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不会这么做

“兵部!”

李奉诫猛地从团凳上站了起来,酒盅磕碰了一下,洒了一地的酒水。

“嗳,坐。”

不紧不慢地横看了他一眼,张德安慰道:“莫要惊慌,程知节举荐我出任工部四司之一员外郎,检校工部员外郎,协理水部。”

“工部四司,哥哥竟要参议二司?”李奉诫又是眉头紧锁,“如此一来,岂不是占了两个位子?”

“哪有甚么两个位子,一个位子,两份差事罢了。”

张德随意道,“以我在军器监中履历,皇帝自不会回绝,况且杜公在朝,又有长孙公考察,自是无人敢放肆。不过,正所谓不能棒杀便要捧杀。温老儿言荆襄獠人不服王化,统军府扩军在即,当强其军器。”

滋……

呷了一口黄酒,张德嗤笑一声:“这老儿,不愧是体面绅士,杀人不见血啊。”

“我等在荆襄欲兴百工乃至百业,此事,社中知晓根底者不多。温彦博想必也预见不到哥哥的谋划,想必是有所思量,这才试探。”

成长起来的李奉诫,虽说未必和李大亮那般成熟,却也脑子不是愚钝的,一个念头转过来,立刻缓缓地坐回了凳子,然后手掌直接抹去桌上的酒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总计是要给太原老巢谋些好处。”

“所谓士族,不外如是。”

张德一手持着酒杯,手肘支在膝盖上,转着酒杯嘲讽道,“勋贵子弟中,善工器者止我一人。哪怕阎氏,于大河工坊,于保利营造,不值一哂。温老儿举我以军器监造摄入荆襄统军府,便是想要瞧一瞧,‘忠义社’在贞观九年,到底要玩些什么。”

“哥哥,这差事,回绝就是了。”

“不。”

张德摇摇头,“大郎有所不知,皇帝迎回定襄军将佐之后,摆宴功臣。叔父回转和我说起一事,皇帝要扩军,首先是内府,玄武门再设二营,纳入‘飞骑’,二军为左右龙武军。成军之后,改名‘万骑’。”

“内府卫兵,乃是拱卫京师之用,和荆襄无关啊。”

李奉诫有些诧异。

“除开龙武军,还有四军,暂无名号。”张德有些狐疑道,“东海之事你是知道,江南世家及山东士族获利颇丰,此事瞒不住。所以,我猜测,皇帝欲在定襄一带新设四军,归属水师。调往洛阳的张亮,已经重返长安,二月便会上朝。”

听到张德的话,李奉诫更是诧异,“哥哥,你的意思是?”

“这新设四军,不出意外,是皇帝想要染指海贸手笔。”张德目光深邃,“我们这位皇帝,是真的想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五姓七望在中原阳奉阴违尚且难平其心,更何况有类‘草莽’的海贸商贾?”

“可是哥哥,朝廷战船老旧,新式大船皆在几家手中,非保利营造大匠不能督造。一艘‘八年造’大船,需人工万人以上,大匠二人,王学匠师二十余人,大工二百余人,小工千余人。实话讲,朝廷便是凑出这等人力,已是吃力非凡,没有三五十万贯,是凑不出这等人力。”

“八年造”大船,其实就是贞观七年定型建造,贞观八年下水的大帆船,目前只有三大船队之一的“东风”船队在用,主要还是为了保证在探险活动中能够出动足够的武装力量镇压土著反抗。

至于“王学匠师”,指的就是学习王孝通一脉应用数学的初级工程师或者说初级技工。这些人已经能够绘制图纸,并且按照“王学”标尺来建造常用工具。王孝通老爷子之所以在石城钢铁厂迟迟不退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以工教学,能够快速地给沧州提供优秀的船工和帆船建造师。

然而这些人才,在朝廷是比较尴尬的,至少他们绝对拿不到主导权,更别说人事权。即便是张德在军器监时期,他也只是可以拿佐官名额去交易,更底层的人事安排,基本上就是说了别人也当没听到。

“朝廷可以等。”

张德当然比谁都清楚朝廷对“王学”的迟钝,不像商贾,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也没有搞明白为什么高买低卖走南闯北就赚了这个钱,但是他们能很快地反应过来什么能够迅速赚钱或者加强赚钱效率。

凡是反应不过来的商人,当然已经被淘汰了。

“等?”

“如今‘王学’子弟,赤子之心也好,社中薪水供奉丰厚也罢,总计是没那么容易专门跑去工部诸司下面任劳任怨做牛做马。但是,朝廷只要等到时机成熟,比如‘王学’子弟愈多,社中竞争激烈,总有远走之人。此时,若朝廷拿出官位委任呢。”

当官,终归是最要紧的。

当了官,什么资源什么权力什么地位都有了。这不是普通豪门子弟组成的会社下属匠人可以比拟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朝廷只要能狠心,要多少想要翻身的匠人都会有。

但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朝廷想要这些人才,势必会让“忠义社”一方减少人才,当然未来可能人才大增,就没了这个危害,可是终究会让“忠义社”减少收益。于是最直接的利益分配问题,“忠义社”中勋贵极多,尤其是贞观新贵,多的惊人。

这些家族,怎么可能眼睁睁地割自己的肉,去喂饱皇帝呢?

第一代新贵或许会同意,比如尉迟恭,比如李思摩,比如程知节……

但如果换成了尉迟环、李毅、程处弼……这就是两回事情。

“朝廷不会的。”

李奉诫摇摇头,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李奉诫会这样直截了当地下结论,那是因为,于朝廷中的士大夫而言,哪怕是马周那样的寒门,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马周至少是属于“门”。寒门,也是有门第的。

但是,让黔首泥腿子读了点书,学了点知识,就堂而皇之地和诸公一起上下班,一起山呼万岁,太难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王侯将相原本有好多“种”。

“所以,这就是为兄准备接下温老儿这一击捧杀的缘故。”

张德笑了笑,看着李奉诫,“为兄要保证,朝廷不会这么做。”

言罢,拿起酒杯,看着一脸呆滞的李奉诫,啪的一下,酒杯碰出来些许酒水,张德一饮而尽。

第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楼第九章 喜事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四十八章 阳光依旧灿烂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六十六章 贤王不闲第十二章 恶心人第十九章 高手过招第八十二章 夕阳红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六十八章 尿地图第四章 心情复杂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十章 进一步第八十五章 准备回长安第十二章 糊里糊涂第四十二章 贤明第六十一章 名不虚传第五十二章 龙门客栈第五章 跑官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忧郁第五十三章 送财童子2.0第三十一章 赚头第二章 始于贞观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议第十一章 站队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四十章 安平获利第五十一章 奇观背后第六十章 风流潇洒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四十二章 喝粥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三十九章 一时无言第五章 需求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五十几章 杂牌第三十九章 万里海角第八十四章 温文尔雅第二十一章 后路第八十七章 鱼饵第五十六章 烧烤现形记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十六章 南国雪第八十八章 顾问第二十章 伊予铜山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二十三章 麻烦第八十章 吴王要来第四十二章 东南形胜第七十二章 早已注定第九章 套路第二十四章 问道于盲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六十几章 泡汤第七十七章 请人第五十一章 下水第六十一章 复杂的事情第二十二章 又丢官(第三更)第六十九章 与人为善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四十五章 精英阶层第六十二章 果实第十五章 自由第十八章 放任乱象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十九章 反转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六十九章 淡水虾富含DHA第三章 群策群力第七十五章 生态链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顿第三十六章 王福畴之思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五十三章 迷之尴尬第七十二章 水墨画第十三章 旧年福地第五十二章 程处弼又来了(一更)第九十六章 平稳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个好官第六十四章 现状第三十六章 皇天不负苦心人第五十章 工程意义第十六章 土狗的阴损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十五章 自由第二十六章 你懂的第二十五章 无言第二十一章 总制第二章 看不见的投入第三十章 当代董夫子第二十四章 世事难料第二十七章 恶鬼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变第十章 肥鸡
第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楼第九章 喜事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四十八章 阳光依旧灿烂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六十六章 贤王不闲第十二章 恶心人第十九章 高手过招第八十二章 夕阳红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六十八章 尿地图第四章 心情复杂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十章 进一步第八十五章 准备回长安第十二章 糊里糊涂第四十二章 贤明第六十一章 名不虚传第五十二章 龙门客栈第五章 跑官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忧郁第五十三章 送财童子2.0第三十一章 赚头第二章 始于贞观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议第十一章 站队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四十章 安平获利第五十一章 奇观背后第六十章 风流潇洒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四十二章 喝粥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三十九章 一时无言第五章 需求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五十几章 杂牌第三十九章 万里海角第八十四章 温文尔雅第二十一章 后路第八十七章 鱼饵第五十六章 烧烤现形记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十六章 南国雪第八十八章 顾问第二十章 伊予铜山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二十三章 麻烦第八十章 吴王要来第四十二章 东南形胜第七十二章 早已注定第九章 套路第二十四章 问道于盲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六十几章 泡汤第七十七章 请人第五十一章 下水第六十一章 复杂的事情第二十二章 又丢官(第三更)第六十九章 与人为善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四十五章 精英阶层第六十二章 果实第十五章 自由第十八章 放任乱象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十九章 反转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六十九章 淡水虾富含DHA第三章 群策群力第七十五章 生态链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顿第三十六章 王福畴之思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五十三章 迷之尴尬第七十二章 水墨画第十三章 旧年福地第五十二章 程处弼又来了(一更)第九十六章 平稳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个好官第六十四章 现状第三十六章 皇天不负苦心人第五十章 工程意义第十六章 土狗的阴损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十五章 自由第二十六章 你懂的第二十五章 无言第二十一章 总制第二章 看不见的投入第三十章 当代董夫子第二十四章 世事难料第二十七章 恶鬼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变第十章 肥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