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辽国内乱

bookmark

延庆号称陕西名将,曾长期与西夏作战,屡立战功,贯所忌恨,故任命刘延庆为招抚都统制,在前线作战,为他卖命送死。超速更新最新小说章节*提供在线阅读

刘延庆深知童贯的用意,不肯为他所用。故而尚未与辽军正式交锋,便下令退兵。从中不难看出赵宋朝廷内部的矛盾和**。事后,童贯弹劾刘延庆不战自溃,宋徽宗最初下令将刘延庆投入狱中,秋后问斩。其后由于无实据可证,只好将刘延庆释放,被贬到筠州安置。后来,又重新被起用,官镇海军节度使。在“靖康之变”时,刘延庆曾作为守开封城的将领之一,却未能尽责尽力地守城,城陷之际他率先逃跑出城,在龟儿寺为金兵所杀。

宋军两次伐辽,均以惨败告终。按说北宋调集的伐辽军队,是在西北战场打过硬仗的陕西军,不是一般的“豆腐军”。这支军队同西夏、吐蕃作战十余年,刚刚平定了方腊、王庆、田虎的起义,称得上是宋军中的劲旅。童贯虽为宦官,除了房事不行,军事上也非无能之辈,种师道、刘延庆也算宋军名将,刘光世在镇压方腊起义中也是表现优异,是将领中的后起之秀,怎么同辽军一接手就被打得现了软柿子的原形,出去丢人现眼了呢?

仔细分析北宋的失败,就会现宋军所筹划的这两次北伐,虽然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都是仓促兴师,鼠目寸光,都是为了占一些小便宜,脑子一热就出兵了,在前期的战争筹备与军事谋划上准备不足。

前线指挥的统帅也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到底是配合金进攻,还是意在收回失地,或是保民安边,童贯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打仗就是打到哪里算哪里。

赵宋朝廷筹划的两次伐辽都惨败而归,相比之下,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却蒸蒸日上。

宋宣和三年,阿骨打同时和辽国、宋国两位邻居签订了两份内容截然不同地协议书,与辽国签订的是停战协议,条件是辽国承认阿骨打金国皇帝身份,并向金国进贡;而与宋国签订的却是联合灭辽的军事协议书,条件是与宋国瓜分辽国,并得到一部分宋国地绢银。

得到了金国的后,宋国的赵心情非常高兴,但更高兴的应该是赵良嗣同学,从他十年前冒险夜见童贯开始,他便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了以赵为代表的宋国最高统治集团身上。赵派赵良嗣出使金国,商谈两国结盟的最终事宜,完成两国之间最后的签约仪式。

而耶律延禧天祚帝)这边,由于被迫和阿骨打签订了不平等的停战协议,耶律延禧地心情非常郁闷,自己是割地赔款又被迫称臣,这种条约搁在谁身上日子都不好受。但好歹阿骨打暂时停战了,耶律延禧获得了难得的空闲,于是这位仁兄又开始了他的打猎、旅游活动。

但在外地游玩的同时,他又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先帝如好像有一位的帝号也叫“大圣皇帝”,而自己册封阿骨打地封号也是大圣皇帝,这下可不行,不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吗?于是,耶律延禧又开始后悔了,连忙派自己的亲信习烈泥再次出使金国,目的是要求取消册封过阿骨打的大圣皇帝称号。

因此同一时刻。宋、辽两国地使同时到达了金国。

对于赵良嗣地到来。阿骨打是非常地欢迎。两国之间地结盟协议也就顺利地签订了;但对于习烈泥地到来。阿骨打是非常地恼怒。因为耶律延禧想单方面破坏他们之间地约定。

所以阿骨打非常生气。于是阿骨打提前出了对辽国动最后总攻地命令。其实这只不过是阿骨打重新开战地一个借口罢了。即使耶律延禧不做这件愚蠢地事。阿骨打迟早也会攻打辽国。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宣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阿骨打正式动了对辽国上京临潢府地总攻击。同时为了炫耀金国强大地军事实力。他还同时邀请两位使习烈泥和赵良嗣一同前往观战。

从早晨到中午。金国将士们在阿骨打亲自督战下。向上京城动一轮又一轮地攻击波。阿骨打地弟弟完颜母在作战过程中显得非常勇猛。率先登上了城墙。辽国留守萧不也简单不敢相信自己地眼睛。一座二百多年地古城。半天时间就被金国士兵攻克了。

上京战役仅仅进行了不到一天便宣告结束。在旁边观战地两位使地心情迥然不同。

习烈泥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如此的掺败,心中悲痛欲绝。

而作为昔日的辽国人赵良嗣心中却无半点悲伤,但他心中却被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深深的震撼了。因为他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金国的实力,比他想像中的还要强大,此时的金国正处于国家展的最高峰,就算是辽国和宋国联手,也打不过目前的金国。

想到宋国以赵为代表的一帮整天在汴京城内歌舞升平,游山玩水,赵良嗣内心不禁打了个冷战,一旦金国灭了辽国后,如果将予头转向宋国,就凭宋国目前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进行抵抗。赵良嗣不想去想这个后果,也不敢去想,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宋金两国都能遵守双方的约定,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在上京城外打猎的耶律延禧当然也得知了上京城被攻破的消息,不过这位仁兄好象已经习惯于被阿骨打痛打了,既然上京城不能去了,那我还可以去其它地方,反正辽国地方大的是。于是这位仁兄头也不回,直接去了西京府山西大同)。

攻克了上京城的阿骨打意犹未尽,准备乘胜追击,攻打辽国的中京,这时,他的长子完颜宗干及时出面制止了父亲的冒险计划。原因是阿骨打的这支军队已经深入辽国近千里,粮草补给都没有跟上,如果再孤军深入,万一粮草补给出问题,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阿骨打虚心的接受了宗干的劝告,没有继续深入辽境,而是派兵扫除上京附近的残敌。

同时阿骨打还在上京城内安抚辽国的百姓,比如赦免上京城的军民,减少百姓们的赋税等有利于提高民心的措施。

百姓们和一些所谓的士大夫不同,只要能过上好日子,谁当皇帝都要一样,他们现这位女真人的酋长比他们的主人耶律延禧强多了,至少能让他们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

因此阿骨打通过一系列有利的措施,得到了大部分辽国百姓的。

辽国连续丢失了东京和上京,半壁江山已被金国占领,而辽国的群臣非但不思进取,相反又生了皇族内部的斗争。此次辽国内斗的主题是皇太子之争。

辽国老大耶律延禧共有四个儿子,长子赵王,是赵昭容所生;次子晋王,是文妃所生;三子秦王、四子许王都是元妃所生,而这个元妃不是别人,正是辽国大奸臣萧奉先的妹妹。

由于辽国在对金作战中屡战屡败,使辽国上下对目前的老大耶律延禧丧失了信心,因此就有某些好事希望耶律延禧能早点退位养老,把要权力下放给年青人,或许辽国还有重新振作的希望。其实这是很好的想法,而在四个儿子当中,晋王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最强,是耶律延禧的最佳接班人,许多朝中大臣非常希望耶律延禧能选择晋王作为辽国的接班人。

但是有人不希望如此,萧奉先便是其中之一,因为晋王是文妃之子,向来和他不睦,一旦晋王继位,将会对他和元妃非常不利。而秦王和许王是自己的亲外甥,一旦是他们两人继位,那他萧奉先一家就可以牢牢地把持住辽国的朝政。对于萧奉先这种人来说,国家利益远远比不上自身的利益重要,正是由于他这种人的存在,才加速了辽国灭亡的步伐。

为了让自己的亲外甥秦王成为皇太子,萧奉先又一次在辽国危难时刻挑起了皇室内部的斗争。萧奉先先向晋王的母亲文妃下了毒手。

文妃共有姐妹三人,文妃是老二,她姐姐嫁给了耶律挞曷里,她妹妹嫁给了耶律余睹,他们俩人都是耶律延禧的左膀右臂,可以说文妃一家在辽国的地位与元妃一家不相上下。

要想除掉晋王,必须先除掉晋王背后的,文妃家族的势力。

有一次正逢文妃的姐姐和妹妹在军中相见互谈家事,而这件事正好被萧奉先知道了,他便来了个恶人先告状,派手下心腹向耶律延禧告,说是文妃一家包括耶律

第三十章 发展马政第六十章 击败宗望第八十二章 培养血性第十九章 破庙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六十三章 庙岛海战第六十三章 快速转移第四十八章 拐带回家第九十六章 扈家归顺第十六章 改判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一百一一章 轻取韩滔第四十章 股权激励第三十九章 孙安大败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七章 佛教愚华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条第七十章 梁山军制第六十三章 不能守株待兔第九十二章 战扈三娘第八十二章 彻灭倭族第七十三章 所谓历史第四十四章 整军备战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条第三十章 洪七第二十九章 高俅惨败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一章 看过水浒吗第六十九章 初定六部第五十七章 后宫编制第五十二章 所谓富宋第十六章 攻曾头市第八章 景阳冈第七十一章 赵佶禅位第三十三章 意乱神迷第七十四章 荆公后裔第十九章 破庙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十五章 童贯溃败第九章 除心患第一百三十章 雄鸡难鸣第十六章 生擒童贯第二十五章 两大护法第一百二九章 鸡失足尾第一百二二章 又见清照第四章 夜幕惊魂第五十一章 保护我的宝贝第十九章 王进被高俅逼走第五十八章 两妹出嫁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应第十五章 郓哥第十二章 大败关胜第二十七章 敲诈赵宋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八十三章 神行太保和黑旋风第八十章 灭倭在即第八十九章 卢家被剿第二十四章 高俅来犯第四章 过来了真快乐第四章 编排明教第十八章 占据淮西第六十二章 确定根据地第五十七章 水师动员第七十六章 创办玄教第九十七章 赵佶动怒第二十四章 统一道教第五十章 调整地主第六十五章 轰天雷第十三章 收两美婢第十二章 庞春梅第五十二章 所谓富宋第五十二章 辽国残部第六十四章 金预谋宋第八十九章 卢家被剿第二十八章 白虎帮第一百零六章 再梦麒麟第五十九章 渔翁得利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三十四章 征服金莲第八十章 船火儿张横第九十章 阻击兀术第二十章 讨价还价第三十五章 名将脱颖第六十四章 决心拯救李师师第三十四章 镇压盐商第三十四章 镇压盐商第三十三章 意乱神迷第七十章 梁山军制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师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国第四十二章 廉政公署第一百二五章 横扫山东第一百二七章 海军攻略第一百二七章 海军攻略
第三十章 发展马政第六十章 击败宗望第八十二章 培养血性第十九章 破庙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六十三章 庙岛海战第六十三章 快速转移第四十八章 拐带回家第九十六章 扈家归顺第十六章 改判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一百一一章 轻取韩滔第四十章 股权激励第三十九章 孙安大败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七章 佛教愚华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条第七十章 梁山军制第六十三章 不能守株待兔第九十二章 战扈三娘第八十二章 彻灭倭族第七十三章 所谓历史第四十四章 整军备战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条第三十章 洪七第二十九章 高俅惨败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一章 看过水浒吗第六十九章 初定六部第五十七章 后宫编制第五十二章 所谓富宋第十六章 攻曾头市第八章 景阳冈第七十一章 赵佶禅位第三十三章 意乱神迷第七十四章 荆公后裔第十九章 破庙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十五章 童贯溃败第九章 除心患第一百三十章 雄鸡难鸣第十六章 生擒童贯第二十五章 两大护法第一百二九章 鸡失足尾第一百二二章 又见清照第四章 夜幕惊魂第五十一章 保护我的宝贝第十九章 王进被高俅逼走第五十八章 两妹出嫁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应第十五章 郓哥第十二章 大败关胜第二十七章 敲诈赵宋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八十三章 神行太保和黑旋风第八十章 灭倭在即第八十九章 卢家被剿第二十四章 高俅来犯第四章 过来了真快乐第四章 编排明教第十八章 占据淮西第六十二章 确定根据地第五十七章 水师动员第七十六章 创办玄教第九十七章 赵佶动怒第二十四章 统一道教第五十章 调整地主第六十五章 轰天雷第十三章 收两美婢第十二章 庞春梅第五十二章 所谓富宋第五十二章 辽国残部第六十四章 金预谋宋第八十九章 卢家被剿第二十八章 白虎帮第一百零六章 再梦麒麟第五十九章 渔翁得利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三十四章 征服金莲第八十章 船火儿张横第九十章 阻击兀术第二十章 讨价还价第三十五章 名将脱颖第六十四章 决心拯救李师师第三十四章 镇压盐商第三十四章 镇压盐商第三十三章 意乱神迷第七十章 梁山军制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师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国第四十二章 廉政公署第一百二五章 横扫山东第一百二七章 海军攻略第一百二七章 海军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