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垂涎

“拿战俘去做环保,亏他们想得出来的。”

关于贾氏的意淫,老张是不相信那帮缺劳力缺的都坑老乡的牲口会这样干。程处弼手头有了战俘,第一时间就是漏个百几十号贵族头人,然后勒索这些废物的家族。剩下的,自然就是万胜万胜万万胜,功劳记上一笔,也不会亏待了谁。

敦煌的劳力缺口有多大呢?不说盐业“产本”这事儿,仅仅是为了维持“粮食换产本”一事,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都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填充敦煌这一片绿洲。这些劳力,不仅仅是要用来修建敦煌宫,也不仅仅是大兴乌堡,更是“商业屯田”的重要劳力来源。

运粮到陇右,成本还是太高,对商人们来说,还是就地屯田,更加划算。

可惜陇右地广人稀,土地有极端贫瘠,有些时候,不得不拿别的东西来冲抵。目前像“西秦社”以薛氏为首的关陇土豪,更多的是想要将经济作物的产出,转化成现金,然后再去购买粮食。

这个粮食,不仅仅是从东方运到玉门关。也可以是从西域,购买之后运到玉门关。

原本“西秦社”诸商号是没有这个打算的,但是,长孙冲作为使者,已经在西突厥及西域诸国游历两年。使节团规模不小,其中自然也不会缺少贾氏子弟。其中更有贾飞胞弟贾潜的连襟,乃是河东农家名宿,亦是贾思勰门生之后。

使节团的一支前往大宛故地,顺着药杀水西行考察,一路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形貌特征。而药杀水的终点,就是咸海。

咸海和此时名叫夷播海的巴尔喀什湖之间,就是西突厥的西北势力范围,再往北,就是契骨等高维蛮族的地盘,零星有些聚落,但基本可以划入人际荒芜的地方。

而恰恰就是这块地方,为贾氏子弟所惊喜。

这块土地,是值得投入人力的。只是开发生地,最少需要两年以上,才能稳定产出。但是依然是值得的,贾氏明确指出了一点,在南部地区有淡水资源,这里胡人势力复杂,除了突厥人,没有特别突出的地区大国。最有威胁的,也只是康居。

南部并非是贾氏最看重的,但对西军而言,南部却是现实需要,它能产出稻米和棉花。

而北部,也就是契骨及塞种零星的聚落地区,却是可以作为长远的投入。广大地区适合种麦,而随着小麦加工的越趋成熟,高纬地区哪怕冬季无比极端,广种薄收的总体产量,也是相当惊人的。

长孙冲使节团中的农家成员,考察最远的地方,已经能够二次看到雪山的地步。根据他们的估算,整个夷播海西北方向,是具备千万亩为单位的土地。尽管这些土地,只能种麦,但这个数量,相当的惊人,更是喜人。

“他们不会是跑到乌拉尔山脉南端了吧?”

如果使节团真的深入到乌拉尔山脉的地步,那么的确有可能考察到千万亩为单位的可耕作土地。只是,这么远的距离,没有什么卵用……

虽然贾氏和农学子弟可能真的很兴奋,但这年头的麦子亩产相当的低,同时高纬地区不适合生存,只有零星的部落分散其中。想要开发苏联时代乌拉尔地区的小麦带,需要数量不菲的庄园、规模不小的兵团、庞大的水利设施、非常庞大的化肥工业、无比庞大的机械化农业。

如果没有这些,那么,还是放牧吧。

真正有价值的,依然还是河中地区。

“不过,可以让探险队在那里建设据点。这里的毛皮质量相当的高,皮子当硬通货也没问题啊。”

毛皮的利润依然是暴利,而这片地区,不但有熊虎凶兽,大量的貂皮、鹿皮、狐皮更是质量上乘。属于地区特产,也是西域胡商在唐朝相当紧俏的一种商品。

对于农学子弟的回应,张德从来不吝惜笔墨,他逐条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并且讲解了一番高纬度地区的农业生产难度。又将成本摊开来看,让贾氏和农学子弟明白现有条件的困窘和不足。

回应到最后,字里行间的两个字,不过是程处弼正在做的。

只是,河中地区不会像长安酒肆的胡女那样,投怀送抱卖笑卖身。这里复杂的环境,从来不是简单的劳动产出问题。

西突厥的内乱,西域诸国的复杂关系,诸方对唐朝的恐惧……这些反应到底层,不过是胡人对汉人的警惕乃至仇视。

而程处弼,又利用了这种仇视,堂而皇之地“恢复汉土”。唐朝内部是不会再去攻讦且末都尉程处弼的对错,因为“恢复汉土”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汉时的西域都护府是光荣的,是具备天理的。

不想失去权力地位的弱势一方,必然会联合起来,去对抗东来的强势一方。

然而别说张德,就算是屈突诠、尉迟环、李毅等等,在贞观十四年,都在鼓吹着效仿且末都尉,复我汉疆。

喊这种口号不犯什么本钱,但是,伴随着朝廷公开修建敦煌宫,那么这其中的意味,可想而知。

至三月,且末都尉的游骑,已经可以随意越过于阗国土前往葱岭。

四月,在于阗的西突厥吐屯阿史那俄真被杀,整个于阗地区,都嗅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头戴恶鬼面具的唐朝骑士,时不时地饮马玉河。敦煌的驼队又一次忙碌了起来,骡马就像是万里长城,连绵不绝地缓缓前进。连马队中最瘦小的马奴,也知道唐人这是要打到葱岭去,打到徒多河去。

与此同时,身在孽多城的李淳风,请出一卷太昊天子的圣旨,在斩龙台前盟誓,尽起信度河左右帝诰、法主,为太昊天子征讨叛逆。

原本西突厥以为这次唐朝应该不会打的太大,毕竟四月的西域不比中原,加上物资运送困难,控制一下图伦碛,就差不多了。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初那个在勃律耀武扬威的神棍,居然纠结起来的部队数量,比唐军庞大的多。哪怕是乌合之众,十余万乌合之众也足够让西突厥本就不多的力量,被牵制在一侧。

而依然在交结西域诸国贵族的长孙冲,更是直接表示:诸君迁往长安,尚可谋累世富贵;抗拒王师,不啻为以卵击石,一人作恶,连累三族,何其不智。

第五十章 很平常的生活(第一更)第十章 众犬第四十四章 红口白牙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五十八章 公侯万代第七十二章 富矿(推荐票!)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四十九章 扩散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枪杜正伦第三十二章 胜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五十二章 过招第九十章 挑不出错第九十三章 “一视同仁”第六十章 天命在汉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八十二章 贞观禽兽第十九章 再叹娶妻娶贤第八十八章 口嫌体正第四十五章 画风第二章 名动第八十五章 寻思着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十三章 斗争艺术第九十六章 放马屁第八十七章 两难境地第九十一章 年关将至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变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六十一章 俱静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梦想第四十一章 杀了我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师(求推荐票)第四章 喝汤第五十八章 服第五十二章 出口转内销第五章 大买卖第一章 拜佛第七十二章 反应第六章 哟第六十七章 老谋深算第五十五章 不平静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二十五章 无言第二十一章 就是这么直接第十二章 冲突第十六章 南国雪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十章 歪脑筋第三十四章 恶趣味第八十一章 黑锅难背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二十一章 跳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二十九章 捷报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议第六十九章 与人为善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二十六章 观念第七章 至汉水第五十六章 老规矩(第一更)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十七章 大局为重第十九章 鸟为食亡第二十五章 我们的事业无人知晓第九十三章 “一视同仁”第三十几章 怪癖第十三章 话不能乱说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证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十九章 数学第二十五章 义商仁心第八十八章 上钩第九章 集体赶工第四十一章 奔头第七章 前程似锦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处粥第八十四章 温文尔雅第十章 瞬间第五十九章 闲云野鹤第三十章 这一届熊孩子第六十几章 泡汤第八章 刨食之辈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八十六章 打听消息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五章 关系网
第五十章 很平常的生活(第一更)第十章 众犬第四十四章 红口白牙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五十八章 公侯万代第七十二章 富矿(推荐票!)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四十九章 扩散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枪杜正伦第三十二章 胜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五十二章 过招第九十章 挑不出错第九十三章 “一视同仁”第六十章 天命在汉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八十二章 贞观禽兽第十九章 再叹娶妻娶贤第八十八章 口嫌体正第四十五章 画风第二章 名动第八十五章 寻思着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十三章 斗争艺术第九十六章 放马屁第八十七章 两难境地第九十一章 年关将至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变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六十一章 俱静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梦想第四十一章 杀了我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师(求推荐票)第四章 喝汤第五十八章 服第五十二章 出口转内销第五章 大买卖第一章 拜佛第七十二章 反应第六章 哟第六十七章 老谋深算第五十五章 不平静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二十五章 无言第二十一章 就是这么直接第十二章 冲突第十六章 南国雪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十章 歪脑筋第三十四章 恶趣味第八十一章 黑锅难背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二十一章 跳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二十九章 捷报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议第六十九章 与人为善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二十六章 观念第七章 至汉水第五十六章 老规矩(第一更)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十七章 大局为重第十九章 鸟为食亡第二十五章 我们的事业无人知晓第九十三章 “一视同仁”第三十几章 怪癖第十三章 话不能乱说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证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十九章 数学第二十五章 义商仁心第八十八章 上钩第九章 集体赶工第四十一章 奔头第七章 前程似锦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处粥第八十四章 温文尔雅第十章 瞬间第五十九章 闲云野鹤第三十章 这一届熊孩子第六十几章 泡汤第八章 刨食之辈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八十六章 打听消息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五章 关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