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新来的

在上官庭芝和李元祥行走“实习”的同时,武二娘子的“实习期”也正式结束。

“媚娘,怎地又想参与实务了?”

“做个埋首案牍的文书,没甚意思。”武二娘子和别的女郎不同,也穿着一身武汉男装,只是外面罩着纱袍,戴上撲头之后,卖相更是英气勃发。旁的有些年少文书,竟是还不如她挺拔自信。

老张对她从来不约束,便依了她:“原先你在长安主持武氏家务,工商也是了然,如今纺织行大兴,你若是愿意,除了府内聘用之外,有个丝绸厂,也交由你打理。”

“你便由得我胡闹?”

“胡闹甚么?年少不胡闹,等到老了再胡闹不成?”

张德笑了笑,“你又不是你阿姊那般的家中女子,英气勃发不让须眉,合该有个事业。”

“哼。”武二娘子瞪了他一眼,“我若办砸了差事,再拿核桃砸你脑袋!”

言罢,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老张也只是笑了笑,回想起来当年自己跟她说要跟徐惠订婚时,她就是拿核桃砸了自己的脑袋。

“既然答应了,就得做事啊。”

感慨了一声,老张开始签发江汉观察使府的公文,正式把武媚娘录入在籍吏员。武汉的官和吏,区分度已经不是那么明显。用吏如狗或者用吏如虎的状况,很难让智商在线的官僚在这个大酱缸里生存。

官僚一旦对实务失去基本认知,在武汉官场就彻底玩不转,被架空还是小事,就怕被下面的人玩死,背着黑锅不说,还要除职入罪。

高速发展期固然能掩盖很多问题,但同样的,高速发展期中,竞争也远比一潭死水更加激烈。

好不容易发现武汉这么一个大池子有“前途”,要是有个笨蛋占了茅坑不拉屎,那些个在武汉折腾的“吏员”,怎可能不动脑筋掀翻那个“官员”?

毕竟,武汉诸县的一县之长,其“百里侯”的属性,已经被降低了太多。

核心人口就在眼皮子底下,就在城外的工坊城内的市民,全盘的规划,导致郊区别说吸纳人口,没有绝户就已经是一种“福利”。

过了几日,代表观察使府视察地区“桑蚕”情况的武媚娘,正式开始了她的调研。

“噢?听诸君之意,北山东山,产桑甚好?”

“回武文书,这二处的桑叶,虽说比不上扬州桑,可也不差多少。旧年组织民力修路,木兰村的人就驻扎在东山,当时顺手垒砌了二百亩坡地。原本是为了种菜,后来移植桑树,多了一些细叶桑,就种在了这里。”有个负责桑叶收集的白役躬身抱拳,说完之后,又指了指地图,“这是东山的等高线,细长测绘过的,这一片坡地,垒砌梯田倒是不难,就是路不好走。”

“今年蜀丝的价钱,被打下来多少?”

“下跌一成总是有的,如今黄陂丝质地不差,价钱还便宜,最要紧的,还是量大,这才能挤开蜀丝。”

不少底层吏员,都以为这是纯粹的经济活动,却哪里知道,武汉为了干掉蜀锦蜀丝,那是连宰辅级的天王都出动了两个。

蜀锦背后可不是什么菜鸡,而是皇家,而是皇后。蜀锦这种纯粹的现金奶牛,一般势力又哪里敢去碰。

不过武媚娘也没打算跟吏员白役们讲这些高层博弈,武汉本地的官商集团,尤其是丝绸业的新兴巨头,其野心还不止要挤开蜀丝,还想进入西南,连把持蜀锦的冉氏地头蛇,也彻底挤掉。

“我们本地桑林养蚕成本低,鲜茧产量高,若是增产一亩,比得上蜀地十亩二十亩都不止。”

武媚娘盘算了一番,觉得要是新辟一万亩桑林地,蜀地要是不能增加十万亩,就只能干瞪眼。

然而蜀地增加桑林地是那么好增加的吗?

“武文书所言极是,和别处养蚕不同,我们武汉一亩地能养五六张蚕,蜀地桑农,连纸都不会用,何况还有消毒流程?黄陂丝能够产量大,就是因为黄陂蚕种死的少。旧年一亩地能产鲜茧三四十斤五十斤,如今都是奔着一石去的。”

“若如此,东山北山开辟桑林就很重要。”

“只是人手不济,眼下武汉在野壮丁已经很少,多是出脱了田亩,寻了本地差事。再一个,二山虽小,到底也是山地,道路崎岖,运输不易啊。”

“先去二山实地看看。”

“是。”

路上武媚娘又重新梳理了一下状况,便问一个主持收购生丝的同行商人:“蜀地如今鲜茧能出多少干茧?”

“回武文书,五斤鲜茧出一斤干茧,一石干茧能出熟丝二十五斤光景。这几年蜀地可能学了黄陂丝,如今大户也是用了纸,也从武汉这里请了专人消毒,不过也只是提了鲜茧产量。”

“噢?这是为什么?”

武媚娘直接问话,却没有顾忌商家机密不机密。能跟她同行去调研“桑蚕”,连一点点机密都不愿意说出来,那也没有重用的必要。

显然这个商人是明白里面道理的,直接道:“蜀地缺人,生丝要去胶才能成熟丝。不管去蚕蛹还是脱胶,都要用人的手。蜀地没有恁多女工。”

缫丝女工的技术要求有多高,武媚娘主持武氏家务这么些年,也是门清。全天下为什么只有苏丝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明明各处都有“名丝”,但最终提到丝绸,必定首推苏丝?

原本武媚娘是不太明白的,但“实习期”一过,她已经有了个囫囵概念。苏常地理平坦不说,气候也极为适宜,田亩产稻可能口感不是最好的,然而产量却是又高又稳定,于是能够养活大量的人口。

而又地处江海入口,水路极为便当,运力自然是冠绝天下。产量高不算什么,能把高产量迅速铺到市场,这同样是要紧的地方。

有地理优势、气候优势、交通优势、人口优势,久而久之不断累加优势,自然是一马当先。

武媚娘心中还是有数的,她没有琢磨跟苏丝一较高下。一如苏丝之于整个中原丝绸,她想的,便是让黄陂丝武汉丝,成为整个荆楚巴蜀的“苏丝”。

到了二山,现场看过之后,武媚娘心中更是有了计较,于是对随行的吏员、白役、商人道:“修路缺人,雇佣成本高,那就不雇佣了。”

“武文书的意思是……”

“本地丝绸,可有出口东海南海的?”

“回武文书,下走便是专门做扶桑西国出口的。”

“那就好,我们就同扶桑之流说,从明年开始,可以提量。想要拿量大订单,先付定金,定金不要现款,拿人抵现。如此一来,修路修田的劳力就有了,还不用劳烦府内调拨人力耗费金钱。”

众人一愣,显然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

换做别的地方,自然是没可能,但扶桑现在内斗的厉害,本就是上百小国组成的“联邦”,人命更加不值钱。拿“俘虏”换“丝绸”,这买卖别说扶桑人,除了中国腹心,边疆区哪里不愿意做?

“这些劳力修路垒田之后,原本技艺生疏,一个工程下来,也能熟练。到时候转手土木行,也不能比照生番价钱,到时候土木行营造行是拿去修路还是铺桥,就与我们无关了。”

一番话说完,同行一干人等都是呆了好一会儿,这才暗暗道:原本只以为使君诸室人也就崔娘子厉害,没曾想这新来的一个,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推荐票搞起,走着!

第五十一章 量第三十章 何落于人后第七十九章 长者老司机第三十一章 前程难料第八十六章 参差荇菜好吃吗第四十二章 准备还价第二十四章 一切为了员工第二章 读书识字第八十七章 心痒难耐(二更)第十四章 另外一个孩子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五十三章 久违的出场(二更)第九十五章 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第八十六章 排队第二十六章 提携第七十三章 歪风邪气第十五章 帮衬第六十章 同样水深第五十九章 闲云野鹤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六章 顺利南下第二十四章 气死第十三章 大哥第八十五章 大唐义士第二十二章 拉投资第四十六章 “寒门”崛起第六十六章 跟谁姓第八章 接风第七十五章 “灭国”第一章 挫伤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十八章 经验和总结经验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二十章 小白师兄有进步第九十一章 年关将至第十五章 以李为礼第九章 抓不住第四十二章 大明宫第三章 机灵鬼第七十七章 所为何来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八十九章 扒第九十八章 当世名臣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五十八章 时来第八十九章 扒第九十八章 喜欢第七十四章 借来一用第四十五章 画风第五十几章 不是我军无能第二十九章 捷报第七十七章 请你吃饭第六十六章 难也不难第四十一章 淮扬新风第十三章 话不能乱说第一章 拜佛第六十六章 北上第八十三章 小本经营第六十七章 货币变化第六十七章 继续修路第四十二章 风口第七十二章 富矿(推荐票!)第四十七章 翁婿会第三章 三观问题第十章 罕见策略第七十六章 为国献身第六十一章 走对了路第八章 和谐社会第六十二章 果实第二章 胡汉三的威力第三十一章 告于皇天后土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八十九章 女子当自强第二十五章 无言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七十几张 把李董吓尿的大新闻第十四章 有条不紊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四十七章 传说第四十八章 见者有份(第二更)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没见过第二十九章 聊个天第七十七章 凉州行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飘第五十三章 成长第三十二章 顺势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员第十六章 荒诞时代第四十九章 善后第十六章 大礼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简单第十四章 另外一个孩子第十五章 功业第四十二章 风口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梦想第八十一章 退路
第五十一章 量第三十章 何落于人后第七十九章 长者老司机第三十一章 前程难料第八十六章 参差荇菜好吃吗第四十二章 准备还价第二十四章 一切为了员工第二章 读书识字第八十七章 心痒难耐(二更)第十四章 另外一个孩子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五十三章 久违的出场(二更)第九十五章 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第八十六章 排队第二十六章 提携第七十三章 歪风邪气第十五章 帮衬第六十章 同样水深第五十九章 闲云野鹤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六章 顺利南下第二十四章 气死第十三章 大哥第八十五章 大唐义士第二十二章 拉投资第四十六章 “寒门”崛起第六十六章 跟谁姓第八章 接风第七十五章 “灭国”第一章 挫伤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十八章 经验和总结经验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二十章 小白师兄有进步第九十一章 年关将至第十五章 以李为礼第九章 抓不住第四十二章 大明宫第三章 机灵鬼第七十七章 所为何来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八十九章 扒第九十八章 当世名臣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五十八章 时来第八十九章 扒第九十八章 喜欢第七十四章 借来一用第四十五章 画风第五十几章 不是我军无能第二十九章 捷报第七十七章 请你吃饭第六十六章 难也不难第四十一章 淮扬新风第十三章 话不能乱说第一章 拜佛第六十六章 北上第八十三章 小本经营第六十七章 货币变化第六十七章 继续修路第四十二章 风口第七十二章 富矿(推荐票!)第四十七章 翁婿会第三章 三观问题第十章 罕见策略第七十六章 为国献身第六十一章 走对了路第八章 和谐社会第六十二章 果实第二章 胡汉三的威力第三十一章 告于皇天后土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八十九章 女子当自强第二十五章 无言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七十几张 把李董吓尿的大新闻第十四章 有条不紊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四十七章 传说第四十八章 见者有份(第二更)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没见过第二十九章 聊个天第七十七章 凉州行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飘第五十三章 成长第三十二章 顺势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员第十六章 荒诞时代第四十九章 善后第十六章 大礼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简单第十四章 另外一个孩子第十五章 功业第四十二章 风口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梦想第八十一章 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