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南渊请安

飞鸟京南有飞鸟川,河流湍急水量充沛,每到夏季便会爆发山洪,将山谷间的良田与民舍冲毁,常常一日为深渊一日为浅滩,变异不定,犹如世之无常亦若是也……

不过时值深秋,淅淅沥沥的秋雨不足以使得飞鸟川之水位暴涨,故而川中景色秀致,河道两侧的棚田沿着起伏的山丘层层盘旋,尽是刚刚收割之后捆扎整齐的稻秆,入目一片金黄。

这是一片受到神祗祝福的土地,美丽而富饶。

却是渡来人的聚居之处……

所谓“渡来人”,既是从不同时代自中原以及朝鲜诸国渡海来到倭国的人。

这些“渡来人”通常是因国内战争频繁或随文化交流传播而移居倭国,拥有高度文明的渡来人传入诸如农耕技术、土木建筑技术,以及烧制陶器、锻铁、纺织等农业文明。来到倭国,这些人一般都会成为上层社会的人士,即便是传统的倭国贵族,在面对“渡来人”的时候也要和善相待。

倭国朝廷曾经编写了整个倭国统治阶层的姓氏,一千一百八十二个统治阶级姓氏宗族里二百零五个来自中國,一百五十四个来自朝鲜半岛,直至后世,倭人总人口当中据说有三分之一是渡来人的后代……

事实上,渡来人的数量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倭人自古以来便强调血统的重要性,一直认为纯种人比杂交人更优秀,就像纯种狗比杂交狗更优秀一样。因此,想让倭人必然希望自己朝着纯种的方向靠拢,出于这种动机,他们很可能会故意把杂交的倭人少统计一点……

*****

南渊请安便是“渡来人”。

他的全名叫做“南渊汉人请安”,“南渊”两个字是地名,代表居住地,“汉人”代表身份,最后两个字才是名字,比如志贺汉人惠隐、高向汉人玄理……

天上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有若飞丝。

葛城皇子与中臣镰足坐着一根杠子抬着的小轿,晃晃悠悠出了飞鸟京的南门,在满是泥泞的路上缓缓行走。

道路虽然泥泞,却还算平整,飞鸟京附近虽然多山,却甚少岩石,除去京内的道路铺设了青石之外,京外只能用夯土平整。没办法,倭国的工匠技术实在太过低劣,从别处开山采石然后运来飞鸟京是不现实的,那需要庞大的人力和持久的时间,倭国既没有那么多人,更负担不起那庞大的费用。

就连环绕飞鸟京的城墙,都因为缺少石料而修建的只有两人高……

两人一路南行,小雨绵绵,路边景色清秀,两侧的山坡上是一块一块开垦出来种植水稻的棚田,这是一种自梯田发展而来的耕作方式,由“渡来人”中的汉人发明,很好的解决了飞鸟京的粮食产量问题,使得大部分舒缓的山坡得到利用。

就跟精细的种植水稻一样,这都是汉人传过来的,倭人根本不会……

所以现在的倭国贵族们很矛盾,很纠结。

一方面汉人、高句丽人、新罗人、百济人的到来大大加速了倭国的社会生产力,尤其是汉人文化的传入,使得倭国的文明程度快速提升,但是如此同时,勤劳聪慧、知识渊博的“渡来人”渐渐掌握社会话语权,地位上升,对倭国土著带来极大的冲击。

既离不了“渡来人”,又唯恐统治阶层的权利被“渡来人”所攫取,最终使得倭国变成“渡来人”的天下……

这已经为社会冲突埋下了隐患。

两个小轿晃晃悠悠,到了南渊,径直来到一处精致的木楼之前,葛城皇子与中臣镰足纷纷下了轿子,就这么顶着小雨,恭恭敬敬的来到门前站好,葛城皇子恭声道:“老师可在?学生葛城前来拜访。”

中臣镰足亦道:“学生中臣镰足,前来拜访老师。”

一个皇室最负声望的皇子,一个足智多谋的俊彦,如此规规矩矩的顶着小雨立于门前,足见南渊请安之地位。

尊师重道,倭人早就从汉人那里学了来,并且一直很好的延续下去……

楼内脚步声响,未几,木门“哎呀”一生从里边推开,一个眉清目秀的总角童子出现在门口,恭敬的对二人施礼,而后说道:“师傅正在烹茶,请皇子殿下与中臣师兄入内。”

葛城皇子点点头,踏上门槛,褪去鞋子,这才踩在地板上入内。

中臣镰足则上前笑吟吟的抚摸一下童子的头顶,笑问道:“近日可曾进学?”

童子答道:“正在习读汉字,不过老师说我愚笨,还需精进,故而未曾进学。”

中臣镰足颔首道:“基础最为重要,夯实基础,方能日进千里,稳下心来,不可轻佻贪进。”

与童子对答两句,也脱了鞋子,跟在葛城皇子身后走进楼内。

木楼的一层是三开的厅堂,地板上整整齐齐摆放着二十余蒲团,这是平素讲学授课之时学生的座位,今日有雨,想必是南渊请安给学生放了假……

二人入内,便见到两个老者正跪坐在窗前的案几两侧,品茗对坐。

葛城皇子与中臣镰足上前,跪在地板上,施礼道:“见过老师,见过僧旻大师。”

南渊请安是一个六旬左右的老者,须发皆白,体格高大,一张紫膛国字脸不怒自威,微微颔首道:“不必多礼,起来喝茶。”

另一人乃是一个光头和尚,面容瘦削慈眉善目,一袭月白色的僧袍不染尘埃,坐在那里自有一股清宁浑然之气度,只是微微一笑,颔首致意,并未开口。

此人叫做僧旻,乃是川原寺的主持,当年亦是与南渊请安一同奉推古天皇之诏书前往大隋求学的学子之一。

葛城皇子与中臣镰足谢过,起身跪坐到案几之前,那总角童子早已添上两个白瓷的茶杯……

中臣镰足提起案几上的茶壶,分别为几人斟满茶水。

窗户开着一条缝隙,清冷湿润的空气透入,令人神情清明,滚烫的茶水入喉,顺滑回甘,怡神惬意。

南渊请安也不问二人来意,只是略带感慨说道:“此等茶叶,实乃巧夺天工,只是稍作烹炒,便能完全激发树叶之中蕴藏之滋味,何其精妙也。眼下国内贵族竞相追捧,俨然成为潮流,唯此一项,每年流入大唐之钱财便不可计数……偏偏世上无数人私下炒制意欲复制,却始终不得其法,唐人之智慧,令人叹为观止,心生敬佩。”

这话有些令人不解,他祖宗亦是从中原漂洋过海而来的汉人,这般说辞,也不知是为了倭国的财政担心,亦或是以他汉人的血脉而自豪……

僧旻大师微微摇头,指着面前的白瓷茶具,说道:“岂止是茶叶?大唐的烧瓷技艺越来越精进,瓷器越来越精美,只此一套茶具,价值便能抵得上一个中产之家的全部财产,更别说比这个更贵、更精美的玻璃器皿。这些东西渐渐受到追捧,各国之财富大量流入大唐,此消彼长,实在是令人忧虑。”

这人是个和尚,却并非待在寺庙里念经打坐的那一种,自舒明天皇之时便成为皇族的座上宾客,为天皇出谋划策。固然并无官职在身,但是地位比之朝中大多数官员都要高得多。

身在世外,心在红尘……

大唐为何如此强盛?鼎盛的军力保证了国内政局的稳定,政局的稳定促使了经济的发展,繁荣的经济又提供了庞大的军费……如今之大唐,早已在国内形成了良性的循环,这些环节只要能够相辅相成,大唐的强盛便会一如既往的保持下去。

这是所有倭国有识之士最担忧的地方,他们认为财富是固定的,大唐从各国掠夺财富强化自身,那么各国大量损失财富,便会愈发孱弱,不堪一击……

南渊请安挑了挑雪白的美貌,不怒自威的脸膛面向一声不吭的葛城皇子与中臣镰足,沉声道:“所以,倭国已然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若是任由朝局动荡、吏治腐敗而不知改变,亡国之日不远矣。改革,势在必行……”

葛城皇子豁然抬头,心中巨震。

南渊请安的身份实在是太过显赫,留学中原三十载,历经隋唐两朝,知识渊博深谋远虑,乃是倭国所有儒者的领袖,号召力和影响力无与伦比。

既然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这样的话,这是代表了国内最有知识的儒者阶层决定全力支持自己了么?

第五百六十章 除夕·祭祖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心黑手狠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大败亏输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易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城掠地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势如破竹第七百七十九章 绸缪第二百一十八章 赏赐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紧锣密鼓第七百六十章 银子都去哪儿了?(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聿明家的丫头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仇深似海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入狱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扑朔迷离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名垂青史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摆上台面第五百五十五章 变故第四百八十八章 元从禁军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炮击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君如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儒皮法骨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冰墙御敌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烂泥滩第两千一十二章 离间之计第六百一十三章 绑架民意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功败垂成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回纥可汗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先礼后兵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轻装上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刘仁轨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抗旨不遵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破营第九百九十一章 守门卒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宝宝心里苦,却又说不出第七百六十三章 背后的影子(万字,求月票!)第4687章 争权夺利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走避祸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门算账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挥师飞鸟京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言语交锋第三百六十五章 掳掠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怀第八十二章 百胡云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雨夜(四)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暴毙而亡第八百三十九章 胸无城府第七百八十九章 父子恩情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揭发大案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一劳永逸(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告御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征倭布局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年年当新郎第一百章 惊慌第4607章 赶赴解池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一个时代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要出大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像狗一样操练(下)第八百五十章 军内派系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新罗動乱(中)第六十六章 人命如草芥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生死关头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敌军来袭第六百五十五章 奉茶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出了车祸第六十三章 夫人不让……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意见相同第四百二十章 老少咸宜之游戏第三千二十一章 惊变(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家校尉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南士族第四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绝境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隐患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三寸之舌第三千一百零六章 一战而定第4494章 迁都之议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尽力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热情的难波津人民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愿为鹰犬第三十九章 绝境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天科学家(求月票支持!)第七百九十章 新式海船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指点迷津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佛门纷扰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桀骜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降爵魏郡王第4512章 微臣有罪第一百八十四章 穷衙门翻了身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关陇落幕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唐人户籍第八百五十八章 以正军法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讨价还价第三千二十四章 心生异志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居心叵测第4552章 隔阂渐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杯子咋歪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各为其主第一百二十章 人选(续)第二百六十四章 搜索凶器第三千一百二十三章 妒忌之心
第五百六十章 除夕·祭祖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心黑手狠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大败亏输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易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城掠地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势如破竹第七百七十九章 绸缪第二百一十八章 赏赐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紧锣密鼓第七百六十章 银子都去哪儿了?(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聿明家的丫头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仇深似海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入狱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扑朔迷离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名垂青史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摆上台面第五百五十五章 变故第四百八十八章 元从禁军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炮击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君如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儒皮法骨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冰墙御敌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烂泥滩第两千一十二章 离间之计第六百一十三章 绑架民意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功败垂成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回纥可汗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先礼后兵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轻装上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刘仁轨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抗旨不遵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破营第九百九十一章 守门卒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宝宝心里苦,却又说不出第七百六十三章 背后的影子(万字,求月票!)第4687章 争权夺利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走避祸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门算账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挥师飞鸟京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言语交锋第三百六十五章 掳掠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怀第八十二章 百胡云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雨夜(四)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暴毙而亡第八百三十九章 胸无城府第七百八十九章 父子恩情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揭发大案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一劳永逸(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告御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征倭布局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年年当新郎第一百章 惊慌第4607章 赶赴解池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一个时代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要出大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像狗一样操练(下)第八百五十章 军内派系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新罗動乱(中)第六十六章 人命如草芥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生死关头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敌军来袭第六百五十五章 奉茶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出了车祸第六十三章 夫人不让……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意见相同第四百二十章 老少咸宜之游戏第三千二十一章 惊变(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家校尉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南士族第四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绝境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隐患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三寸之舌第三千一百零六章 一战而定第4494章 迁都之议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尽力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热情的难波津人民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愿为鹰犬第三十九章 绝境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天科学家(求月票支持!)第七百九十章 新式海船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指点迷津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佛门纷扰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桀骜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降爵魏郡王第4512章 微臣有罪第一百八十四章 穷衙门翻了身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关陇落幕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唐人户籍第八百五十八章 以正军法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讨价还价第三千二十四章 心生异志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居心叵测第4552章 隔阂渐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杯子咋歪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各为其主第一百二十章 人选(续)第二百六十四章 搜索凶器第三千一百二十三章 妒忌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