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难知如阴,动如雷震!(5000字)

“我想起来一件事情,在范增攻灭周围一些诸侯时,这些诸侯就此消失,我怀疑其中有诈。”

朱骥在鲁县,想起了有关西楚亚父范增的事情。

范增在重建大楚的过程中,和张华一样,击败了不少诸侯,只不过,范增击败的诸侯,突然就销声匿迹了。

现在想来,朱骥发现了其中的蹊跷之处。

鲁国主力退守机关城,让朱骥有闲暇思考楚国的情况。

朱骥很快想到了不妥的地方,那就是与范增为敌的诸侯,多数都销声匿迹了。

朱骥的部下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们锦衣卫打听过了,这些与范增为敌的诸侯,多数被范增杀死或者兵败逃亡。。”

“你的说法也有道理。”朱骥一杯酒下肚,突然灵光一闪,“如果这些诸侯,只是改名换姓了,没有战死或者逃亡,而是暗中为范增效力,你说会如何?”

“嘶……以范增的能力,确实有可能。”

“要是真的如此,那么可能是我们锦衣卫失察了,必须尽快通知范仲淹、柴荣、诸葛亮等人。”

朱骥认为范增有可能这么做,于是分派人手,通知夏军各个武将,注意范增那边的情况。

然而, 狄青已经在和楚国的隐藏军团决一死战。

“青龙飞升!”

狄青的龙刀挥出一道暴烈的青色刀气, 恐怖的青色气浪斩灭前方一群楚军士卒!

十万阴军团,弥漫的黑色真气连绵成十里长的黑色长城!

狄青的拱圣军具装铁骑则有金光护体,犹如金色城墙,与十万楚军撞击!

狄青集中骑兵, 驰突其中一段防线, 要以最快的速度,打开缺口!

“挡我者死!”

狄青大刀翻腾, 青龙之影环绕在狄青身边, 不时劈出青色刀光,璀璨的青色刀光直接灭掉一支楚军小队!

拱圣军快速突破, 被十万阴军团的黑雾笼罩,众人像是陷入了迷雾之中, 楚军士卒在暗影中, 时隐时现, 狄青的骑兵难以知道对方的具体位置。

阴军团的军团旗有遮蔽军情、隐藏行踪的效果,如乌云蔽日!

范增按照《孙子兵法》建立的风林火山阴雷六大军团, 与罗马军团一样, 有专门的军团旗, 可以赋予军团各种效果!

风林火山阴雷六大军团,分别对应其疾如风, 其徐如林,侵掠如火, 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风林火山阴雷六大军团,要是全部倾巢而出, 会是相当可怕的力量。

此前, 范增只是动用风林火山四个军团对外征战,阴、雷两个军团, 还是首次出战!

阴军团的主将脸色阴沉,看着入阵的狄青,他挥手向手下的将士示意:“变阵,拦住他们。”

“遵命!”

阴军团在黑雾中快速移动, 从一字长蛇阵变为厚实的鱼鳞阵, 阻挡狄青的具装铁骑进行居中突破。

黑雾中,楚军士卒借助黑雾隐匿行踪,向狄青的骑兵射来弩箭,还有楚军长枪兵握着长枪, 刺向马背上的骑兵。

战马的哀鸣声在黑雾中响起,一个具装铁骑的战马被楚军的刀剑斩断马腿,人仰马翻,在地上拱出大量泥土,还有一个倒霉的楚军长枪兵被栽倒的具装骑兵撞死,血肉模糊!

“喝!”

狄青暴喝一声,真气冲击四方,震开周围的黑雾,露出在黑雾中集结的楚军。

狄青手腕一翻,又是一刀劈出,暴躁的青色刀气向前方飞行十几米,沿途的楚军被刀气斩成两截,地面出现触目惊心的裂痕!

两侧的楚军压来,设法绞杀狄青这一支骑兵。

拱圣军是七阶重骑兵,有圣光护体,兵甲金光流动,没有那么容易被楚军将士斩杀。

拱圣军用马槊刺穿楚军的扎甲,而后将楚军的尸体甩开,拼命阻挡楚军形成合围。

“没用,在我的十万大军之中,你区区几千骑兵,休想杀出重围。”

黑雾中,阴军团的主将开口,让狄青和他的拱圣军全部大吃一惊。

西楚势力,阴军团、雷军团两个主力军团,他们的主将是何人, 狄青等人还不知道。

狄青对西楚的武将还是很忌惮的。

能够被范增重视,统帅风林火山阴雷六大军团的武将, 绝不会是什么简单角色。

阴军团的主将沉默一会, 但既然范增已经使用了阴、雷两个隐藏军团, 那么对方应该很快就会探明他们的身份, 此时不必隐瞒:“我乃韩信!”

“韩信!”

“怎么可能!”

“韩信竟然会为楚国效力?”

“韩信原本是项羽的部下,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所以刘邦入蜀后,韩信才离楚归汉。那么……难道真的是韩信?”

“如果是韩信的话,那么我们今日,必死无疑!”

因为这个消息过于震撼,拱圣军不得不一边杀敌,一边快速交谈。

韩信,这可是古华夏统帅能力最高的几个人之一!

狄青面对韩信,都感到绝望。

“不对,有点不对劲。如果是韩信,我们的处境会比现在差更多!”

狄青被敌将的来历震慑,但他转念一想,如果对方真的是韩信的话,狄青等人,现在的状况,只会更加糟糕。

“莫非,你是韩王信!”

狄青因为范仲淹劝学,熟读史书,知道在楚汉争霸时,除了世人熟知的齐王韩信,还有一个同名同姓的人,也叫做韩信,乃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王室的后代,因为楚汉争霸时,打下了原本属于韩国的地盘,带着韩地的兵马,跟随刘邦讨伐项羽。

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和韩信剖符为信,正式封他为韩王,封地在颍川。

因为他和兵仙韩信碰巧同名,而后者太过出名,所以世人只记得了背水一战的韩信,而将另一个韩信称为“韩王信”。

作为异姓王之一,韩王信也遭到了刘邦清算。

因为韩王信雄壮勇武,刘邦担心韩王信的封地颍川是大郡,人口众多,又靠近京城,存在威胁,于是将韩王信迁徙到并州,抵御匈奴。

匈奴冒顿单于围困韩王信,韩王信遣使向匈奴求和,刘邦因此怀疑韩王信有背叛汉朝的意图,派遣使节责备韩王信。

韩王信害怕被杀,于是就和匈奴约定好共同攻打汉朝,起兵造反,后来就有了白登之围,冒顿单于将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再后来,韩王信在与汉军交战时,兵败被杀。

韩王信无疑对刘邦怨恨,因为是刘邦将他逼反。

即使韩王信不造反,只要他还是异姓王,最终的结果还是和韩信、英布、彭越一样,被刘邦杀死。

阴军团的主将幽怨说道:“我与齐王,姓名都是韩信。世人只知道齐王,而不知道我韩王。既然投靠刘邦死路一条,何不投靠项羽算了。”

“果然是韩王信……”

狄青明白对方的来历之后,终于没有那么恐惧。

这个韩王信,与兵仙韩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遇到兵仙韩信,狄青甚至无法提起与之交战的欲望。

韩王信虽然也是一员勇将,但比兵仙韩信还是差了不少!

“杀!”

狄青继续带着拱圣军,直冲楚军,打开缺口!

拱圣军众人得知对方并非是兵仙韩信,也重新恢复信心,奋勇直前。

“以为这样就能逃出生天,未免想得太简单了。我韩王信,可一点都不差!让你们见识一下,韩国的强弩材士!”

韩王信挥手,阴军团之中的精锐兵种“强弩材士”,借助阴军团的黑雾萦绕,张弩齐射!

天下劲弩,皆从韩出!

战国七雄,不只是秦国有秦锐士,魏国有魏武卒,齐国有齐技击,韩国也有自己的精锐军团!

范增任命韩王信为阴军团的主将,并非没有道理。

强弩材士利用阴军团的特殊效果隐藏行踪,暗箭伤人。

一支支强劲的弩箭从黑雾中飞出,射中拱圣军的具装!

拱圣军的护体金光不断泛起涟漪,抵消部分伤害。

然而还是有弩箭挂在拱圣军的具装铁甲上,少数弩箭居然有破甲效果,射穿了具装铁甲!

几乎每个拱圣军的具装铁甲都挂着至少一两支弩箭,少数拱圣军被射成刺猬,最终栽落下马!

铛铛铛!

狄青狂舞手中大刀,青龙之影翻腾,连续斩飞射来的弩箭!

低阶的楚军对拱圣军的伤害有限,然而韩王信的特殊兵种“强弩材士”,对拱圣军的破甲率已经不低了!

弓弩的破甲威力除了兵种自身的品阶和属性以外,还有弓弩装备的品质、射击距离相关。

本来狄青的拱圣军在冲击十万楚军的过程中,不会有多少损失,但韩王信的强弩材士出现,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但狄青必须踏破敌阵,进行开道!

种世衡的种家军跟在狄青的拱圣军后方,向两侧的楚军齐射。

装备了神臂弓的种家军,装填弩箭,与装备了韩国劲弩的强弩材士对射!

弩箭脱弦和刺破空气的响声此起彼伏,一支支弩箭在阴军团的黑雾中穿梭,命中楚军,爆出一团团血雾!

黑雾之中,混杂着鲜血的气息。

种家军装备的神臂弓,是北宋发明的劲弩,对弩兵的属性提升,还在韩王信的韩国劲弩之上!

韩王信也没有想到对方也有劲弩,还是来自冶铁技术更加先进的宋朝发明的神臂弓!

种家军爆发,神臂弓几轮齐射,韩王信的强弩材士倒下一大批人!

狄青率领拱圣军,反复在楚军之中左突右冲,避免楚军重新形成合围。

种世衡率领种家军持续射击两侧的楚军,予以强势反击!

范仲淹的康定军和低阶士兵,以长枪兵和刀盾兵挡在外面,中间是弓箭手和弩兵。

无论多少楚军隐藏在阴军团的黑雾之中,只要保持紧密的队形,一边向前突围,一边向外面射击,就有机会杀出重围!

狄青在前方开道,而吴玠、吴璘兄弟率领八阶兵种——驻队矢,还有李显忠率领轻骑兵,在后方断后,迎击西楚势力的雷军团。

十万楚军的盔甲和兵器,雷光流溢,在与夏军交战时,会让夏军麻痹,动作稍有迟疑,就会被楚军的兵器杀死!

阴军团的特殊效果是隐蔽军情,而雷军团的特殊效果是雷霆万钧!

韩王信的阴军团,隐匿在真气形成的黑雾之中,擅长奇袭和拖延敌人,而雷军团,擅长攻击,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摧毁对方!

雷军团之中,分出三万骑兵,驰突断后的夏军!

轰隆隆……

三万骑兵,挟裹雷光,犹如滚滚雷霆,向吴玠、吴璘、李显忠三员武将,发起猛攻!

沙尘飞扬、银蛇乱舞,三万骑兵获得雷军团的特殊效果加成,声势震天动地,让吴玠、吴璘、李显忠都因此动容。

“对方定然是一员名将!”

“不知道是何人……”

“无论如何,也要挡住这支骑兵!驻队矢准备!”

吴玠少有看到如此声势浩大的骑兵,神情郑重,举手示意驻队矢举起神臂弓。

“放箭!”

吴玠、吴璘兄弟的驻队矢和普通弓弩部队,严格执行命令,轮流射击,形成连绵不绝的狂风暴雨!

驻队矢拥有比平常弩兵快五成的射速,在阵中担任主力,铺天盖地的箭雨持续不断倾泻到三万楚军骑兵头顶!

驻队矢与诸葛连弩兵,定位不同。

驻队矢拥有持续爆发伤害,攻击延绵不绝,而诸葛连弩兵是一次爆发,中间需要较长的装填时间。

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驻队矢、神臂弓兵的弓箭和弩箭与楚军骑兵的扎甲撞击,发出不绝于耳的响声。

不断有楚军骑兵中箭坠马,被后方躲闪不及的后续骑兵践踏成肉泥!

为首一员大将,纵马疾驰,眼神充满了怨恨,挥舞手中的长枪,击开洒落的箭雨,披风猎猎作响。

“杀!”

长枪直指前方,楚军骑兵加快速度,风雷随身!

雷军团的主将完全无视了手下骑兵遭到驻队矢和神臂弓兵打击造成的损失,而是不顾一切,也要击败对方!

李显忠的骑兵上前拦截,阻止楚军骑兵靠近驻队矢。

驻队矢即使是八阶兵种,也终究还是弩兵,一旦被骑兵突脸,也会死伤惨重。

李显忠的骑兵,拦在吴玠的驻队矢前方,与楚军骑兵展开激战!

一支挟裹雷霆的长矛刺来,李显忠一刀劈开长矛,一股电流传来,李显忠虎口一麻,动作稍微慢了一些。

“这支兵马,有些古怪……”

李显忠武力达到了91,还不至于被雷军团的雷光影响,而是疯狂挥舞大刀,斩杀楚军骑兵!

大刀斩出的刀气所到之处,血肉横飞!

“杀!”

李显忠胸膛怒吼,带着一群骑兵死战!

血染沙场,寒光四溢!

任何武将和士卒,性命如同草芥!

战场上双方所有人都陷入了歇斯底里般的疯狂与狂热,弓弩像是不要钱一样洒落,殷红的鲜血染红士卒的视线,哀嚎声和喊杀声回荡在整个砀山!

“不必惊慌!放箭!”

吴玠、吴璘兄弟还保持着冷静,指挥驻队矢和弓弩军团,一边向后撤退,一边向西楚的雷军团射箭,支援李显忠。

李显忠也是且战且退,没有与对方血拼到底的道理。

狄青、种世衡已经拼死打开了一条血路,范仲淹、吴玠、吴璘、李显忠等武将的兵马,跟在后方,向宋州城退去。

驻守宋州城的种师道、种师中兄弟,得知范仲淹可能会被围困,于是种师道留下种师中守城,亲自率领两万夏军出城接应范仲淹。

种师道已经考虑到最坏的结果,出城可能会战死,这才留下种师中守城,而亲自出城迎战楚军。

韩王信的阴军团遭到种师道、狄青的拼死攻击,出现缺口,范仲淹军团得以脱困。

断后的李显忠的骑兵,在动如雷震的雷军团的攻击下,几乎全军覆没。

李显忠还要多亏自己的军团天赋“逆境死战”,战斗持续越久,李显忠军团战意越加高昂,战斗力越强,这才带着骑兵杀出重围。

范仲淹收拢残兵,退守宋州城,挂起免战牌。

“此次我方阵亡五万,算是惨败……至于斩杀敌军多少,无法统计。唯一的收获,就是知道了范增还有阴、雷两支精锐。而且我已经知道阴、雷这两支精锐的来历……”

范仲淹总结失败的教训,并且凭借这次砀山大战,推测阴、雷两个军团的实力。

狄青、吴玠好奇道:“阴、雷二军,到底是从何而来?”

范仲淹推测:“根据锦衣卫的情报,韩王信原本是范增的西楚扩张时,击败的一个诸侯。所以阴、雷二军,很有可能是范增收编的败军之将。雷军团的主将,有可能是另一个被范增击败的武将——蓝玉。”

“蓝玉是何许人也?”

狄青、种世衡等宋代武将面面相觑,他们还真不认识蓝玉。

范仲淹倒是稍微涉猎了一下后世的史书:“据说此人乃是后世明朝的大将常遇春的妻弟,自身也是一员猛将,后来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处死,剥皮实草。他即使投靠他人,意图复仇,也并不奇怪……”

第一百八十二章 鸦儿军第一百一十五章 无当飞军第一百零五章 蒙恬的真正实力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军第三百九十七章 吴起出战第五十一章 陈宫,火牛计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二百二十八章 俘虏秦桧第五百二十章 历朝文人的属性(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收编东吴武将第六百一十章 狠人班超!第四百八十二章 俘虏西晋名将(一更)第四百四十章 黄忠大战铁鹞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女真凶猛第三百六十四章 梨花枪,杨妙真!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骑第六十五章 铸铜币,放牛郎第四十八章 韩非变法(下)第十章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第七十九章 北宋种家军第一百四十九章 义子营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于少保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风营与玄甲军第六百八十四章 凉州军的危机第四百八十四章 赵云与赵广(三更)第六百九十四章 今后的部署第六百零八章 游侠季布!第六百七十三章 吕布回归!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金二太子战死第一百零四章 励精图治袁公路【求订阅】第十五章 举大义之旗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术与藤甲兵第六十七章 皇太极与鳌拜第二百八十四章 收服黄巾军第三百四十八章 陈桥兵变:宋王,赵匡胤!第一百九十三章 冉良,十四岁,是乞活军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唐名将林虎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渭水大战第六百五十三章 关羽战龙且!第七百零四章 三年,韩信伐蜀第六百五十七章 军神李靖!第七百零一章 岳飞父子第七百零七章 决战彭城第二百八十章 这是谁的部将?第六百五十七章 军神李靖!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破司马穰苴!第五百九十九章 赵破奴与霍去病!第一百四十章 会盟孙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黄金火骑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蜀汉王平第六百五十四章 鬼谷的宿命对决!第七百一十八章 攻城巨兽第八十二章 邓艾奇袭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二百九十章 秦琼归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飞虎军!(4000字)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第七百二十二章 戚家军VS铁浮屠第三百七十章 三家分曹第二百二十章 草木皆兵,北府陷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孔子与五代十国的武夫!第六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的死敌第三百六十四章 梨花枪,杨妙真!第六百七十五章 天牢重犯尽出!第四百九十九章 春秋鲁国第五百七十一章 骑兵对决!(4000字)第六百七十五章 天牢重犯尽出!第七十一章 莫欺少年穷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风营与玄甲军第四百七十八章 罗士信VS英布第六百六十一章 宋武帝,却月阵!第七十四章 邓艾与赵破奴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破司马穰苴!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战贾复、巨无霸!第五百四十九章 飞虎军!(4000字)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学大师出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福将程咬金第二百三十六章 蜀汉大将军姜维第六百零一章 三凉联军!第三百三十六章 剑仙李白VS时之项羽第八十九章 武艺高强的山贼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论英雄第五百八十章 赵大与赵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忠臣与叛将!第四百七十三章 组建远征军团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琼、罗士信VS英布、王彦章(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白莲圣女归来第十八章 少女与骑砍第一百九十二章 乞活军,冉良!第五百零四章 王之军势VS绝对防御!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魔导师刘秀!第三百零八章 薛仁贵VS吕布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用骑兵的天才武将!第二百一十一章 刺杀秦桧第十二章 地主恶霸第四百八十二章 俘虏西晋名将(一更)第一百章 瓦岗寨【求订阅】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尔衮出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兵仙韩信!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千白袍入河东
第一百八十二章 鸦儿军第一百一十五章 无当飞军第一百零五章 蒙恬的真正实力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军第三百九十七章 吴起出战第五十一章 陈宫,火牛计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二百二十八章 俘虏秦桧第五百二十章 历朝文人的属性(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收编东吴武将第六百一十章 狠人班超!第四百八十二章 俘虏西晋名将(一更)第四百四十章 黄忠大战铁鹞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女真凶猛第三百六十四章 梨花枪,杨妙真!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骑第六十五章 铸铜币,放牛郎第四十八章 韩非变法(下)第十章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第七十九章 北宋种家军第一百四十九章 义子营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于少保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风营与玄甲军第六百八十四章 凉州军的危机第四百八十四章 赵云与赵广(三更)第六百九十四章 今后的部署第六百零八章 游侠季布!第六百七十三章 吕布回归!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金二太子战死第一百零四章 励精图治袁公路【求订阅】第十五章 举大义之旗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术与藤甲兵第六十七章 皇太极与鳌拜第二百八十四章 收服黄巾军第三百四十八章 陈桥兵变:宋王,赵匡胤!第一百九十三章 冉良,十四岁,是乞活军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唐名将林虎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渭水大战第六百五十三章 关羽战龙且!第七百零四章 三年,韩信伐蜀第六百五十七章 军神李靖!第七百零一章 岳飞父子第七百零七章 决战彭城第二百八十章 这是谁的部将?第六百五十七章 军神李靖!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破司马穰苴!第五百九十九章 赵破奴与霍去病!第一百四十章 会盟孙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黄金火骑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蜀汉王平第六百五十四章 鬼谷的宿命对决!第七百一十八章 攻城巨兽第八十二章 邓艾奇袭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二百九十章 秦琼归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飞虎军!(4000字)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第七百二十二章 戚家军VS铁浮屠第三百七十章 三家分曹第二百二十章 草木皆兵,北府陷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孔子与五代十国的武夫!第六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的死敌第三百六十四章 梨花枪,杨妙真!第六百七十五章 天牢重犯尽出!第四百九十九章 春秋鲁国第五百七十一章 骑兵对决!(4000字)第六百七十五章 天牢重犯尽出!第七十一章 莫欺少年穷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风营与玄甲军第四百七十八章 罗士信VS英布第六百六十一章 宋武帝,却月阵!第七十四章 邓艾与赵破奴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破司马穰苴!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战贾复、巨无霸!第五百四十九章 飞虎军!(4000字)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学大师出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福将程咬金第二百三十六章 蜀汉大将军姜维第六百零一章 三凉联军!第三百三十六章 剑仙李白VS时之项羽第八十九章 武艺高强的山贼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论英雄第五百八十章 赵大与赵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忠臣与叛将!第四百七十三章 组建远征军团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琼、罗士信VS英布、王彦章(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白莲圣女归来第十八章 少女与骑砍第一百九十二章 乞活军,冉良!第五百零四章 王之军势VS绝对防御!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魔导师刘秀!第三百零八章 薛仁贵VS吕布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用骑兵的天才武将!第二百一十一章 刺杀秦桧第十二章 地主恶霸第四百八十二章 俘虏西晋名将(一更)第一百章 瓦岗寨【求订阅】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尔衮出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兵仙韩信!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千白袍入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