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43章 国计民生

bookmark

“孙将军,看到你安然无恙真让人高兴!”罗思柴尔德紧紧抓住孙百里的双手,好像他会突然消失一样,话语当中显露出发自内心的关怀——如果没有孙百里仗义相救,聚集在这里的数十万德国犹太人大部分都要被投入德国的监狱,接受被迫害的命运。

孙百里对这位犹太老人的热情有些吃不消,不动声色地把手抽了出来,很客气地说道:“谢谢关心!”

罗思柴尔德意犹未尽地说道:“我们犹太人向来是知恩图报的,将军对我们的恩德所有的犹太人都会铭记在心,竭尽所能来报答的!”

孙百里正色道:“罗思柴尔德先生,面对纳粹对犹太人的残忍迫害,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坐视不理的!百里所作所为都是代表福建人民的意志,先生如果一定要报答的话,就全力投入到改善民众生活当中去吧。”接着孙百里问道:“先生此次登门造访,是不是关于犹太人到其他省经商的事?”

罗思柴尔德急忙点头:“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想和将军商量,不过还是先谈谈第一件事吧!目前福建的工业发展比较快,民用的工业品产量相当高,但是我们省的人口不过700多万,受市场规模的限制,产品的销售已经有些困难,而这些产品相对于国外来说,竞争力很弱,所以只能把向内地拓展市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福建的工业化程度已经是中国最高的,产品在国内还是有很强的竞争力,如果由省政府出面在其他身份设立商务中心,而经营和管理则让我们犹太商人来负责,既推销了工业品,也方便在内地采购原材料。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我想将军是能够同意的!”

听了罗思柴尔德的话,孙百里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个犹太银行家已经可以主动替福建分忧了,显然是已经认同了自己的中国人身份!

孙百里说道:“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我当然是支持的,同时,我也很高兴地看到,罗思柴尔德先生能够站在福建政府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不是把犹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罗思柴尔德急忙说道:“我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好,还是有点私心的!”然后他微笑着望着孙百里,说道:“现在,聚居在福建的族人已经达到了七十多万,很多商人不得不做相同的生意,与自己的同胞进行竞争,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能够在政府的保护下去其他省经商,中国这么大,有多少生意可以做啊!”

孙百里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不大。我们可以用省政府的名义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并派驻少量的部队武装保护。福建的犹太商人每抵达一个地方,先到办事处去登记,这样就非常安全了。”

罗思柴尔德感激地说道:“将军考虑的真周到,我代表族人谢谢你!”然后给孙百里深深地鞠了个躬。

孙百里急忙说道:“你先别忙着道谢,我还有事情让他们做的,并不是白白提供保护。我的计划是想尽量拓展办事处的职能:首先,绘制所在身份的详细地图。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哪里都可能变成战场,手中有了精密的地图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失误,而大本营提供的地图甚至不如日军的地图好用。商人们需要四处走动,很方便做这件事。其次,国民政府已经成立了特种矿产统筹管理委员会,对战略资源进行专买专卖,虽然没有在福建搞,但是却使我们无法继续在其他省收购,所以需要商人们以走私的方式尽量购买一些,以保证兵工企业的正常运转,间接支援前线作战。最后,我们十九路军已经升级为集团军,对兵源的要求急剧扩大,而随着战争的延续,这种需求将稳步上升,所以商人们在做生意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宣传十九路军的战绩,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到福建来参军。”

罗思柴尔德诧异地望着孙百里,问道:“我虽然不懂军事,但是感觉这个办事处有点像情报站,会不会遭到其他地方势力和国民政府的猜忌?”

孙百里回答道:“猜忌肯定是有的,即使我们不这样做,他们还不是同样要猜忌我们!我孙百里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早日击败日寇,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何惧别人猜忌!”接着他又给罗思柴尔德打个预防针:“收购战略物资的事情一旦被国民政府发现,不但要没收全部的财产,还很可能会有牢狱之灾,你要和他们先打个招呼。不过,福建政府和十九路军会补偿全部的损失,并负责把人解救出来,这一点也请你放心。”

罗思柴尔德急忙表明自己的态度:“孙将军为我们作了这么多事,冒这点险算什么,请放心,绝对不会有一个犹太人临阵退缩的!”

孙百里放下心来,说道:“这样我就放心了!对了,你刚才说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和我商议,到底是什么事?”

罗思柴尔德说道:“这件事和经济的关系最密其,最好能请杜周南先生一起商议。”

孙百里说道:“这好办,他的办公室就在旁边,我们一起过去就可以了。”说完和罗思柴尔德一起来到了杜周南的办公室。

杜周南奇怪地看着两人,问道:“什么事啊?表情这么严肃!”

罗思柴尔德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随着战争的逐渐深入,政府和军队对经济的依赖就会越来越严重,根据目前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对日作战的巨大消耗很快就会把它压垮,而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对民间进行掠夺!其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利用掌握中央银行的优势,增加货币的发行量,用无价值的纸币购买战争必须的物资和粮食,其后果必然是无价飞涨、货币贬值!”说到这里,他悲哀地看着聚精会神听自己诉说的孙百里和杜周南说道:“我们虽然有自己的银行,但是没有自己的货币,最后也只能沦为货币贬值的牺牲品,把辛苦积累起来的财富交到国民政府的手中!”

孙百里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问道:“会有这么严重吗?”

杜周南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实际的情况可能比罗思柴尔德先生说的还要严重:现在政府还可以用手中掌握的战略物资与国外交换急需的药品、武器装备,可是一旦战争继续扩大,中日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日本肯定有凭借强大的海军封锁中国的海上运输线,这样一来,作战消耗的武器弹药只能全部自己生产,问题就会凸现出来!”

罗思柴尔德进一步解释道:“我的家族在欧洲已经生活了数十代,一直是从事金融业务,从早期的高利贷到近代的银行,经历过无数次国家之间的战争,也经历过无数次厚颜无耻的掠夺,是有血的教训的!”

问题如此之严重,是孙百里始料未及的,他感觉自己的喉咙有点发干,用力咽下一口唾沫,问道:“现在福建的物价怎么样?”

杜周南说道:“非常平稳,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罗思柴尔德先生的意思是提醒我们要提前制定出预防措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孙百里看罗思柴尔德点头表示同意,急忙问道:“先生既然对这个问题了解如此之深,肯定有比较完善的解决办法吧!?”

罗思柴尔德回答道:“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己发行货币,与法币按照1:1的比例兑换,这样无论中央银行发行多少纸币,都影响不到我们,到时候只要把兑换的比率适当地调整就可以了!”

孙百里不假思索地说道:“绝对不可以!现在正是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我们这样做无异与宣告福建独立,对全国的民心士气必将造成重大打击,也会授人以柄,指责我们十九路军不顾大局!”

罗思柴尔德两手一摊,为难地说道:“你不同意的话,就没有别的好办法了!只能提前把手中的法币兑换成外币,同时大量囤积黄金、白银等硬通货,把将来的损失减少一点。”说着异常惋惜地叹了口气。

杜周南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个办法很好!其实我们可以鼓励民众把钱全部存到银行,然后再由银行兑换外币,降低民间的损失。”

罗思柴尔德摇了摇头:“我们的办法都只能把经济崩溃的时间向后延缓一点而已,用处并不大!”

杜周南想了一会,突然恍然大悟地说道:“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孙百里和罗思柴尔德急忙问道:“什么办法?”

杜周南说道:“我们可以重新启用银元!”接着他详细解释道:“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改革的时候,并没有废止银元,所以银元仍然是合法的货币,只是流通量越来越少而已,到时候我们就要求其他省份用银元来结算,这样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孙百里兴奋地一拍桌子,大声叫好:“杜先生真是神人!这么绝妙的办法都想得出来!百里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罗思柴尔德也钦佩地说道:“这样解决起来是少了不少麻烦,我们现在只要悄悄地从国内国外收购白银就可以了!”

解决了如此重大的问题,孙百里感到由衷的高兴,暗自庆幸自己的身边有这两位经济人才鼎力协助,对福建这块根据地也越来越放心了。

第294章 急转直下第369章 台湾光复第150章 武汉会战(四)第87章 冒死一搏第331章 野战军团第26章 另类问题第65章 七七事变第306章 南阳灾情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52章 新年攻势第359章 暴起发难第358章 惊天逆转(下)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308章 洛阳定策第377章 擒贼擒王第161章 兵不厌诈(上)第355章 斩首行动(下)第213章 勇克坚城(下)第354章 恶毒计划第137章 浮动炮台第28章 合作谈判第186章 正面交锋(上)第211章 小敌之坚第146章 捷报飞来第264章 盾坚矛利(下)第309章 反攻战略第379章 神风初起第125章 分道扬镳第187章 穷追不舍第158章 闹市惊魂第370章 祖国之歉第254章 川中参政第186章 正面交锋(下)第150章 武汉会战(五)第330章 山城论战(下)第31章 长汀劝降第348章 岳阳城坚第150章 武汉会战(七)第31章 长汀劝降第351章 横空出世第326章 钢铁较量第52章 密令截击第75章 攻敌不备第193章 攻心为上第10章 平定叛乱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三)第89章 留德学生第197章 声东击西第162章 河源问计(下)第215章 知耻后勇(下)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242章 台湾快运第280章 欲擒故纵第383章 还都南京第61章 西安事变第324章 死战黄河(下)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88章 退守吴福第335章 咸宁劝降第51章 神秘货轮第373章 鏖战丛林第172章 奇袭机场第33章 正式收编第176章 兵临城下第95章 鏖兵吴福(四)第336章 美苏困顿第389章 登陆九州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135章 百里出院第324章 死战黄河(下)第242章 台湾快运第54章 两广事变(上)第276章 内忧外患(中)第39章 议政准备第50章 开办银行第236章 后院起火第378章 美军西下第380章 灭国之计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251章 经济规律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236章 后院起火第156章 经济作战(上)第206章 冬季攻势第30章 经济危机第342章 核武计划(下)第270章 陈诚示警第373章 竞选总统第162章 河源问计(上)第277章 暗流涌动第162章 河源问计(下)第176章 兵临城下第258章 激烈交锋第235章 胆大妄为第380章 灭国之计第62章 中国国籍第150章 武汉会战(六)第196章 平台方略第89章 留德学生第7章 故人来访
第294章 急转直下第369章 台湾光复第150章 武汉会战(四)第87章 冒死一搏第331章 野战军团第26章 另类问题第65章 七七事变第306章 南阳灾情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52章 新年攻势第359章 暴起发难第358章 惊天逆转(下)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308章 洛阳定策第377章 擒贼擒王第161章 兵不厌诈(上)第355章 斩首行动(下)第213章 勇克坚城(下)第354章 恶毒计划第137章 浮动炮台第28章 合作谈判第186章 正面交锋(上)第211章 小敌之坚第146章 捷报飞来第264章 盾坚矛利(下)第309章 反攻战略第379章 神风初起第125章 分道扬镳第187章 穷追不舍第158章 闹市惊魂第370章 祖国之歉第254章 川中参政第186章 正面交锋(下)第150章 武汉会战(五)第330章 山城论战(下)第31章 长汀劝降第348章 岳阳城坚第150章 武汉会战(七)第31章 长汀劝降第351章 横空出世第326章 钢铁较量第52章 密令截击第75章 攻敌不备第193章 攻心为上第10章 平定叛乱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三)第89章 留德学生第197章 声东击西第162章 河源问计(下)第215章 知耻后勇(下)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242章 台湾快运第280章 欲擒故纵第383章 还都南京第61章 西安事变第324章 死战黄河(下)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88章 退守吴福第335章 咸宁劝降第51章 神秘货轮第373章 鏖战丛林第172章 奇袭机场第33章 正式收编第176章 兵临城下第95章 鏖兵吴福(四)第336章 美苏困顿第389章 登陆九州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135章 百里出院第324章 死战黄河(下)第242章 台湾快运第54章 两广事变(上)第276章 内忧外患(中)第39章 议政准备第50章 开办银行第236章 后院起火第378章 美军西下第380章 灭国之计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251章 经济规律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236章 后院起火第156章 经济作战(上)第206章 冬季攻势第30章 经济危机第342章 核武计划(下)第270章 陈诚示警第373章 竞选总统第162章 河源问计(上)第277章 暗流涌动第162章 河源问计(下)第176章 兵临城下第258章 激烈交锋第235章 胆大妄为第380章 灭国之计第62章 中国国籍第150章 武汉会战(六)第196章 平台方略第89章 留德学生第7章 故人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