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脱者可获生机转贴

逃脱者可获生机(转贴)

逃脱者可获生机,再次参战。说这话的,是投机之王索罗斯。

可是,即使像他这样的估值高手,也在判断网络股泡沫时,提前了一年。当时,网络股暴跌5成,他加入做空行列,结果巨亏。因为年末网络股继续暴涨,2000年涨上5200点的高位。

由朱肯米勒接手再战,在1999年由年初亏25%转为年底赚三成,可是,好梦在2000年一季度结束,量子基金在四月份亏损2成,宣布重组。

即使是现在的股市大跌,也不能判断股市就不能在年内再创新高。

关键的问题是,股市调整的次序你搞不清楚。

是先跌至3000点甚至2800点,就像纳斯达克市场一样,再往上涨,还是跌至3600点见底,重新上涨创新高?

中间的过程,决定你能不能重新参战。如果你的能力没有耐心,或者你的钱没有耐心,在2800点斩仓,结果你将无力再战,即使股市再创新高,你只不过是在扭亏。

目前,大市的运行趋势谁能看清楚?如果有人真能看清楚,如果有股指期货,他敢下注吗?

现在,所以的趋势,结局都是在和政策博弈。正因为如此,没有答案。技术和资金面都失灵。

泡沫本来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但是,在深沪股市,可能没有了。因为,从前每一次泡沫的破灭和膨胀,都起于政策,归结于政策。

两位华尔街顶尖高手相继在网络股上失守,证明的两件事:

一、价值判断可能是对的,但是,时机上不一定正确。索罗斯的判断长期看可是对的,可是,他不得不回补仓位。因为,市场情绪战败了他。

二、趋势判断可能是对的,但是,一旦错误,你的纠错能力到底怎样?当索罗斯咆哮要朱肯米勒出货时,朱以为游戏还在8点钟,其实,已是9点的散场时间。

本轮行情的泡沫到底能吹多大?天知道。但是,如果你是价值投资,就像巴菲特,远离,是惟一的办法。

如果你的投机者,记住,止损是你最后的逃生门。

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投机者,一是索罗斯,一是20年代的利文摩尔。

利文摩尔逃脱了1929年的大崩盘,他是做空的,他赚了。

可是,在后来的抢反弹中,他加入了做多队伍。

牛市的山顶上,不死人,可是,抢反弹中,遍地旬尸首。

从1929年的340点跌至1932年的43点,全球股市上最大的空头利文摩尔,竟然死于做多。

这看似笑话,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究竟是为什么?

至少有两点:一、不相信牛市变成熊市后,会是大萧条的熊市,而且,会把最后的价值投资者踩在脚底。任何在牛市有价值的观念,都被证明是错误。

二、小概率事件到底会不会在中国发生。不知道。但是,日本的17年熊市,美国纳市的崩盘和德国中小板市场的关闭,让目前仍是小市值公司为主的中国股市,不得不三思。

贵州茅台17倍的市销率,苏宁电器133倍受欢迎的市盈率,真的是价值投资吗?

主力在牛市中做庄和撤退过程,实际上仍是养、套、杀。

养是什么股票先暴涨一番。然后三个跌停,把你套住。最后的杀。抵抗型下跌,每次都让你有希望,最后却被打回熊市的原形。

由于牛市的情绪依然深深烙在脑海,,所以,主力的手法很容易得逞。因为熊市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抢反弹。在5月份和在6月4日至6月25日期间,垃圾股的巨量换手,说明主力可能遁逃了。

当三成股票跌幅逾三成,一成股票跌幅逾四成时,指数才跌了一成。这说明了什么?

难道只是二八格局这么简单?

从筹码上分析,说明主力正在以极其优美的姿态,极强的操盘能力,有次序,有节奏的撤退。

换言之,这也是利润最大化的撤退方式。

当券商股暴跌时,这个牛市的风向标,突然倒塌。这是公墓和私募最集中做多的板块。竟然说倒了就倒了。

主力已从最牛的龙头板块上撤退,指数竟然没有大跌。机构们已非吴下阿蒙了。

任何一个超级主力,如果没有被股市消灭,其和其他主力相比的最成功之处,一定是撤退方案。

在本轮超级牛市中,主力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撤退?这是最关键的问题。黄金10年只是忽悠新股民的,滑头们怎么能上这当?

主力是在创新高,拉中移动、中石油,营造一个盛世景象后撤退?还是就此趴下,跌至2009年?

恐怕没有人会赞成后者。

1996年底股市的大调整和始于今年5月的股市调整,可能是最像的一次。/

1996的股市,从924点起跳,在12月13日最高涨至3776点。累积涨幅和今年的有些相似。

管理层风险提示后出招,当时的所谓利空,放至今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主力选择了普跌方式,在11月25日将大盘砸至2792点。

与今年的二八格局不同的是,当时是齐跌,连长虹都跌了四成。主力显然无法出局。

不得不,次年大反攻,顶着政策一道道金牌,往上做。结果是什么,是深成指涨至6103点。时间是5月12日,离7月1日香港回归还有30多个交易日。

不过,可怕的是,这一做多,深成指要到今年1月才解套。10年,很多股票至今未解套。

主力本轮的撤退,最理想的是,在明年4、5月份走出最后的主升浪。可惜,以后10年,股市赚钱将成小概率事件。

由于中国金融战开始,主力的做多撤退方式能不能如此理想,还是最终服从大局?不知道啊。等着看吧。

华尔街的所有哲学都是利益。

政治不过是寻求利益分配的工具。中美的较强,最终仍是实力强者说了算。100年以来,没有国家能出其外。

英镑、日元、台币、港币、卢布,这些曾在升值后溃败的货币,揭示的表面上是华尔街的胜利,以及美国的强大。但是,实质上却是资本的胜利。

当本币升值后崩溃时,出手最重的,绝对不是外资或者游资,而是本土的资金。是全国人民一起把自己高估的货币打垮。

英镑崩溃时,英国人都在赌英国央行溃败。个人都是理性的,只不过,这一所谓的理发导致了更长的经济衰退。个人的理发最终让集体陷于困境。

人民币低估了吗?从工资表来看,绝对是。在生产要素里,只有工资是低估的。其它土地的地价并不低。资本,利率是人为的压低,黑市价多高了。咱们的科学技术到底有没有低估?

而且政府断定人民币没有低估,眼前的一切可能都是梦幻。

温总说,有能力、有决心、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金融问题。斯言是宣战吗?不知道啊。

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在于政府人为地延长股市的繁荣。

1987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日本竟然走出独立行情。像索罗斯这样的高手皆因此败北。

日本政府似乎很得意。结果当日本股市涨至3900点时,市值竟饶有兴趣是全球股票市场总额的45%,远远超过美国。

当时,曾在60年代投资日本股市,占其市值一度达三成的美国投资大师伯垣顿,在20000点已清仓。原因是估值太高。

伯坦顿与巴老在80年代齐名,为格老最得意的两个门生。

伯坦顿号称环球投资之父,在20000万就唱空日本股市。正如格拉斯潘在1996年底认为美国股市非理性繁荣。

枉断股市见顶或见底,说说可以。如果像索罗斯一样,在股指期货上下了重单,你就知道,那是身家。

现在的问题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

中国政府会不会人为地延长股市的繁荣。

如果你认为是,你就大胆地买进。

因为中国政府要做到这一点,比当年日本容易去了。

所谓人为地延长,是指操纵股市的涨跌。

日本等发达国家股市,基本是市场自身的博弈。

上市公司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投资机构对经济趋势、大盘行情和公司价值的判断,都是导致博弈的因素。这些咱都有。但是,咱还有新兴加转轨的一面。此外,最关键的是,政策市三字,是永恒的。在外汇公司和国资委的历史完成之前,任何想从深沪股市抹去政策市三个字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政策市最典型的规则是,政策就是规则,不按牌理出牌。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卢布贬值中崩溃,原因是没有预测到俄罗斯竟然会撕毁国家信用,不再保证卢布国债的支付。

其实,更失望的是索罗斯,因为当时俄罗斯的内阁不少曾经是索罗斯基金会的成员。但是,他也没有改变卢布的崩溃。

香港政府在1998年出面买进股票,持有市值一度以千亿计。这种政策干预市场谁能预料?

美国股市1907年大崩溃,摩根找到最大的空头利文摩尔,要其放弃做空,否则,将国家出手改变游戏规则。这可能是最好的政策干预。

近期出台印花税、特别国债,是不是改变了游戏规则?可能还不算,但是,最少是改变了游戏场。而对权证来说,游戏规则已改变。这就是政策市的先兆。

探寻政策的底线和上限,是最近大资金最忙于做的一件事。在弄清楚政策红线后,任何胆大妄为,可能都是以卵击石。

中国政策市的规则,是先打招呼,然后再改变游戏规则。

叫你别过度投机,你把管理层当根葱。你看看招行认沽,那是自找的,主力出货的困苦,比想像中难得多。弄个义庄钾肥的苦肉戏,不过是维持市场残存的一点人气,为自己的出货保留已经不多的空间。

从5月14号打招呼,到最近的政策持续推出,时间才两个月不到。没有一次政策调控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变脸。除非有重大的金融事件出现,譬如大灾难,股市调控的节奏会持续较长时间。

典型的征兆是,正监会连新基金都不敢大批了。

用时间换空间,可能是最理想的调整方式。股市指数也不暴跌暴跌,亏钱的只是弱势群体——垃圾股。谁叫你过度投机来着,亏了你自认倒霉吧。

蓝筹股可是权势群体的生命线,他们一定会死守,除非大牛市预期扭转。

想想,连2001年到2006牛的大熊市中,机构都能死扛那几只股票,现在再扛一次,有何难事。

但是,一旦完成筹码转换,小散接手蓝筹,大牛市可能真的结束了。

对市场主力而言,至少目前有两件事是确定的:

一、年内至少明年初股市将再创新高。

二、创新高前一定有一波像样的调整。

不确定的是,创新高的时间,是年底还是明年。关键一点是,创新高的点位,是从3600点起跳,还是从3000点或者2800点。

而更为重要的是,拉动指数创新高的股票,是现在的工行、中行,还是未来的中移动,中石油、联想、华润或者中国电信?

也许股市真的创新高,可是,很可能与你的股票无关。你的股票也许在股市涨至5000点甚至6000点时,只是个旁观者。

也许垃圾股真的能涨,可是,那是像今年的香港题材股行情一样,质本洁来还洁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所以,由于政府手上的牌太多,以至无法对后市做出准确判断。最好的办法,是顺势而为。

对了,坚持;错了,认错。在市场面前。大家永远是个小学生。

最终决定命运的,不在于你是错是对,关键是你对的时候赚了多少,错的时候亏了多少。

连利文摩尔、艾略特、索罗斯、罗伯逊、格拉汉,这些人都曾在市场面前认错。

即使是政策制定者凯恩斯都数度破产,你我算个啥?

思考主力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仓位调整。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撤退,以什么样的方式,撤离哪些山头?又会将红旗插上哪些高地?

剔换哪些仓位迎接中移动?现在权重股的估值高了吗?二三线的重仓股估值高了吗?

未来新的股票增量总值可能超过现在的存量,这对市场影响有多大?

在今年的龙头股券商和地产之后,下一波的龙头还是他们吗?银行股有能力再做一波大行情吗?

筹码的转换过程,就是财富的重新分配过程。

新政策如备兑权证一旦推出,股指期货一旦推出,融资融券一旦推出,权重股将占据市场的大部分成交量。正如香港和海外一样。

小资金可以天天进出,大主力会怎样对待?

未来的投资文化可能与现在完全不一样。

试图预测短期大盘虽然是最没有意义的经济损耗,但是,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预测错了,你怎样应对。

人们不应该先制定计划,然后让形势适应计划。而应该让计划适应当前的形势。我认为胜败取决于最高指挥部是否拥有这种能力。

这话是巴顿将军,这位指挥诺曼底登陆的统帅所言。

毫无疑问,每个市场的参与者都有自己的主见,但是,关键是形势比人强。

如果将股市比作战场,参战者应该是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和国外大不同的是,政府同时扮演了作战主力军和调停人的角色。

本轮行情的主力,也就是正面作战的部队,应该是基金。这是阳光下的战场,每一次阵地战或者侧翼战,都有清楚的痕迹。

下一波主力拉动大盘的龙头,肯定不会是目前的基金重仓股。

茅台,苏宁,这些最多获利近10倍,且没有外延式增长的股票,是基金借机出货的最好时机。

龙头股肯定不是来自于自身业绩的增长。小公司业绩可能增个几倍,但是,如果大象也这样,那肯定是经济或者产业增长出了问题,过热的大棒一定会把企业砸晕了。

如果理性地估值,未来的龙头来自于央企整合。这是产生数百亿近千亿市值的板块,也符合国家借资本市场做出国际级别大企业的战略,这也是中国未来能够抵抗金融危机的必然布局。资产注入,整体上市,是目前股市存量的机会。

更大的增量机会,源自于红筹的回归。由于筹码的成本相近,大家向上的做多动力是一致的。

大资金肯定在等待这一天的来临。目前,所有的策略似乎都在寻找这两个最后的牛市盛宴。

绝大多数基金重仓股,都完成或者接近完成了牛市价值区域的主升浪。所谓的价值投资,就像做多平何者,难道香港的平安保险是虚幻得可以假装它不存在吗?

但是,以后的上涨,来自于基金的幻觉。就像美国70年代的漂亮50。

最后一波,肯定是对市场情绪的估值。目前尚未得出结论的是,政策对这波情绪性行情的制约程度到底有多大,这也是主力不敢轻动的关键。

由于基金可用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权重股策略,由于权重股流通盘太轻,基金完全可能向做多权重股再往下做空,然后等待红筹股回归。这是利润最大化的作战方式,气势最雄伟,最诱惑人,但也最伤人。

但是,也可能是横盘等待。对政策顶恐慌,令茅台们可能又要横行数月。

基金重仓股不深跌,指数跌幅不深,时间换空间可能是最后的抉择。

不过,任何过度悲观和过度乐观可能都是错的。

往四周看,全球股市都在创新高。

往上看,4300点的政策顶真有点吓人。资金的龙头,甚至上市公司利润的龙头都是被别人拧着。

往下看,1000点的低位真有点像深渊。仿佛随时都能将人吞噬。

往前方看,红筹央企们正准备上市,从来只见新人笑,有谁知道旧人哭。

往后方看,很多兄弟已倒在牛市的沙滩上,属于他们的时代浪潮,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在股市中,每个人也许只是一粒尘埃,谁知道哪一阵风过后,哪一个支点在哪?

价值投资者可能早早就找到了落脚点,只是大多数从仍在风中。

目前,价值投资者言必谈巴菲特,并且将他与苏宁、茅台挂上勾。

巴菲特的精髓是什么?

简单地盾,是买进持有。行业最好的股票,最可能低的价格和最可能长的持有时间。

可是,这只是表面功夫。

巴菲特是华尔街的另类,也就是说,他与股市投资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巴菲特更多更好的是企业的管理者,尽管他不直接经营企业,但是,首先,他的选择企业风格,决定他不用直接经营。其次,即使选择错误,他有有能力,有办法让企业重新回到正轨。

可口可乐,本来是一家他不用操心太多的企业,但是,可口可乐一旦想像百事一样多元化,巴菲特绝对不允许。所罗门一度快要破产,最终巴菲特亲自任总裁,将问题解决,投资重新赚钱。

巴菲特本向具有极强的企业经营能力和产业判断能力,对宏观面的把握更是超强。

更进一步说,巴菲特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企业价值的追随者。这和华尔街基金经理不一样,和林奇也不一样。

巴菲矿的风格,决定了所投资企业的风格。普通的基金经理,没有办法改变企业的命运,但是,巴菲特在很大程度上有这个能力。

正如苏宁一旦出事,基金经只有恐慌。说像当年从伊利中逃离一样。谁能出手为企业带来生机?谁能阻止企业的胡乱行为?

在中国学习巴菲特,理念可以,但要践行要参与企业管理的层次,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是基金经理本身没有这种能力,也没有这种精力。二是,企业仍是强势,资本还是弱势者。

巴菲特可是一家家企业的董事,你是啥?

最终让你赚钱的,一是判断趋势的能力,二是纠错的能力。

巴菲特判断的是长期趋势,所以会在2003年非典时买进中石油。在最悲观的时候,资产可能还会低估,但是,和长期的均值相比,回报肯定更大。

绝对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判断中短期趋势,所以,市场成交量会这么大。目前,市场很多个股的趋势和指数的趋势出现明显的背离。

这是一个暂时的波动还是永久的分叉口,应该是需要判断的。市场的情绪目前因此显得极为混乱。

手中股票价格被腰斩后,部分投资者对亏钱的恐惧,导致了蛇蛟效应在牛市中放大。这种效应会蔓延至蓝筹股吗?即使真的咬上,政策的创口贴会不会为其止血?

这是变数。比如突然批准发行新基金,放行股指期货?

目前,最理想的方式,是蓝筹股最后的假摔,完成向3400点的突破。但是,时间的在调整行情的尾段。

近期的走势,应该是抵抗型下跌,甚至不排除做出三头四头等更为复杂的形态。

虽然个股的熊市已出现,但是,在对指数在半年内仍将创新高这一判断未改变的情况下,远离市场,虽然可能是一种安全的方式,但是,也可能错过最后牛市狂舞台时的利润。

想想看,当年日本的股市市值是全球的4成多。全球10家大银行有7家来自日本。这是最后的疯狂。如果泡沫按其自身的运行方式,结果一定是这样。

只是政策面带来的更多的变数。

在任何一个超级牛市中,起跳前的俯冲,通常都是惊人的。

从5月29日4335点以来的调整,是对998点以来的修正。由于股改还有每股送3股的收益,实际投资者的平均收益近4倍。

乍一看这是惊人的数据。但是,如果从2001年2245点来算,投资者6年来赚得并不多。而深成指最高涨至14576点,较2005年6月的2590点涨幅的确有点大,可是,早在1997年5月,它已达到过6103点。

咱老百姓其实在股市上并没有赚过很多钱。

日本当年的股市泡沫的高峰,是国民的集体暴富。当时,日本的口号是“一亿中流”。即在2亿人口中,有一亿是中产阶级。当时,日本的国民工资水平已超过了美国。全球的奢侈品市场都因为日本人的暴富而价格飙升。

可是,咱中国人还在为猪肉涨价而愁。

中国猪肉贵了吗,真的是不贵,是咱们的收入太低。而养猪的收入更低。

日本、美国等诸多国家都曾经历股市的暴涨和暴跌,但是,国际级企业一定在暴涨时形成,即使股市暴跌,他们的技术还在,市场还在。股市的暴跌让丰田、三星、通用、长江实业这些企业垮了吧?在金融风暴中倒闭的只是金融企业,制造业通常是受益者。在牛市中卖出股权,在熊市中买回股权。

可是,咱们缓慢的融资进程,不仅导致流通股本小,股市投机气氛重,而且还阻碍了企业的繁荣,阻碍了股市的长远走牛。阻碍了咱们从股市中分红。

将中国电信、中石油、中海油这些企业赶到海外上市的,难道是中小散户?还不是一帮家伙为了手中的筹码不迅速贬值,牺牲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现在回头看,在将大企业弄回市场之时,竟然最先的政策是调高印花税,而不是让红筹回归,这种市场一热就加税,给那帮家伙太强的警示,散户则成了牛市中的受害者。

在资本市场助推国民致富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资本的效率。

无效率的资本市场,这在2005年前一直都是。好企业环企业都不能融资,大家一起沉沦。

今年上半年的垃圾股暴涨行情,实际上早就应该制止,这种行情本质上是资本的浪费,只是消息操纵者和庄家的私下分红,老百姓很难从中赚钱,国家也很很因此强大。

一个好的投资文化,才有好的股市,才有好的国民致富源泉。

从5月30日以来的股市下跌,被很多人认为是牛市的中期调整,更悲观者认为是牛市结束。这简直是低估了中国人的智慧,也低估了咱渴望致富的胆识。

在目前熊市思维蔓延的状况下,我们知道,即使地产业最大的万科,市值才1300亿。即使是中国最好的主题公园华侨城,市值才500亿。即使是中国最好的牛退役企业伊利,市值才200亿不到。在日本一度在全世界10大银行里有7家之时,咱们难道不会有世界最好的公司??这些好公司做大做强,成为咱们的摇钱树,难道不应该?

用最上纲上线的话来说,

买进好的公司,等它成为伟大中国的基石。这是对自己一辈子负责任的态度,也是报国的种方式。

另附诗一首,希望大家明白牛市的调整,明白调整的方式。等待。用能复制的赚钱方式,面对未来。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判断准确一两次大盘短期的涨跌,最终成为大富翁的,想来没有几个。

试图依靠预测短期大盘走势,并试图从中赚取大钱的,最后大多以大失败告终。

在目前的股市,对大盘的判断,基本上成为猜测管理层脸色的游戏。

最典型的是,一旦管理层放行10只基金发行,股指又会健步如飞。

你能预测准什么时候放行吗?

连索罗斯、巴菲特、利文摩尔都未能成功逃顶,你能行吗?

对大资金来说,即使是一个40亿的基金,他的逃顶也不过是从持仓9成变成持仓5成。

投资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巨人为伍。而不是判断大盘。如果是趋势投机者,做短线只不过术,只不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短期收益。

刘元生在万科上赚了约16亿,这可能是中国个人投资者的最高境界。尽管大盘17年严寒有过太多风雨。

在市场的赚大钱的主要流派,简单分有几下几种。

一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长线持股,不试图逃脱短期的波动。当然,在大萧条来临前,一定要走。但是,至少普通的二三年熊市不用逃。虽然巴老对近几年美国股市并不乐观,手上现金越来越多,这并不阻碍他继续赚钱。

巴的赚钱方式,说白了是用尽量少的钱,去赚取尽量多的钱,赌的是时间。

二是索罗斯的短线投机。在牛熊转换时最为激烈,赚钱自然最丰。索不仅是想逃顶,还要做多空转换时赚钱,这是针尖上的芭蕾。有几个人能玩?

但是,在1987年对日本股市的做空,在1998年对香港股市的做空,在1999年做空网络股,结果都证明是错的。

尽管是错的,索罗斯并未倒下,原因是他在损失出现重大错误时,在最快的三分钟内平仓,比别人先一步止损。

索罗斯的策略是用尽可能多的钱,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赌的是时点。

三是时而价值时而投机者。

在价值股走强时赚取最大的利润,在投机盛行时也能赚大钱。基金经理通常是这样做的。但是,通常会因为踩错了节奏,而左右被人刮耳光。

基金经理玩的是选美游戏,赌的是对流行时尚的把握。

我们思考机构的布局,更多的是为了判断主力的动向。大盘可能涨,也可能跌,因为现在是政策市,索罗斯所说的测不准,在现在最为管用。

什么叫不确定性,最大的不确定在于游戏规则的变化。对手在根据你的牌改变规则。这就是现在的市场。如果你是试图从短期趋势中赚钱,你必须时刻看盘。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规则会有利于多方。什么时候,会突然有昨于空方。

当一个市场游戏规则随时可能改变时,试图再预测,到底有多难,你看一下信真期货的操盘成绩就知道了。

判断一个市场的均值,并不需要多少智慧。系统的统计数据会给你答案。

判断一个市场是否有泡沫,只需要市场常识。

但是,判断泡沫何时破灭,以哪种方式泡沫,破灭的主体是谁,泡沫破灭的受益者是谁?

这才是最要关键的。

而更为关键的是,判断错误时,你的撤退路线是什么?你的降落伞在哪?

沪深指数30倍就要变成牛转熊吗?大熊市已来了吗?大熊市会是一年,二年,还是像日本一样的17年?有答案吗?

在很多股票跌幅四五成时,用大熊市来恐吓小股民,让他们割肉离场?真的有道理吗?

以前支持大牛市的大背景——人民币升值、经济持续增长、外贸顺差、劳动生产力提升、央企整合、资产注入、各级国资部门用市值考核上市公司……全部都没有了吗?

是绩差股高估,还是所有股票都高估?

逃脱者可获生存,并不是告诉大家全部斩仓离场。而是如何从被动的局面出走出来。

赢利成为一种能力,而不是运气。

至尊宝跑到悬崖边,放一只鞋子在那里,在人前假装跳崖,不想脚一滑演变成了真跳万丈悬崖。

与此同时,三个官兵正要对三个强盗行刑,官兵举刀说:早知道不要当强盗。强盗菩提说:早知道也当兵。话音一落,跳崖的至尊宝从天而降,正好砸在三个官兵身上,三个官兵的刀捅进了自己的身体,他们临死前说:早知道不当兵。

人生时常就象这个情节,没有前一步的“早知道”,只有下下步的“不可知”。

股市亦如是。昨天还是最恐慌的发行特别国债,现在,财政部和解释是,财政发债购汇仅相当于用特别国债替换部分央行票据,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不是针对股票市场的紧缩措施,不直接影响证券市场中的存量资金。

这是政策的原定方案,还是测试市场反映后的修改方案,可能只有决定者知道。

现在,大盘的风险是一切都不可测,个股的风险,可测度要低很多。对一些仍可能有外延式增长,或者基本面拐点的股票,只会买贵,不会买错。

2000年以后,美国有一批股票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蒸发。这种厄运会不会是在2007年至2008年到来,还是二年,还是五年后,相信没有人有答案。

但是,至少二三年内,中国经济还没有到大萧条的程度,毕竟,咱们的人民币还没有自由兑换。

怯怯地揣测一下政策调控股市的意图和效果——

遏制股市过度投机,管理层一再提到的标准为两个:

一是成交量过大,个股换手率太高。可是,昨日两市成交才1100多亿,回到了今年初的水平。

二、绩差股市盈率太高,投机过度。可是,虽说部分绩差股市盈率仍不低。可是,毕竟人家股价都腰斩了。就算是割肉,也得歇一段时间再割吧。真的要逼庄家逼到没有任何退路吗?不符合一贯的监管风格。

如果这两个标准都暂时到位了,是不是让股市走自己的路?该疯狂的继续疯狂,该沉沦的继续沉沦?

至少,政策面释放暖意。好比财政部大张旗鼓地澄清,是不是第一招?

第7节 讨厌卑鄙和阴暗第10节 打骗情义色钱第22节 让我们的生命怒放第8节 我是打工仔第13节 最后的布局第11节 僵尸网络与天道的整合第21节 是什么都记得,还是什么都忘记第3节 命中克星第19节 连锁反应第4节 好吃的红豆冰第8节 单纯之极而又聪明之极第11节 贞操第3节 对啊,西门子公司第11节 临阵倒戈第2节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第13节 最毁灭性的错误第17节 青年进步基金会第16节 倾家荡产第15节 默客,父与子封推感言第5节 光芒乍现第16节 也许结束第13节 一堂影响重大的课第11节 十天之内,世界将会改变第11节 爱情三重曲第16节 “天道”零点一版(上)第9节 中国A股第16节 龙天翔的拜托第1节 送你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第24节 狼行天下第7节 用别人的手第2节 两枚图章的故事第12节 网络创造民主第5节 世界会越来越好吗?第16节 段天狼的交易第18节 造神计划第9节 我比窦娥还冤啊第4节 直觉第4节 世界军工联盟集团第10节 小人物第9节 伟大的母亲第4节 陌生的红尘第16节 风云涌动第5节 听说爱情回来过第15节 谁也不满意的交锋结局第6节 细胞微芯片第4节 舔犊之情第19节 哪儿来的狂小子第7节 朋友以及燃烧的八卦魂第12节 爽呆的硬件防火墙第7节 站在顶端的,不会有弱者第10节 神秘的病毒第14节 我们真的还会再见吗?第17节 龙过海来访第11节 僵尸网络与天道的整合第18节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9节 狂妄的自信黑客作者必读资料2第1节 有风从另一边吹来第5节 我是蒙的第19节 低级错误第15节 掌握自己命运的女人第4节 直觉第17节 七年之约(上)第15节 仿佛是天使第12节 非典型英雄救美第17节 天道!天道!天道!第2节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第9节 作战前夕第1节 送你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第17节 “天道”零点一版(下)第3节 普希金登场第15节 神龙与猛虎的互相试探第13节 逍遥完了要工作第6节 史上第一敲诈案第1节 至高无上的面具岛屿第1节 老家伙的思念第15节 化之四海第16节 倾家荡产第15节 仿佛是天使第5节 高潮即将来临的时候,便是幕布就要降临的时候第6节 破绽第7节 愚蠢的错误第14节 段天狼与孙云梦的联手第6节 破绽第23节 你还有机会第9节 突然消失第17节 让你知道什么叫强词夺理第7节 孙云梦,龙之牙第5节 世界会越来越好吗?第10节 放手一搏第15节 兄弟第17节 生死相交的朋友第3节 奇怪的家长第11节 大生意第6节 一个小插曲第6节 破绽第3节 谁是创造新时代的人?第11节 究竟是谁的陷阱
第7节 讨厌卑鄙和阴暗第10节 打骗情义色钱第22节 让我们的生命怒放第8节 我是打工仔第13节 最后的布局第11节 僵尸网络与天道的整合第21节 是什么都记得,还是什么都忘记第3节 命中克星第19节 连锁反应第4节 好吃的红豆冰第8节 单纯之极而又聪明之极第11节 贞操第3节 对啊,西门子公司第11节 临阵倒戈第2节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第13节 最毁灭性的错误第17节 青年进步基金会第16节 倾家荡产第15节 默客,父与子封推感言第5节 光芒乍现第16节 也许结束第13节 一堂影响重大的课第11节 十天之内,世界将会改变第11节 爱情三重曲第16节 “天道”零点一版(上)第9节 中国A股第16节 龙天翔的拜托第1节 送你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第24节 狼行天下第7节 用别人的手第2节 两枚图章的故事第12节 网络创造民主第5节 世界会越来越好吗?第16节 段天狼的交易第18节 造神计划第9节 我比窦娥还冤啊第4节 直觉第4节 世界军工联盟集团第10节 小人物第9节 伟大的母亲第4节 陌生的红尘第16节 风云涌动第5节 听说爱情回来过第15节 谁也不满意的交锋结局第6节 细胞微芯片第4节 舔犊之情第19节 哪儿来的狂小子第7节 朋友以及燃烧的八卦魂第12节 爽呆的硬件防火墙第7节 站在顶端的,不会有弱者第10节 神秘的病毒第14节 我们真的还会再见吗?第17节 龙过海来访第11节 僵尸网络与天道的整合第18节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9节 狂妄的自信黑客作者必读资料2第1节 有风从另一边吹来第5节 我是蒙的第19节 低级错误第15节 掌握自己命运的女人第4节 直觉第17节 七年之约(上)第15节 仿佛是天使第12节 非典型英雄救美第17节 天道!天道!天道!第2节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第9节 作战前夕第1节 送你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第17节 “天道”零点一版(下)第3节 普希金登场第15节 神龙与猛虎的互相试探第13节 逍遥完了要工作第6节 史上第一敲诈案第1节 至高无上的面具岛屿第1节 老家伙的思念第15节 化之四海第16节 倾家荡产第15节 仿佛是天使第5节 高潮即将来临的时候,便是幕布就要降临的时候第6节 破绽第7节 愚蠢的错误第14节 段天狼与孙云梦的联手第6节 破绽第23节 你还有机会第9节 突然消失第17节 让你知道什么叫强词夺理第7节 孙云梦,龙之牙第5节 世界会越来越好吗?第10节 放手一搏第15节 兄弟第17节 生死相交的朋友第3节 奇怪的家长第11节 大生意第6节 一个小插曲第6节 破绽第3节 谁是创造新时代的人?第11节 究竟是谁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