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提亲?

与河北的这一战是无法避免的。

原本就不说了,张辽去并州大闹这一通,顺便还把袁绍最器重的两员大将给宰了,袁绍此时定然是暴跳如雷中,也许一个想不开就直接抢先和自己开战了呢!

不过他也知道直接开战是不可能的,首先袁绍在名义上就站不住脚。

别看他袁家名望地位都已经极高,但在名分上依旧是大汉王朝的臣子,若真行了不臣之事,那名望立刻就要下降一个档次。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袁绍就算真的要与朝廷翻脸,他也得酝酿一阵——最起码也找一个过的去的理由才行,哪怕是直接说天子是昏君或者干脆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

无论如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准备,何况他才刚刚打下幽州,北面要他处理的事情还一大堆,最起码今年一整年他是别想脱开身了。

同时连年征战,袁绍也得考虑一下自己治下民众们的想法,如果当地的豪门大族不能一心支持自己,那么这一场仗还没开打他就输了一阵。

因为他在这边与朝廷全面争斗的时候,还得提防身后有人捅刀子,这种情况换谁也受不了。

实际上,正如刘轩所推测,此时的袁绍在接到了颜良文丑的死讯之后,果然正暴跳如雷当中,若不是文臣武将齐齐拉住,恐怕立刻就要指挥兵马南下与‘那刘轩小儿分个高下,叫他晓得晓得我袁绍的厉害!’

“主公,如今与公孙瓒之战刚刚结束,此时实不宜再动刀兵!”

田丰算是袁绍帐下最顶尖的谋士之一,而且田丰进言从来不考虑袁绍喜恶,只说自己认为对的,此时他也全然不顾袁绍正在气头上,直接就开口劝谏。

“何况……颜、文两位将军是被一神秘军队所杀……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说明那是朝廷兵马,若主公主动挑起战端,恐会被天下人认为是谋逆!”

袁绍脸色更加铁青了,不过田丰说的虽然让人生气,却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那杀死颜良和文丑的军队,虽然明摆着就是朝廷的兵马,可是偏偏没有证据,这件事情就很让人无奈。

同时,大军刚刚结束一场大战,若想再次开战,粮草军械都得重新筹备,这些东西就不是一年半载之内就能准备好的,因为与朝廷真的开战,肯定是倾尽全力的大战,几十万兵马的粮草和军械消耗,只是想想都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了。

“难道就这么忍下这口气了?”

袁绍愤愤的一拍面前案几,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随即一阵粉尘扬起,待袁绍手掌挪开后,众人都能瞧见案几上一个清晰的手印。

众人瞧见了,心中都不约而同的想了句:“主公的武力越发强横了!”然后就会将目光往一旁那个鹤发童颜的老者身上瞥去。

这老人正是左慈,他来到袁绍这里已经有些时日,而袁绍的实力提升,自然是他在一旁细心教导的结果。当然,以袁绍的年龄想要修炼,免不得要使些手段,不过左慈潜心修炼百余年,收集的宝贝也不少,莫说袁绍还正值壮年,即便是已经垂垂老矣他也有办法,只是耗时更久一些罢了。

袁绍愤愤的用案几发泄了下之后,似乎也想起了这位无所不能的左仙师,连忙问道:“仙师有什么看法?”

他这句话让底下几名谋士都不约而同的感到一丝不满。

他们承认左慈的确是有过人的手段,那些仙家术法神妙玄奇,而且这些日子指导他们主公修行后,袁绍的精神头也足了许多,哪怕晚上泡在女人肚皮上,第二天也能精神抖擞的与众人商议要事。

这对于河北以及袁绍势力来说当然是好事,更何况左慈还提出挑选出一些优秀的将领一并进行培训,等教导出成果了将领们也能变得更加强大,袁绍军的战力也会相应大幅度提升。

这些都是左慈的功绩,他们不会否认。可是像是今天这种事情,袁绍居然不问他们而是去问一个修道之人,这未免太过离谱了些?

只见左慈摇了摇头:“这些事情非贫道所长,应该问诸位先生才是!”

袁绍也是这段时间与左慈相处的久了,觉得这位老道无所不能,所以才惯性的问了句,此时听到左慈这么说,就转过头来询问起自己的几个亲信谋士。

郭图第一个开了口:“主公也不必急于一时,主公与朝廷之间必然有一场大战,这一点是无可避免的,所以今次的仇怨来日必然能报,因此应当趁着这段时间好生积蓄实力!”

田丰与沮授等人虽然不怎么瞧的上郭图喜欢阿谀奉承,但是这人能成为袁绍最器重的几大谋士之一还是有些才学,起码这一次说的建议没半点能挑毛病的地方,的确是目下最合适的举措,便齐齐开口赞同。

见到帐下谋士都这么说,袁绍虽然心中不爽,但也只能先忍下这一口气,等来日一起清算。

“既然如此,诸公以为应该先做何事?”

几人互相瞧了瞧,最后逢纪开口道:“主公今定鼎河北,然连年征战,百姓多有怨言,心中思定,所以眼下应先安抚百姓,恢复民生,如此才能够尽快恢复农事,积蓄粮草!”

袁绍点了点头,这建议虽然比较浅显,但的确是至关重要,若是百姓不能安心种地,那他大军的粮草从哪里来?所以先安民还是正确的。只不过这件事耗时日久,一时半会见不到什么效果,所以袁绍虽然会照办,但是脸色依旧不见好转。

这时候许攸想了想后,突然开了口:“闻近些年甄家多次开仓放粮赈济穷苦百姓以及流亡的灾民,主公何不借机与甄家交好?”

这建议让袁绍眼前一亮,他能从这个建议中看出好几件好处,更重要的是见效快,几乎是立竿见影。

与甄家交好,首先能够让百姓们有这么一个印象:袁绍关心他们,你看甄家赈济灾民,袁绍立刻就表示奖赏和鼓励,可见袁绍是赞同这种举动的。

同时,甄家也算是河北望族,家中积蓄的存粮定然不在少数,与甄家交好的话,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让甄家拿出一部分粮食来支援一下,这可比让百姓慢慢种然后还不一定能够丰收来的稳妥许多。

袁绍想到这里,脸上喜色更浓,只觉得这个办法简直好到了极处,就多追问了两句。

那许攸似乎早就料到自己的建议会被袁绍赏识,所以有问必答,更是给出了自以为最佳的建议:“听闻甄家有一女,甚是聪慧,而且饱读诗书极有才学,前阵子还被当今天子下诏唤进京师送入太学读书。”

“哼,那荒唐皇帝,竟然要一女子入太学,真是……”一旁也不知是哪个人低声念叨了一句,不过声音不大,倒是没什么影响,许攸也只是顿了一下,就继续着自己的话。

“而且听闻甄家开仓赈济灾民之举也是此女建议,所以此女在河北百姓中颇有名望,若能够……”

袁绍听了,立刻明白了许攸的意思:“此女今年多大?”

许攸道:“年方十三,大可以先将此事订下!”

袁绍心中估摸了下:“显弈年岁刚好合适,近些日正愁此事呢,若能娶了那甄家小女,倒也合适!”

此话一出,便算是将这事情定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去忙活,既然是许攸提出来的,那么许攸自然会竭力促成此事,只要必要的时候自己稍微露个脸就好。

在袁绍看来,他袁家四世三公,他自己又是虎踞河北的英雄人物,那甄家能将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是他们甄家的福缘,断然没有拒绝的理由,所以他也就没有太放在心上。

而许攸也不觉得甄家会拒绝,所以在得到明确指示后,大张旗鼓的就往甄家出发,一路上就将袁绍欲让自己次子娶甄家小女为妻的事情给宣扬了出去,那消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超乎想象,那许攸还离着甄家好远,甄家家主甄逸就知道了这件事。

甚至消息还传过了黄河,进入了雍州北方以及兖州等地,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往京师传播而去,当刘轩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许攸居然还没有到甄家呢!

“嗯?袁绍要向甄家提亲?”

刘轩正和自家两个女人吃饭,这消息竟然还是蔡琰告诉自己的。

“文姬是如何知道的?”

蔡琰捂嘴轻笑了下:“整个太学学馆都传遍了,前些日去看甄宓的时候,她正在为此事感到烦心呢!”

“哦?”刘轩有点好奇了:“为何烦心?”

“还不是陛下你,将宓儿妹妹招进京中还送入太学,如今宓儿妹妹在太学中过的很是开心,正想要多学些东西,哪想到很有可能就此回返河北,当然烦心!”

这话蔡琰绝对不会说的这么直接,所以说话的人是一旁的貂蝉,只不过她什么时候与甄宓变得这么熟络,开口都用妹妹相称了,这点刘轩倒是完全没注意到。

不过眼下也不是纠结这件事的时候,倒是甄宓那边……嫁给袁熙?开什么玩笑,都放在碗里了,还能叫人抢了去?

第88章 出兵西域第21章 凝气成蛋第11章 当杀人立威第155章 争功第67章 魔鬼的爪牙第66章 亡灵先锋吕第96章 都收拾掉第18章 无后不算啥第75章 刘备的请求第59章 如何封赏?第2章 遭遇第44章 调兵遣将第159章 最后一部分第93章 我回来了!第37章 惊变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粮!第132章 提拔升迁和新皇宫的名字。第107章 将领选择第11章 辽州第26章 公主的选择第50章 初战第45章 神之国度第71章 南华的图谋第17章 以我为本第152章 合适人选第60章 汉朝修士们第6章 破而后立第24章 颍川太守第121章 龙吟第38章 依法处置第51章 大家都去!第86章 女子学馆?第44章 赤霄第11章 天师道反第40章 不必急于一时第68章 新的法门第1章 皇子第127章 再迁都?第55章 再次亲征第59章 欺软怕硬?第93章 刘玄德第36章 李肃第73章 些许变化第8章 内臣第100章 赵云第58章 天灾第81章 夏侯惇第5章 疑惑第156章 襄阳城下第4章 死骑兄妹第37章 惊变第108章 阿丑第39章 西北粮仓第88章 长安学院第15章 拦路第61章 霹雳火第85章 行动起来了!第100章 赵云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7章 邪马台使者第53章 长城北第167章 逃往海外第52章 偷得半日闲第92章 一统第152章 合适人选第60章 恍然第8章 内臣第22章 撮合?第128章 新皇宫第21章 嫔妃制度第45章 几处调整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12章 再见第9章 先利其器第6章 破而后立第60章 恍然第37章 好处多多第130章 黄月英的实力第26章 此时遍地是人才第60章 汉朝修士们第33章 重要的东西?第32章 人选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9章 碍事的女人第39章 蔡贵人第76章 见识见识第45章 几处调整第82章 曹性第86章 会和第50章 初战第154章 信任?第7章 旧部第122章 破邪第57章 北方的行动第90章 马超第44章 该揍还是要揍第156章 襄阳城下第4章 柳云第40章 心柔
第88章 出兵西域第21章 凝气成蛋第11章 当杀人立威第155章 争功第67章 魔鬼的爪牙第66章 亡灵先锋吕第96章 都收拾掉第18章 无后不算啥第75章 刘备的请求第59章 如何封赏?第2章 遭遇第44章 调兵遣将第159章 最后一部分第93章 我回来了!第37章 惊变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粮!第132章 提拔升迁和新皇宫的名字。第107章 将领选择第11章 辽州第26章 公主的选择第50章 初战第45章 神之国度第71章 南华的图谋第17章 以我为本第152章 合适人选第60章 汉朝修士们第6章 破而后立第24章 颍川太守第121章 龙吟第38章 依法处置第51章 大家都去!第86章 女子学馆?第44章 赤霄第11章 天师道反第40章 不必急于一时第68章 新的法门第1章 皇子第127章 再迁都?第55章 再次亲征第59章 欺软怕硬?第93章 刘玄德第36章 李肃第73章 些许变化第8章 内臣第100章 赵云第58章 天灾第81章 夏侯惇第5章 疑惑第156章 襄阳城下第4章 死骑兄妹第37章 惊变第108章 阿丑第39章 西北粮仓第88章 长安学院第15章 拦路第61章 霹雳火第85章 行动起来了!第100章 赵云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7章 邪马台使者第53章 长城北第167章 逃往海外第52章 偷得半日闲第92章 一统第152章 合适人选第60章 恍然第8章 内臣第22章 撮合?第128章 新皇宫第21章 嫔妃制度第45章 几处调整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12章 再见第9章 先利其器第6章 破而后立第60章 恍然第37章 好处多多第130章 黄月英的实力第26章 此时遍地是人才第60章 汉朝修士们第33章 重要的东西?第32章 人选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9章 碍事的女人第39章 蔡贵人第76章 见识见识第45章 几处调整第82章 曹性第86章 会和第50章 初战第154章 信任?第7章 旧部第122章 破邪第57章 北方的行动第90章 马超第44章 该揍还是要揍第156章 襄阳城下第4章 柳云第40章 心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