一百零五章 蒙恬的真正实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唐军南下(4000字)第六百九十五章 召见韩信第三十五章 金兵来袭第一百五十二章 闯王李自成第四百七十六章 生擒怯薛长!第六百八十三章 援军抵达第七十五章 诗人杜牧第五十一章 陈宫,火牛计第二十三章 乞活帅陈午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战李存孝!第一百八十二章 鸦儿军第二百一十六章 围困陈仓第四十九章 孙尚香受伤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骑第三百四十八章 陈桥兵变:宋王,赵匡胤!第四百七十一章 兰陵王臣服!第三百九十六章 吴起拜将第五百三十八章 交换张飞(4000字)第六百一十七章 关羽的踪迹!第十八章 少女与骑砍第四百七十八章 罗士信VS英布第二十一章 明朝御用工匠第六百七十章 六军镜!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存孝的斩首行动第六百七十七章 吕布、五虎将到来!第三百二十章 左拥右抱第二百二十三章 马其顿方阵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生神力,秦武王!第六百九十章 死战唐太宗!第七十一章 莫欺少年穷第三百八十三章 卧龙示警第四百七十七章 刺杀诸葛亮第四百六十二章 猛将张华第六百九十章 死战唐太宗!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论英雄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破机关城!第五百零一章 秦始皇VS亚历山大(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袁绍的客将第五十一章 陈宫,火牛计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破李元昊!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五百三十三章 崛起于漠北的汉军(3000字)第一百三十七章 改名杨业第三百零二章 生擒辽太宗第二百零四章 谢玄与谢道韫第四百五十五章 贺兰山斗将第六十二章 孙尚香的兵种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军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于少保第六百二十五章 荆轲刺秦(4000字)第四百零四章 绝世天才,宋武帝刘裕!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尔衮出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闯王李自成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亚子,我来抓你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世宗柴荣(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王对王,大战李世民!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风营与玄甲军第三十四章 金兀术第二百九十九章 重生的吕布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东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