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功劳靠捡

这年头的宣州,还是有点名气的,属于南朝中小型世族扎堆的地方。明明东南西三面多山多丘陵,可偏偏养活的人口还真不少。

州治所就是那个“宣城太守知不知”的宣城,城外有山有水,是个典型的宝地。顺宛溪顺流而下,就能汇入芜湖水,最终流入丹阳湖。

老张当年奋力鼓吹的“围圩造田”,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法子,宣州诸地,但凡是有山水或是沿江的地界,都曾经用这个法子开辟新田。后汉末年到东吴建立,原本的丹阳湖还不像贞观年这般小,它是被东吴发动民力隔断了几个小湖泊之后,才逐渐行成现有的规模。

三国时期就已经开辟新田十余万亩,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芜湖米”。而“芜湖米”的年产量,几乎支撑了整个南朝时代,老张的授业恩师,那个要死要死没死成的陆老头,在芜湖水上游,靠近丹阳湖有个名叫“黄池”的地界,还有田地二三千亩。

这可都是老张还不认识陆老头的时候,吴县男爵攒的家当。

二三千亩地,都是上田中的上田,亩产不敢说飙个一千斤,六百斤却是有的,如此丰产,一亩地抵得上别人五六亩,说是“万亩良田”也不为过。

“芜湖米”之所以产量高,自然是跟环境有关系。气候适宜、水利发达、土地肥沃,可以说已经把稻田的产能给逼了出来。再要想跟“芜湖米”争个高低,也只能是“太湖米”、“交州米”、“广州米”“巢湖米”。

然而这几年因为种种原因,“广州米”为“交州米”替代,大量的新垦田地,多是用来种植经济作物。“太湖米”则是为“芜湖米”替代,环太湖桑林规模,已经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

贞观十八年的时候,苏州的粮税,居然已经到了从扶桑进口的地步,可想而知其中的疯狂。

而此时的“芜湖米”,一跃为扬子江沿岸最高粮食产区,饶是“洞庭米”“鄱阳米”同样丰富,可毕竟地理特殊,颇有一点“山高皇帝远”,于是舅舅不亲姥姥不爱的悲催。

朝廷的政策福利没享受,亏倒是吃了不少。

唯有“芜湖米”,因为地理特殊,其对苏常淮扬等地的重要性,大概就是“长沙米”“洞庭米”对武汉的重要性。

宣州虽说在籍丁口并不少,但和苏常淮扬比起来,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于是自然而然地,整个宣州最为突出的产业,并非是苏杭淮扬所常见的丝麻器物,而是粮食。

整个宣州,以“芜湖米”为基石,自贞观十五年之后,就是整个大唐最大的民间米市。

举凡临近州县,只要是有些闲散银钱的,为了应对朝廷粮食税赋,都会从宣州购入“芜湖米”。

乃至这几年的“芜湖米”销量,竟然成了一个指标风向标。当“芜湖米”销量大增,证明扬子江纺织业红红火火;当“芜湖米”销量下降,则说明扬子江两岸纺织业行市有点不行。

其中的道理,也为相邻各州县揣摩了三分。“芜湖米”销量高,说明买米的老铁口袋里小钱多啊,钱多说明日子好过生意好做啊;“芜湖米”销量低,自然就是相反的结果。

虽说道理不能如此粗暴解释,但拿来做个指标,还是很有意义的。

更何况“芜湖米”非是朝廷太仓常平仓之类官方粮仓,而是民间自发行成的大型“米市”。市场看不见的那只加藤鹰之手,在这里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所以不管怎么说,宣州刺史这个位置,能是同志最好,若不是,也不能弄个到处搞事的贱人在上面。

万一来个喜欢“天高三尺”的老爷,他倒是一个人吃的饱饱的,不立马苦了周边州县的老哥么?

于是也算是机缘巧合,天雷勾地火,干柴遇烈火,总之,两把火一烧,择日不如撞日,就日颜师古算了。

而且挑来挑去,这个雍州六旬老汉着实有不错的优势。比如说他给太皇做了几十年的秘书,笔杆子硬扎,属于老牌风流文人,扔宣州地面,镇死那帮土鳖南朝世家,一点问题都没有。

再比如说颜师古好名声,恰好武汉方面就能给名声,不但武汉能给名声,江西也能给他名声。因为理论上来说,宣州就是向西的东北门户,怎地也要“光耀门楣”不是?

至于颜师古识相识趣,那都是细枝末节,属于小事。哪怕不识趣不识相的,一套军体拳下来,立刻就会数量掌握“挨打就要立正”的基本技术。

把颜师古“贬斥”宣州,老张并没有掺合,纯粹是几个天王玩的花活,只不过扔了一条画风奇葩的浪荡子进去,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至颜籀终于到了宣城,年过花甲全力“奔七”的雍州老汉一开始心态还是很激动的,结果万万没想到宣城人民相当的热情,当晚就给六旬老汉塞了一双美娇娘。这让在京城饱受“摧残”的颜师古,终于感受到了一点点“温暖”,然后就公开放话:老夫要学隐士……

总之,颜老汉对于做个点头刺史,一点压力都没有。他现在很是认得清,合作愉快都好说,功劳不会少了自己的,说不定将来提到训诂达人,还是会提他这么一嘴。

当然了,有没有《音训正本》贞观十九年修订版编辑名录加上他名字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而颜籀宣布要学隐士之后,江西总督房玄龄就来了个行政命令,说是要保证“芜湖米”产量再创新高,宣州各县在贞观十九年,要努力开辟新田,大力增产。

各县县令还没回过神来,心想这特么都是什么骚操作的时候,宣州刺史颜籀暂时暂停了“隐士”cosplay,出山又给宣州各县发了话:州内水域面积还是太大。

然后溧水县、溧阳县、当涂县三县一咬牙,说咱们三家合作,把这丹阳湖再切吧切吧。

原本就是七拼八凑才能显得规模“宏大”的丹阳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蹂躏摧残,其中当涂县最为狠辣,县令老哥一跺脚,直接给弄了三分之一去。溧水县、溧阳县一看,咱们不能落于人后,联手也给剁了三分之一。

“三县分湖”的工程量其实并不大,主要技术还是“围圩造田”“清淤填坑”,贞观朝的丹阳湖,东西两头都相当的浅,是由滩涂、沼泽、湖泊、河道混杂在一起组成的大型湖泊。

所以,只要工程施工得当,比如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程队,直接给当涂县弄了一条穿湖而过的长堤。有了这个长堤,等于直接将丹阳湖一分为二,剩下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长堤一侧的水弄干。

原本丹阳湖还是有点“云梦泽”的模样,风景秀丽不说,水还超多。可按照贞观十九年的规划,大概也不用抠挖几年,就能把当涂县围下来的那块弄成田地。

将来能增加多少还不清楚,但按照进度,贞观十九年就能新增稻田五六万亩,明后两年只要不遇上特大洪涝灾害,再增五六万亩也不成问题。

如此政绩,一般的刺史不把老命都赌上,没背景没人脉,根本没机会捞着。

然而雍州六旬老汉表示很淡定:老夫宛溪旁边喝个小酒,躺着就把这功劳赚了!

第三十八章 吃鱼不易第六十七章 老谋深算第五十章 扩散第七十几章 从无畏惧第五十七章 色变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八十一章 闲王第九十七章 态度第六十一章 领会精神第三十章 单道真第五十五章 卢照邻(求票)第六十四章 老王头第二十九章 捷报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七十章 不同的鸟儿们第二十九章 请客吃饭第五十四章 业余爱好第十五章 影响力第二十六章 铁路第九十二章 雪里寒梅第四十九章 行动第四十章 充钱第八十三 聚兵(三更求票)第五十四章 相当粗暴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七十九章 狂热第五章 大买卖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十五章 唐代闪婚(一更)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十八章 取名秦怀道第六十三章 机遇第一章 拜佛第十七章 大局为重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汤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四十二章 大明宫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迹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三十章 何落于人后第八章 故人第五十章 信号第九十九章 微变第九十六章 变换第九十五章 再议第五十四章 伤别离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烧烤现形记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七十二章 为兄长考虑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七十七章 牌桌会议第九十五章 世道无常第六十章 朝会一本道(票呢?)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九十七章 疲惫不堪第二十八章 时代嘲讽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经第八十九章 洛阳生态圈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四十九章 争食之相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四十一章 淮扬新风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八十四章 撒谎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二十六章 这个破游戏第十章 罕见策略第七章 总督第一章 势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样第三十九章 东海乡贤太多第十七章 门房魏大爷第四十三章 照猫画虎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十五章 老阴货第七十五章 保护费第五章 遗留第三十章 能吏标准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七十八章 内在联系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计我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七十几张 把李董吓尿的大新闻第三十九章 东海乡贤太多第五章 忠孝后辈第五十一章 洛阳来人(第二个更)第十五章 碰瓷第八十章 讲究人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四章 俺脱第八十几章 关洛人事第六十一章 铁板虎贲第二十一章 完工验收(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阉人不易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七章 亲姊妹
第三十八章 吃鱼不易第六十七章 老谋深算第五十章 扩散第七十几章 从无畏惧第五十七章 色变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八十一章 闲王第九十七章 态度第六十一章 领会精神第三十章 单道真第五十五章 卢照邻(求票)第六十四章 老王头第二十九章 捷报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七十章 不同的鸟儿们第二十九章 请客吃饭第五十四章 业余爱好第十五章 影响力第二十六章 铁路第九十二章 雪里寒梅第四十九章 行动第四十章 充钱第八十三 聚兵(三更求票)第五十四章 相当粗暴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七十九章 狂热第五章 大买卖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十五章 唐代闪婚(一更)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十八章 取名秦怀道第六十三章 机遇第一章 拜佛第十七章 大局为重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汤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四十二章 大明宫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迹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三十章 何落于人后第八章 故人第五十章 信号第九十九章 微变第九十六章 变换第九十五章 再议第五十四章 伤别离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烧烤现形记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七十二章 为兄长考虑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七十七章 牌桌会议第九十五章 世道无常第六十章 朝会一本道(票呢?)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九十七章 疲惫不堪第二十八章 时代嘲讽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经第八十九章 洛阳生态圈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四十九章 争食之相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四十一章 淮扬新风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八十四章 撒谎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二十六章 这个破游戏第十章 罕见策略第七章 总督第一章 势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样第三十九章 东海乡贤太多第十七章 门房魏大爷第四十三章 照猫画虎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十五章 老阴货第七十五章 保护费第五章 遗留第三十章 能吏标准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七十八章 内在联系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计我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七十几张 把李董吓尿的大新闻第三十九章 东海乡贤太多第五章 忠孝后辈第五十一章 洛阳来人(第二个更)第十五章 碰瓷第八十章 讲究人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四章 俺脱第八十几章 关洛人事第六十一章 铁板虎贲第二十一章 完工验收(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阉人不易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七章 亲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