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内阁人选

无论嘉靖承认不承认,徐谦说的话,确实有他的道理。

挡人财路便如杀人父母,上到宫中下到黎民百姓,数百上千万人指着这口锅吃饭,杨一清却要砸锅,徐谦这么做,确实如他所言,既是为了新政,也是为了宫中。

现在徐谦跳出来,干掉杨一清,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而嘉靖其实也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新政完了,他的内帑也就完了,没了内帑,谁来供养你,难道还像从前一样,让国库拨付?可是你必须明白,国库并不是掌握在皇帝手里,也不是你皇帝说给多少就给多少,你要是多要一些,天知道多少人要跳出来,将你骂的狗血淋头,这种事,已经发生了太多次,而自从宫中有了其他的收入,就彻底实现了财政的独立,再不必仰仗外朝,甚至外朝还指望着内帑,如此一来,嘉靖化被动为主动,某种程度上,他的权利也随着财政的独立,增长了不少。

对于大明的天子来说,有钱才有权,可是他的权却换不成钱,这一点和,朝廷命官们不同,官员们则是有权才有钱,只有握住权利,大家才会将一箱箱的银子搬到你的家里。

嘉靖沉吟道:“杨一清致仕,那么,谁可取而代之。”

这又是一个难题,嘉靖登基以来,内阁大臣像是走马灯似得换,从前选择阁臣,总是没有主动权,而这一次,杨一清乃是杨廷和力荐进来的,如今声名狼藉,杨廷和还好意思再推荐吗?因此,现在的嘉靖拥有绝对的主动权,他决定是谁,就是谁,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个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格。

而嘉靖问出这么一句话,就等于徐谦入阁绝无可能,因为嘉靖问他谁可取而代之,本身就已将徐谦排除在外。

徐谦对阁臣的权利虽然垂涎,却也知道自己火候不够,而眼下,朝廷分为两党,某种意义来说,自己为首的新党份子虽然未必在朝中占据多数,可是已经有了平分秋色的实力,而接下来,入阁的阁臣自然是自己人才好。

原本徐谦想将恩师邀进来,可是左思右想,又觉得不妥,恩师年纪大了,受不得气,还是颐养天年的好。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恩师乃是弘治朝的阁臣,资历比杨一清还要高的多,请他入阁,却非首辅,面子上,只怕过不去。

在这一点上,徐谦倒是没有使用理性而是感性的思维,虽然恩师入阁对自己有利,可是为此而来自己的恩师受委屈,徐谦的心里也过意不去。

那么……只有刑部尚书张子麟了,可是张子麟乃是刑部尚书,国朝未有刑部尚书入阁的,想来想去,徐谦也有些纠结。

嘉靖见徐谦不做声,随即道:“那么,不如就让张璁来吧。”

张璁……

张璁这个人徐谦可是有印象,在历史中,他在大礼议之中极力支持嘉靖,他当时不过是个新科进士,在部堂里观政时,就曾上过几道奏疏,声援嘉靖,而嘉靖自然大为感动,不过很快,张璁就被杨廷和打发去南京玩泥巴了,这七八年来,可谓仕途跌宕,或者用跌宕来形容并不合适,因为这家伙根本连升都没升过,也无所谓的跌,若说非要类比,那么潜水艇来形容他比较合适,而且还是阿三牌潜水艇,潜下去,保准浮不上来。

张璁就是这么个人,就因为犯了一个错误,所以被打压至今,据说上一年,他还上了一道奏疏,说是找到了一本道经,久闻陛下在参悟大道,所以生呈天听。

这种行为,其实徐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厮绝不是脑子坏了,而是他的处境反正已经坏到不能再坏的地步,杨党要打压他,就算在新党里头,他也出不了头,索性就无耻到底,总比一辈子被压死的好,他选择的路很艰辛,也很坎坷,他想走的天子路线。

天子路线看上去似乎很高大上,似乎比巴结朝中的大佬要高明的多,所谓巴结自己的领导,不如巴结自己领导的领导,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错的,可是错就错在,眼下大明朝是领导把持舆论和权利的时期,天子……天子每天躲在宫里,你巴结的着吗?你就算巴结的着,人家就真肯重用你?

而且他的这种行为自然是人人喊打,杨党骂,王党也骂,都觉得此人无耻,天子修道,本就是不务正业,你倒好,人家瞌睡了你给人送枕头,人家起夜了你给人家端尿壶,有这么没用节操吗?

舆论对张璁很不宽容,上官们看张璁更是厌恶到了骨子里,就是在衙里的公人看他也没多少敬畏,张璁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假若他生在百年后的大清王朝,说不准还有发迹的可能,可是现在……若是非要形容他,徐谦只能用四个字——人艰不拆!

可是……这孙子的春天居然来了。

嘉靖这个时候却是想起了他来。

单单如此,这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可是接下来,徐谦开始陷入了深深的疑窦,张璁虽然比自己早做官,可是也没早多少时候,只是比徐谦早一科而已,他年纪大,虽然中的是进士,所以也没有点入翰林的机会,为官十年不到,此前呢,基本上就是在南京打酱油,可以说未立寸功,要出身没出身,要资历没资历,至于水平,暂时也看不出来,就这么个三无人员,就因为嘉靖看得顺眼,所以让他入阁?

这……有悖常理啊。

莫非……陛下这是想要立威……

是了,借着这个机会,把拍马屁的张璁入阁,这等于就是对天下人说,这天下老子说了算,你们说他没资历是不是,你们说他没出身是不是,你们说他没水平是不是?可是朕喜欢,这就足够了。所谓领导说是不是也是,嘉靖就是要做这种领导,从此之后,谁还敢跟皇帝老子对着干?

而且,张璁这个人显然是没有太多节操的,至少现在是如此,皇帝要修道,他送道经,皇帝觉得老子委屈,他就立即上书,告诉天下人皇帝老子不能受委屈,嘉靖显然也需要这么个听话的人,这种人极为重要。

徐谦虽然深得信任,属于宠臣的范畴,但是却非顺臣,就比如说嘉靖修道,徐谦可以不吭声,既不会反对,但是也绝不会吃饱了撑着去支持,你修仙是你的事,我做自己的事,互不干涉。

可是顺臣是什么呢?顺臣就是,皇帝老子想出恭,这个人就会端着屎盆子来,皇帝老子肚子一饿,他便不免要垂泪,大呼陛下君饿臣死。

嘉靖显然,觉得自己在修道大业上,在朝中还缺少这么一个人,所以,就是张璁了。

只是在徐谦看来,张璁入阁,却未必不是威胁,他沉吟道:“张璁的资历……只怕不够,陛下若是信任他,应当先调他先在地方,让他有所作为之后,再迁入京师。”

嘉靖微微含笑,道:“无妨,张爱卿入阁,朕已思虑过,朕登基以来,入阁的阁臣哪一个不是出身良好、资历足够,可是又如何,最后把是办糟糕的,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那么,就让张璁来试试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就没有任何余地了,徐谦只恨自己没有请恩师出山,于是笑道:“陛下既然心意已决,微臣自然不敢多言。只是……陛下,微臣在直浙时,曾向直浙许诺,要废除朝廷此前颁布的商税征收,改用新的税法,当时臣也是事急从权,擅自做了主张,还请陛下恕罪。”

嘉靖微笑道:“这倒是无妨,既然是新税制,那就办新税制吧,新政的事,毕竟你最熟稔不过,这新税制,自然还是你来办。”

徐谦道:“可是要办新税制,首先就在于整肃户部,除此之外,还要对户部进行诸多改革,比如设税局,建钱粮局,这些……若无陛下恩准,只怕微臣难以实施。”

其实徐谦今日入宫的目的,一方面是敦促嘉靖无论如何,直接准了杨一清的请辞,另一方面,却是为户部的改革做最后的铺垫,现在内阁已经阻止不了新税制,而且新税制又是人心所向,眼下最后的关节,就只剩下皇帝了,只要皇帝点了头,一切的事都将迎刃而解。

嘉靖道:“你给朕一句准话,是不是唯有新税制,才能让如意坊和海路安抚使司有银子赚?”

徐谦郑重其事的道:“不但能增加内帑,还能增加国库的收入,两者都可兼得。”

嘉靖毫不犹豫的道:“既然如此,那就放开手去做,朕能支持你新政,这新税法,自然也将鼎力支持。”

徐谦终于松了口气,道:“陛下圣明。”

……………………………………

第383章 整人第24章 大人英明第287章 严师出高徒第434章 徐兄请上船第496章 讨倭檄文第648章 这才是强大第438章 侍读学士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332章 报复第650章 风卷残云第359章 得理不饶人第294章 掀桌子翻脸第453章 忠臣哪第544章 杀人父母不共戴天第326章 重赏第59章 浊流知府第634章 天价神木第95章 不要脸就不给你脸第243章 学生遵旨第683章 十万火急第17章 行善积德徐公子第698章 封王第73章 很多牛都喜欢破坏庄稼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581章 粮食就是根本第270章 终于放榜第382章 争锋相对第266章 有账要算第642章 震动第228章 有朕亲临第496章 讨倭檄文第416章 全家死光第157章 神仙打架,你想做小鬼吗第648章 这才是强大一百六十章 坑人第333章 坑死你第353章 国之利器第583章 人心第760章 兄弟反目第507章 明朝好太监第466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第318章 节操碎了一地第18章 徐家善堂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452章 圣明第669章 入宫第373章 好色第89章 曙光第30章 生发了第642章 开宗立派第321章 廷议第147章 立威第267章 大考第734章 多事之秋第663章 装神弄鬼第751章 尘埃落定第17章 行善积德徐公子第161章 钦差被坑第500章 告捷第648章 这才是强大第177章 御剑第220章 王八国戚第318章 节操碎了一地第274章 好气魄第207章 好茶第420章 万众瞩目第250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307章 圣旨引发的血案第214章 有功要赏第383章 整人第642章 震动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第365章 够狠第211章 移驾慈宁宫第673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749章 对决第482章 非清非浊第511章 孙儿来迟第384章 就是不给你面子第496章 讨倭檄文第150章 陛下昏聩第335章 小子,想升官吗?第387章 无恶不作、令人发指第282章 风暴第63章 你配吗第敌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389章 交锋第393章 去死第742章 号角第705章 中兴之主第192章 帝心难测第550章 二道贩子威武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16章 家大业大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473章 捅的就是马蜂窝第635章 暗潮第725章 重赏第642章 开宗立派第380章 你死我活
第383章 整人第24章 大人英明第287章 严师出高徒第434章 徐兄请上船第496章 讨倭檄文第648章 这才是强大第438章 侍读学士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332章 报复第650章 风卷残云第359章 得理不饶人第294章 掀桌子翻脸第453章 忠臣哪第544章 杀人父母不共戴天第326章 重赏第59章 浊流知府第634章 天价神木第95章 不要脸就不给你脸第243章 学生遵旨第683章 十万火急第17章 行善积德徐公子第698章 封王第73章 很多牛都喜欢破坏庄稼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581章 粮食就是根本第270章 终于放榜第382章 争锋相对第266章 有账要算第642章 震动第228章 有朕亲临第496章 讨倭檄文第416章 全家死光第157章 神仙打架,你想做小鬼吗第648章 这才是强大一百六十章 坑人第333章 坑死你第353章 国之利器第583章 人心第760章 兄弟反目第507章 明朝好太监第466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第318章 节操碎了一地第18章 徐家善堂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452章 圣明第669章 入宫第373章 好色第89章 曙光第30章 生发了第642章 开宗立派第321章 廷议第147章 立威第267章 大考第734章 多事之秋第663章 装神弄鬼第751章 尘埃落定第17章 行善积德徐公子第161章 钦差被坑第500章 告捷第648章 这才是强大第177章 御剑第220章 王八国戚第318章 节操碎了一地第274章 好气魄第207章 好茶第420章 万众瞩目第250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307章 圣旨引发的血案第214章 有功要赏第383章 整人第642章 震动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第365章 够狠第211章 移驾慈宁宫第673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749章 对决第482章 非清非浊第511章 孙儿来迟第384章 就是不给你面子第496章 讨倭檄文第150章 陛下昏聩第335章 小子,想升官吗?第387章 无恶不作、令人发指第282章 风暴第63章 你配吗第敌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389章 交锋第393章 去死第742章 号角第705章 中兴之主第192章 帝心难测第550章 二道贩子威武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16章 家大业大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473章 捅的就是马蜂窝第635章 暗潮第725章 重赏第642章 开宗立派第380章 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