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一代圣君

大战无殇!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个帝王可以做到这一点?就连被历代帝王奉为领军治国的经义《六韬》的著作人太公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而引以为憾事!

在动用了二十万强兵的情况下,竟然可以做到不征调民间一分一厘,不用徭役,不用民伕,丝毫没有影响到子民的耕作生活,甚至,就连河北这个首战之地,民众也没有因为这么一场大战而有任何的损失,相反的,许多的贫户因为此战后还分到了不少的工具钱粮!

富户们捐献的物资除了御寒用的分发了下去给自发组织起来运送物资的贫民外,其余的,唐军几乎没动用过,唐军兵士基本不需要什么粮草缁重,每个兵士在自己的马背上带上几斤行军饼,带上一两斤的琥珀糖,再带几个罐头,百来斤酿制琥珀糖的副产品糟麸就够了,糟麸是备用的,除了在先期行军的过程中用到一些马粮外,其余的时间都是打到哪就直接的将打下来的地方的粮草拿来喂马,米麦等也是就地取材给兵士们烹了来吃。

而就连高句丽也没有因为战火是燃烧在那里而有多大的损伤,当然这里的损伤是指的农林方面的损伤,还有商人店铺的损失,高句丽人的死伤不管,他们都将强制的分散到大唐各地去,普通的高句丽百姓不须为奴,但也不能再在这里耕种渔猎了。

要让高句丽这个词彻底的抹去,就是要断根。将其融入到华夏子民中去,跟中原人一样学汉字,说汉话,行汉礼,没有什么特权可言,并不会因为他们是属于特殊的部族而给他们照顾,这是王况一直坚持的原则。任何部族的文字,必须废除,任何部族的礼仪。必须是以不违背整个华夏这个大群体的基本礼仪为前提,你可以有方言,但不许有文字。你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服饰,但在重大场合必须和他人一样,你可以有自己的制度,但必须是基于不违反《大唐律》的基础之上。

如果这个部族的文化要保护,那个部族的文化要保护,那么又怎么可能会有华夏这一族的产生?就连汉族也是各大部族经过长期的融合而来,其前提就是书同文,车同轨。如果始皇帝也来搞个什么少数民族政策,考虑这个那个的话,如今的华夏大地。永远也将停留在战乱之中。只有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守同样的礼,才会对华夏有认同感,才会真正的是民族大融合。

同样的,新罗百济也是差不多。新罗王因其不是本身要背叛朝廷,所以还是当王,只不过不在是新罗王,而是一个闲散王,除了新罗百济外,其他地方任由他自己选定居之处。百济王就没那么好命了。他的后半辈子,只能跟高句丽王为伍,当他的奴隶去了。

和大唐不同的是,高句丽人和新罗百济人对其王并没有多大的认同感,他们没有大唐子民那么幸福,有一个处处以百姓的需求为第一位考虑的君主,对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无所谓,跟谁混过得更好就认谁,事实上,这三国实际上还是处于奴隶社会的时期,所有子民都是王的奴隶,你想要一个奴隶对你忠心耿耿?难!

因此,三国之民的大迁徙并没有引发什么抵抗,相反的,当听说自己可以到中原各地去定居,可以和中原人一样,每个劳动力都有十到十五亩的永业田分,而且当地官府会指定了善于耕种的农人来教他们新耕种法,可以做到亩产提高许多后,绝大部分人都是欢喜异常,这样的日子,他们可是想都不敢去想过的,如今大唐朝廷来了,马上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就能跟那些他们以前羡慕至极的大唐人一样了,这样的结局,他们怎么能不欢喜?

对于极少数的不愿意迁徙的,朝廷也没有勉强,一样的可以领到永业田,一样的可以自己开荒,一样的和中原的待遇,少数人留着,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中原的民众大量的迁徙过来之后,在滔滔华夏文化的淹没下,少数人再怎么想保住他们的根,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至于中原子民,愿意迁徙到新打下来的疆域的,则有很大的优惠,十年免税免徭役,光这一条就已经很是吸引人,因此中原并不乏有人去的,而河北民众呢,则同样的得到了五年免税,五年半税的待遇,因为朝廷说了,河北民众抵抗北方外敌百年,所耗甚多,如今北方安定了,是该补偿他们的时候了,且北方再无外敌,可以说,整个北方的驻军就可以裁撤了大半,只留少许镇军就可以了,如此一来,负担减轻许多,干脆,就直接将这些减轻了的分到百姓头上,让大家都喘口气,好好的修生养息。

六诏中除了南诏是怀了异心外,其余五诏都是真心归附,且如今南诏已灭,南诏人所剩不过半数,因此倒没有搞什么大迁徙,只是将南诏人打散了并入五诏之地去,整个六诏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自愿,选择定居之处,而中原人也将开始在优厚政策的引导下,和六诏人加强往来。这是一个温和的融合过程,也是大唐这一年打下的那么多疆土中唯一的一块是用这种方式,本来六诏人就没有自己的文字,用的都是汉字,在民间的往来变的频繁了之后,融合也不过就是个时间问题。

吐蕃的情形也是和高句丽差不多,他们本来就是比高句丽更原始的奴隶社会,如今吐蕃一降,农奴们或是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或是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牲畜,而且可以自由的迁徙,有不少人都选择到了川蜀一地去,川蜀之地和青海及西域的游牧民也都受了优惠政策的引导,开始往吐蕃迁移。

吐蕃五部的首领贵族,早在秦怀玉诛了赞普之后,就假传赞普的旨意被叫到逻些来一网成擒了,五部所住远近不同,到达的时间也不獤,三百余人要抓个首领还是很容易的,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快就降了。命都捏在唐军的手中,底下的奴隶还有谁去有心管他们的归属?能保一条命就不错了,而且也不过就是换了个居所,虽然没有了大片的土地和牛羊,但中原的富饶,以他们的身家,只要用心经营,生活也绝对不会比在自己部族里差到哪去,要知道,一只在长安不过卖几百文的璃瓶,在吐蕃可是要卖到上千贯呢,一个几十文的罐头,也要好几贯,这么一对比之下,到了中原之地,哪怕是收入锐减了十倍,那也要比在高原苦寒之地安乐得多呢。

三大战役,除了对付高句丽和新罗百济动用了二十万兵外,剩下对付南诏和吐蕃只用了几百人,翦除了大唐北部和西南部的威胁,而大唐将士的伤亡才一万多,若是将那伤的扣掉,真正亡的只有几千人,还丝毫没有影响到民生,这样的战果不可谓不辉煌,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没人敢说了,但王况却是知道,后无来者恐怕是绝对了的。

毕竟再往西去,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就越是浅,对中原的认同感也没那么多,甚至还是排斥的,要知道,人种可是不同,而西人最是讲究人种的。他们没有华夏这么博大的胸怀,可以包容并蓄,别说人种,就是同一人种底下的分支,他们也是要分得一清二楚的。哪里有华夏这样的?华夏民族的构成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主体中就有羌人(说到羌人,灰雀忍不住要大笑三声,那个叫兽也不知道是不是脑袋被驴踢过了,竟然说华夏人是源自羌人,应该将龙的传人改为羊的传人才对,真真是笑死人了喂,汉族的血统构成中,是有羌人没错,但不过是洋洋众民族中占少数的一支而已,羌族还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是其中的部分,融入到了汉族中去而已,可以说,汉族,本身就是一个包容了许多血统的大民族,尤其是最后的百年。这样的人,还敢当叫兽?应该改为叫驴才对!),有匈奴人,有楚人,有越人,有吴人,有齐人,有燕人等等,如果细细数来,至少可以列举出二十多个。

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在今后对西人的战役中做到大战无殇是不可能的,但是做到狭义上的大战无殇还是可以的,战火并不是在大唐的疆域上燃烧,而是在西边,要殇,也是合该西人倒霉,碰到了王况,碰到了李世民这个几乎可以说是爱民如子的一代帝王,大唐这边,殇的,不过是兵士,虽然死人难免,也会让人心疼,但是为了天下一统,为了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生产环境,为了一千多年后不再受到更大的屈辱,这样的牺牲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

但不管怎么着,李世民的声望已经达到了顶点,民间已经有人开始称皇帝为一代圣君了,将其和轩辕大帝,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甚至还有人质疑,三皇五帝有当今圣人如此的丰功伟绩么?应该将圣人排在三皇五帝之前才对。

第79章 金陵第308章 要做水果罐头第495章 变异的种子第707章 阿尔撒息第565章 神兵利器是不可能的第626章 未知第324章 题外第154章 难道日头真的从西边出来了?第570章 有好消息第718章 选对人了第485章 兜售海露第22章 好大的一桶金第131章 这才是极品美食第197章 徐国绪的真正任务第263章 圣旨又来第647章 是狼还是狗?第467章 旁观者王况第74章 出发第256章 再加一层光环第75章 黄大夜半送人头第480章 有客来访第281章 南语诸岛规划第133章 序幕第167章 天下震动第52章 轻松擒贼第318章 敲山震虎第563章 破桎梏第586章 找到了矮人第306章 木小郎君第66章 王凌的亲事(下)第99章 算不上火锅的火锅第214章 李世民的小算盘496章 竹子开花第454章 点醒第183章 小东家回来了第586章 找到了矮人第200章 建安,某来了第555章 换个人盯梢第524章 图虎应征第497章 抓住了第319章 种咖啡失败第374章 县伯府第156章 将震撼玩到底第608章 要改变科学进程第446章 游击将军威武第26章 天上掉下个….第521章 优势第445章 卸了他们的胳膊第570章 有好消息第709章 心灰意冷第337章 大案第228章 大比第402章 东瀛设州第57章 胡凳第111章 逛长安(中)第233章 祸从口出第120章 番茄第39章 酒也能解酒第603章 人才第322章 于三第448章 神仙也落跑第198章 八宝粥和糖炒栗子第369章 二见李世民第415章 有人记挂第19章 雪天的不速之客第658章 长乐公主驾到第196章 不可思议的圣旨第627章 路遇第625章 钢弩第213章 没证据也办你第196章 不可思议的圣旨第300章 林老太爷发威第365章 又一次分赃大会第15章 培芽(上)第635章 机会第245章 养玉一样的养着第506章 大小黑出现第245章 养玉一样的养着第375章 抄第374章 县伯府第39章 酒也能解酒第628章 叙话第306章 木小郎君第426章 案件并不复杂第206章 遍地开花第24章 提前八百年第459章 一骑红尘柔鱼到第608章 要改变科学进程第630章 精肉第377章 果然是大鱼第475章 见猴起意第610章 肉燕的真实发源地第14章 意外之喜第511章 赶路第558章 螃蟹煎来吃第352章 征近江(中)第96章 紫宸殿第644章 动物救助站第393章 祖师爷第571章 “思密达”出现了
第79章 金陵第308章 要做水果罐头第495章 变异的种子第707章 阿尔撒息第565章 神兵利器是不可能的第626章 未知第324章 题外第154章 难道日头真的从西边出来了?第570章 有好消息第718章 选对人了第485章 兜售海露第22章 好大的一桶金第131章 这才是极品美食第197章 徐国绪的真正任务第263章 圣旨又来第647章 是狼还是狗?第467章 旁观者王况第74章 出发第256章 再加一层光环第75章 黄大夜半送人头第480章 有客来访第281章 南语诸岛规划第133章 序幕第167章 天下震动第52章 轻松擒贼第318章 敲山震虎第563章 破桎梏第586章 找到了矮人第306章 木小郎君第66章 王凌的亲事(下)第99章 算不上火锅的火锅第214章 李世民的小算盘496章 竹子开花第454章 点醒第183章 小东家回来了第586章 找到了矮人第200章 建安,某来了第555章 换个人盯梢第524章 图虎应征第497章 抓住了第319章 种咖啡失败第374章 县伯府第156章 将震撼玩到底第608章 要改变科学进程第446章 游击将军威武第26章 天上掉下个….第521章 优势第445章 卸了他们的胳膊第570章 有好消息第709章 心灰意冷第337章 大案第228章 大比第402章 东瀛设州第57章 胡凳第111章 逛长安(中)第233章 祸从口出第120章 番茄第39章 酒也能解酒第603章 人才第322章 于三第448章 神仙也落跑第198章 八宝粥和糖炒栗子第369章 二见李世民第415章 有人记挂第19章 雪天的不速之客第658章 长乐公主驾到第196章 不可思议的圣旨第627章 路遇第625章 钢弩第213章 没证据也办你第196章 不可思议的圣旨第300章 林老太爷发威第365章 又一次分赃大会第15章 培芽(上)第635章 机会第245章 养玉一样的养着第506章 大小黑出现第245章 养玉一样的养着第375章 抄第374章 县伯府第39章 酒也能解酒第628章 叙话第306章 木小郎君第426章 案件并不复杂第206章 遍地开花第24章 提前八百年第459章 一骑红尘柔鱼到第608章 要改变科学进程第630章 精肉第377章 果然是大鱼第475章 见猴起意第610章 肉燕的真实发源地第14章 意外之喜第511章 赶路第558章 螃蟹煎来吃第352章 征近江(中)第96章 紫宸殿第644章 动物救助站第393章 祖师爷第571章 “思密达”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