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

李孟自从入官场以来,对这礼节的学习就是马马虎虎,开始的时候,有刘福来那个大靠山在,他只需出银子,自顾自的发展,各方面的关系自然有他的伯父帮忙打点。后来位高权重,又是自成一派的军头,也不用跟别人客气,对这官场上最重要的礼节一事,也就很粗疏了。

那河南巡抚李仙风一进屋子,恭恭敬敬的三叩九拜,对比见皇帝的礼节,也就差山呼万岁了。

不过这一番做作,却是媚眼做给了瞎子看,全然无用,李孟还真是不太理解这个的含义,他对李仙风的欣赏是基于其能力和决断的欣赏,而不是礼节上恭谨与否。

边上侍立的胶州营主簿袁文宏却是看出来不同,心里先是一惊,心想对我家大帅行这等逾越的礼节,这不是害我家大帅吗,转瞬一想,却也是心中坦然,这是理所应当之事,不过是早行晚行罢了。

“何必这么多礼,坐下说话!”

李孟笑着招呼了一声,上前把河南巡抚李仙风搀扶了起来,对这个级别的人,就要客气几分了,李仙风对李孟的这种和颜悦色真是惶恐万分,连称不敢,这才是让了半边屁股扭扭捏捏的坐在了一边的座位上。

“河南全境解……那个光复在即,百废待兴,李巡抚你肩膀上的责任很重啊!”

李仙风和袁文宏甚至是帅帐中的亲兵都听到了李孟话中的这个磕绊,大家可都不明白为何,也就那么过去了,河南巡抚李仙风的心思在这时候终于是大定,因为李孟和他说话的语气,已经是完全上下的对谈,这等于是正式接受他进入胶州营的体系之中了。

这个磕绊或许是从现代而来的李孟,所显露不多的现代痕迹,当然不会有什么人发现破绽,出身解放军的李孟,对“光复”这个词颇为反感,解放才是最合适的用词,可解放这个词用在此处不合适。

当地的贫民百姓或许在顺军治下还能活的松快点,等到胶州营的体系确定,特别是河南准备卖田给各地富豪大族之后,他们的生活比起顺军治下,恐怕要痛苦许多了,他们没有自由,成为依附于地主的佃户,艰苦的劳动甚至不能取得温饱,只能说是活着。

但他们现在已经没有了造反的权利,局面稳定后,胶州营保留在河南的野战军不会超过三万,可这三万配合起来屯田田庄的制度,足以扑灭任何的反抗。

纯粹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李孟的担心实在是多余了,在太平时节,地主为了保证生产,特别是很多人已经是见识到了胶州营屯田田庄的那种生产方式之后,他们并不会对自己的佃农盘剥太狠,一个健壮健康并且愿意积极劳动的劳力,才是会让他得利最多的。

在天灾频繁,朝廷一项项莫名其妙的苛捐杂税摊下来,地方上的官吏又要借机发财,普通的百姓农民甚至连活着,像狗一样活着的权利都没有,自然要揭竿而起,造反作乱,现在太平时节,一切稳定下来,就算是成为长工佃户,可比起纷乱的时节,那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出去。

华夏几千年,中国的农民是破坏力最强的一群人,每次的王朝更迭,几乎都和农民的大起义相关,可中国的农民也是最温顺的一帮人,只要能让他们活着,让他们平稳的活着,他们就会忍受压迫,吃苦耐劳。

李孟不会了解他们的心态,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倒也不为过。

“肩膀上的责任很重”这话尽管平白,可李仙风还是准确无误的听出其中的含义,即便他进士出身,各个职位上历练,也算是身在高位的养气功夫,还是激动的轻微颤抖,本来想要低头掩饰一下,细想想却不对。

这时候也顾不得什么文士风骨,清高气概,又是急忙的离开座位,连连的磕头致谢,口中都有些变了声调,开口谢道:

“国公大恩,卑职即便粉身碎骨不能报答万一,定当鞠躬尽瘁,为国公尽忠!”

这次的磕头,李孟也没有上前扶他,只是跟边上的袁文宏示意,让自己的主簿上前搀扶,自己坐在座位上笑着说道:

“粉身碎骨干什么,好好给我做事,那就成了,起来吧!”

李仙风满脸激动的坐在那里,却看到李孟的表情有些沉吟,这时候河南巡抚李仙风可就是患得患失了,却听到李孟开口说道:

“到明年正月之前,河南全境差不多就可以肃清残敌,各处的州县府城都会光复,李闯所在的时候,官吏士绅什么的自然是跑的跑,死的死,现在光复没个人管也是不行,你这边要拿出个办法来。”

听到李孟的话,河南巡抚李仙风稍微停顿了下,明显是把李孟的问题考虑了下,这是回答道:

“国公大人,开封城差不多有河南省三分之一的官吏甚至是更多,他们都是在流贼肆虐的时候逃进来的,他们本乡本土,熟悉本地的局面,让他们回去,倒是可以很快的把局面收拾起来!”

李孟脸色没什么变化,可李仙风久历官场,察言观色可是高手,能看出来齐国公对他的这个建议并不高兴,李仙风当然也明白对方为什么脸沉下来,在开封城的这些官员可都是大明的臣子,在这开封城中自然要对胶州营百般的忠心,可要是放到地方上去,那就天高皇帝远不好控制了。

而其大家在这开封城内苦熬了这几年,手头都紧,只要是回到地方上,还不得大捞特捞,再把民间激起乱子。

不过李仙风倒也不慌张,他还有后话没有说出来,他沉着的继续说道:

“大帅,开封城和周围三县,屯田田庄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山东河南各处的人物都在其中学习,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各地官员回原地上任,也应该多些辅佐之人。”

说到这里,李孟点点头,开封和山东境内的屯田田庄现在屯田头、收支帐房和书办都是严重的超编,实际上就是为了将来接管各地培养人才,李仙风所说的这个,却是和李孟的想法暗合了。

这可不是什么巧合,李仙风这等人物,想要投靠过来,并要在这新势力中打开一番天地,肯定要详细琢磨这胶州营和李孟的政策,当然,越琢磨就越震撼,屯田田庄之政非同凡响。

不光是稳定了局面,收拢流民,而且依靠集体化的生产加大产量提供兵粮,这田庄不光是产粮,而且还产人,胶州营的百战雄狮就是在这些田庄中培养起来的兵源,并且还能维护地方上的治安。

去年屯田田庄突然超编招收地方上的士人和识字的平民,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胶州营的李大帅为了安抚境内士林的心思,也算是给一直支持他的兖党和莱党酬答,可李仙风却决出了几点味道。

这是齐国公为今后占领更大的地盘时候在培养官吏,大明的一套准备弃之不用,而是用山东的法子来改造,想要改造就肯定需要大批的熟悉业务的人员,提前在田庄中进行培训,这就是未雨绸缪。

开封城外和三县的屯田田庄在设立之初,开封城内的“高人”们颇为讥刺,因为机构实在是太过臃肿,往往一个人能做的事情,还要填上七八个副手,而且还没什么分工,每次做都要一起动手。

щшш•тTk Λn•¢ o

这山东收买人心也是收买的太过拙劣,反倒是让人看得出他胶州营的笨拙之处,李仙风却是看明白的。

这也是李仙风对山东糊涂的地方,明明有掌控全豫的心思,为什么大军迟迟不行动,当然,现在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各地的守官大多战死,逃到城内的这些官吏大多是闲职此等,这次让他们回去,不若就以国公的名义下文告,封各地的这些在开封城内的人士为正职,然后国公大人再把田庄的那些候补派出去。”

李孟的脸上已经是露出了笑容,可见这李仙风的应对十分合意,当然,这也的确是中肯完全的政策,李仙风看见李孟的表情,更是从容,继续说道:

“国公大人,屯田系统的人尽管是能员,可熟悉地方交接士绅,也还需要时间,这期间若是有些不对的地方,那都是正职的过错,他们担的干系也少些,等适应这过程一过,那些闲职的任期也差不多到了,到时候把国公的自己人换上来就好。”

“你倒是考虑的周全,仙风,要有准备,今后身上的担子更重。”

这次不叫他官名,而是亲切的省去了前面的姓,少不得李仙风又要离开座位磕头谢过,李孟现在对这个李仙风的确是欣赏了,方才这一番提议,解决了很多问题,包括那些派下去人员的身份。

那些人都是闲散次等的官吏,想要就任正职显然要有人任命,这个命令自然要李孟来颁布下达,这样一来,这些明廷的官可就变成了他齐国公的官,没李孟的命令,这些人做不到正职的位置上,没有李孟,他们的官职都成了非法的东西,这一下,双方顿时变成了荣辱与共的一体。

这真是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在军帐中谈了这么久,李孟兴致越来越高,既然这李仙风有这样的高见,那还有些事情要问问他。

“仙风,前段时间在襄城那边发来的卖地文册,你可看了,说说你的想法?”

那“襄城策”在定下草案之后,直接是派人送到胶州营系统中够资格的各位大人,李仙风也算是够其中一员,既然是看过,那想必就是有自己的思路,听到李孟问起,连忙开口说道:

“国公大人所筹划卖地之策,实在是高妙,这一来等于是安定了天下士绅的心思,奉大帅为明主,竭力效忠。”

“莫要夸,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李孟倒是干脆利索,李仙风陪笑了一声,跟着开口说道:

“国公莫怪,卑职家中薄有田产,对田地之事也有些心得,卖地之事乃是妙招,可卖地的银子是一份收益,卖完之后,田地的出产赋税,这份收益,咱们也要收上来才是,从天启年开始,地方上对百亩以上的人家,已经是收不上来银子了,因为他们都有功名在身,按例不需缴纳。”

这是大明著名的积弊之一,每次苛捐杂税,富人往往被波及的少,到最后全是到了平民百姓的身上,正常的税赋,又是因为功名免税的政策收不上来,如果不是崇祯前面的几个皇帝忍着骂名向下派太监收钱,中央几乎无银可用。李仙风又是继续说道:

“大帅在山东革除积弊,士绅一体纳钱粮,这样的善政理应用到山东来,凡是外地士绅在河南买地,应一体遵循我屯田田庄制度,并由专人操持管理,大帅在田庄中培养出来的人才,派到各县就应负责此职。”

胶州营主簿袁文宏坐在一旁记录,心中却是在赞叹,原来自己在济宁州不屑官场,每日间名士做派,对官场中人很是瞧不起,以为对方除了贪墨之外不过如此,可自从进了李孟的幕府,和这些人打交道,才知道身居这位置,的确是有他的道理。

李仙风的所说,几乎是把他提出来的襄城策补充完备,并且让他发挥的作用更加巨大和深入,这的确是大材,李仙风陈述还在继续:

“各处私人田庄一体纳银钱粮秣这是应当,他们庄园之中的青壮劳力也应该由官府组织训练,此等乡团民壮不能操持在私人之手,而应当在官府的控制之中,这也是地方上长治久安的需要,另外,土地售卖不能过小,一县之地有三四人足矣,若是太过零碎,反倒是管理不便。”

这边又是说到了一个敏感的问题,李仙风看看李孟的脸色,继续说道:

“明受害于土地兼并,可河南之地,地方上残破不堪,百姓稀少,卑职看山东屯田之政,乃是合众人之力协作,河南如此情况,要是分散,反倒是集中不起力量,何况田庄中培养的人才不多,一时间也是跟不上。”

听着李仙风的滔滔不绝,这襄城策的全盘计划更加的完备,李孟沉声的说道:

“记录本公的命令,河南愿为胶州营做事的年轻人,有无功名均可,读书识字,四十岁以下,在开封报名,先去山东、两淮和北直隶的各处田庄历练,然后各有任用。”

说完之后,李孟笑着说道:

“明廷的弊政甚多,不过这异地做官,却是实在的办法,本公还是要用的,李巡抚,河南英才众多,可要让其尽入吾彀中啊!”

这是用唐太宗李世民“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段子,也算是李孟看书读史所得,众人都是跟着哈哈笑了起来,李仙风能在帅帐中谈了这么多的机要之事,可以说是远远超出了他来这里之前的预计。

接下来李孟勉励了几句,让他为新成立的中原军做好后备,加快地方上屯田田庄的建设,让更多的人为山东效力之类的话,李仙风自然是恭谨答应。

等到河南布政使进来,那就没有这么多话了,河南布政使倒是个勤勉用事的人,再就是知道观望风色,这次判断准而已,左参政则是和李仙风站在一派的,这次能这么做,完全是靠着李仙风的提点。

这样的人物,也不需要李孟花费什么太多的功夫,只是温言鼓励几句,也就没有太多话可说了,尽管莫不是什么特殊的人才,可用来做李仙风的副手也还合格。

上午见完这些人,下午开封两个最大家族的族长,一名豪商也光荣的也接到了入帅帐晋见的命令。

不是打仗的时候,可这劳累比起作战来丝毫不差,李孟到了晚上也有些头昏脑胀的感觉,主簿袁文宏请求自己呆在一个屋子里,今天没什么军令政令的文书,而且河南巡抚李仙风所说的,都是很有道理,尽快的形成文字在襄城策之中,把最新版本的文卷发到各处的高官之中。

屋中早早的放进了炭火,李孟在那里看着清查司河南这边各处的文告消息,现在各处那些山寨的豪强们纷乱无比,有的人去投明,有的人则是向胶州营输诚,不是聪明的人,那下场肯定也不是太好,这个毋庸置疑。

正看着的时候,门外有人低声的通传,亲兵统领黄平急忙走了进来,一进屋低声的说道:

“大帅,今日间一名战俘被送到了新城这边,说是自从被俘后就一直是嚷着见您,层层审核之后,今天送了过来。”

李孟放下文卷,抬头问道:

“是贺人龙还是白广恩,或是许定国?”

在他的印象里面,目前有价值的俘虏而以就是这几个人了,明军的将官都是油滑之辈,被抓到之后肯定要来求见的,田见秀、李来亨都是死在战场上,这都被确定了,其余几名大将都是跟着跑了回去。

袁时中这次却捡了个便宜,制将军袁宗第在那几千骑兵之中,却恰好被炮打中,当场身亡,消息还是稍后传过来的,几名逃散的顺军骑兵过来投降的时候,众人才知道居然有了这样的战果。

除却这些人之外,李孟实在是想不到还有谁有价值被提起,黄平摇摇头,开口禀报说道:

“大帅,小人请郝千总去看过,说是军中的一名书办,流贼第一号文臣牛金星的儿子牛佺。”

李孟“哦”了一声,却没想到居然在这里会遇见故人,略沉吟之后就开口说道:

“的确是故人,这事你悄悄的去办,要保密,现在就请过来。”

没想到李孟说的这么慎重,黄平连忙答应了下来,转身出门去了,那牛佺自称是大帅的旧相识,下面的人自然不会怠慢,就是在亲兵居住营地之中,现在正在等待黄平这边的消息。

不多时,换了套棉袍的牛佺在几名亲兵的簇拥下,来到了李孟居住的地方,到了门口,黄平让那几名亲兵在门外守着,领着牛佺向屋内走去,那牛佺一进门,看见等下的李孟,这面孔很熟悉。

不过当日间自己父子在绝境之中,今日间自己身为阶下囚,对面却都是同一个人,当日间对方出了几百两银子,今日间还是要对方相助,牛佺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物了,可此时还是忍不住心情激荡。

牛佺带着哭腔就是跪了下去,开口说道:

“罪人牛佺,惶恐无地,参见恩公!”

“除却黄平,屋里其他的人都下去吧!”

李孟淡淡的说了一句,屋内的亲兵躬身都是退下去,李孟点点头,也没让牛佺起来,只是开口问道:

“真是好久不见,你父亲可安好?”

说起来牛佺也是幸运,顺军战败之后,已经无暇顾及他们这些随军的从员,宋献策那是闯荡江湖的角色,不知道从哪里搞了匹马,先跑的远远的,牛佺也怕在兵荒马乱之中被乱兵波及,也是没头没脑的跟着跑。

结果也同样没头没脑的被胶州营追兵抓到,关进了战俘营中,进了战俘营,脑筋一清楚过来,就想到自己和这齐国公是旧识,这故人之情或许是能够救自己一命,就这样才找上门来。

好在这牛佺尚有急智,只是说自己是齐国公的故人,却不说自己是谁,牛佺被李孟收留在身边的消息也就是很少的几个人知道。

李孟和胶州营大军在黄河渡口上船的时候,李自成带着残兵败将回到了襄阳城,城内自然是愁云惨淡,士气消沉,闯王的第一文臣牛金星听到自己儿子牛佺没于乱军之中,闭门不出三日。

三日后再见,牛金星已经是老了十岁的模样,白发人送黑发人,人间惨事莫过于此。

在靠近辽西的草原上,大雪纷飞,利州的金帐之中,察哈尔汗额哲,台吉阿尔斯楞,大同总兵陈永福,张坤等人,把酒言欢。

辽东和朝鲜接壤的安州城池,王海领着军将小心翼翼的在城头向下张望……

第194章 小事 大事第137章 不信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从贼第405章 天下震动 天下噤声第414章 国之大患 谁是第39章 河畔第482章 二刘 高杰 天阴第85章 骑马盐丁第169章 所见所闻所感第373章 一个有故事有本事的佣兵第396章 夜 双营 杀的前奏第340章 不听调 纳双妾第293章 豆萁煮豆 乱世刀兵第439章 问船 公府所见 南边第37章 总旗第299章 步步连环 后继有人第259章 胶州营 向前第502章 战争从炮火开始第375章 紧追有责 破局始动第336章 淮安小战 兵部林主事第30章 有事相求第39章 河畔第122章 无能 无胆 无品第221章 喜事临门第439章 问船 公府所见 南边第422章 一试便知 神秘厚礼第375章 紧追有责 破局始动第232章 后宅第104章 东家请客第259章 胶州营 向前第498章 此战将定第9章 惊变遭难第463章 尺度差异 定计长围第298章 城头观兵 京师弄险第145章 鼓噪第119章 类似演习第348章 不合常理的行军布置第382章 求战 使命感 战始第421章 胜者得利 吴某来拜第107章 后面多了一个人第337章 点验兵马的张主事第19章 起始第38章 城门所见第292章 扶国之利 有意无意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244章 算计第376章 似忠 炫武 有客北来第104章 东家请客第299章 步步连环 后继有人第21章 遭遇 杀第537章 紫金山书院 北战第89章 战战兢兢第67章 相助第177章 大礼第224章 地方不靖第327章 胜后事 太糊涂第409章 战时百态 望夫 捷报传第379章 蓟州 刀与笔 名正言顺第524章 小偏厅定天下策第4章 扁担 刺杀第447章 将有大事第120章 兵营初设第354章 南直隶 颍上 开战第74章 我进尔退第231章 人定胜天 家政第499章 哄堂而散第193章 闲事第165章 侄少爷第43章 狭路相逢第363章 闻风知意 东西优劣第434章 大火并 又得子第143章 克扣规矩第309章 欲见先纵 舍子求功第364章 我是一个佣兵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鸣第127章 剿匪第49章 患得患失第189章 孙家三子 上门第319章 皇太极 即将到来的大战第459章 塞外破阵 偏师向东第503章 天摇地动 大炮火海第303章 波澜渐起 炫言求贤第473章 抉择之时 说打就打第378章 商事 入关第517章 草原来信第52章 分片第526章 齐王制度第48章 前任师爷第170章 徐总管第460章 蒙败明胜 东进南下第62章 济宁 青盐第479章 顺军初挫第219章 模仿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体第61章 相逢第57章 鸟铳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第279章 足饷为何 后继有人第360章 死围 救不救第494章 迎头痛击 人命填壕
第194章 小事 大事第137章 不信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从贼第405章 天下震动 天下噤声第414章 国之大患 谁是第39章 河畔第482章 二刘 高杰 天阴第85章 骑马盐丁第169章 所见所闻所感第373章 一个有故事有本事的佣兵第396章 夜 双营 杀的前奏第340章 不听调 纳双妾第293章 豆萁煮豆 乱世刀兵第439章 问船 公府所见 南边第37章 总旗第299章 步步连环 后继有人第259章 胶州营 向前第502章 战争从炮火开始第375章 紧追有责 破局始动第336章 淮安小战 兵部林主事第30章 有事相求第39章 河畔第122章 无能 无胆 无品第221章 喜事临门第439章 问船 公府所见 南边第422章 一试便知 神秘厚礼第375章 紧追有责 破局始动第232章 后宅第104章 东家请客第259章 胶州营 向前第498章 此战将定第9章 惊变遭难第463章 尺度差异 定计长围第298章 城头观兵 京师弄险第145章 鼓噪第119章 类似演习第348章 不合常理的行军布置第382章 求战 使命感 战始第421章 胜者得利 吴某来拜第107章 后面多了一个人第337章 点验兵马的张主事第19章 起始第38章 城门所见第292章 扶国之利 有意无意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244章 算计第376章 似忠 炫武 有客北来第104章 东家请客第299章 步步连环 后继有人第21章 遭遇 杀第537章 紫金山书院 北战第89章 战战兢兢第67章 相助第177章 大礼第224章 地方不靖第327章 胜后事 太糊涂第409章 战时百态 望夫 捷报传第379章 蓟州 刀与笔 名正言顺第524章 小偏厅定天下策第4章 扁担 刺杀第447章 将有大事第120章 兵营初设第354章 南直隶 颍上 开战第74章 我进尔退第231章 人定胜天 家政第499章 哄堂而散第193章 闲事第165章 侄少爷第43章 狭路相逢第363章 闻风知意 东西优劣第434章 大火并 又得子第143章 克扣规矩第309章 欲见先纵 舍子求功第364章 我是一个佣兵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鸣第127章 剿匪第49章 患得患失第189章 孙家三子 上门第319章 皇太极 即将到来的大战第459章 塞外破阵 偏师向东第503章 天摇地动 大炮火海第303章 波澜渐起 炫言求贤第473章 抉择之时 说打就打第378章 商事 入关第517章 草原来信第52章 分片第526章 齐王制度第48章 前任师爷第170章 徐总管第460章 蒙败明胜 东进南下第62章 济宁 青盐第479章 顺军初挫第219章 模仿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体第61章 相逢第57章 鸟铳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第279章 足饷为何 后继有人第360章 死围 救不救第494章 迎头痛击 人命填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