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悬一线,亲征续命

这次东征,李自成采取了崇祯十七年在代州时军师李岩“避实击虚,以夺取京师为重”的建议,避开宁武军与西北大营的新军,绕过明军重兵防御的宣大一带,直奔太原。

以牛金星的话说,此次大顺军主要目的不是与明军决战,而是夺下固关,进可直趋真、保两地,转瞬达京师,退亦可守住山西大半,为来年三征做准备。

其实让崇祯皇帝气愤的不是太原失陷,却是往日只知一味强取豪夺的李自成,现如今竟然也学会了稳扎稳打,留有退路。

说起来也是有些好笑,明廷内部矛盾重重,关外的鞑清和陕西的大顺亦是如此,崇祯皇帝所处的京师,是多尔衮和李自成为了争夺天下都必须拿下的地方。

这个情况,后世穿越而来的崇祯自是心知肚明。

现在的正统和大义名号是朝廷,谁第一个拿下北京,谁第一个逼自己挂上东南枝,那就是占据了应天之名,所以李自成为了转移大顺军内部日益严重的矛盾,便开启这所谓的第二次东征。

这种事自古多有之,每当王朝、国家内部矛盾无法调和之时,要么是以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达到调和的目的,要么就是和李自成如今做法一样,发动战争来转移注意力。

李自成誓师后的头一个月,大明五省总督陈奇瑜檄立即做出部署,檄五省明军会同西北大营新军于固关,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太原,斩杀牛万才,招降蔺养成,可谓是风光一时。

然而好景不长,攻克太原之后的明军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军将自相倾轧的老毛病。

军将们本就是由于陈奇瑜本人的威望和崇祯皇帝如今声威日隆才会前来,在明面上他们都是有说有笑,但各自都是军阀,完全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所谓一拍即散,便是如此。

真正的导火索还是宣府镇总兵高杰与大同镇总兵白广恩部下发生的火拼,他们两个和唐通都是甲申年崇祯皇帝为了扭转历史大力扶持出来忠于皇室的军将。

事实上,他们三人各有功勋,确确实实达到了扭转历史的目的。

只要皇帝信任,他们在大义上的决定上从不含糊,但三个人之间的各种新仇旧恨根本不是轻易就能调和的,崇祯皇帝不能用几次召见做到,陈奇瑜纵是军事天才,也同样无法在短短数年之间感化。

李自成率大顺军主力进至汾州时,便是听闻太原明军发生火拼的事。

白广恩和高杰之间的矛盾属实已经达到陈奇瑜都无法调和的地步,其部下自然都是乌鸦一般黑,他们两人还没说什么,宣大两镇兵马却已经在私下开始火拼。

与此同时,其余明军也是尽数乱起,各个军将制止不及,再加上有些军将暗自促成这种情况,一时间,陈奇瑜所发放的总督檄令彷如无物。

十余万官军摇身一变,立即成了十恶不赦的贼军。

他们踹开百姓房门,当街奸**女,无恶不作,城内随之十室九空,刚刚恢复生产没有多久的太原城再遭劫难,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据说身在汾州城内的李自成听闻消息,当即就是拍案大笑,连道是暴明将亡,天佑大顺,即派刘宗敏领十万大顺军先行,他自己则是在后点齐其余兵马稳步前进。

刘宗敏心知此乃天赐良机,自领数千老营马队为先锋,率大顺军星夜兼程赶到太原城下。

崇祯十八年十二月中旬,正当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进至清源县的时候,前方传来战报,说是汝候刘宗敏率十万大顺军势如破竹,一举攻克太原重镇。

太原此役,明军大败。

两名总兵官战死,刘宗敏生擒参将三人,大顺军斩首两千有余,先行进至太原的刘宗敏部老营更每三个人,就有一人的枪尖上悬挂着尚在滴血的首级。

自固关出征号称二十万的明军,如今逃回去的真实人数不足五万,已经不成气候。

白广恩收拢残部两万余人马不停蹄逃至宁武关与周遇吉所部宁武军会合,高杰则是与山东总兵牟文绶等人保护陈奇瑜连夜逃回固关。

陈奇瑜回到固关后的第一时间便是写了两份奏折,一是自述罪过,请辞问罪,二则是请求朝廷速速调派援军,否则固关不保,京师危急。

李自成夺取太原之后,并没有和往常一样在太原安防兵马防守,实际上,现如今的太原城几经战火,早已是荒无人烟的死域。

守之无用,弃则两全,李自成很明智的选择了后者,并且他没有给陈奇瑜任何组织抵抗的机会,夺下太原之后的第五天,大顺军便即兵临固关城下。

在常人眼中,乙酉年太原之败,与癸未年郏县之败如出一辙。

郏县之战,孙传庭为总督,先是连获胜迹,没多久却突如其来的在郏县被击溃,陈奇瑜也是一样,自任督师以来,先后收复真保两府,使京畿与山东一带连成一片,紧接着拿下固关,占据西出门户,又在前不久奇袭太原,收复重镇。

可是如今,却突然毫无征兆的被李自成在太原击败,明军四散溃逃,紧接着就是固关之战,这又与那次潼关之战有无数的相同点。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孙传庭当年是败在了身后的朝堂上,并非是败在了李自成的手上,而陈奇瑜任督师以来,战策没有一条是错误的,崇祯皇帝放权极大,朝臣亦并无任何掣肘。

然而手握大权的陈奇瑜却依旧败在了李自成手上,自甲申年至今,明廷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实力似乎此战之后又是灰飞烟灭,今后究竟会何去何从?

很多人又开始对明廷的未来不再看好,陈奇瑜带着残兵败将守固关,显然就和孙传庭守潼关一样,是无可奈何的挣扎之举。

至于朝廷,历来在这个紧要关头都是毫无作为的,很多人其实已经在心中自动忽略了。

......

这个消息听在崇祯皇帝耳中就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回到暖阁的时候,一众帝党成员就已经面面相抵的集中在这里,虽是人满为患,但却没有人敢说出一句话。

听完了王承恩报告的前因后果,看完了陈奇瑜递上来的两道折子,崇祯皇帝面色却是异常镇静,既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任何慌乱。

“太原之败,与陈奇瑜无关,仍命其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崇祯皇帝说着,顿了顿继续道:“除此之外,传朕旨意,急调平西伯吴三桂、靖南候黄得功克期驰援固关!”

“天津海防都督张名振、东江镇黄蜚、登莱杨御藩等部,各自防备贼虏,不得轻举妄动,不得擅离职守。此外,英国公何在?”

张世泽早就等着这一刻,来之前就连盔甲都已经穿戴整齐,听到崇祯叫自己,当即站出一步,大声吼道:

“臣在!”

“明日,朕将前往太庙祭祖,祈求大明历代高皇帝护佑于朕,此后朕亦将御驾亲征,英国公速速点齐禁军兵马,陪朕亲征!”

第七百零九章:已经苏醒的东方巨龙第二百五十三章:联名上奏,驸马始危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东,下苏杭第三百九十五章:举世瞩目的叙功升授大典(上)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状元,帝王心思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四十一章:白广恩复叛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复太原,连克汾辽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二十六章:多尔衮尽诛哈达,崇祯帝再设驿站第一百二十四章:圣旨第一百八十五章:干就完事儿了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六百三十九章:亲征第二百二十二章:黄闯子激斩哈尔泰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二百八十五章:北关失陷第六百三十九章:亲征第三百九十七章:举世瞩目的叙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八十四章:决战第五百六十八章:镇江大将一些相关通知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强的集权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九十四章:黄金家族第六百五十八章:鱼水军民,流寇出山第三百九十三章:诸藩祸国闹剧平,各方反应不尽然第六百八十一章:公报私仇,一举多得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让他们好受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复太原,连克汾辽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骑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了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国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军队第五百一十八章:就办你个卖国第七百八十一章:旧秩序与新秩序(二)第十章:给山西官军发饷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八十五章:为民做主的“钦差”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营北上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让你死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国真蠢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八十八章:请贼入瓮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战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时候到了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杀吧第四百四十四章:圣旨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扩张第五百七十一章:这棋越下越大了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二百四十章:月夜营啸,平度之败第六百三十一章:奖与惩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议与奇谋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将何来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战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来老子可就真挂了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阳之役第一百三十八章:吴军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稳定的皮岛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强军伊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争功第二百零三章:夺权之辩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胁朕?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战第三百六十八章:达延古的醒悟第六百零一章:铁面柔心帝王情第三百零四章:金陵庞氏之衰第五百四十章:法与情第四百零五章:两京之争(上)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儿了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发现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莱,牟氏靖曹州第二百六十四章:宁完我入京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锡死守临汾第五百二十八章:戏耍第七百八十二章:旧秩序与新秩序(三)第五百四十一章:恩与威第五百九十章:让朕告诉你,谁才是强权第二百八十九章:张鼐的想法第二百九十九章:收盐务,改商税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诏书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盐矿为首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鲜血液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亲第四百八十五章:清军第六百三十二章:上与下第七百三十章:满万不可敌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师第二百九十七章:核查京官,议设银行
第七百零九章:已经苏醒的东方巨龙第二百五十三章:联名上奏,驸马始危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东,下苏杭第三百九十五章:举世瞩目的叙功升授大典(上)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状元,帝王心思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四十一章:白广恩复叛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复太原,连克汾辽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二十六章:多尔衮尽诛哈达,崇祯帝再设驿站第一百二十四章:圣旨第一百八十五章:干就完事儿了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六百三十九章:亲征第二百二十二章:黄闯子激斩哈尔泰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二百八十五章:北关失陷第六百三十九章:亲征第三百九十七章:举世瞩目的叙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八十四章:决战第五百六十八章:镇江大将一些相关通知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强的集权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九十四章:黄金家族第六百五十八章:鱼水军民,流寇出山第三百九十三章:诸藩祸国闹剧平,各方反应不尽然第六百八十一章:公报私仇,一举多得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让他们好受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复太原,连克汾辽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骑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了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国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军队第五百一十八章:就办你个卖国第七百八十一章:旧秩序与新秩序(二)第十章:给山西官军发饷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八十五章:为民做主的“钦差”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营北上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让你死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国真蠢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八十八章:请贼入瓮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战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时候到了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杀吧第四百四十四章:圣旨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扩张第五百七十一章:这棋越下越大了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二百四十章:月夜营啸,平度之败第六百三十一章:奖与惩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议与奇谋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将何来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战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来老子可就真挂了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阳之役第一百三十八章:吴军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稳定的皮岛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强军伊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争功第二百零三章:夺权之辩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胁朕?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战第三百六十八章:达延古的醒悟第六百零一章:铁面柔心帝王情第三百零四章:金陵庞氏之衰第五百四十章:法与情第四百零五章:两京之争(上)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儿了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发现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莱,牟氏靖曹州第二百六十四章:宁完我入京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锡死守临汾第五百二十八章:戏耍第七百八十二章:旧秩序与新秩序(三)第五百四十一章:恩与威第五百九十章:让朕告诉你,谁才是强权第二百八十九章:张鼐的想法第二百九十九章:收盐务,改商税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诏书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盐矿为首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鲜血液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亲第四百八十五章:清军第六百三十二章:上与下第七百三十章:满万不可敌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师第二百九十七章:核查京官,议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