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江东之英主

西元264年二月下旬,正当关彝开始在蜀汉启动轰轰烈烈的炎兴变法的时候,钟会和他的侄儿钟邕来到了东吴会稽郡的乌程县。

“士季兄,彝真的能掐会算哦。不然怎么会提前知晓司马公会大举进犯我大汉而提前那么多年做准备?”

“士季兄,彝真的能掐会算哦。不然怎么会提前给阳安关的傅俭发出蒋舒必叛的警示?其实啊,我还提前给董明、诸葛瞻都发了警示的,可惜他们都不听,逼得彝不得不迈出了权臣的第一步。”

“士季兄这样的大才,彝是不敢奢望您对我心悦诚服的哪。所以让您留在成都我真的睡不好觉啊。但是士季兄啊,您可以去东吴啊。彝前不久又掐算了一卦,东吴现在的皇帝孙休那个病秧子,这次是好不起来哪。接下来他的儿子不会继位的哦。继位的将是现在的乌程侯孙皓。嗯嗯,最多今年的八九月孙皓就会上位哪。您现在去投奔,不出半年就是从龙之臣哪。说不得,哪天关彝还需要您的关照呢。”

“额,这个,推荐信我是肯定要给你写的哪。而且我还附带给你一点我们涪陵郡新出产的高度酒,这玩意全天下绝对就我这里独一份。孙皓喝了这酒,肯定相信这信是我关彝写的哪。”

现在,带着满腹的期望和一点点对未来不太明确的惶恐,钟会和钟邕站到了乌程侯府的门前。

“叔父,这就是乌程侯府?看起来很是破败嘛。”

“呵呵呵,此人乃是东吴废太子孙和的庶长子。而孙和呢,先是被废除太子之位,后来又被东吴的权臣孙峻杀死(孙和的妻舅是诸葛恪,而诸葛恪是被孙峻夷灭三族。为了消除后患,孙峻自然要干掉孙和)。所以此人很小就成了孤儿(此句不完全属实,孙皓的生母养大了孙皓五兄妹)。也就东吴现在的这位病秧子皇帝宅心仁厚,给了他一个侯爵,不然,连这样的破败房子都没得住!”

“原来如此啊,那我们?”

“哎,阳安关大败,为叔是回不去洛阳哪。关子丰那人太有自知之明了,居然不敢收留我。所以,也就死马当活马医吧。若是今年十月后此人不能登上东吴皇帝的宝座,到时候我们再做打算。邕儿,去敲门。”

“喏!”

与此同时,乌程侯府内。

这所谓的侯府,其实和当初关彝在涪陵郡的太守府规模差不多,两进院子,七八间房屋。一进和二进之间有一块空地,四周的屋舍将其围成了一个天井。

一阵激烈的兵器相交发出的尖锐之声间断的在这座天井内响起,却是两个年轻的男子在一起比斗。

一个男子,身高约莫八尺,鼻梁高挺,目若朗星。两道剑眉更是为其平添了不少英气。然而英气之间,却又自带一股清秀和风流。而另一个男子,双眼深陷,皮肤黝黑,肌肉虬扎,头发微微偏紫,这相貌却是有些不太和平常的中原人相同。

两剑相交中,英气男子的长剑划过黝黑男子的长剑,顺着剑势一路下滑。黝黑男子不得不脱手弃剑。于是,胜负已定。

“啪啪啪。”在两个男子的身边,另一个中年男子拼命的鼓掌。可惜,这观众实在是太少。孤寂的掌声,反而显得这座庭院太过荒凉。

“顺民啊,不错不错,昨天在侯爷手下走了十五招,今天是二十一招。进步很大啊。”

“呵呵呵,多谢文彬兄夸奖。这个啊,还是侯爷教得好。”

“啧啧啧,顺民啊,你和文彬都能互称表字,为什么还叫我侯爷呢?我的表字你知道的啊,元宗啊!”

“不敢,文彬兄虽然贵为乌程令,但毕竟是大吴的臣子。王诚(书友履诚本色出演!)虽然身份低微,但承蒙文彬兄不弃,还是敢托大以兄弟相称。而侯爷不同,您身体里留着大皇帝的高贵血液,是我大吴的皇室帝胄。我王诚一个夷洲来的外民,是万万不敢称侯爷的表字的。”

“是啊,侯爷,此乃君臣有别。不可的。”

“哎~~~”长长的发出一声浩叹,孙皓将手中的长剑掷于地上:“我一个废太子的余孽,除了你们二位,谁又把我当回事了?”

气氛有点尴尬,谁都不好接腔。

过了好一会,乌程令万彧开了口:“侯爷,今日彧来此,是向侯爷辞行的。”

“怎么?连文彬也要弃我而去吗?”

“非是要抛弃侯爷,而是朝廷来了明令。要在下在本月内启程,去建业担任左典军一职。”

“原来如此,恭喜文彬高升了啊。呃,实在可惜,这府上连点涪陵郡的果酒都没有,没办法为文彬庆贺啊。”

“哈哈哈哈哈~~~岂曰无酒?吾有涪陵郡新出产的烧刀子烈酒。乌程侯可愿与吾共饮?”

“嗯?”孙皓转过头,看见两个器宇轩昂的男人自行走了进来。但他的脸上一点怒气都没有,反而发自内心的浮上一抹微笑:“我这所谓的侯府,这些年来除了文彬外,居然还有人主动上门?好啊朋友,你的烈酒在哪里?可否能与我等共饮?”

“固所愿尔,不敢辞。请侯爷派下人取出酒具。”

“哈哈哈哈哈~~~本侯这座府邸,除了文彬时时探望,以及顺民不离不弃之外。就只有家中老母和三个弟弟哪。喏,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怠慢客人了!”

“无妨,幕天席地,也是一种风雅。”钟会说完也不矫情,自顾自的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侯爷,此酒极烈,第一口还请少少慢饮。”说完,将怀中的酒壶递给了孙皓。

孙皓接过来就准备开饮,王诚轻轻叫了一声:“侯爷!”

“呵呵呵,顺民,我知道你想说啥。可我这个连平民都不如的侯爷,谁会来害我呢?如果是建业的那位看不惯我要取我性命,就算知道这是毒酒,难道我还能不喝?”

说完这话,孙皓一点犹豫都没有,张口就是一嘴。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毫无疑问,穿越者反复提炼出来的高度酒,根本不是这个时代任何一种酒可以比拟的。第一次喝这种酒,而且一喝就是一大口的孙皓。刹那间被辣的肠子都燃烧了起来,整个面部理所当然的出现了鲜艳的血红。

“贼子好胆!竟敢鸩害侯爷!”一边紧紧关注着孙皓的王诚,这个时候迅速捡起地上的长剑,飞身向着钟会猛扑了过来。而钟邕也迅速的拔剑,堪堪挡住王诚后,大声的吼道:“朋友,稍安勿躁!你家主人无事!”

“呼~~~哈~~~~呼~~~~好酒啊!好酒!入口似刀,入腹化火,之后整个人都是一片酣然……好酒!朋友,此酒何名?产自西蜀的涪陵郡?”

“此酒名烧刀子,还有一个名字叫三步倒。确实产自蜀国的涪陵郡。侯爷第一次饮此酒,除了因为口感问题略略失态以外,居然神志清醒,侯爷果然体魄非常人。”

“呼~~这样的酒,理所当然应该是涪陵郡出产。嗯?你刚才说蜀国的涪陵郡,你不是西蜀的人?”

“不是。”

“阁下的口音,确实是北方的口音。您是魏人?”

“哎,我等原本是魏人,但现在到底是什么人,真的说不好。侯爷,在下这里有一封西蜀左将军关彝关子丰的亲笔信,还请您拔冗一览。”

“哈哈哈~~我这个空头侯爷一天到晚啥事没有。就是文彬陪我聊聊天,顺民陪我练练剑。拔什么冗啊。不过这关子丰乃是大英雄、真豪杰。他的亲笔信,请容我更衣之后再仔细拜读。”

关彝在这封信里,非常详细的给孙皓讲解了新都战役、阳安关战役的情况,其中还配了不少地图。看得孙皓大呼过瘾。之后笔锋一转,说是持信前来拜访之人,乃是曹魏的镇西将军钟会,这次在阳安关不幸兵败被俘。自己苦苦哀求钟会为自己效力,可是钟会念兹在兹的是想要在战场上能够击败关彝。所以……在不能回到曹魏的情况下,只能来东吴投靠了。

“哎呀!居然是曾经统领数十万大军的钟士季贤叔侄,孙皓失礼了。”

“哎,十八万大军,因为钟会的愚钝已经灰飞烟灭。此事,实乃钟会之毕生憾事。”

“不然,士季公,若不是关子丰在这封信里又是详细解说,又配上舆图。孙皓根本就不知道这是长平之围的再现。士季公当时在绝境之中也差点把关子丰逼到绝境,只是士季公运气不好,外围的友军先撤了,导致汉中军团及时来援,不然这一仗,成败尚未可知。如果士季公当时那一口气争赢了,搞不好这灭蜀大功就是士季公的了。”

“这……”听到这句话,钟会的内心是真的有点感动了,这安慰人,安慰得有水平啊。此子不错啊!

“多谢君候宽慰,会胸中淤积之气,少了许多。”

“呵呵呵,士季公心情舒缓一些了便好。可是士季公啊,您想和关子丰再次较量一场,因为暂时不能回到魏国,所以来我大吴。这个孙皓理解。可是您要一逞胸中志向,应该去建业啊……”

“不然。君候。钟会虽然是北人,但对大吴的二宫之争还是有所了解的。这大吴的皇位,本来就该是令尊的,也自然该是您的。正所谓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君候虽然暂时蛰伏于此,但终有翱翔于九天之日!而且今日会观之君候,英武豪迈,让会想起了很多年以前的长沙恒王…..阁下必将成为江东又一位英主!”

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壮士(六)第三三三章 世家的方向(三)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战(一)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迁都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画(三)(为天山唐门书友加更)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第五三八章 横扫如卷席(十三)第一九七章 真彩云之南(一)第二三零章 晋国的应对(一)第五二一章 长远的布局(二)第一四六章 战争与和平(二)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战(四)第三一一章 关中的复苏(五)第一四三章 复兴歼灭战(十)第二二九章 晋国的太子第三零三章 战后的余波(三)第一章 非最惨穿越第一二二章 复兴反击战(四)第四二三章 太原粮食多第七十四章 壮哉卓筒井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变色(一)第二三五章 北伐进行时(四)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壮士(三)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转(四)被荒草章推了……第二五六章 郿县防御战(一)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变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奋迅(一)第七十四章 壮哉卓筒井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闻曹(四)第二六八章 决战的序幕(一)第三零四章 战后的余波(四)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阵(二)第四一六章 全国总动员(四)第四九三章 最强的敌人(二)第一六三章 抄家进行时(一)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十三章 捕猎大队长第二六四章 异样的春耕(四)第一二八章 复兴反击战(十)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三零六章 战后的余波(六)第二零二章 我们的目标(一)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七十三章 开始暴兵吧(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与鲜卑第一一七章 反击的准备(三)第一零零章 邓艾的决心(一)第四六三章 钟会的谋划(二)第一零四章 前面是江油(二)第四八四章 晋祚今终焉(一)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战(五)第四四零章 并州之会战(一)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闻曹(五)第二二八章 入场的东吴第三一三章 关中的复苏(七)第三零二章 战后的余波(二)第三六一章 廉者当自警第一五零章 战争与和平(六)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第四五七章 老骥不伏枥(一)第十三章 捕猎大队长第一二零章 复兴反击战(二)第九十六章 宁做傅佥死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转(四)第七十一章 布局江阳郡(三)第三一二章 关中的复苏(六)第七十七章 无愧于曹姓(三)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击(二)第五二一章 长远的布局(二)第三七七章 处处是南中(一)第十三章 捕猎大队长第八十一章 弹指三年间(四)第一二二章 复兴反击战(四)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晋国(一)第一四二章 复兴歼灭战(九)第二五五章 晋国的调整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闻曹(二)第二四五章 街亭争夺战(五)第二七三章 中线和东线(一)第一三六章 复兴歼灭战(四)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变(一)第七十一章 布局江阳郡(三)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转进(三)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奋迅(二)第二七四章 中线和东线(二)第一二四章 复兴反击战(六)第一零零章 邓艾的决心(一)第一三一章 谁敢比我惨(二)第九十七章 钟会的运气(三)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三一零章 关中的复苏(四)第九十四章 钟会的运气(一)第二三六章 北伐进行时(六)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第二八二章 关中大决战(七)
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壮士(六)第三三三章 世家的方向(三)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战(一)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迁都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画(三)(为天山唐门书友加更)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第五三八章 横扫如卷席(十三)第一九七章 真彩云之南(一)第二三零章 晋国的应对(一)第五二一章 长远的布局(二)第一四六章 战争与和平(二)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战(四)第三一一章 关中的复苏(五)第一四三章 复兴歼灭战(十)第二二九章 晋国的太子第三零三章 战后的余波(三)第一章 非最惨穿越第一二二章 复兴反击战(四)第四二三章 太原粮食多第七十四章 壮哉卓筒井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变色(一)第二三五章 北伐进行时(四)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壮士(三)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转(四)被荒草章推了……第二五六章 郿县防御战(一)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变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奋迅(一)第七十四章 壮哉卓筒井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闻曹(四)第二六八章 决战的序幕(一)第三零四章 战后的余波(四)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阵(二)第四一六章 全国总动员(四)第四九三章 最强的敌人(二)第一六三章 抄家进行时(一)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十三章 捕猎大队长第二六四章 异样的春耕(四)第一二八章 复兴反击战(十)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三零六章 战后的余波(六)第二零二章 我们的目标(一)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七十三章 开始暴兵吧(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与鲜卑第一一七章 反击的准备(三)第一零零章 邓艾的决心(一)第四六三章 钟会的谋划(二)第一零四章 前面是江油(二)第四八四章 晋祚今终焉(一)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战(五)第四四零章 并州之会战(一)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闻曹(五)第二二八章 入场的东吴第三一三章 关中的复苏(七)第三零二章 战后的余波(二)第三六一章 廉者当自警第一五零章 战争与和平(六)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第四五七章 老骥不伏枥(一)第十三章 捕猎大队长第一二零章 复兴反击战(二)第九十六章 宁做傅佥死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转(四)第七十一章 布局江阳郡(三)第三一二章 关中的复苏(六)第七十七章 无愧于曹姓(三)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击(二)第五二一章 长远的布局(二)第三七七章 处处是南中(一)第十三章 捕猎大队长第八十一章 弹指三年间(四)第一二二章 复兴反击战(四)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晋国(一)第一四二章 复兴歼灭战(九)第二五五章 晋国的调整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闻曹(二)第二四五章 街亭争夺战(五)第二七三章 中线和东线(一)第一三六章 复兴歼灭战(四)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变(一)第七十一章 布局江阳郡(三)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转进(三)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奋迅(二)第二七四章 中线和东线(二)第一二四章 复兴反击战(六)第一零零章 邓艾的决心(一)第一三一章 谁敢比我惨(二)第九十七章 钟会的运气(三)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三一零章 关中的复苏(四)第九十四章 钟会的运气(一)第二三六章 北伐进行时(六)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第二八二章 关中大决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