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报(三)

“那个,阿齐兹,现在晋国的西域长史府运行得怎么样?”

“回大司马的话,应该不算好吧。他们现在龟缩在以前楼兰故城附近,屯垦了大约一千余亩的土地。整个长史府大约只有三四百人。”

在西汉国力强盛的时候,长安政府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府。新莽篡汉,国内大乱,由此导致汉家政权从西域撤出。之后东汉建立,班超扭转乾坤,使得汉家再次于西域建立都护府。但是东汉的国力比之西汉实在是差得太远,所以东汉的都护府建立不久又再度撤销。

到了西元123年,班超的孙子班勇再次底定西域。而此时的东汉政府已经陷入外戚与宦官轮流厮杀、世家大族不断做大的困窘局面。因此,东汉不再设都护府,而是设立了长史府——从行政级别上来说,都护府是州级,长史府是郡级。简而言之,东汉不再尝试从总体上控制西域数十国,而是努力在西域保留一个汉人的据点,仅此而已。

即便如此,这个西域长史府从西元123年起到189年黄巾起义短短的六十六年间,也经历了三通三绝的反复。直到后来曹操彻底击败马超后,才再次派人开通西域。

但当时的曹魏,其主要的精力是应对南方汉、吴两国的挑战。所以对于西域,也保持了东汉后期的政策:设长史府,在西域这块地方,有一个汉人的据点或前哨站就好。等咱们汉人以后强大了,这个据点就是恢复整个西域的基础。

而这个前哨站是在哪里呢?玉门关出去后,往西北走不到八百里,古罗布泊的东北边缘的楼兰故地。

所谓楼兰,就是鄯善国以前的名称。如前文所述,塔里木盆地周边的水源是在稳定之中有所变化的。以前的罗布泊水源丰富,楼兰古国因此而兴盛。后来罗布泊逐渐萎缩,楼兰国整体向西南搬迁,在新的绿洲之地重新安定下来,国名也更改为鄯善。而得不到中央政府有力支持的汉家勇士们,在这个时候只好去把人家遗弃了的楼兰古城捡起来,以此为中心,挂出西域长史府的牌子。向整个西域宣示汉人的存在。

这是何等的无奈,这又是何等的悲壮。

在后世的考古发掘中,楼兰古城一地出土了大量的魏晋时期的木简。上面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如何耕种,如何收获,如何有效利用水源……由此可见,那个时代的西域长史府是切实存在的。但是其主要功能已经不是汉家在西域的统治机构。而是汉人的一个前哨据点,一个屯垦基地。

“嗯,三四百人。呵呵呵,那么,本官可以想见,西域诸国若是有了什么纷争,应该是不会去长史府请求公道的吧?”

“呃……大司马明见万里。”

这时候的西域对于鄯善、于阗这些国家来说,正是大好的时光啊。北匈奴已经向着东北远去,他们将在乌克兰的黑土地上重新恢复元气。再过一百多年,他们的首领阿提拉将率领他们,作为上帝之鞭鞭挞整个欧洲。而以前同样很强大的月氏人也到南边印度河流域建立了贵霜帝国。西边的萨珊波斯忙着和东罗马帝国作战,东边的汉人也在内战。夹在中间的西域诸国居然没人去找他们的麻烦。于是山中无老虎,猴子充霸王。像鄯善、于阗这些治下人口不足十万,鼻屎一样大的国家,居然也敢称霸了。

“力不如人,当然不能获得相应的尊重。那么,西域诸国有没有谁敢要求西域长史府向他们缴纳赋税的?”

“这个倒是没有的。长史府虽然很弱,但毕竟是汉家的代表。再说了……”阿齐兹抬头看了看关彝,觉得关彝并不是那种一点就炸的火爆脾气后继续说道:“几百人种植的小地方,其出产极为有限。犯不着为了那么一点东西,就去背上招惹汉人的名声。”

“哎,看来后面这条,才是真实的原因吧。”无奈的长叹一口气,关彝的心里也有些悲凉:“没想到我大汉在西域,也只剩下一块招牌了。”

收拾了一下心情,关彝继续发问:“西域之西,就是萨珊了吧?那个国家现在怎么样?”

“尊贵的大司马,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接着站起来的,是一个皮肤白皙,深目隆鼻,碧绿眼珠的高大汉子:“您的仆人代伊,本来就是埃兰人。只是因为家族惹到了萨珊一位贵人,不得不长期居住在疏勒。”

看到关彝做了一个继续的手势,代伊赶紧的继续说了下去:“萨珊很强大。其控制的地盘虽然比不上大汉,但也远远比整个西域都大。国君号称万王之王,掌管圣火。其国国民不下五百万,士兵不下二十万。在八年前与罗马的战争中,萨珊俘虏了罗马皇帝,并使其成为奴仆……”

嗯,这个时代的萨珊波斯,还处在一个上升期。他们和罗马帝国的互撕还会持续很久。罗马一个皇帝被俘虏不算个啥,在后面,还有一位杰出的皇帝战死沙场呢。

总之,这个国家暂时只能与之交好,不能去招惹。

“那么,贵霜呢?”

“尊贵的大司马,您的仆人库尔善熟悉那里的情况。”刚才被别人抢了发言权的库尔善,这个时候终于有表现的机会了。“贵霜帝国,其国有口五百多万,可以动员二十万以上的士兵。其兵有轻骑,有象兵。但是其国内族裔众多,善于征战的只是顶层的月氏人。其底层的达罗比荼人卑微而服从。最近这些年,贵霜与西北邻国萨珊的征战,基本都是失败。而在其东南,又有笈多的兴起对其构成了挑战。虽然暂时还能压制住笈多,但是以您的仆人这么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来看,贵霜的颓亡已经不可逆转。”

哎呀,印度那个地方真的是好啊,那里的土著真的非常容易被征服。只是那里的文化环境也实在是太夸张,不管是哪个征服者进去了,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软化成一滩烂泥。

不过呢,笈多要真正的取代贵霜,按照历史本位面的发展来看,至少还得一百多年的水磨工夫。

“嗯,库尔善,你在贵霜和笈多行走,可曾见识过那里的佛教?”

“当然见过,尊贵的大司马,您对佛教有兴趣?”

“呵呵呵,库尔善,你是佛教徒吗?”

“嘿嘿,当然不是。您的仆人信奉的是金灿灿的金币,追求的是今世就要创立大功业。对今世行善,来世享福的佛教是不感兴趣的。大司马,您需要我为您带来笈多那边的高僧吗?”

“不必了。”

在仔细的听取了诸多商人的介绍后,关彝大致的对西域以及西域以西的情况有了底。

虽然后世的新疆自治区,是西北五省区中第一个实现粮食自给的省份,其农业生产即便在这个时代也是大有可为。但是现在汉家内地本就存在人口严重不足,大量土地没有有效耕种的问题。所以,切实掌控西域,迁徙大量人口到那里进行农耕,在这个时代,纯属脑残行为。

这个时代的西域,对于关彝来说,它就是一条单纯的交通线。大汉需要在这块地方保持一定的军事存在,保证这里的商路畅通就足够了。

至于这块土地上驻军的费用,当然是要军屯结合,同时向西域诸国吸血,以此保证驻屯军自给自足。

西域这条商路保持了通畅,那么西亚、欧洲的诸多良马马种、小麦良种、油菜花种子…….以及大量的金币将会源源不断的输入大汉。切实的提高大汉国力的同时,也能提早改善大汉的民生。

当然,关彝更看重的,是要为这个时代的汉人,在其思想上打开新的领域。把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精华尽早的引入华夏。使得这块土地上的本土哲学能够汲取到新的营养,从而换发出新的面貌。由此引导这个国家在未来走向更高的顶点。

当然,文化交流的大门一旦打开。必然有穿越者希望、喜欢的进来(西方古典哲学、经典法学)。也有穿越者不太感兴趣或者抵触的东西进来。比如印度半岛的佛教(其实已经在这个时代的汉地有所流行)、萨珊的祆教(拜火教)、罗马的基督教……还好,这个时代还没有星月教。

不过,我大华夏自有国情在此。托周公和先秦诸子的福,礼之一字已经深入华夏民族之骨髓。祖先崇拜、家族认同才永远是华夏的价值主流。

所以,我在这里担心什么呢?历史早已经证明,任何宗教进入中国,都必须要做出相应改变才能在这个国家上生存。便是后世那些享誉世界的商业巨头进入中国,还不是一样要跟着卖稀饭油条?

“诸位,本官已经下定决心。汉家之军队,最迟不超过后年就要进入西域。到了那个时候,西域的商路一定会彻底打通。而你们,可谓是比你们的同行先行一步。我希望,你们好好去做本官交待的事情,只要本官满意,也一定会让你们满意!”

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四十章 蝴蝶的翅膀(六)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第二一九章 群鸦的盛宴(十五)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一五三章 战争与和平(九)第一一八章 反击的准备(四)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闻曹(二)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统(一)第一五七章 权力的游戏(一)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二五一章 关彝的日常(三)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四八一章 洛阳是雒阳(九)第二八三章 关中大决战(八)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范第七十七章 无愧于曹姓(三)第四七二章 大陆泽之战(七)第二三四章 北伐进行时(三)第二七二章 决战的序幕(五)第五十八章 幕后的交易(一)第三九六章 扭头向东顾第五十五章 弱国的无奈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壮士(六)第六十九章 布局江阳郡(一)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风(一)第五零二章 小卫求学记(一)第一三七章 复兴歼灭战(五)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二七一章 决战的序幕(四)第四六二章 钟会的谋划(一)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初阵(三)第三三五章 杜武库点兵(一)第四八七章 东吴的认知第二零九章 群鸦的盛宴(五)第二八三章 关中大决战(八)第四五六章 目标是瘿陶第一二一章 复兴反击战(三)第四四九章 将军马下亡(一)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奋迅(二)第二三八章 北伐进行时(七)第三零四章 战后的余波(四)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庙算(二)第二八九章 关中大决战(十四)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庙算(二)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壮士(四)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第二五零章 关彝的日常(二)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第三五四章 一路向西行(九)第二零五章 群鸦的盛宴(一)第二三零章 晋国的应对(一)第一零二章 晋公司马昭第二一九章 群鸦的盛宴(十五)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将略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第九十四章 钟会的运气(一)第四一六章 全国总动员(四)第二零三章 我们的目标(二)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一七三章 盐场拍卖会(三)第四五五章 焦点是冀州第二一七章 群鸦的盛宴(十三)第一八九章 魏晋之禅代(二)第四四九章 将军马下亡(一)第二九九章 异族的未来(二)第四三六章 会战之前奏(二)第二零六章 群鸦的盛宴(二)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三三五章 杜武库点兵(一)第五一七章 记忆当长久第三七一章 现在二对二第一五四章 战争与和平(十)第五二一章 长远的布局(二)第一六零章 权力的游戏(四)第一四零章 环球同凉热第二六五章 蝗灾如约至第四七六章 洛阳是雒阳(四)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庙算(二)第五三零章 横扫如卷席(四)第三零二章 战后的余波(二)第二八七章 关中大决战(十二)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壮士(六)第二四一章 街亭争夺战(一)第四二五章 异族的英豪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汇(一)第二七五章 中线和东线(三)第一九二章 大司马很忙(三)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二五七章 郿县防御战(二)第五零零章 魂兮归来兮(一)第八十二章 弹指三年间(五)第二一四章 群鸦的盛宴(十)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战(三)第三零三章 战后的余波(三)第四七二章 大陆泽之战(七)
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四十章 蝴蝶的翅膀(六)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第二一九章 群鸦的盛宴(十五)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一五三章 战争与和平(九)第一一八章 反击的准备(四)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闻曹(二)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统(一)第一五七章 权力的游戏(一)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二五一章 关彝的日常(三)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四八一章 洛阳是雒阳(九)第二八三章 关中大决战(八)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范第七十七章 无愧于曹姓(三)第四七二章 大陆泽之战(七)第二三四章 北伐进行时(三)第二七二章 决战的序幕(五)第五十八章 幕后的交易(一)第三九六章 扭头向东顾第五十五章 弱国的无奈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壮士(六)第六十九章 布局江阳郡(一)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风(一)第五零二章 小卫求学记(一)第一三七章 复兴歼灭战(五)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二七一章 决战的序幕(四)第四六二章 钟会的谋划(一)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初阵(三)第三三五章 杜武库点兵(一)第四八七章 东吴的认知第二零九章 群鸦的盛宴(五)第二八三章 关中大决战(八)第四五六章 目标是瘿陶第一二一章 复兴反击战(三)第四四九章 将军马下亡(一)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奋迅(二)第二三八章 北伐进行时(七)第三零四章 战后的余波(四)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庙算(二)第二八九章 关中大决战(十四)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庙算(二)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壮士(四)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第二五零章 关彝的日常(二)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第三五四章 一路向西行(九)第二零五章 群鸦的盛宴(一)第二三零章 晋国的应对(一)第一零二章 晋公司马昭第二一九章 群鸦的盛宴(十五)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将略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第九十四章 钟会的运气(一)第四一六章 全国总动员(四)第二零三章 我们的目标(二)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一七三章 盐场拍卖会(三)第四五五章 焦点是冀州第二一七章 群鸦的盛宴(十三)第一八九章 魏晋之禅代(二)第四四九章 将军马下亡(一)第二九九章 异族的未来(二)第四三六章 会战之前奏(二)第二零六章 群鸦的盛宴(二)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三三五章 杜武库点兵(一)第五一七章 记忆当长久第三七一章 现在二对二第一五四章 战争与和平(十)第五二一章 长远的布局(二)第一六零章 权力的游戏(四)第一四零章 环球同凉热第二六五章 蝗灾如约至第四七六章 洛阳是雒阳(四)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庙算(二)第五三零章 横扫如卷席(四)第三零二章 战后的余波(二)第二八七章 关中大决战(十二)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壮士(六)第二四一章 街亭争夺战(一)第四二五章 异族的英豪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汇(一)第二七五章 中线和东线(三)第一九二章 大司马很忙(三)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二五七章 郿县防御战(二)第五零零章 魂兮归来兮(一)第八十二章 弹指三年间(五)第二一四章 群鸦的盛宴(十)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战(三)第三零三章 战后的余波(三)第四七二章 大陆泽之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