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气

东京皇城滋德殿的傍晚。

两个穿着月白衣裙、发鬓未冠的宫女提着灯笼小步走进一间殿堂,分开两边,把灯笼搁在了墙上的灯架上。接着姿态端庄的符金盏便款款走了进来。

“奴婢等拜见端慈皇后。”侍立在这里的妇人们纷纷屈膝见礼。

符金盏回顾左右,问道:“皇后还没来?”

穆尚宫躬身道:“回将娘的话,皇后或许稍后就会到。”

这偌大的殿室是滋德殿用膳的地方,此时一屋子的女子,裙裾飘飘姹紫嫣红,让这处地方像画儿里一般美妙。

入门对面还有一道门,门外是一间敞殿。使得这里的视线开阔,皇城黄昏的景色从门窗间映入殿室,繁华之色更甚;殿室之内,光线暖色柔和。

墙边的几案上错落有致地摆着三盆盆景,室内乍现生机。符金盏在金祥殿理政时,摆了一些鸢尾,后来听宦官曹泰说郭绍回来并没有叫人撤走,因此她在这个地方也布置了植物。

就在这时便有官宦长声幺幺地唱道:“皇帝驾到!”

郭绍很快出现在了门口,符金盏隐约感觉到这里的气息都顿时一变。不仅是因为郭绍长得高壮、是这里唯一的须眉,更有他投足之间的感觉,与宦官和妇人们全然不同。

郭绍的动作完全不拖泥带水。他的步伐沉稳、表情温和,但眼睛里仿佛燃着某种火焰,如同一碗烈酒,立刻冲散了这里妇人聚集软绵绵的气息。

二人当众客气地见礼,到一张圆桌旁边的腰圆凳上落座。

符金盏在不经意间,不由得用手指从自己的脸颊上向耳鬓抚摸了一下,很注意自己的容貌。她心里的感受已与平时全然不同,很奇怪,见到郭绍什么也没做,但与某个她感兴趣的人在一起,就算什么也不做也会陷入更激动的情绪里。

符金盏的目光闪烁,没有一直盯着郭绍看,只是时不时不经意瞅他一眼。旁边还有别人,一些机灵的人从人的眼神里就能确定很多事。

这是郭绍对着穆尚宫挥了挥手,一旁的宫女便急忙退出了殿室。

符金盏这才细致地打量着郭绍的脸。

郭绍轻声道:“大事已差不多能确定了。”

符金盏听到他的声音十分坚定,已知道郭绍说的大事是北伐。其实内侍省监曹泰是符金盏的心腹,会经常性地把朝政的事告诉符金盏,她想不知道都难;但她不想和郭绍提这种事,军国大事还得让他扛着。

辽国数十年来声威很盛,晋朝甚至自认儿皇帝,至少中原人都认可辽国是强国。符金盏本来还想劝郭绍不能心急,但一时间她又不想说了。

她爱看郭绍雄心勃勃的样子,她不喜欢男子暮气沉沉。

符金盏已经受够了无所依靠,什么都靠自己费尽心血、还要担惊受怕的日子。她不希望自己多年提拔培养的男人,变得消沉颓废。

因为她从来不想做武则天,女子就应该去获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只

有悲哀的妇人才会只追求权力财富。符金盏精通文书,有理政之才,前朝就是皇后,也有名气声威,她却不愿意借势去争取外廷权力。

她洞察诸须眉丈夫,有时觉得男子活的就是一口心气。没有了那口气,他们就会放纵懒散,甚至最后连脸面尊严都不要。

符金盏看看现在的郭绍,已位极人世,若只是为了保住皇位和富贵,以此时的大势已不难达到目的。什么都有了,若没有野心欲|望,会做什么?当然会沉迷声色犬马和享乐。一个整天在后宫放纵的男子,是她愿意看到的么?

她当下便缓缓开口,柔声道:“我等着你大胜归来。”

郭绍瞬息之间露出微微惊讶,大概是符金盏上次还劝他,这次改口得比较快。他沉吟道:“金盏怎么看待此事?”

符金盏掩嘴轻笑,婉转地说道:“你要是能收复幽云十六州,是多大的功劳。我还等着你答应我的事(名正言顺)。”

她一副玩笑的口气,郭绍却认真地说道:“这着实是我该办到的,金盏对我的恩情……”

符金盏听罢收敛了笑意,轻声说道:“陛下是一国之君,自当担起国家之重任,让天下庶民都得到天子的恩泽。陛下亦是一家之主,有妻子幼儿,我当初把二妹托付给你,不仅为了联姻,也想她能有个依靠。

陛下要做大事、要亲征,有时候我想着看不到你了,也很舍不得,但我不会劝阻你……绍哥儿能建功立业,我会很欣慰。”

“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符金盏顿了顿又轻声吟咏了一句,字句用她婉转舒缓的声音背诵出来,韵味分外不同。

她这才觉得自己像个年长的亲人一般,不过她确实比郭绍年龄大,便也不想在意。

符金盏发现郭绍眼睛里的光辉,他有些动容。

他的眼睛里的光是反射的灯光。此时外面的光线暗淡,桌子上摆着的金银器皿、光滑的上等陶瓷反光,星星点点的……仿佛星光一般,符金盏忽然察觉此景此情的气氛十分温馨。

郭绍的嘴动了动,呼出一口道:“只图自保是不行的,现在大周如日初兴,不进攻辽国,必会错失良机!就算咱们不愿意战争,北方游牧部落将来也会伺机南下,咱们岂能一副软弱可欺之相?”

符金盏微笑着看他,郭绍身上的气息,带着积极的希望。

不多时符二妹终于来了,三人便一边用膳一边继续交谈。郭绍的言谈在符金盏看来很有见识,她很喜欢和他说话,哪怕并不是说风花雪月之事。

当晚,郭绍留在了滋德殿,不过他是留在符二妹的寝宫。符二妹才是真正的皇后。

……

或许受了某些微服私访影视的影响,郭绍出宫巡视时并不爱带着皇帝的仪仗,排场极大地敲锣打鼓。此时李处耘陪同在马车上,护卫的人马只有卢成勇的一队马兵。

不过就算这样简单的队伍,在寻常人看来也知道是皇室贵胄

。因为卢成勇的皇帝卫队隶属内殿直,衣甲十分整齐鲜明,很容易辨认……由宫廷卫队护卫的人物,怎么可能是一般人?

郭绍一出宫,虽然呆在马车上,也立刻感受到了市井的气息。

马行街两旁卖早餐的铺子非常多,很多官员上朝因为太早了,都不会在家吃早饭,会上街买了一边走一边吃。连街边的阳沟外都放着炉子,蒸笼上白汽腾腾,人们连招牌都不用看,就知道是卖吃的地方。

还有卖各种货物的商铺,门面开得很宽,用木板拼镶,沿途能看到店家和伙计在取木板。

一行人往北走,绕过皇城去北面校场。禁军校场在城北最多,有两处。南城那边是外城,百姓聚集,城外的城厢还有数以十万计的附城而居的居民,地方不宽敞,并不适合建校场。

到了校场上,郭绍挑开车帘,看到了禁军出操的场面。成队列的将士在跑步列阵,远处的马队在驰骋,矫健而有力。

放眼望去,军纪整肃的人马看不到尽头,铁甲在朝阳下皑皑生辉。

竹帘后面,郭绍面目沉静,却掩不住激动的神色,他的目光明亮,眼神专注地观看着外面的景象。

“只有市面的繁荣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这个。”郭绍转头对李处耘随口说了一句。

李处耘抱拳道:“禁军将士无时有过松懈,随时为陛下而战!”

郭绍的口气却十分慎重:“此时只有你我二人,李将军觉得,咱们能打赢幽州之战?”

李处耘面无表情,说道:“陛下是天下之主,没有人能违抗陛下的圣意。”

郭绍放下车帘,卢成勇在外面问道:“陛下要继续巡视另一个校场么?”

郭绍端坐在座位上回应道:“换地方看看。”

他闭上眼睛沉默了良久,忽然又道:“可能会与辽国部分援军交战。”

李处耘赞同道:“陛下所言极是。一旦幽州受到我朝大军威胁,辽人马军从上京等地过燕山也很快。”

郭绍道:“不过他们若要短时间内增援幽州,便来不及动员举国兵力,最先来的应该是上京等地的常备骑兵。”

郭绍做出这番论断,是详细分析过辽国各方面情况后的结论……辽国军队总数很多,但能在都城马上就调集起来的常备军不会太多;动辄十万计的常备军只是吹嘘恐|吓别国,或号称。不过因为辽国马兵机动快,动员速度也更快,一般有战争会先从各地动员调拢军队。

中原王朝总体也有兵力少说好几十万,但哪怕是战争频繁的年代,首都也就常备几万骑兵,而且养起来很吃力。以现在的运输和经济,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辽国虽大,显然经济底子远不如大周。草原上单位面积能养活的人口更少;大量骑兵长期集中在一个地方,吃草也不够吃的。

郭绍注意到,北汉国晋阳被围后,辽军赶着入援,也经历了一个调集兵马的过程,否则应该更快。

(本章完)

第八十四章 生死有命第八百四十五章 宫墙钟声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宁(3)第一百二十章 甜又咸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远忽近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一百零五章 寿州(1)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卫者第七百零七章 大辽兴亡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七百七十八章 无定河之役(3)第八百四十一章 遗憾第八百八十四章 等待第四百六十七章 劝降书第八百七十九章 战和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脸第五百一十章 不变的宫廷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五百八十四章 归期第八百六十四章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第三百六十三章 职业武夫第八百二十章 天诛许寇第三十五章 向训家的小二郎(1)第六十七章 唐仓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礼物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煎熬第五百八十四章 归期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泽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来是真的第八十六章 江水滔滔葬亡魂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还鞋垫第六十七章 唐仓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七百四十六章 视野尽头是魏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无敌(2)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长的一梦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惧与勇气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无泪第五十八章 有多惨第六十九章 战争的艺术第六百三十五章 难得知己第七百零五章 叫你戴狗皮帽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十三章 武讫镇(3)第五百零八章 罪恶之夜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晋阳(8)第一百零四章 当哥哥一样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与炫耀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脸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风筝第三百八十九章 无家可归的小娘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诗第十九章 晋阳之役(4)上架感言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三十三章 你们都不是人第五十七章 非等闲之辈第八十二章 扶摇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视野尽头是魏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采石之役(6)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宁(2)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儿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袱拿好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五百六十四章 再聚晋阳(4)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八百四十七章 汉天子笔第一百三十五章 万不如一第二十九章 黄莲第二百四十三章 惊艳手段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风筝第二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妇人(2)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征之地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执念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轻松第四百零六章 项庄舞剑(1)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战群雄第八百三十一章 蝼蚁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七百二十五章 灯火和夜风第五百章 既寿永昌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伤离别第四百五十章 牺牲(4)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华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师来了第七百八十章 初春的寒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乐得疯癫第六百八十四章 阴晴不定第六百零二章 征伐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他如何带兵第七百零二章 大干一场第四百九十八章 从容与琐碎
第八十四章 生死有命第八百四十五章 宫墙钟声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宁(3)第一百二十章 甜又咸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远忽近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一百零五章 寿州(1)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卫者第七百零七章 大辽兴亡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七百七十八章 无定河之役(3)第八百四十一章 遗憾第八百八十四章 等待第四百六十七章 劝降书第八百七十九章 战和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脸第五百一十章 不变的宫廷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五百八十四章 归期第八百六十四章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第三百六十三章 职业武夫第八百二十章 天诛许寇第三十五章 向训家的小二郎(1)第六十七章 唐仓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礼物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煎熬第五百八十四章 归期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泽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来是真的第八十六章 江水滔滔葬亡魂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还鞋垫第六十七章 唐仓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七百四十六章 视野尽头是魏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无敌(2)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长的一梦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惧与勇气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无泪第五十八章 有多惨第六十九章 战争的艺术第六百三十五章 难得知己第七百零五章 叫你戴狗皮帽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十三章 武讫镇(3)第五百零八章 罪恶之夜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晋阳(8)第一百零四章 当哥哥一样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与炫耀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脸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风筝第三百八十九章 无家可归的小娘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诗第十九章 晋阳之役(4)上架感言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三十三章 你们都不是人第五十七章 非等闲之辈第八十二章 扶摇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视野尽头是魏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采石之役(6)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宁(2)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儿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袱拿好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五百六十四章 再聚晋阳(4)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八百四十七章 汉天子笔第一百三十五章 万不如一第二十九章 黄莲第二百四十三章 惊艳手段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风筝第二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妇人(2)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征之地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执念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轻松第四百零六章 项庄舞剑(1)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战群雄第八百三十一章 蝼蚁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七百二十五章 灯火和夜风第五百章 既寿永昌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伤离别第四百五十章 牺牲(4)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华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师来了第七百八十章 初春的寒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乐得疯癫第六百八十四章 阴晴不定第六百零二章 征伐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他如何带兵第七百零二章 大干一场第四百九十八章 从容与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