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入夏

芳姐想若是五妹妹碰上二姐这事,他怕是能把五妹夫家的大门给凿开。理智比感情多。

池二郎要是知道夫人的想法,肯定不想回京城,就这还理智呀。不知道夫人怎么想的。不理智的话,不是直接要了二姐夫的命呀。

张家大朗在妹夫同舅兄面前同样在做告别之语,池二郎没有那么多的细腻情怀,做客吗,早晚要走的:“姐夫客气了,什么时候去京城,咱们兄弟在好好地相聚,”

张家姐夫心里明白,辽东不过是四妹夫晋升之地,不会久居。他日相聚自然不会是这里:“借妹夫吉言,希望姐夫有到京城之日。”

池二郎想起来了,有一部分氏族不肖科考,偏偏圣人如今任免都是科考出身,已经少有推官的了。这位姐夫去京城只有科考了。

华二郎不像妹夫那么逍遥,他还是担心二姐:“回府之后,还望姐夫对姐姐回护一二。”

张家大朗这次说的诚恳:“二郎多虑了,回护夫人本就是姐夫分内之事,二郎尽管放心,在我张家定然不会让二娘委屈的。就是长辈那里,姐夫也会一力承当,不会波及二娘的。”

华二郎:“有姐夫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终归姐姐也有不当之处,在长辈面前配个不是,也是应该的。”我华家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的。

不过也要张家的长辈适度,这个分寸希望这位姐夫拿捏好才是,华二郎纠结,不知道这话怎么表达好。

张家姐夫:“二郎莫要再说了,姐夫无地自容。”

池邵德不好搀和他们的谈话,毕竟他姓池的:“好了,难得咱们兄弟在一起还能相聚几日,姐夫同舅兄就不要客气了,就像内子说的,都不是外人。二郎这里还要请姐夫多多包涵呢,芳姐平日里性子是极好极好的,不过是最近因为有了身子,性子略微烦躁而已。有得罪姐夫的地方,二郎在这里给姐夫陪个不是,姐夫莫要放在心上才是,姐夫大人不记小人过,权当看在四娘一心维护二姐的份上。”

张家大朗暗中磨牙。对这个小姨子,那真是恨得咬牙切齿的,看着妹夫这时候还不忘维护小姨子呢,对折为妹夫的容人之量佩服,人家说的又这么的谦虚。张家姐夫那是磨着后槽牙说话呀:‘妹夫客气了,姐夫岂是不知道好歹之人,说起来还要四妹性子憨直,有话直说呢,不怕妹夫同舅兄笑话,他日姐夫有幸拥有一儿半女。都是拖了妹妹的福气呢。’

池二郎:“姐夫客气了,姐夫不必太过记在心来才是。”怎么听这位姐夫说这话的时候,都是在磨牙的,心眼太小了。

不过只当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男人吗说过去自然就过去了。至少他池邵德就不会跟个女人斤斤计较。

华二郎也觉得四妹夫能够如此姐夫该不介意才是。

就不知道张家大朗如今没有孩子,心里有些自卑,什么都说不得,有了孩子之后,心胸放开,没有顾虑之后。就未必了。从这位跟芳姐从来不对头的接触中就知道,这不是一个宽和的。不然何必同小姨子针锋相对,能展现你得气节呀?还是情操美德呀?从根子上说这位就是心眼小的。

从庄子上回来没有几日,华二郎同张家姐夫。夫妇就告辞了,就像来的时候一样说走就走了。能让人安慰的是,两口子看着感情不错。

芳姐给二姐打点的土仪不少,有这段时间他家二姐看重的瓷器,还有辽东的特产,最重要的还有古大夫给二姐夫开好的药草。粗粗的看。足够他家二姐夫喝上一个月的。

华二郎那里,芳姐也不小气,不过人家华二郎拿的东西,只要在京城的铺子里面直接取就好,根本不用大老远的随着车马走。

自家四妹子对他们兄弟大方,华二郎已经习惯了。谁让他们是文人世家,刚巧四妹子铺子里面的玩意,刚好就是他们文人喜欢的呢。

至于张家姐夫那里,芳姐除了喝的草药,那是真的没什么可送的,土仪都是管事给拿主意按着面上的规矩准备出来的玩意。

华二郎表示内宅女人的天下,这种事情他不管。好歹看在二姐夫送给他的舆图的份上,亲自准备了一方砚台当礼物。好歹算是没有失礼。至少张家姐夫面上好看一些。

芳姐有点感伤,这年头的姐妹出嫁以后,都是身不由己的,往后一辈子不见面,那都是很有可能的。

站在城门外看着远去的车队,心绪不太平静。

池二郎单手扶着芳姐:“放心,祖父,祖母还在呢,他们总会要到京城去看望长辈的。你们姐妹总有机会在见的。”

芳姐:“只希望二姐万事顺遂,赶紧的怀个孩子才好,男人靠不住呀。”

池二郎不太高兴:“是二姐夫靠不住而已。夫人怎么能够盖伦,而且就是二姐夫那也不得看将来呢吗,现在说还为时过早的。”

话说夫人你能正视一下你夫君吗,我还是靠得住的吗,池二郎幽怨的芳姐想不知道都不成。

芳姐:“是呦,二姐夫就是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说是这么说,心里那是顶顶的明白,这年头的男人都渣,

至于池二郎吗,芳姐觉得必须拖着他小众化,需要加强警戒,必须不能渣的新好男人。

话说好像只有祖父或者祖母大寿什么的才能让远嫁的闺女孙女们回京城庆贺吧,芳姐:“等咱们回京城了,我就攒对祖父他老人家办个大寿。”

池二郎对于夫人如今跳跃式的思维,都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也是怀孕反应的一种,只是顺着夫人说道:‘是夫人孝顺,心里有长辈,祖父祖母定然会高兴的。’

话说不高兴也得高兴呀。自家夫人想做的事情,少有做不成的呢。只希望老尚书不要太过不配合才好,不然糟心的肯定不是自家夫人。

芳姐心里高兴,顺便就想到了池二郎远嫁的妹子:“话说,爹娘是不是惦记九娘呀。九娘嫁出去这么多年,也没见她回过娘家,也不知道在夫家过得到底如何,不然咱们给爹娘过个大寿什么的。让九娘回来看看夫君觉得如何。”

池二郎抿嘴,那真是不怎么样,自家二姐夫那不是一个例子吗,万一自家夫人看妹夫不顺眼,那不是给人家两口子好好地日子拆生吗。

再说了,嫁出去的娘子,好几年,十几年不回娘家那不是很平常的事情吗,只要书信往来不断就好。

也就是自家夫人这样的,把回娘家当成一日两餐一样的习惯:“九娘那里呀,还是回京城以后再说好了,府里的管事,每年都要去九娘府上走一趟的,你放心。只要我这个哥哥还在,九娘那里就不会有人敢怠慢。”

池二郎这话说的够自信,人家也有这个实力,毕竟是京城侯府的娘子,谁人敢小瞧了去。

芳姐叹气,就说现在的女人呢不容易吗:“恩,就是怕爹娘惦记,回头让爹娘出去走走,没准一高兴就去九娘夫家了。大伙都放心。”

池二郎心说,也不是不可以:“就怕爹娘年岁了。不习惯长途跋涉,还是算了,等胖哥在长大些,就能过去看看姑姑了。”

好吧这年头侄子什么的。就是做这个用的,没看到从他们到了辽东,出来走动的都是华府的小辈们吗,可不是没见过长辈们私下里面走动吗。

芳姐把这个怪罪在府上都是当官的,没有圣明出京串个亲戚什么的,真的不太容易。如此想来还不如一般人家呢。

芳姐是个行动派。回府之后就对公婆提出了建议。

池二老爷同夫人听到儿媳妇的建议,百感交集的,池二老爷:“你娘就算了,如今你身子重,你娘在身边,我们心里都踏实,我如今到是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原来从来没有没想过到处走走,去看看九娘最合适不过了,说起来都是芳姐有心,还惦记着九娘,我这个当爹的都没有想到,可以出去走走,顺便看看你妹子呢,管事们虽然每年都有过去,到底也不放心的。就这么定了,过几就出去走走。”

这也是一个想一处是一处的。

池二夫人拉着芳姐的手,激动地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最心疼闺女的还是他这个亲娘,儿媳妇真的有心了:‘有你们在,九娘那里我放心的很。只要二郎这个哥哥有本事,谁敢小瞧了你们妹子去。在说了芳姐三不五时的给九娘那里送东西,我怎么能不放心呢。’

池二夫人看过儿媳妇对待他家姐姐姐夫的态度,若是儿媳妇能一视同仁的对待自家闺女,那真是在放心没有了。姑爷受委屈不怕,那不是为了给姑娘撑腰吗。

儿媳妇的性子就是那么的接地气,那么的护着自家人。怎么就那么招人喜欢呀。

池二郎觉得这一家子都跟着自家夫人不淡定了,去串亲戚,那是说走就走的吗,怎么也要提前通个信件什么的呀,小心突然地过去吓到九娘:“爹是在京城呆习惯了,一时间没有想到咱们在辽东,可以出去转转的,到也不急在一时,既然要去九娘那里,还是有很多的东西要准备的。”

芳姐:‘是呢,虽说路途遥远,有个三两月也能打个来回,爹还能在那里陪着妹子几个月,说不得爹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在抱个孙子了。’

池二老爷一声朗笑,从来没想过他有这么一天能过上这么舒心的日子,没事还可以出去串串亲戚,看看闺女。

哎,比起京城的定国候,可是有福气多了。池二老爷出生就是嫡次子,注定许多地方都比不过上面的兄长,心里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日子比当定国候的兄长过得舒坦,还可以任性。

即便是没有攀比心里,那也挡不住池二老爷心胸顺畅,风采神扬。想到京城侯府,就志得意满不是。谁让京城的侯府日子过的那么糟心呢。

忍不住看向儿媳妇,这些都是儿媳妇进门以后,带来的变化呀,说起来自家儿媳就是个有福气的。

六月,芳姐的庄子上的桃林收货的季节,芳姐托着五个月的肚子,在桃林里面挑桃子,准备运往京城给他爹尝尝,

京城虽然未必会缺了桃子,可这毕竟是辽东的出产不是,还是他爹给改良嫁接出来的。意义不一样不是。

如今的辽东,过了五月份,每个月都会有不同的水果出产,东郡城的街铺里面更是繁多,招来的商人络绎不绝,

可以说池二郎给东郡的边塞带来了稳定,而芳姐给东郡带来的是商业的繁华。

不能说芳姐的店铺做的多成功,可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地方繁华了,商人自然就引来了。不说别的,就灯油一项,就是辽东城特有的出产。

虽然在官府的管制下面,可还是有利润可图的。

辽东还有特产的皮毛,药材之类的物产,那真是一日比一日繁荣。边境稳定了,市场繁华了,民众的日子也过好了。虽然温饱什么不一定全解决了,可至少稳定是肯定的了,因为边境已经许久没有牧民过来骚扰了。

鲁二叔同阿福都感叹过,他们初到东郡的时候,东郡的街道萧瑟寂寥,跟如今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不好说都是自家主子们带来的变化。可挡不住阿福好心情,自动理解成都是自家夫人的成就不是。

池二郎在边塞之外的几个庄子,如今发展势头良好,当然了离不开隘口士兵的各种照顾。就是隘口的士兵,也要感叹一句,守备大人有见识,原来边境之外的那些牧民也是欺软怕硬之辈,原来每年都要穿过边境过来骚扰的牧民们,竟然也有老实的一天,原来他们也怕骚扰的。

能说感谢那些流放到东郡的穷凶恶极之辈吗。恶人自有恶人磨,这话用在这里最恰当没有了。

听着阿福说这些街边的留言,芳姐感觉特别的有意思:“真的,百姓真的这么说呀,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他们还知道我爹呀。”。

第607章 波及第321章 打上门第201章 缺心眼第77章 恬犊第513章 又一年第358章 长谈第178章 相得第332章 闹笑话第103章 吓死活该第452章 旁听生第169章 都听您的第130章 作孽呀第399章 京城酱贵第594章 收惊第78章 凭借第138章 惊雷第13章 面目第417章 十条罪第572章 赔礼第76章 相协第649章 启发第240章 如花似玉第66章 显摆第522章 团聚第3章 舅婆第569章 人比花娇第33章 小打第403章 围观第121章 交锋第423章 亲姐夫第301章 出手第493章 人情通达第391章 醉了第468章 家庭危机第636章 看人跳坑第82章 由命第670章 求娶第81章 莽撞第113章 临湘富春第647章 对比第598章 胜似荣归第612章 征服第215章 争锋第283章 通房第93章 宜出行第557章 毕生事业第406章 打脸第661章 噩第393章 新家第681章 尾声第159章 熊孩子第616章 八仙过海第53章 初见第90章 发大招第435章 事来了第397章 小了点第70章 避让第357章 兄弟第544章 发火第370章 表亲很多第87章 立足之本第61章 夜话第130章 作孽呀第360章 夫人英明第546章 冰释第130章 作孽呀第300章 风花雪月第32章 打狗第489章 谁更可怜第650章 大小都是官第632章 平权第181章 冯二娘子第238章 老爹成婚第156章 对敌之道第430章 最爱小舅子第589章 论罪第313章 没完没了第281章 追节第221章 春宴第293章 公婆第646章 女娲第656章 论爹第546章 冰释第168章 双巧第671章 捡到了第470章 祖孙三代第423章 亲姐夫第440章 阴人第363章 德才兼备第231章 求亲第466章 辽东水深第179章 亮眼第47章 节礼第480章 萧墙第四百2七十七章 抢和强第370章 表亲很多第297章 回门第234章 量媒第647章 对比第15章 私情
第607章 波及第321章 打上门第201章 缺心眼第77章 恬犊第513章 又一年第358章 长谈第178章 相得第332章 闹笑话第103章 吓死活该第452章 旁听生第169章 都听您的第130章 作孽呀第399章 京城酱贵第594章 收惊第78章 凭借第138章 惊雷第13章 面目第417章 十条罪第572章 赔礼第76章 相协第649章 启发第240章 如花似玉第66章 显摆第522章 团聚第3章 舅婆第569章 人比花娇第33章 小打第403章 围观第121章 交锋第423章 亲姐夫第301章 出手第493章 人情通达第391章 醉了第468章 家庭危机第636章 看人跳坑第82章 由命第670章 求娶第81章 莽撞第113章 临湘富春第647章 对比第598章 胜似荣归第612章 征服第215章 争锋第283章 通房第93章 宜出行第557章 毕生事业第406章 打脸第661章 噩第393章 新家第681章 尾声第159章 熊孩子第616章 八仙过海第53章 初见第90章 发大招第435章 事来了第397章 小了点第70章 避让第357章 兄弟第544章 发火第370章 表亲很多第87章 立足之本第61章 夜话第130章 作孽呀第360章 夫人英明第546章 冰释第130章 作孽呀第300章 风花雪月第32章 打狗第489章 谁更可怜第650章 大小都是官第632章 平权第181章 冯二娘子第238章 老爹成婚第156章 对敌之道第430章 最爱小舅子第589章 论罪第313章 没完没了第281章 追节第221章 春宴第293章 公婆第646章 女娲第656章 论爹第546章 冰释第168章 双巧第671章 捡到了第470章 祖孙三代第423章 亲姐夫第440章 阴人第363章 德才兼备第231章 求亲第466章 辽东水深第179章 亮眼第47章 节礼第480章 萧墙第四百2七十七章 抢和强第370章 表亲很多第297章 回门第234章 量媒第647章 对比第15章 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