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让人嗑药

“明府,咱们县里码头,现在也不爱收铜钱,这行市,怕是出了岔子。”

能成为扬子县县令的幕僚,也不是简单的人物。更何况老家杭州唐山县,自来工商繁盛,眼光更是独到。

说话间,摸出一枚银元,摆放在了李县令跟前的台面上。

“大哥,拿个华润银元是作甚?”

“眼下靠岸舟船,码头多爱收这个。”

“民间的事体,咱们管不了。再说了,华润号也没说是私铸钱币,这物事在华润号那里,回报你一个自用物事,还能勾进衙门不成?”

“明府说的是,下走的意思,倒也不是说跟华润号放对。如今皇帝巡狩辽东,扶桑金银唾手可得。明府何不上奏皇帝,请建银币衙门呢?”

“噢?”

老李一听来了精神,华润号单单一枚银元,以前是没办法从行市中赚钱的,因为没人用,只有华润号自用。华润号东南西北的物资交流,尤其是大宗物资,基本是抛开开元通宝来结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华润号自用的华润银元,被赋予了特殊的“江湖地位”。丝绸商、皮货商、木材商、盐商……在没有官方票据的情况下,比如“盐业产本”,往往为了携带方便,会选择华润银元。

尽管市场中并非没有其它的银制品作为等价物,但因为华润银元制作精美难以仿制,纵然几年下来磨损不小,可还是很受市场欢迎。

到了这个时期,连商屯发家的盐商家的狗都知道,某条江南土狗真特么赚大了。

一枚银元有个七八成足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利差。一万贯赚个两千贯,这买**拦路抢劫强多了。

而在三大船团偷偷摸摸掠夺银矿之前,市面上的白银数量极其稀少,为数不多能够保证产出且相对稳定的北地白银来源,就是丰州银矿。

因为惯性思维,人们并没有察觉到其中的变化,思维定式还处在缺金少银的阶段,并不知道实际上市场中白银保有量、流通量已经大大增加。

这对扬子江两岸甚至大河工坊等华润系的实际产能,都得到了很好的掩护。

帝国整体而言是“钱荒”的,但具体到某个地区,却又出现了“通膨”,帝国的各大巨头除非能够拿到全国的经济数据,否则感受到华润银元“威力”的时间,一定是落后的迟滞的,且是时间跨度以三五年为单位的。

但对于和华润系权贵二代争斗的地方土豪,却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不同,乃至皇帝放出“王下七武海”的时候,民间私人码头,收停靠费已经很少再收开元通宝,而是选择华润银元。

作为扬子县县令的幕僚,东家升官发财对自己而言是利好,加上苏州杭州常州越州的种种江湖恩怨,假假的来一下,也是无伤大雅。

更何况,知晓李县令跟某条江南土狗交情莫逆,这等事情,只要通过气,就是看个机缘造化。

皇帝手中的“军器监”,早先为了铸造赏赐用的金币,也不是没有用到武汉老哥。这光景再来一次,不过是一回生二回熟。

只是这一回名头不一样,朝廷要是请武汉铸造银币,那就是官方钦定,银元就不再是银元,而是“钱”。

至于华润号自用的华润银元,那就只是民间“工艺品”,华润号的“拦路抢劫”,即便不会到此为止,至少好些年吃喝没有官方银币来得爽。

“明府可是怕得罪华润号?”

“这倒不是,老夫自家在华润号中,也是颇有一些干系。再者,操之旧年就说起过,朝廷早晚都要收归铸造银元之权。老夫自复州转迁此地,也不曾和他断了联系。不过老夫尚有些许疑虑罢了。”

“还请明府直言。”

“嗯。”

老李点点头,然后道,“你可知道如今巨富豪商前往武汉,倘使发卖物资,用的并非是铜钱银元金币么?”

“嗯?”

听到老李这么一说,幕僚微微诧异,“如今江东地但有生意,都是愿往武汉,实在是汉阳江夏之地,便是坊间住户,也多是愿意掏钱出来购物。相较淮扬苏杭,却是要胜了不少。我闻旧时乡里友朋,前往武汉所得,也多是绢布、铜钱,明府为何说并非用的是金银铜呢?”

“老夫非是说寻常交易,乃是巨富豪商。”

言罢,老李将身上的长袍稍稍地裹了裹,然后道,“旧年西市飞票,变了个花样,如今用的也是广了。”

没有南山宣纸的诞生,就没有后来一系列的新式纸张开发。

而一些特有的印染工艺,导致了华润飞票根本无从仿制。而实际上华润号干了啥呢?每铸造一万枚银元,就印两万张等值飞票。尽管还只是在大宗物资以及巨富豪商海客之间流转,但规模也已经相当的恐怖。

尤其是出入港口码头的海船货船,一个看上浑身破败的船老大,可能怀里就揣着标额三五万贯一叠华润飞票。

被幕僚提醒之后,老李有了个坏点子,他琢磨着,让李皇帝去疯狂印点草纸,大概能也能让李皇帝出出血……

一开始固然是李皇帝尝到甜头,可在老李看来,除了张德这个满脑子不知道想什么的怪胎,正常人都应该是铸造劣币印刷废纸到飞起,坑遍天下黑金黑装备,才是正常人的思路啊。

造个屁的船,修个屁的路,还修建新式钢铁厂,筹办学校?这是正常人应该干的事情吗?

莫名其妙。

幕僚并不知道老李在琢磨什么勾当,但见东主神色意动的模样,便以为说通了老李,却哪里知道,李县令现在琢磨的,就是如何让皇帝陛下自己嗑药喝大力……

“若朝廷真印了一堆废纸,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老李有点纠结,当年他在幽州赶着羊吃人,死在他手上的契丹人没有一万也有五千,年纪大了之后,临近不惑之年,总想也积点德。

可转念一想,和某条土狗比起来,自己简直就是两袖清风道德楷模,至少自己也没逼着江东世族学狗叫不是?

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渐(大年初二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五十一章 有备无患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三十几章 纯洁的友谊第十四章 飞扬第六十三章 不止于此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七十二章 丝织竞争第三章 海阔第二十九章 一千万贯第六十三章 点到为止第五十章 数百年风流第三十一章 不一样的长安城第六十八章 吃肉长生(第五更)第十二章 养猪县令第十四章 有条不紊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灶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九章 喜事第五章 大买卖第三章 洒脱第十一章 轻重不知第七十四章 打钱第九十二章 营救之人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六十二章 特殊对待第七十章 死人活人第十六章 心灵港湾第三十章 白日第九章 赴宴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图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冲击第三十九章 谈感情第二十一章 马周请客第三十章 这一届熊孩子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粮第四章 流言第十四章 优势碾压第十八章 热情似火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兴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三章 体谅人的张大郎第四十三章 闺乐第八十八章 官场第五十八章 时来第九十章 落脚(年初三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三章 渣男第五十七章 切入点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四十五章 不谋而合第六十四章 事发第八十四章 文化人第四十一章 夜杀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九十二章 二郎第八章 刨食之辈第六十五章 认真做事第三十四章 怂恿第四十七章 决心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七十四章 认清现实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四十六章 “寒门”崛起第四十三章 随便收徒第四章 我见犹怜(争取再搞一章出来)第八十六章 铁面方能无私第十四章 增长点第十二章 过冬第十五章 闲聊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艺第八十六章 烦心事第四十四章 辗转反侧张叔叔(求推荐票)第八章 变动第二十六章 正义的铁拳第九十一章 顾忌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十章 毒啊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七十三章 官声第四十九章 扩散第四十一章 时代变化第三十二章 抉择第八十一章 简在帝心(求票)第三十二章 法不传六耳第四十五章 洛阳来客第七十一章 传家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七十二章 丝织竞争第九十章 宰第八十八章 明镜第八十四章 多年结果第七章 种树第三十几章 怪癖第三十一章 南京
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渐(大年初二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五十一章 有备无患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三十几章 纯洁的友谊第十四章 飞扬第六十三章 不止于此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七十二章 丝织竞争第三章 海阔第二十九章 一千万贯第六十三章 点到为止第五十章 数百年风流第三十一章 不一样的长安城第六十八章 吃肉长生(第五更)第十二章 养猪县令第十四章 有条不紊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灶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九章 喜事第五章 大买卖第三章 洒脱第十一章 轻重不知第七十四章 打钱第九十二章 营救之人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六十二章 特殊对待第七十章 死人活人第十六章 心灵港湾第三十章 白日第九章 赴宴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图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冲击第三十九章 谈感情第二十一章 马周请客第三十章 这一届熊孩子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粮第四章 流言第十四章 优势碾压第十八章 热情似火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兴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三章 体谅人的张大郎第四十三章 闺乐第八十八章 官场第五十八章 时来第九十章 落脚(年初三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三章 渣男第五十七章 切入点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四十五章 不谋而合第六十四章 事发第八十四章 文化人第四十一章 夜杀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九十二章 二郎第八章 刨食之辈第六十五章 认真做事第三十四章 怂恿第四十七章 决心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七十四章 认清现实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四十六章 “寒门”崛起第四十三章 随便收徒第四章 我见犹怜(争取再搞一章出来)第八十六章 铁面方能无私第十四章 增长点第十二章 过冬第十五章 闲聊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艺第八十六章 烦心事第四十四章 辗转反侧张叔叔(求推荐票)第八章 变动第二十六章 正义的铁拳第九十一章 顾忌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十章 毒啊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七十三章 官声第四十九章 扩散第四十一章 时代变化第三十二章 抉择第八十一章 简在帝心(求票)第三十二章 法不传六耳第四十五章 洛阳来客第七十一章 传家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七十二章 丝织竞争第九十章 宰第八十八章 明镜第八十四章 多年结果第七章 种树第三十几章 怪癖第三十一章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