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九章 十三卫

尽管裴家人对裴老太太的‘不近人情’颇有腹诽,但一来裴老太太此时身份最高,二来,裴寅现在随列在中书舍,但那是章惇的亲信,那是宰相的亲信,以他的年纪,资历,一旦外放,至少是一等府知府,再三五年就可能走到六部侍郎的位置!

这样一个前程远大的人,裴家所有人都得依仗!

是以,李家父子在裴家大门前将脸大出血,双手都没力了,裴家硬是一个人没出来。

四周围观的人,自是议论纷纷。

“这裴家当真是绝情啊,这样了,都还能视若无睹……”

“谁说不是呢,那裴舍人又没死,年轻人偶有争斗再寻常不过,这裴家父子这般放下身段来负荆请罪,还有什么仇怨是解不开的?”

“这裴家人,果真是凶狠啊,你们看看,这裴家父子快把他们自己给打死了,裴家连个出面的人都没有……”

“什么没有啊,之前,我看他们还要赶人,现在,估计就是希望裴家人在他们门前自杀吧……”

“裴家人啊,招惹不得,好霸气……”

“哼,德行不休,这裴家,走不远了!”

……

这些声音,自然一五一十的都传到了裴家人耳朵里,听得他们又气又怒,偏偏还没有任何办法。

裴老太太气的不轻,直接躺床上休息。

其他人不敢擅自做主,只能任由外面气氛诡异的不断发展。

李正崞,李卫方父子,两人脸上红紫一片,感觉都要出血了。

李正崞见裴家人始终不出来,暗暗咬牙,手抬不起来了,毫不犹豫,双手按地,种种的磕了下去。

一下,两下,三下……

不多久,他头上就磕破了皮,还在不断的磕着。

一向嚣张跋扈的李卫方看着,双眼通红,内心羞愤交加,猛的站起来,一张脸颇为狰狞的向着裴府大门走去。

李正崞吓了一大跳,刚要起身就听到李卫方大喊道:“士可杀不可辱,今天,我就死在你们裴家门口,一命抵一命!”

李卫方话音未落,一头就撞向不远处的石狮子。

一声闷响,李卫方就缓缓倒了下去。

“儿啊……”

李正崞发出凄厉的惨叫,爬过去,抱着李卫方,不断呼叫。

“儿啊,儿啊,你醒一醒……”

李正崞急了,使劲的晃着怀里的李卫方,双眸含泪,就差哭了。

李卫方双眼极力的睁了一下,嘴角挂起一丝笑意,而后头一歪,倒了下去。

“儿啊,儿啊……大夫,大夫,救命啊,我儿子死了……”李正崞睁大双眼,旋即满脸惊恐的抱着李卫方,向着四周大声疾呼。

四周围观的人看着心惊肉跳,李卫方居然在裴府门前,以死谢罪!

“你们看到没有,裴家依旧无动于衷……”

“好狠的心啊,这人都快死在裴家大门口了,裴家还是一个人没出来……”

“不就是年轻人打了一架吗?谁家还没有个熊孩子,这裴家到底要怎么样……”

“裴家人出来!”

突然间,有人上前,对着裴家大门大喝。

他看不过去了,这对父子已经在跪在这里打脸,磕头很久,再大的怒气也该消了吧?现在人都快死了,裴家人居然还不管不顾!

“裴家人出来,什么书香人家,呸!”

“出来,再不出来,我们就不客气了!”

有几个‘义士’站在裴家大门台阶下,十分不客气的对着裴府大门怒吼。

不远处一个暗角,裴家几个族老看着,暗自点头微笑。

那七叔道:“这么一来,即便裴家不答应,我李家也做到极致,朝廷那边不会太凶狠了。”

“那是必然,面子上总要过得去,我李家现在是受害人,裴家再去哭喊也没用!”

“我原本希望李正崞一起去撞,这样效果更好。”

“无需了,那样反而显得刻意,这样刚刚好。”

“嘿嘿,现在就看裴家怎么办了。”

三个人说着,就盯着裴府的大门,想看裴家人怎么样反应。

实则,在他们的计划里,不管裴家人怎么反应,他们都能在这最为不利的局面中,套取几分有利。

这时裴家已经得到消息。

裴家一群人拥挤到裴老太太的偏房里,议论不断。

“我就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偏不听,现在好了,人死在我们裴府门口,我们逼死人了,百口莫辩……”

“是啊,这让我们裴家以后怎么做人?还怎么出门啊!”

“裴寅现在在政事堂中书,据说明年就要外放,现在还如何外放……”

“本来,我们裴家占着礼,现在倒好,里外不是人了……”

“之前干什么去了,就应该将李家人接进来,化干戈为玉帛……”

裴老太太在里面,能清楚听到外面的议论声,拄着拐,气的脸色铁青,怒声道:“好好好,好一个李家,这是要将他们裴家逼死啊!前面差点打死我儿,现在又跑来我裴府门前撞墙,好好好,好手段,好心机,我真是小看他们了……”

裴老太太身边跟着一个孙女几个丫鬟,她们也很紧张,却连忙安抚。

“祖母,先消消气,还是想着怎么应对吧,现在都在攻讦我裴府,要是传到朝廷那边,这李家可能无罪释放,还得斥责我们裴府欺人太甚……”有个人孙女说道。

“我这就进宫,我去见官家!”裴老太太说着就要往外走。

她真的怒急了,李家这么一搞,裴家里外不是人,儿子差点被打死,现在又要将裴家搭进去,他们裴家做错了什么!

那孙女一把抓住裴老太太,道:“祖母,现在去见官家也没用了,得想别的辙,挽回声誉才行……”

裴老太太虽然愤怒,却没失去理智,铁青着脸,道:“你有什么办法?”

现在舆论一边倒,裴家很不利,不扭转的话,将来裴家人可能真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那孙女一咬牙,道:“孙女不孝,请祖母装病。”

裴老太太一怔,转瞬静了下来,冷哼一声,道:“装病还不够,派人去政事堂通知中林,就说我不行了,回来给我置办丧事吧。”

孙女一惊,急忙道:“祖母,这可不行……”

裴老太太一脸不耐烦的摆手,道:“我没那么多忌讳,快去,再不去,我裴家就成杀人凶手了。”

孙女也知道事情不能耽搁,应着快步出去。

裴老太太比孙女狠多了,孙女一走,转身就与身边的丫鬟道:“去,让管家在府里挂白布,准备办丧事吧。”

丫鬟吓了一大跳,想劝又被裴老太太瞪回去,只得去通知。

偏庁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裴府就已经挂上了白布,尤其是大门口。

本来还在义愤填膺叫嚣让裴家出来解释的人,看到裴府的白布,登时愣住了。

那抱着李卫方‘尸体’干嚎的李正崞更是停止了嚎叫,一愣一愣的,不知道接下来怎么演。

人群静了一下,顿时议论起来。

“裴家怎么挂起白布了?”

“难道,裴家有人过世了?”

“这就说得通了,要是裴家有人过世,谁还理会这李家父子啊……”

“不知道是谁死了,不会是裴老太太吧,这么大年起,被这一气,真可能过去了……”

“这,李家父子气死了裴老太太……”

角落的裴家三位族老一时间也没老办法,看着裴府挂起白布,还能怎么办?

只是他们很焦急,裴府那边要是有人过世,那对他们李家就很不利了。

朝廷以及舆论会进一步同情裴家,而李家这边的作为,就是拙劣的表演,更加可恨了。

刑部的衙役还没处理到李家这边,毕竟裴寅放下话,会去皇城司给李卫方送饭。

但却没有放弃,一直盯着。

消息传到刑部的时候,刑部这边正在讨论那工部侍郎陈浖的事。

刑部右侍郎道:“尚书,那陈浖倒也懂事,没敢硬拦,让我们的人将他儿子给带回来了。”

来之邵正在写着东西,写完递给他,随口冷哼道:“他还算聪明,要是他乱来,我顺手就收拾了他!”

一部侍郎是从三品,除了赵煦,没人能说收拾就收拾了。但在值此大背景下,陈浖要是一意孤行的与朝廷对着干,来之邵完全可以借机收拾了他。

工部现在是‘旧党’的大营,尚书王存已经出京,陈浖要是送出大把柄,那是自寻死路,谁都救不了。

右侍郎接过,又将裴府门前的事情说了。

来之邵宦海沉浮多年,哪里不知道李家玩的花样,道:“这李家是没救了。裴寅跟随章相公流放七年的人,打了裴寅就是打章相公的脸,这般逼迫裴家就是逼迫章相公,等着吧,皇城司很快就会动手了。”

右侍郎深以为然的点头,殴打裴寅,居然不是‘殴打朝廷命官’这么简单,那实际是在打当朝‘事实宰相’的脸。

以章惇的脾气,你敢打他,他就敢拔剑砍了你!

来之邵站起来,道:“京里的事情,交给你们,我耽误了这么久,得出京去了,不能再拖。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给我写信,而后去找章相公,蔡相公。刑部的事,要从严从快,不要给人把柄,现在朝局你清楚的很,我明天就可能被下狱,但你们未必能接替我的位置……”

右侍郎心里一凛,当即沉声道:“下官知晓。”

来之邵点点头,没有多说。

他本来早就应该出京的,本京中事情绊住了脚,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

京城里的事情固然繁杂,他们‘稳定地方,收权地方’的战略计划,更不能耽搁。

各路巡抚陆续上任,厄需朝廷支持。

在来之邵准备出京的时候,裴家的消息也到了政事堂。

裴寅听了大惊,挣扎着要从小床上爬起来,要回去。

来的是下人,看着裴寅这么重的伤,动一下伤口还出血,哪敢隐瞒,当即就说了。

裴寅嘴角抽搐再三,这才明白事情原委,默默良久,挥手让人回去。

他没有隐瞒,让人抬着,将事情禀报给章惇。

章惇这时正在与李清臣,黄履说这事情,听完后,拿起茶杯喝口茶,看着李清臣与黄履说道:“看到没有,这受害者,不止要挨打送命,还可能连累亲族声名尽毁……”

李清臣面容愠怒,道:“相公,我看有些人还是不知道轻重,在这个时候耍这样的把戏!”

黄履直接道:“相公,我这就命人拿了那李家,欺人太甚!”

按理说,你打了人,老老实实认罪道歉,偏偏去裴家门前搞这么一出,着实令人恶心!

章惇挥手,让人将裴寅抬回去,好好养伤,继而与李清臣,黄履道:“我说的是这种现象,好人难做,坏人敢当。”

‘好人难做,坏人敢当’,这八个字看似简单,但透露在民俗风气上,就不是小事情了。

好人难做,不敢做,坏人嚣张,越发不可一世!

黄履坐直身体,道:“相公,‘惩恶令’十分有必要,下官认为,要深入,彻底贯彻,决不能敷衍了事,半途而废。李家这件事,透露出了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们不止依仗背景,还会耍手段,一般的良善人家,根本不是对手。裴家老太太如果不够狠心,别说裴寅毁了,裴家三代都毁了!”

李清臣面露沉思,道:“律法是准绳,还需要礼制来配合。”

章惇说着,拿出一道诏书,递给二人。

两人一怔,接过来陆续看了眼,全都面露惊异。

黄履道:“相公,早有预断?”

章惇摇头,道:“这是官家让人刚刚送来的。官家还递了话,礼法其实就是道德,道德要远高于律法,律法是生存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容有人在律法边缘疯狂试探,更不允许他们载歌载舞!”

李清臣倾身向垂拱殿方向,道:“官家圣明。”

黄履一见,连忙跟着道:“官家目光如炬,非我等所及。”

章惇等了一会儿,道:“礼部要针对这次‘惩恶令’,推行一套‘礼法通则’,不要硬性规定什么,只是做倡导,尽量全面一点,明年颁布。”

李清臣心里盘算着这个‘通则’,算了算时间,躬身道:“是。”

章惇看了眼门外南方天空,道:“开封府的事情基本稳定,有朝廷全力推行,压力已经没那么大。十二路巡抚上任,必然诸事繁多,他们压不住,我得出京一趟。”

黄履,李清臣脸色微变,章惇出京,可能会在地方掀起大乱子,而且京里无人主持,可能也不安生。

章惇接着,又拿出一道草拟的圣旨,递给二人,道:“仔细看。”

李、黄二人对视一眼,拿过来看去,不多久,就拧眉了。

李清臣审视再三,放下后,道:“相公,少卫寺,这是效仿前朝的卫府制?”

李清臣说的前朝,是指唐朝,唐朝的‘卫府制’一度令唐朝兵力强升官到极致,同时,也为格藩镇割据埋下祸首。

这也是后世极力分割兵权,不断制衡的原因之一。

章惇喝了口茶,道:“只是取了个名字而已,卫府制在唐朝后期就不行,何况我大宋。我与官家仔细商议过了,十三路巡抚,除京畿路外,设十三卫,整合个府州县的兵丁,每卫两万人以内,分布于各府州县,用于卫护府州县日常安全与清剿匪患。十三卫是日常的军备,归属巡抚、知府,县府衙门的副手统辖,与十三军相对应。”

在枢密院与兵部的计划里,全国设立十三军,两支骑兵,三大营,总兵力为五十五万。

李清臣与黄履听着就深思起来。

这样的改制,明显是藏有深意,他们也能明白。

章惇是要大破地方的藩篱,集中地方权力,但这样的改制,会引起相当的反弹,不说没人愿意放弃权力,单说这种勾起一些不好回忆的举措,势必会激起强烈反弹。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这就是军队的大致框架。

十三卫,十三军。

日常军务,归属十三卫,由地方负责;十三军驻扎地方,定鼎全国;这也是另类的制衡。

章惇拿回这道草拟诏书,道:“这件事要做的太多,先做,后说,你们知道就行了。黄中丞,你的御史台,要动一动了。”

御史台其实一直没闲着,所谓的‘京察’一直在继续。

黄履躬身,道:“请相公示下。”

章惇眸光陡然锐利,沉声道:“你派出去的巡察御史,有一点作用吗?”

黄履顿时面沉如水,说不出话来。

御史台派出去的巡察御史,可以说是花样百出,几乎没有平静过,就是没干正事,被地方哄的是舒舒服服,完全是旅游!

但也有干事的,被地方三两下就摆平了,弹劾的奏本有理有据,证据确凿,令御史台十分难堪。

黄履咬牙,沉声道:“下官召回所有巡察御史,另立十三路巡察御史,下官亲自下去,若还是徒劳无功,下官提头来见!”

章惇看了他一眼,转向李清臣道:“李清臣,广建书院的事,你关心一下,要整合所有现有的府学,县学,再加以扩大,年底之前,给我将所有府学整顿完,明年整顿县学!”

李清臣登时明白了,道:“是,下官亲自出京,先从三京开始。”

章惇这才点头,道:“咱们现在缺人,下去之后,多多发现些实干之人,不拘泥政见,只要不是那种顽固抵抗新法,能做事的,一律大力任用。”

章惇调兵遣将,六部尚书几乎都出京了,蔡卞还去了开封府各县巡查,偌大的朝廷,只有章惇坐镇。

庞大的压力,如同潮水,一波一波扩散,影响到了整个大宋,方方面面。

以开封府为中心,‘务实’的狂风席卷而出,迸射四方。

第三百四十六章 暴露第三百二十六章 想不透的曾布(求订阅)第一百八十七章 赵煦之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马光埋下的祸根第九十八章 亲政第五百九十三章 小人的作用第三百九十八章 诏书:顺诚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很生气第七百四十七章 沸扬第五十五章 剧本错了第两百四十八章 打入冷宫第两百八十章 人心叵测啊第三十二章 文化交流活动第四十一章 杀人不过诛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慌乱第两百四十九章 杀机暗藏的鸿门宴第五百八十七章 口供第一百七十三章 连下诏书第五百五十五章 破除第一百二十一章 厘清案情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两百一十四章 元祐八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清理‘新党’第四百三十八章 摆平第五百一十一章 岂有意乎第五百零八章 风声雨声第六百九十七章 民退国穷第九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个察哥第五百二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四百八十三章 谁的网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了第两百一十四章 元祐八年第两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一百七十三章 连下诏书第五百九十四章 陆陆续续第七十五章 邀功(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来了就别回去了第五百二十章 备案第六百六十九章 讨伐不臣第四百四十九章 瑞兆第三百五十一章 见你一次打你一次第九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四百二十八章 眼前一黑第五百四十二章 备时第两百七十三章 醒来(求订阅~)第五百一十章 海贸与海军第六百二十章 欲速则不达第八十二章 杖毙(加更,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一章 见你一次打你一次第四章 有办法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击第五百四十七章 开禁第两百六十五章 眼里不揉沙第七百一十一章 无聊第两百零二章 剖开你们的心肝脾肺(求订阅~)第七百五十二章 行军第七百二十六章 故人相见第三十九章 上朝第六百四十八章 皇权不下乡第二章 借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平衡第七百零四章 帝王心术第两百四十五章 死亡序幕第五百九十一章 相会第三百八十章 谁敢置喙?第一百九十三章 多方角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水师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两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七百二十四章 苏州府第两百九十七章 鼠有鼠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等半个月(第三更)第六百零七章 鼎力第八十三章 请官家正身第五百九十一章 相会第六百七十七章 巧与不巧第两百九十六章 触及儒家礼教第四百四十六章 憨第六百五十三章 界限第两百九十三章 以兵止戈(求订阅)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可第两百二十九章 交子银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浮于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面圣第五百八十七章 口供第三百八十三章 猎后宴会第两百三十二章 苏轼,主考官?第五百八十三章 杀人了第六百零三章 咨政院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断显现的裂痕第三百四十四章 错过不再有第七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内外第五百三十八章 初雪未晴第七百六十三章 回京第一百零八章 竞相入场第两百七十章 皇后有喜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风雨第五百四十九章 严肃
第三百四十六章 暴露第三百二十六章 想不透的曾布(求订阅)第一百八十七章 赵煦之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马光埋下的祸根第九十八章 亲政第五百九十三章 小人的作用第三百九十八章 诏书:顺诚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很生气第七百四十七章 沸扬第五十五章 剧本错了第两百四十八章 打入冷宫第两百八十章 人心叵测啊第三十二章 文化交流活动第四十一章 杀人不过诛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慌乱第两百四十九章 杀机暗藏的鸿门宴第五百八十七章 口供第一百七十三章 连下诏书第五百五十五章 破除第一百二十一章 厘清案情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两百一十四章 元祐八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清理‘新党’第四百三十八章 摆平第五百一十一章 岂有意乎第五百零八章 风声雨声第六百九十七章 民退国穷第九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个察哥第五百二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四百八十三章 谁的网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了第两百一十四章 元祐八年第两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一百七十三章 连下诏书第五百九十四章 陆陆续续第七十五章 邀功(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来了就别回去了第五百二十章 备案第六百六十九章 讨伐不臣第四百四十九章 瑞兆第三百五十一章 见你一次打你一次第九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四百二十八章 眼前一黑第五百四十二章 备时第两百七十三章 醒来(求订阅~)第五百一十章 海贸与海军第六百二十章 欲速则不达第八十二章 杖毙(加更,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一章 见你一次打你一次第四章 有办法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击第五百四十七章 开禁第两百六十五章 眼里不揉沙第七百一十一章 无聊第两百零二章 剖开你们的心肝脾肺(求订阅~)第七百五十二章 行军第七百二十六章 故人相见第三十九章 上朝第六百四十八章 皇权不下乡第二章 借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平衡第七百零四章 帝王心术第两百四十五章 死亡序幕第五百九十一章 相会第三百八十章 谁敢置喙?第一百九十三章 多方角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水师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两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七百二十四章 苏州府第两百九十七章 鼠有鼠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等半个月(第三更)第六百零七章 鼎力第八十三章 请官家正身第五百九十一章 相会第六百七十七章 巧与不巧第两百九十六章 触及儒家礼教第四百四十六章 憨第六百五十三章 界限第两百九十三章 以兵止戈(求订阅)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可第两百二十九章 交子银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浮于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面圣第五百八十七章 口供第三百八十三章 猎后宴会第两百三十二章 苏轼,主考官?第五百八十三章 杀人了第六百零三章 咨政院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断显现的裂痕第三百四十四章 错过不再有第七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内外第五百三十八章 初雪未晴第七百六十三章 回京第一百零八章 竞相入场第两百七十章 皇后有喜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风雨第五百四十九章 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