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终总结模板

bookmark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年终总结模板

七月,辽国大旱,宋国大水。

丙戌,彗星见,戊子,太白昼见。

老规矩,赵顼又开始避殿,减膳,诏求直言。

详定礼文所提出三条建议,其一,明堂仪注,御位于中阶下之东南,西向。这个方位是自曹魏以来,有司搞错了。

应当按照古者人君临祭的方案,伏请设皇帝版位于阼阶之上,西向。

赵顼从之。

其二,《礼记》曰:‘天子之席五重。’

今太庙祭祀几筵,皆不应礼。

请改用筦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再在左右黻纯设玉几,方为完备。

赵顼从之。

第三,明堂昊天上帝礼神之玉,当用苍璧。今用四圭有邸,不合礼制,请改用苍璧礼天。

有司摄事五帝,亦应当依大宗伯礼神之制,陈玉各仿五方之色。

这个如今南海拉过来的存货不少,什么颜色都有,从之。

从这次彗星的反应来看,朝堂似乎并不怎么热闹了,和王安石时代每次异变就导致群臣纷纷上房揭瓦的状态迥异。

只有一个检正中书户房公事毕仲衍,上了自己所修《备对》,其内容乃是从周代到汉唐一千多年以来,宰执要求百官年终汇报的内容。

所谓“冢宰令百官府正其治;小宰以叙受群吏之要。”

毕仲衍将历史上关于这个的内容分门别类,凡为一百二十五门,附五十八件,作成六卷。

书成,毕仲衍欲求赵顼御览,正好赶上赵顼求直言,于是特意上书。

然而赵顼一开始并没有重视,认为这是“臣备君问之书”,不当奏御。

只命中书、门下抄录,交纳执政收藏,让他们学会问问题,其余的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以苏油如今的地位,也收到了此书,一看不由得大为诧异。

这尼玛,不就是政府工作报告和各单位年终总结模板吗?!

于是苏油屁颠屁颠地跑去找赵顼,陛下这东西有用啊!

我们再加上一个来年展望,让各单位每年来上一份,参照上一年的报告,审查抽检,看他们前一年的承诺是轻是重,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不就可以看出官员能否,施政得失,执行效率?

这是好事儿啊!

各地检察干什么用的?不就是干这个的吗?不是一直在抱怨受自身履历所限,不是所有业务都精通吗?

有了这个,让各部门先自行汇报,然后检察们不就能够按图索骥,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了?

赵顼也醒悟了过来,别说下头的检察,就连好些正任,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是太明白各部门的详细工作职责,大宋境内的糊涂官,那真不是一个两个。

难得有个明白人干了这件事,这就相当于让各部门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权限范围,还能对官员们做事多少摸出个大概脉络,对各地区各部门的职能差异也能有一个大体的判断。

此等良策,如何能够随便放掉呢?

然后问题就来了,这人是王珪手下,不出名啊。明润你如此看重,是跟他相熟?

苏油被问得懵逼,臣……臣也压根不认识这个人啊……

赵顼便叫流内铨的官员送来履历,一看我靠,老子手下还有这等能人?!诶明润,此人如今虽然挂职在中书,却是在令族兄手底下做事呢。

那就好办了,把苏颂叫来问一问吧。

苏颂到来之后,听闻是询问毕仲衍,躬身奏道:“陛下,毕仲衍归臣调用以来,制文字千万计,区别分类,损益删补,皆曲尽其当。”

“此子早年还未考取功名,以荫补入吏员,就曾经识破县里刁民的奸计,帮助县令除之。”

“给事中张问是毕仲衍的老乡,当时致仕在家,亲历此事,曾经夸赞他:‘谚云‘锄一恶,长十善’,君之谓也。’”

“中进士之后,因为学识出众,又得到了欧阳修和吕公著的举荐。”

“吴充为相,引为中书检正。凡从中问其事,必经仲衍然后报。”

“对了,听钱勰说奉命出使契丹时,辽主对此子也印象深刻,曾询问:‘毕少卿何官?今安在?’”

“钱勰回来翻阅毕仲衍出使辽国的记录,才知道毕仲衍在出使辽国时,宴射接连破的,让辽人惊异莫名。”

“辽主伟其姿容,让人悄悄去驿馆取了他的衣服丈量,特意为其做了一身新衣服赏赐。”

“当时毕仲衍参加的是辽国的元会大朝,回来之后,尽记其朝仪节奏,图画以献。钱勰也在臣面前称道过。”

“如今这些已然成为重要的外国制度史料,藏于太常礼院。陛下如有兴趣,臣可以给陛下送来。”

赵顼明白了,王珪与吴充不相能,毕仲衍是吴充提拔起来的干才,到了王珪那里就不得用。

真实情况是不但不得用,还被刻意打压。王珪曾经数求其罪过欲伤之,但是无机可乘,然而始终还是留滞不迁。

赵顼命王珪整顿六朝会要,王珪借口苏颂也急需用人,两边还要沟通交流,便一脚将毕仲衍踢去了那边,算是剔除出了自己的班子。

嫉贤妒能到给对手输送弹药的份上,也是没谁了。

事情大致了解后,赵顼便让苏颂将毕仲衍整理的辽国朝仪资料,还有《唐六典》里由毕仲衍整理的那部分资料,一并送上。

三日之后,赵顼突然宣毕仲衍问对,然后内中降旨,擢升毕仲衍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官制局检讨官。

同时下旨,毕仲衍所著《备对》六卷,乃是纲要;全文名为《中书备对》,共达三十卷之多。

中书分类加印,发放各部院相关曹,房,并外路州,县。

中书不及者,许各路官书坊自行翻刻。

着为格式,官吏每年按职责填写“瞻望”和“总结”,以为预案,计较得失,供各路检察备档稽查。

一时间,“士大夫家争传其书”,各路书坊纷纷“奉旨盗版”,毕仲衍之名,一夜之间天下尽知。

……

乙巳,辽主以旱情严重,亲临上京群牧司西郊马场祷雨。

大草场上,牧草枯槁,只有临溪湿气较重的一些地方,还有青草。

小溪已经变成了细细一道水流,辽人为了得水,在溪中拦出了一道水坝,每晚拦出的溪水,勉强能够让马匹饮用。

为了搞好这个形象工程,耶律洪基拒绝了李拴住的合理建议,在上京周边一些山谷掘井,而是将之全部集中到了这里。

五口深井的天车,如今就架在了这里,根据李拴住的推断,今天将打穿水层。

黎明时分,上京城西门大开,鼓角声中,四万多骑兵簇拥着耶律洪基的仪仗,朝着西郊马场行来。

耶律洪基身侧,无数的萨满,僧尼,跳着乞雨的舞蹈,吟诵着经文,让这气派恢弘的场面显得多了一分热闹。

马队身后,是宗室,北院群臣,南院群臣。

随着队伍的行进,周边无数的部落纷纷加入,等到抵达西郊马场之时,整整聚拢了三十万众。

这是辽国特有的四时捺钵之礼。

天车上一个十来岁的小孩看到远处过来的人马洪流,从旗杆上溜了下来:“师父!他们来了!好多人!比眉山蚕市人都多!”

小孩是孤童,苏轼治密州,徐州,因为洪水饥荒,在两州整整收养了三千孤儿。

大苏被贬官之后,这些孤儿的生计成了问题,当地官府不愿意再接纳这些孩子。

大苏向苏油写信求救,苏油请示了太后,由慈善基金出钱,将孩子收容到汴京,杭州,眉山,继续教育。

李拴住很喜欢这样吃过苦的孩子,自家娃靠不住了,人家现在是西军高节度手底下的机要参谋。于是便挑了几个机灵的,带在身边,准备传授衣钵。

第四百九十章 经济影响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老头的幸福生活第七百一十二章 诗人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计明白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后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轰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饱便飞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变革前的祥瑞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业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两国第三百四十章 奏对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东方朔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谁是大爷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胜钱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军器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七百五十一章 蚝油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园第六百四十章 赐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访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农业改良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权书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绕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闹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计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四百一十五章 战壕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潜在产能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隐君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光禄寺的老头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盖棺定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一百八十八章 挨揍第七百一十八章 游说各方第九百八十七章 补全证据链第七百六十一章 聊上了第二百三十章 冠礼第一百八十四章 布置第五十三章 讹诈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风筝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兴亡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九百五十六章 苏诗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苏辙上书第三百二十九章 铁门关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辩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劝和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离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钊第五百六十四章 骑兵铳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体罚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谈判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献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请解第八百九十七章 验尸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业第四百八十五章 诛叛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义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变化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头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见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烧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横山关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却上心头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发第七十二章 轴承与来信第七百三十三章 贾宪第八百二十六章 决战第九百四十二章 启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温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学员斥候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摆事实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举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坞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计明白第五百八十七章 梦想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游第一百七十四章 范先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谈判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旧交第九百一十五章 曹南第六百七十八章 金姐儿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时疫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战
第四百九十章 经济影响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老头的幸福生活第七百一十二章 诗人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计明白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后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轰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饱便飞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变革前的祥瑞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业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两国第三百四十章 奏对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东方朔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谁是大爷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胜钱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军器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七百五十一章 蚝油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园第六百四十章 赐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访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农业改良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权书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绕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闹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计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四百一十五章 战壕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潜在产能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隐君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光禄寺的老头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盖棺定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一百八十八章 挨揍第七百一十八章 游说各方第九百八十七章 补全证据链第七百六十一章 聊上了第二百三十章 冠礼第一百八十四章 布置第五十三章 讹诈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风筝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兴亡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九百五十六章 苏诗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苏辙上书第三百二十九章 铁门关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辩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劝和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离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钊第五百六十四章 骑兵铳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体罚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谈判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献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请解第八百九十七章 验尸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业第四百八十五章 诛叛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义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变化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头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见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烧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横山关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却上心头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发第七十二章 轴承与来信第七百三十三章 贾宪第八百二十六章 决战第九百四十二章 启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温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学员斥候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摆事实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举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坞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计明白第五百八十七章 梦想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游第一百七十四章 范先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谈判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旧交第九百一十五章 曹南第六百七十八章 金姐儿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时疫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