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来护儿

大业七年二月十九日,大隋天子杨广自江都北上,御龙舟,渡河进入永济渠,二十六日,杨广正式下诏,通告天下诸藩,他将御驾亲征,讨伐高丽!

同时,他还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到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并限时两个月完成,否则相关人员要受连坐。

官吏们督促工程,工匠、役丁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昼夜站立在水中工作,不敢停下稍微休息一下,他们自腰以下都生了蛆,据后世史书记载,病累而死去的人,十之有三四。

……

时间已来到了三月暮春时节,草长莺飞,风光迷人,然而现在在东莱海口的人恐怕没有一个会有心去欣赏这些美景了。

因为此时,这附近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挂起了招魂的白幡布,哭泣之声终日不绝。

“唉,仗还没打,就死了那么多的人,真难相像这仗打完后,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李隐这时站在营寨的瞭望塔上,麻木的看着不时飘过尸体,心中感慨万千。

杨广这个皇帝,能力是有的,然而他似乎做什么事都是那么的急切,你叫人做战舰就做吧,为什么非得加个仅仅两个月的期限?

这并非单个案例,修建都城洛阳、修大运河等庞大的工程,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的,其中的死伤也是数不胜数。

虽然知道这场对高丽的战争,对大隋朝的百姓来说,就是一场惊天的灾难,但李隐却并不能改变什么,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旅帅而已。

以杨广偏执的性格,就算是纳言苏威等当朝重臣去劝他,也肯定是无济于事的。

李隐现在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训练手下士兵,以应对接下来残酷的战争。

李隐和那些从翠云峰就跟随他的手下们,陆战的技巧、经验,都已十分充足,但对水战却还属于门外汉,正好趁杨广下一个命令还没到来前,将这个短板给补上了。

四月十五日,杨广的车驾终于到了涿郡的临朔宫,随从车驾的文武官员九品以上的,都命令给宅邸安置妥当。战争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天下的中心似乎一下子移到了这个东北之地。

五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等地制造兵车五万辆送往高阳,以供装载衣甲幔幕,命令士兵们自己拉车;再次征发河南、河北民夫三十万,以供应军需。

七月,杨广又下诏,征发江、淮以南民夫以及船只运输黎阳和洛口各粮仓的米到涿郡,运粮的船只首尾相连绵延千余里。

运载兵器铠甲以及攻城器械的人来往于道路上的常达几十万人,拥挤于道,昼夜不停。

因为运送物资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超过了期限便要砍头,使得这条北上之路,一下子多了许多互相枕着病累而死的人,路上到处散发死尸的臭气。

自从进入大业七年以来,整个天下都为攻打高丽这事闹得骚扰不安了,在这种不安下面,危险正在一点点酝酿着,等到爆发的那一刻,威力将会超乎人们的相像。

然而这一切,都与李隐关系不大,因为这时的他,觉得自己都快要闲得发霉了。他已整整随军驻扎在这东莱海口四个多月了。

作为进攻高丽的水师前进基地,东莱海口这些月来,几乎每天都有其他地方的水师前来会合,现在已有将近五万大军了。

然而,杨广却一直没下达其他命令,整整五万大军就这么在这里干耗着,每日费粮无数。

现在这五万大军的最高统率是荣国公来护儿,他刚被杨广任免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兼检校东莱郡太守,全权负责由水路进攻高丽的事宜。

来护儿祖籍新野,来姓在新野属于大姓,自东汉的开国大将来歙以来,可谓是人才辈出。但来护儿却是寒门出身,且自小父母双亡,并无显赫家世,有现在的地位,全是他凭自己的本事打拼而来。

来护儿这时正在看着自东莱至高丽的详图,这地图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岛屿,在这地图上,不少岛屿都被标记了个大红叉,被标后叉的岛屿,都是被高丽占领了的。

高丽国王高元自拒绝来洛阳觐见杨广后,便一直积极整军备战,陆地上加固城池,修筑防御工事,水路上则许多岛上,修建了许多据点,想以此阻碍大隋水军的进犯。

来护儿这时想到,没有天子诏令,水师自然是不能轻举妄动的,但就这么干耗着什么事都不做,也是不行,何不派些小部队,前去将这些岛上的据点一一拔除,为将来的行军扫除障碍?

这点权利,他作为平壤道行军总管还是有的。想到这后,来护儿已打定了主意,就以二百人的旅,为这次行动的单位。

来护儿叫人拿来各部队的名册,一连圈了好几个旅帅的名字,当他的目光经过“李隐”这两个字时,停顿了一下,再看到李隐的简介时,鄙夷之色一闪而过,“哼,又是一个靠家族混进来的无能之辈!”

他本想立即将李隐跳过的,但随即又想道:“这等无能之辈,我看着就心烦,要来何用?不如让他快点上战场,早早死去了事。”

于是,来护儿毛笔一挥,便将李隐的名字给圈住了。

……

“旅帅李隐接令!”中气十足的传令官喊道。

李隐这时正吃着东西,连忙放下碗筷,单膝跪下。

传令官宣读君令道:“着旅帅李隐,自接到军令起,立即点齐本部人马,拔除海上敌寇据点,不得有误!”

“末将接令!”李隐喊了一声,从传令官手上接过将令,然后站起身来。

传令官上马离开后,李隐伸了个懒腰,将各关节弄得一阵声响,向周安道:“这下终于有事可做了!”

周安道:“兄弟们训练了这么就,是时候真刀真枪的检验本事了。”

不多时后,一艘,可容纳上百名战兵的“黄龙”战船,和两艘各容纳五十战兵的“舴艋”战船,缓缓使出了东莱海口……

第242章 援军第175章稽胡反第159章 帝王心术第七十九章虎将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169章 魅雪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四十三章 班师回朝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八十六章惊变第十章 夜市第125章 杨广幸江都第254章 洛阳八要地第223章 四方攻唐第266章 告发第186章 高墲战败第146章霍邑之战(上)第134章 说李靖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200章 李世绩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101章 楼烦郡第224章 四线作战第八章 兄弟相见第224章 四线作战第172章元旦大朝会第215章 玄甲军第155章 李、王初交锋第194章 李隐平陇右(下)第182章 无法无天第232章 最虚弱的时刻第229章 愿今后,勿生帝王家第四十章 乌骨城第246章 讨伐李密第240章 追击第147章 霍邑之战(下)第267章 杨文干叛乱第115章 秋风起第152章 娘子军第九十二章 马匪来袭第二十八章 趋之若鹜第九十六章 阿朵儿第147章 霍邑之战(下)第五十六章二征辽东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165章 瓦岗寨之变(中)【求首订!】第五十六章二征辽东第九十七章 部落冲突第161章 屈突通归降第233章 山丘遇险第158章 长安故城第一百章 杨广三征高丽第135章 蒲山公营第209章 长安醉仙楼第179章 江都之乱(下)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五十四章 骑兵突击第七十章 黄君汉第二章 翠云峰匪盗第五十六章二征辽东第271章 名声大噪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三十一章 大乱起第七十七章 打猎第187章 谁能为帅?第206章 检举第六十四章 酸枣城攻防战第三十五章 夏娜与小桃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长成第八十七章 挟太守以令雁门第四十五章 进宫面圣第七十五章 当有李氏为天子第130章劝父造反第191章 离间之计第191章 离间之计第239章 归唐第181章 儒生入敌营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四章 唐国公府第九章 都城洛阳第185章 封赏第七十八章 反杀第262章入主中原第二章 翠云峰匪盗第二十章 奇袭第140章 刘武周起马邑第200章 李世绩第二十七章 花魁选举第二十三章 攀登悬崖第三十三章 鏖战第九十三章厮杀第七十七章 打猎第十一章 俏书生第七十六章 女儿情第256章 攻伐第四十四章 战后高丽与高句丽
第242章 援军第175章稽胡反第159章 帝王心术第七十九章虎将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169章 魅雪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四十三章 班师回朝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八十六章惊变第十章 夜市第125章 杨广幸江都第254章 洛阳八要地第223章 四方攻唐第266章 告发第186章 高墲战败第146章霍邑之战(上)第134章 说李靖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200章 李世绩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101章 楼烦郡第224章 四线作战第八章 兄弟相见第224章 四线作战第172章元旦大朝会第215章 玄甲军第155章 李、王初交锋第194章 李隐平陇右(下)第182章 无法无天第232章 最虚弱的时刻第229章 愿今后,勿生帝王家第四十章 乌骨城第246章 讨伐李密第240章 追击第147章 霍邑之战(下)第267章 杨文干叛乱第115章 秋风起第152章 娘子军第九十二章 马匪来袭第二十八章 趋之若鹜第九十六章 阿朵儿第147章 霍邑之战(下)第五十六章二征辽东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165章 瓦岗寨之变(中)【求首订!】第五十六章二征辽东第九十七章 部落冲突第161章 屈突通归降第233章 山丘遇险第158章 长安故城第一百章 杨广三征高丽第135章 蒲山公营第209章 长安醉仙楼第179章 江都之乱(下)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五十四章 骑兵突击第七十章 黄君汉第二章 翠云峰匪盗第五十六章二征辽东第271章 名声大噪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三十一章 大乱起第七十七章 打猎第187章 谁能为帅?第206章 检举第六十四章 酸枣城攻防战第三十五章 夏娜与小桃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长成第八十七章 挟太守以令雁门第四十五章 进宫面圣第七十五章 当有李氏为天子第130章劝父造反第191章 离间之计第191章 离间之计第239章 归唐第181章 儒生入敌营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四章 唐国公府第九章 都城洛阳第185章 封赏第七十八章 反杀第262章入主中原第二章 翠云峰匪盗第二十章 奇袭第140章 刘武周起马邑第200章 李世绩第二十七章 花魁选举第二十三章 攀登悬崖第三十三章 鏖战第九十三章厮杀第七十七章 打猎第十一章 俏书生第七十六章 女儿情第256章 攻伐第四十四章 战后高丽与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