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十二章 阿史那思摩进退维谷

bookmark

大度设心中大悦,展颜道:“还是大兄看得清楚!”

回头肃容下令:“五更之时,起营造反,准备拔营!吾以派遣斥候前往马邑城,只待斥候回来之后带回马邑城的消息,便立即动身!诸位约束部众,切记不可延误,否则莫怪吾不留情面!”

“喏!”

命令既然下达,原先的争吵自然告一段落,都是依附于薛延陀的小部落,除去回纥之外,没人敢说个不字。吐迷度全程一言不发,但态度却坚定支持大度设,其立场不言而喻……

会议结束,各个部落的首领当即返回各自营地,下达命令,准备天亮之后拔营。

大度设却又遣人将咄摩支、屈利失、吐迷度叫到了大帐。

“吾欲出兵,攻陷定襄!”

大度设一开口,便来了这么一句。

几人愕然……但旋即便明白了大度设的意思,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齐声道:“唯二王子马首是瞻!”

很显然,大度设选择了相信赵德言的话语,不等斥候回转,便要先下手为强,直接攻陷定襄城,以此功勋来奠定自己在薛延陀汗国之内的威望,为争夺薛延陀可汗增加筹码。

而在座几人,便是被其视作心腹。

这是表态战队的时候,甭管心里怎么想,谁还敢在大度设面前说一个“不”字?这位二王子固然不似大王子拔灼那般暴虐凶悍,但阴毒狡诡之处,却是不遑多让。

“很好!”

大度设满意的颔首微笑,豪气重霄道:“诸位今日与吾并肩作战,生死袍泽之情,吾终生不忘!待到来日问鼎可汗之大位,诸般荣耀,与诸君共享!”

几人赶紧起身,俯身拜倒,齐声道:“愿为二王子效死,一心一意,绝不背叛!”

“哈哈哈!很好!诸位,就让定襄城作为吾展翅起飞的翅膀,终有一日,吾将翱翔于云天之上,俯瞰众生!”

大度设志得意满,振臂大笑。

在座几位却是各有心思,自有谋划……

*****

定襄城。

府衙之内,阿史那思摩长吁短叹,郁闷焦躁。

他深知,自己屁股底下就坐着一个火山口,不定什么时候爆发,就把他连带着所有突厥族人一起烧成灰烬……

然而自己脑袋上这个狗日的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之位,那是自己愿意当的么?

分明是李二陛下硬生生扣在他头上的……

我特么不愿意干啊!

……

贞观四年,李靖突袭定襄、夜袭阴山,一举击溃東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随后颉利可汗被唐军生擒活捉,東突厥灭亡。自此之后,唐朝的攻略重心渐渐转向西域,一则追缴突厥残部,一则谋划攻陷高昌国。

帝国北疆之军备渐渐松弛。

代之而兴的薛延陀汗国趁北方空虚之机强势崛起,雄霸漠北,麾下足足有胜兵二十万,成了帝国北面的一大军事强国,无疑也成为帝国北疆潜在的一大边患。

对此,李二陛下自然不会视若无睹。他知道,如果不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遏制,日后薛延陀必将成为帝国的一大劲敌。

贞观十二年,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命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统辖其国的南部和北部,李二陛下立刻意识到这是分化其势力的一个良机,随即遣使册封他的两个儿子为小可汗,并各赐鼓纛,外示优崇,实分其势。

然而,这毕竟只是一种间接的防范手段,要想确保帝国北部边塞的安宁,就必须在漠南地区,亦即唐帝国与薛延陀之间的东突厥故地,设置一道捍卫的屏藩。

事实上,这种分化的策略也宣告失败,夷男可汗的两个儿子摄于父亲之威势,哪里敢表露出一丝半点的窥视汗位的心思?乖巧得如同绵羊,使得李二陛下的分化挑拨之计全然落空。

贞观十三年春,李二陛下颁下一道诏书,册封右武侯大将军阿史那思摩为東突厥的新可汗,赐之鼓纛,同时命突厥及胡在诸州安置者,并令渡河,还其旧部,俾世作籓屏,长保边塞。

東突厥突然复国,使得薛延陀感受到了极大的危机感。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李二陛下知道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必定会有抵触情绪,唯恐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开战,彼时的大堂正在绸缪攻略高昌国,没有余力对付薛延陀,于是便给夷男可汗发了一道诏书,言道:“中国贵尚礼仪,不灭人国,前破突厥,止为颉利一人为百姓害,实不贪其土地、利其人畜,恒欲更立可汗,既许立之,不可失信。秋中将遣突厥渡河,复其故国。”

这话说得倒是冠冕堂皇,听上去也是仁义厚道诚意满满,可扶持東突厥以抵御薛延陀之心,却是昭然若揭。

夷男可汗自然不干。

咱好不容易从東突厥的压迫之下翻身了,现在你又一手将東突厥扶持起来,这是咱薛延陀的世仇啊,焉能坐视?

可就在他蠢蠢欲动意欲趁着阿史那思摩立足未稳之时发兵将其一举歼灭,大唐又派遣使者前来,送出了警告:“尔在碛北,突厥在碛南,各守土疆,镇抚部落。其逾分故相抄掠,必则发兵,各问其罪。”

这时候大唐兵锋正盛,纵横南北扫荡东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夷男可汗畏惧大唐雄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然而岂止是夷男可汗对于大唐扶持東突厥复国不能接受?

就连被册封为東突厥可汗的阿史那思摩亦是一百个不乐意……

……

追忆过往,阿史那思摩心烦意乱。

这顶从天而降的可汗冠冕,乃是阿史那思摩少年之时觊觎甚久的至高理想,然而现在陡然落在头上,他却丝毫感觉不到喜悦和荣耀,有的只是无尽的恐惧和忧虑。

时移世易,今非昔比,如今的薛延陀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任人吆喝的铁勒小部落,集结了铁勒诸部的薛延陀盛兵几十万,地域东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强大到没边儿!

而東突厥就算重建,也不是那个高视阴山、控弦百万的大汗国了。

稍有不慎,就是身死国亡的结局,甚至会牵连着云集在定襄一代的東突厥仅余的族人,惨遭灭族……

贞观十三年被李二陛下册封为東突厥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北上返回漠南重建突厥汗国这一步,阿史那思摩始终没有勇气迈出去。他待在长安城里犹犹豫豫、拖拖拉拉,一直拖到了两年后的贞观十五年,才带着一脸凄惶动身北上。临行前,他凄凄惨惨地给皇帝上了一道临别奏疏,说:臣非分蒙恩,为部落之长,愿子子孙孙为国家一犬,守吠北门。若薛延陀侵逼,请从家属入长城……

阿史那思摩打定了主意,反正自己就是一条看门狗,一旦薛延陀来攻,自己立即撒腿往南跑,管他三七二十一。

阿史那思摩北渡黄河后,建牙帐于定襄故城,麾下有户数三万、士兵四万、马匹九万。看着这个迷你型的東突厥汗国,夷男可汗又好气又好笑,奶奶的,就这点家当还复什么国啊,捏死你不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么?

自然不放在眼中。

即便如此,阿史那思摩在定襄只待了不足一年,完成了“复国大业”,便以旧创复发为由,返回长安治疗修养。

这一疗养,就疗养到这一次被李二陛下遣返定襄……

一个人在府衙里郁闷彷徨,便遣人将阿史那奥射设、康苏密两人喊了过来。

阿史那奥射设是处罗可汗与隋朝义成公主的儿子,只是处罗可汗死后,义成公主认为阿史那奥射设长相丑陋身子孱弱,不似雄主,不立其为可汗,反而立处罗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咄苾为大汗,号颉利可汗……因此阿史那奥射设不仅对于抢了自己汗位的颉利可汗非常仇恨,对于放弃他反而立了颉利可汗的母亲义成公主,亦是恨不得千刀万剐。

康苏密本是颉利可汗的谋士,是栗特人的后裔,结果当李靖率领大军千里突袭,击溃颉利可汗于阴山之时,这位颉利可汗的心腹便裹挟了萧皇后与隋炀帝之孙杨政道,跑到李靖帐前投降……

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讨个人情第三百二十五章 崩溃之像第九十九章 绿帽子不止一顶?第九百八十九章 你是驴子么?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局势混沌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长乐被掳第五百三十章 拦河关卡第4674章 顺势而为第一百六十五章 温室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乌合之众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论第一百二十八章 闹剧第二百九十二章 桔柏渡口第4291章 一箭数雕第三百一十一章 疑点重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说服第两千一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阖家团聚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上)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抓一儆百第一百七十二章 上元(下)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三百四十七章 纠正路线第七百八十章 帝王有情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反戈一击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家国公算个锤子(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雨夜拉拢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用心险恶第七百五十二章 冰天雪地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潏水决堤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各方关注第四十五章 互不相让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责任由中书令来背第两千一十章 临川公主第二百零二章 多方阻截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天下为公第七百六十九章 谈判(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长安纷乱第一千两百二十章 想杀就杀,墨迹啥?第三千一百十六章 门阀坠落第五百五十七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国家战略(中)第三千一百零二章 燕子矶(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攻陷驿站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铤而走险第五百八十章 姐妹第一百二十章 人选(续)第一千零一章 山崩地裂第4559章 两情相悦第九百三十三章 市舶司运营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昔年恩情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混淆视听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血战玄武门(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皇族立场(上)第二千零一十九章 兵卒失踪第八百九十五章 卖身求荣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东征是有可能失败的第九十章 盛世佛,乱世道(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进退两难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项庄舞剑第4293章 死战不退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明月夜,短松冈第二百七十一章 耳光响亮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决胜之时第4654章 大势所趋第六十七章 炼钢歧途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4610章 河东盐池第九百五十六章 怒气难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又见钓鱼执法(上)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战局焦灼第四百四十七章 房俊监考(续)第4292章 崔氏私兵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李靖出山第两千三十五章 民情汹汹第一百二十五章 疑虑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兵贵神速第三百一十四章 驱除鞑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价格战?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雨夜(二)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武将去哪儿了?第两千七十四章 魏王问计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两个公主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夜遇袭第七百五十八章 银子去哪儿了?(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泊秦淮!第一百二十五章 房俊的刀(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皇家公主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酒宴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御史、尚书、侍郎与狗(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惑敌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天下第一“房吹”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挟持第四百四十八章 房俊监考(完)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攻其不备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吾跟着你混!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南北状元
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讨个人情第三百二十五章 崩溃之像第九十九章 绿帽子不止一顶?第九百八十九章 你是驴子么?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局势混沌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长乐被掳第五百三十章 拦河关卡第4674章 顺势而为第一百六十五章 温室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乌合之众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论第一百二十八章 闹剧第二百九十二章 桔柏渡口第4291章 一箭数雕第三百一十一章 疑点重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说服第两千一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阖家团聚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上)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抓一儆百第一百七十二章 上元(下)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三百四十七章 纠正路线第七百八十章 帝王有情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反戈一击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家国公算个锤子(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雨夜拉拢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用心险恶第七百五十二章 冰天雪地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潏水决堤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各方关注第四十五章 互不相让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责任由中书令来背第两千一十章 临川公主第二百零二章 多方阻截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天下为公第七百六十九章 谈判(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长安纷乱第一千两百二十章 想杀就杀,墨迹啥?第三千一百十六章 门阀坠落第五百五十七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国家战略(中)第三千一百零二章 燕子矶(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攻陷驿站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铤而走险第五百八十章 姐妹第一百二十章 人选(续)第一千零一章 山崩地裂第4559章 两情相悦第九百三十三章 市舶司运营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昔年恩情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混淆视听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血战玄武门(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皇族立场(上)第二千零一十九章 兵卒失踪第八百九十五章 卖身求荣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东征是有可能失败的第九十章 盛世佛,乱世道(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进退两难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项庄舞剑第4293章 死战不退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明月夜,短松冈第二百七十一章 耳光响亮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决胜之时第4654章 大势所趋第六十七章 炼钢歧途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4610章 河东盐池第九百五十六章 怒气难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又见钓鱼执法(上)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战局焦灼第四百四十七章 房俊监考(续)第4292章 崔氏私兵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李靖出山第两千三十五章 民情汹汹第一百二十五章 疑虑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兵贵神速第三百一十四章 驱除鞑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价格战?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雨夜(二)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武将去哪儿了?第两千七十四章 魏王问计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两个公主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夜遇袭第七百五十八章 银子去哪儿了?(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泊秦淮!第一百二十五章 房俊的刀(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皇家公主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酒宴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御史、尚书、侍郎与狗(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惑敌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天下第一“房吹”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挟持第四百四十八章 房俊监考(完)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攻其不备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吾跟着你混!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南北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