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同发散思维一样,也是一种创造思维方式,它并非保守,它对各个方面、领域都是开放的。

收敛思维又称集中思维。是从已知命题作为出发点(起点),遵循传统的逻辑规则,沿着归一的或单一的方向进行推演,从而找到一种满意的答案,这种满意的答案是“唯一的或习俗上接受的最好的结果”

收敛思维可用图表示如下:

相对于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有下述三个主要特点。

(1)严谨性和论证性。收敛思维要求把解决的问题纳入传统的逻辑轨道,然后按照传统逻辑规则进行严谨周密的推理论证,必须是按部就班,一环扣一环地展开,特别重视因果链条,不允许用联想和想象代替推理和论证,更不允许出现跳跃。

(2)单一性和归一性。收敛思维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于一个问题的诸多答案、办法和方法中,只能有一个最好的。所以,它的方向,道路是唯一的。

(3)真理性和求实性。收敛思维要求是最满意的答案,办法、方案必须符合客观真理。为符合真理,它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搜集大量的事实材料,然后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然后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实践检验,一旦发现同检验的事实不符合,即返回到问题的起点重新进行认识。它要求实事求是,杜绝想象、联想等各种非逻辑方法。真理性和求实性是收敛思维的宗旨。

收敛思维同发散思维一样,也是一种创造思维方式。但是,有人对收敛思维存在着误解,否认它的创造性,甚至认为它是保守的思维方式。其实,收敛思维并非保守,它对各个方面、领域都是开放的,只有如此,它所集中的理论、信息、知识、方案等才能更全面,更便于比较选择,才能找出最好的答案,从而符合客观真理。难道能发现真理的收敛思维不具有创造性吗?

作为思维方式,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有明显的区别。从思维功能上讲,收敛思维尊重前提的事实和真理性、逻辑严谨周密,重视理论的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要求实事求是,符合客观真理。发散思维突破常规而求异,不拘一格,多方联想、设想和想象,做到不断求新。从思维方向看,两者恰好相反,发散思维的方向是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而收敛思维的方向则是由四面八方向中心集中。然而,对于创新思维全过程,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又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发散思维所取得的多种答案,只有经过收敛思维的综合、比较、集中、求同、选择、才能加以确定;如果离开了收敛思维,则发散思维的答案无意义也无价值可言。反之,收敛思维必须以发散思维所取得的成果为前提,只有经过发散思维提出的多种答案、方案、办法、收敛思维才能对其进行综合、集中、求同、选择;发散思维提出的多种答案、方案、办法愈多愈广泛,收敛思维的认识就愈全面、选择的机会愈多,愈容易得出最为满意的答案,也就愈接近客观真理。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反复交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所以,有人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美国学者库思认为,只有在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这两种方式相互拉扯所形成的“强力”下,科学才能发展。

第28章 移植思维第24章 收敛思维第33章 和田法思维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维第19章 逆向思维第45章 糊涂思维第31章 效率思维第49章 梦象思维第1章 上帝思维第8章 奥卡姆思维第9章 费米思维第28章 移植思维第2章 司马光思维第33章 和田法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4章 拿破仑思维第27章 系统思维第41章 动态思维第21章 换位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43章 超前思维第49章 梦象思维第35章 增值思维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维第34章 简单思维第22章 换轨思维第21章 换位思维第14章 裁缝思维第7章 拉哥尼亚思维第8章 奥卡姆思维第34章 简单思维第5章 亚历山大思维第44章 光明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15章 囚徒思维第9章 费米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24章 收敛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维第33章 和田法思维第7章 拉哥尼亚思维第38章 极限思维第8章 奥卡姆思维第21章 换位思维第1章 上帝思维第40章 进取思维第4章 拿破仑思维第11章 爱迪生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24章 收敛思维第12章 布勃卡思维第9章 费米思维第16章 浪子思维第29章 推理思维第16章 浪子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27章 系统思维第45章 糊涂思维第20章 横向思维第18章 质疑思维第14章 裁缝思维第27章 系统思维第6章 哥伦布思维第28章 移植思维第6章 哥伦布思维第36章 立体思维第19章 逆向思维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维第31章 效率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31章 效率思维第3章 孙子思维第21章 换位思维第2章 司马光思维第44章 光明思维第44章 光明思维第13章 丑角思维第31章 效率思维第28章 移植思维第16章 浪子思维第19章 逆向思维第43章 超前思维第45章 糊涂思维第47章 想象思维第15章 囚徒思维第45章 糊涂思维第21章 换位思维第19章 逆向思维第16章 浪子思维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维第29章 推理思维第11章 爱迪生思维第39章 底线思维第46章 形象思维第26章 加法思维
第28章 移植思维第24章 收敛思维第33章 和田法思维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维第19章 逆向思维第45章 糊涂思维第31章 效率思维第49章 梦象思维第1章 上帝思维第8章 奥卡姆思维第9章 费米思维第28章 移植思维第2章 司马光思维第33章 和田法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4章 拿破仑思维第27章 系统思维第41章 动态思维第21章 换位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43章 超前思维第49章 梦象思维第35章 增值思维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维第34章 简单思维第22章 换轨思维第21章 换位思维第14章 裁缝思维第7章 拉哥尼亚思维第8章 奥卡姆思维第34章 简单思维第5章 亚历山大思维第44章 光明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15章 囚徒思维第9章 费米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24章 收敛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维第33章 和田法思维第7章 拉哥尼亚思维第38章 极限思维第8章 奥卡姆思维第21章 换位思维第1章 上帝思维第40章 进取思维第4章 拿破仑思维第11章 爱迪生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24章 收敛思维第12章 布勃卡思维第9章 费米思维第16章 浪子思维第29章 推理思维第16章 浪子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27章 系统思维第45章 糊涂思维第20章 横向思维第18章 质疑思维第14章 裁缝思维第27章 系统思维第6章 哥伦布思维第28章 移植思维第6章 哥伦布思维第36章 立体思维第19章 逆向思维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维第31章 效率思维第25章 减法思维第31章 效率思维第3章 孙子思维第21章 换位思维第2章 司马光思维第44章 光明思维第44章 光明思维第13章 丑角思维第31章 效率思维第28章 移植思维第16章 浪子思维第19章 逆向思维第43章 超前思维第45章 糊涂思维第47章 想象思维第15章 囚徒思维第45章 糊涂思维第21章 换位思维第19章 逆向思维第16章 浪子思维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维第29章 推理思维第11章 爱迪生思维第39章 底线思维第46章 形象思维第26章 加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