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相会

人有三急,但海姑姑这一急就急了三天,时间委实是有点长了。

第一天她内急了两回,到晚上就不大敢动油荤,只捡清粥小菜用了些。

第二天她内急了五回,每次给桃华教导规矩用不了一个时辰就开始不适,最终只能去马桶上坐一坐。上午还好,下午便有些顶不住,只觉得两条腿似乎都是软的,实在没了精力去折腾桃华,最终只能交待桃华去背她之前写下的那些宫中禁条。

这一日她的饮食就全转了清淡,伺候她的小丫鬟端饭菜过来的时候极贴心地告诉她:这些菜连荤油都没有用,全是素油,也是养脾胃的山药小米粥。并问她要不要桃华给诊诊脉?

海姑姑当然不敢用。皇后刚来看过,她就病了,怎么想怎么都不对劲,定然是蒋家人动了手脚。她甚至用头上的银簪将饭菜悄悄都试过一遍,结果当然是没有毒。然而她已经不敢随便吃了,最终只是喝了几口粥,吃了一个白馒头而已。

老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海姑姑一连两天只吃素不沾荤,还只敢吃几口,再加上仍旧腹泻,自然是很快就顶不住了。到第三天,她连起床去教导桃华的力气都快没了,不得不请蒋家人给她往宫里去传话——她不敢用蒋家人,也不敢用蒋家请来的郎中,只盼着宫里太后知道了,能给她派个太医来。

桃华笑吟吟地听了她的话,吩咐人去往宫里传话,然后体贴地道:“太医怕一时也来不了,我出去寻一寻,有擅治肠胃的郎中先请一个来给姑姑诊诊脉。”

海姑姑想拒绝,桃华已经转身出去了。她当然没去请什么郎中,而是让三七驾车,直接去了春华轩。

于铤就在春华轩后堂的一间房间里。当初他就是从这里被抬出去的,没人想得到他现在居然还在这里。桃华进去的时候他恹恹地坐在窗下,对着外头阳光明媚的小院出神。

“这几天觉得怎么样?”桃华像从前在医院查房的时候对待病人一样自然地问。

于铤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桃华也不在意,走到他对面,把脉枕摆好:“让我诊诊脉。”沈数安排了人专门照顾他,平日里他的饮食起居早就整理好等着桃华来看了,所以他说不说话都不妨碍。

于铤不动。桃华笑笑,示意旁边的人过来把他的手搁到脉枕上。于铤现在是处于心理低潮期,他既被家族抛弃的事实打击,又被那种根深蒂固的对家族的忠诚所禁锢,陷在一种痛苦的心理冲突里出不来,结果就是对一切都摆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架式,只等着别人来对他的人生做一个处置——说白了,他在提前装死。

对这样的人,老实说桃华也没有什么办法,她学的是中医,不是心理学。于铤现在这种情况,其实最需要一个心理医生,可惜这个世界没有。

“脉象不错,药可以不用吃了,我换一个药膳的方子,每日一次,吃一个月即可。”因为之前必须让于铤的脉象显示出肠胃损伤的样子来瞒过太医,所以桃华给于铤吃的那种药多少还是有些刺激性的,加上之前于铤那次大醉也伤身,所以他现在肠胃的确有些脆弱,需要仔细调养。

桃华低头去写药膳方子,于铤木然看着,忽然冷冷地道:“你为何要救我?”

“因为怕你死了我说不清楚啊。”桃华轻松地回答,头也不抬地继续写。

于铤冷笑了一声:“那现在已经与你无关了,你又何必再来。”他可没忘记在猎场的时候,他曾经对桃华的挑衅。按理说,现在这个女子应该是很愿意看他的笑话才对。

这次桃华放下了笔,郑重地抬起头来看着他:“你是因为不愿意杀良冒功才跑回京城的,就凭这一点,我愿意给你尽心诊治。”

于铤怔了一下,抿抿嘴唇才冷笑道:“是因为要留着我作证吧?”

桃华摇摇头:“你就算永远不开口,王爷也会保你一条命的。”

于铤又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怎么保?一辈子把我关在这里?”

桃华反问:“那你想做什么?回家?要知道,如果再有人给你下断肠草,我未必能救得回来。”

于铤也很明白自己根本不可能再回家了。之前在宫中,他已经看到了药碗里下的金刚石粉末。每次就那么一点点,但是这些粉末会粘在他的肠胃之中,用不了几次就会将肠胃慢慢磨穿,让他痛苦地死去。于家,已经将他视为危险,必欲除之而后快了。

“我也姓于。”于铤挣扎着说了一句。一旦于家倒了,连他的父母都要被株连,他死后如何去地下见于家列祖列宗?

“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沈数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穿一身暗蓝色长衫,头发用白玉簪挽起来,长身玉立,站在那里如同山峰一般挺拔,“你也是读过书的人,没有读过这一句?”

这句话出自《左传》,于铤当然读过。他挣扎着艰难地道:“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就是所谓的亲亲相隐。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又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此刻于铤用《论语》来辩驳左传,也算是恰到好处。

沈数眉毛一扬:“《永徽律疏》读过吗?”

《永徽律疏》就是《唐律》,其中对于亲亲相隐有明确的规定:凡谋反、谋大逆、谋判,以及某些重罪,并不适用于亲亲相隐。

“于家延误山东上报灾情的奏折,致使民怨沸腾酿成*。又假托红莲教之名,将灾民诬为暴民,大肆杀戮,血流千里,仍上报为功。且声称红莲教散播今上登基之谣言,是为谋反,如今红莲教为子虚乌有,那么散播谣言是为谋反,究竟说的是谁呢?”

于铤冷汗涔涔而下。于阁老正是抓住红莲教散播关于皇帝的谣言才将他们打为反贼的,也就是说散播谣言的就是反贼。那么现在这谣言不是红莲教传出来的,则按照这个逻辑,假冒红莲教来传播这个谣言的人,才是真正的反贼!

桃华不由自主地上下打量了一下沈数。原以为沈数是个武人,没想到说起话来也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

沈数感觉到她的目光,侧过头来,在于铤看不到的角度冲桃华眨了眨眼。

这么严肃的时刻——桃华险些笑出来,连忙用力咳嗽了一声,补上一句:“何况圣人云子为父隐,未云为族兄隐。”就算子为父隐好了,于锐可也不是你爹……

于铤低下头不说话,然而紧紧握着的双手暴露了他内心激烈的冲突。沈数也不打算现在就逼他开口,毕竟皇帝要的也不是他现在出来揭发于锐:“你好生养着吧。等你病愈,如果愿意可以跟我去西北。”

于铤猛地抬头,但是沈数已经带着桃华转身出去了,只留下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药膳方子在桌上。他拿起来看看,一笔字秀丽中带着锋芒,收弯转角都透着股子锋利劲儿,倘若不是他刚才眼看着桃华写的,未必敢认定这笔字出于女子之手。

纸上不单详细写明了药膳的配料以及火候,还在下头细心注明:病患肠胃脆弱,初时不可多食,以日一盅为宜,晚饭时食用,十日后可加半盅。如有不适,即来复诊。

于铤拿着这张纸怔了一会儿,抬头看向窗口。但是桃华和沈数已经离开了,小院里空荡荡的,只有一株桃树吐着红葩,仿佛在阳光中微笑。

桃华跟着沈数到了前头,看看四周无人便道:“我看他今天好像松动些了。”之前来诊脉的时候也就比个死人多口气,不管问什么都是视如不见听如不闻,更不必说开口辩驳了。不要看他今天口口声声都是在拒绝,但辩驳正说明他动摇,沉默反而是打定了主意难以改变的。

沈数笑了笑:“我听见你说的话了。其实放弃唾手可得的功劳回转京城,原就是他自傲之处。”因为自觉在道德上并无缺失之处,所以才有底气拒绝。然而当有人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也就特别容易打动他。

“这个人其实还不错。”桃华说完,又补了一句,“就是有点优柔寡断。”

“罢了,反正皇上也不要他现在开口,只要松动了就行。”沈数摆摆手,显然不太想再谈于铤了。

桃华看他眉心皱出浅浅的川字纹,情不自禁地抬手抹了一下:“可是有什么事?”

沈数感觉到她的手指在眉间擦过,不是特别柔软细腻,却充满了温暖,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一点笑意:“还是因着那些被抓的人。”

“是了。”桃华也正想问这事呢,“皇上怎么说?”

“皇上也想赦,只是要有个人提出来才好。”沈数简单地将事情说了,“……若是实在不成,皇上有意让你大伯父上折子。”

“我大伯肯定愿意。”桃华刚想耸耸肩,记起海姑姑这些日子的喋喋不休,又抑制了这个冲动,“皇上若肯用他,他定然会顶上去的。”以蒋钧对仕途之热切,只要皇帝给了机会,他肯定会冲锋陷阵。

沈数不由得又皱起了眉头:“这是无可奈何之选,若是有别的人就好了。”

“别的人——”桃华忽然挑了挑眉毛,“或许有的。”

“什么?”沈数疑惑地问,“谁?”

“鲁侍郎。”桃华微微一笑,“我可以去问问。”鲁显答应她的那个承诺,用在这里倒也不错。

沈数恍然:“只是他未必愿意。毕竟他也是于氏一党。”

桃华摇了摇头:“于氏一党也未必个个都看得惯他杀良冒功。再者鲁侍郎答应过我,这件事并不违背他当时所提的条件,那就必须做到。”

沈数情不自禁地伸手摸摸她的头发:“那就辛苦你了。倘若鲁侍郎不愿意,你也不要强求,留着他那个承诺就是。”

桃华微微一笑:“好。”

两人站在穿堂里说了几句话,一阵风吹过来,沈数连忙往前站了站,用身体挡住桃华:“这里风大,你可觉得身上凉?”

“已经三月了,没什么事的。”桃华抬了抬手,“且我还穿着厚夹衣呢。”薄荷严格地奉行“春捂”的原则,绝对不许她擅自减衣。不过奇怪的是,对于“秋冻”她就不那么严格了,往往是天刚一凉就催着桃华加衣,颇让人哭笑不得。

“是啊,后日就是你的及笄礼了。衣裳还合适吗?”

“都很好。”桃华嫣然一笑,“只可惜你不能去……”薄荷都说她穿曲裾特别好看,或许以后可以做几件穿给他看?

沈数神秘地一笑:“我一定会去的。”

“你怎么去?”桃华睁大眼睛。本来未婚夫妻就该避免见面,她不过是仗着蒋锡不大约束所以还能跑出来,可若是沈数直接跑到她的及笄礼上去,那也太过分了。

“山人自有妙计。”沈数扬扬眉毛,很是大言不惭的样子,“说起来,宫里派去的那老虔婆怎样了?”

想起海姑姑泻得脸色蜡黄的模样,桃华就忍不住想笑:“她呀,现在正内急着呢。既不敢让我用药,也不相信我请的郎中,我索性就听了她的,让人往宫里送消息,请太后派个太医来给她诊治,免得出了什么事又要怪在我头上。”

沈数早就猜到她要整治海姑姑,然而却料不到会是这样,不禁问道:“你可是给她饮食里用了什么相忌的东西?”

桃华含笑摇头:“她是在宫里多年的人,这些饮食上的禁忌不会不知,我可不给她落这口实。就是太医来看了,也只能说她在宫内多年不自保养,脾虚胃弱,略劳动些就支持不住了。”

她冲沈数顽皮地眨了眨眼:“毕竟连皇后娘娘都说了,海姑姑用心教导,我勤勉练习,累病了也是有的。”

沈数哈哈大笑:“正是。说来她也有四十余岁,早年在宫里辛苦侍奉,如今年纪大了,自然吃不住辛苦。”既然不能再教导规矩了,那就送回去再换一个人来吧。

两人在穿堂里说了这些话,时间也已经不早了。沈数虽有些不舍,也知道如今桃华是众所瞩目,尤其还有宫里太后盯着,不可在外耽搁太久,只得道:“你还要去鲁家,我送你出去。”

桃华从善如流地跟着他往外走,才到前堂,却见正好有一行人从春华轩外进来,为首的青年跨进门一抬眼,正与沈数目光对上,顿时一怔:“王爷?”

沈数停住脚步:“崔公子?”

这青年人正是崔敬。他身后还有个少女,头戴帷帽,由两个丫鬟伺候着也走进来,一听沈数的声音,连忙也摘下了帽子,一双眼睛就落到了沈数脸上,却不是崔幼婉又是哪个。

崔幼婉的眼睛一落到沈数脸上就仿佛舍不得挪开似的,袅袅娜娜地福身行了一礼:“王爷。”她比从前瘦了些,又正是在抽条的时候,换了春装便如一枝新柳,风吹吹就似能折断。眉宇间还有一丝病容,举手投足都透出股子娇弱动人的味道,仿佛这半年的时间让她忽然成熟起来,于少女的青涩之中又多了三分风韵。

沈数却只是点了点头:“崔二姑娘。”随即就转向了崔敬,“崔公子请便,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崔敬这时候才看见沈数背后的桃华,不由得一怔:“蒋姑娘也在?”恍然明白,原来这是来私会了……不过,人家已经是指定了亲事的未婚夫妻,似乎也说不上“私”会。

崔幼婉紧握着帷帽,勉强才抑制住想上前去给桃华一记耳光的冲动。她费了那么多的心思,小心翼翼地期待了那么久,最后却什么都没得到,全被这个低贱的医家女占了去!

最初听到皇帝下旨指婚的消息时,她虽然心中失望,却还觉得事情犹有转机。一个医家女怎堪做郡王正妃?这显然是皇帝和太后有意而为之,就是不想沈数娶到一个出身高门的妻子。

沈数自己一定也不会高兴的吧?他毕竟是先帝血脉,怎么会愿意娶这样一位王妃?虽然皇帝的旨意无法违背,但他一定会想要另择一位出身相当的侧妃,那时候她的机会就来了。虽然以她的出身去做侧妃太过委屈,但不得沈数欢心的正妃其实也与摆设无异,到时候郡王府依然可以是她的天下。

就是这一丝信念支持着她直到今日。这段时间里,她婉转地、旁敲侧击地向崔夫人和崔敬表达了这个意思。这两人当然都是反对的,毕竟以崔家的地位,送女为侧实在有*份。但是崔幼婉始终没有死心——只要沈数厌弃蒋氏,她就觉得这件事还大有可为!

但是现在,蒋氏竟然也在这里!崔幼婉极想说服自己这只是巧合,但她无论如何也骗不了自己。

今日她来春华轩,就是因为之前听说了于铤事件,知道沈数出现在春华轩过。不过崔家如今消息并不灵通,因为崔敬闭门读书,无事根本不出门,所以直到此事将近平息之时,他才得了消息讲给母亲和妹妹听。

其实崔幼婉也知道,沈数那日出现在春华轩是为了于铤去的,之后未必会再来。然而她跟魔障了似的,只觉得哪怕在这里见不到他,知道这是他来过的地方也好。万没想到竟然真的见到了,只是还没容她高兴,就发现他来这里竟然是为了那个蒋氏!

崔幼婉真想拉住沈数大声问一句:难道他不知道蒋氏是个医家女吗?难道他不明白太后和皇帝给他指这样一桩婚事的用意吗?难道说——他真的对蒋氏满意?是因为她会医术,还是因为,她生得美貌?

情不自禁地,崔幼婉又将目光盯在了桃华脸上。自从崔秀婉“暴病身亡”,她有半年不曾踏出家门。这半年里,她长高了一寸,胸前也开始发育,揽镜自照时也觉得比从前多了些韵味。

然而半年未见,蒋氏也有了变化,毕竟是比她大将近两岁,一件银红色长夹袄虽然并未掐紧腰身,也能看得出玲珑浮凸的线条比她更加明显。那张端庄的鹅蛋脸上多了些难以描述的灿烂,仿佛整个人都被罩了一层淡淡的光似的,更显得明艳照眼。一想到这层光是谁带来的,崔幼婉就想冲上前去狠狠一巴掌打掉它!

薄荷注意到了崔幼婉敌视的目光,连忙往前站了站挡住桃华,低声嘀咕道:“姑娘,有人瞪着您呢。”

这句话声音不大不小,春华轩这些日子因为于铤事件已经门前冷落,大堂里除了崔敬一行别无客人,格外安静。于是薄荷的话就落进了每一个人耳中。

这里除了沈数和春华轩的伙计掌柜,就只剩下崔家人。于是薄荷这话所指的目标简直不要太明确。崔敬下意识地转头去看自己妹妹,眼角余光扫过沈数微皱的眉头,心里暗暗叫糟,干咳了一声道:“前些日子王爷大喜,敬不便登门,尚未恭喜王爷。”

妹妹死了不到半年,自然不好到处串门,崔敬此举也是合礼数的。崔幼婉低下头,耳听沈数语气平淡地应酬了几句,就带着桃华走出去了,才发觉掌心里一阵阵疼痛,是被自己掐出了几道血印。

如此一来,崔敬也没什么心思买纸笔了,胡乱挑了些就结账出来,上了马车才皱眉道:“幼婉,你今日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出来帮他挑纸笔的吗?怎么见了蒋家姑娘竟如此失态?

“我只是恨她!姐姐才死了不到半年,她就——”

崔敬沉下脸:“她是皇上指婚的。”又不是蒋家自己向郡王府提亲,恨蒋氏根本就是毫无理由,“你不会是对安郡王有什么想头吧?”

如果说之前崔幼婉说自己愿意顶替崔秀婉嫁入郡王府的时候崔敬还没有多想的话,那么这半年来崔幼婉时常透出的几句话已经渐渐让他起了疑心。今日春华轩这一见,他已经完全肯定了,崔幼婉对沈数,定然已经有了不该有的念头。

第231章 结盟第242章 毒计第123章 托梦第212章 子嗣第172章 私下第78章 商谈蒋家第232章 生子第134章 约束第61章 亲事第235章 定盟有喜第237章 挨打第218章 宫宴第54章 郡王第120章 药箱第203章 突变第252章 分别第246章 谋划第261章 匕现第139章 大赦第91章 赌注第57章 失望第70章 端午第144章 中秋第211章 结案第239章 中举第51章 诉苦第29章 蟹黄有喜第242章 毒计第213章 运道第245章 失子第168章 后宫第114章 阴谋第158章 生死第254章 陷阱第28章 奉召第205章 百态第114章 阴谋第262章 癫狂蒋家寿宴第232章 生子第90章 争胜第65章 仇家蒋家第206章 自尽第235章 定盟第39章 长房第160章 牛痘身份第87章 曹府第19章 偶遇第159章 残酷第53章 丫鬟第241章 疯狂蒋家第23章 有孕第226章 新年第39章 长房第50章 皇子第102章贺酒第21章 后族第41章 计划第66章 援手第213章 运道第163章 推行动气第74章 风波第152章 双灾第40章 重生第207章 染指第124章 新年第211章 结案第228章 真病第228章 真病第143章 怪病第105章开药圈套第113章 蹊跷第159章 残酷第45章 辛苦第106章辩药蒋家第255章 将计第145章 婚前第215章 警觉第199章 逃跑第39章 长房第174章 战事第127章 人祸第87章 曹府第201章 拿获身份第83章 揭破第50章 皇子第107章心曲第132章 救人第53章 丫鬟
第231章 结盟第242章 毒计第123章 托梦第212章 子嗣第172章 私下第78章 商谈蒋家第232章 生子第134章 约束第61章 亲事第235章 定盟有喜第237章 挨打第218章 宫宴第54章 郡王第120章 药箱第203章 突变第252章 分别第246章 谋划第261章 匕现第139章 大赦第91章 赌注第57章 失望第70章 端午第144章 中秋第211章 结案第239章 中举第51章 诉苦第29章 蟹黄有喜第242章 毒计第213章 运道第245章 失子第168章 后宫第114章 阴谋第158章 生死第254章 陷阱第28章 奉召第205章 百态第114章 阴谋第262章 癫狂蒋家寿宴第232章 生子第90章 争胜第65章 仇家蒋家第206章 自尽第235章 定盟第39章 长房第160章 牛痘身份第87章 曹府第19章 偶遇第159章 残酷第53章 丫鬟第241章 疯狂蒋家第23章 有孕第226章 新年第39章 长房第50章 皇子第102章贺酒第21章 后族第41章 计划第66章 援手第213章 运道第163章 推行动气第74章 风波第152章 双灾第40章 重生第207章 染指第124章 新年第211章 结案第228章 真病第228章 真病第143章 怪病第105章开药圈套第113章 蹊跷第159章 残酷第45章 辛苦第106章辩药蒋家第255章 将计第145章 婚前第215章 警觉第199章 逃跑第39章 长房第174章 战事第127章 人祸第87章 曹府第201章 拿获身份第83章 揭破第50章 皇子第107章心曲第132章 救人第53章 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