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5章 心有定计

第4265章 心有定计

皇权的根基在于兵权,若是兵权旁落,这个皇帝要么成为被大臣操纵的傀儡,要么即将被彻底掀翻、取而代之。

似李承乾这样的“皇二代”,虽然自己并未亲身经历打天下的艰难,但却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父辈如何一步一步碾碎荆棘、突出重围,于绝境之中奋起抗争直至坐拥这锦绣河山、如画神州,心中自然明白兵权之重要。

单单一个东宫六率还不能让李承乾感到彻底放心,而且如今登基为帝,太子也已册立,东宫六率也势必要历经整编,或是编入十六卫,或是另起炉灶。

效仿两汉“执金吾”之旧名成立“金吾卫”,以之戍卫京畿、拱卫皇权,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李勣冷眼旁观,见到房俊似乎也对这个建议略感意外,便知道这件事应该是李承乾自己的主意,看来已经初步具备一个皇帝所应有的政治手段,与以往相比,进步不小……

权力是最能催化人的心态产生转变的东西,至高无上的皇权更是如此,哪怕以往再是纯良和善,只要坐在那个位置上,或多或少都有有不一样的变化。

希望李承乾这个仁厚之人,能够秉持初心不被权力所蒙蔽心智,不至于走上歧途……

房俊既惊讶与李承乾忽然提出要设立“金吾卫”,更不解于李勣提议他执掌“金吾卫”,忙谦逊道:“陛下明鉴,微臣才疏学浅,岂敢窃据此等要职?还请陛下选任贤能、宿卫宫禁。”

他对兵权没兴趣。

事实上,帝国往后的国策已经与战争扯不上太多,重点在于内政。他早于在这方面有过全盘的考量,采用历史上诸多政策结合帝国当下之情况,提炼出很多新政,在帝国内部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而以当下文武对立之态势,一旦他再度掌握兵权,必然被文官系统排斥,再想主导改革自然是困难重重。

李勣笑着摇头:“卫公年事已高,这两年退下去正好可以整理必生所学,将以往编撰之兵书重新凝炼一番,或许便能留下足以传诸于后世的兵家著作。我年纪也不小了,这些年蒙先帝厚爱窃居高位,早已感到才不配位、心力交瘁,退位让贤乃是必然。如此情形之下,若是没有个才华出众、能力卓越且忠心耿耿之辈领袖全军,岂能让陛下安睡?而这一任务,也只有二郎你才能担得起来,余者皆不行。”

房俊冷眼以对。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条老狐狸早已摸准了他对心思,知道他要在内政方面大做文章,故意以军权来羁绊他,免得他再与文官搅和在一起,因为切身之利益从而对军方百般打压。

就算李勣退位让贤,他在军中的地位旁人也难以撼动,根基始终在军中,自然不愿见到军方势弱被文官彻底排斥……

李靖不了解这些,却也表态支持:“纵然叛军覆灭,也难保其余十六卫大军对朝廷、对陛下忠心不贰,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要严密关注各地驻军,谨防谋逆之事再度发生。如此一来,裁撤右侯卫、增设金吾卫便能够更好的保障长安稳定、关中安全,二郎自应当仁不让,勇挑重担。”

话说得好听,但他对本意是认为以房俊的功勋、能力早就应当独掌一军,成为军方的领袖之一,而不是给冠以一个劳什子“礼部尚书”从而投闲置散。

一卫之军,是房俊应得的。

而自己在军中的诸多香火情,也应当由房俊来继承,从而可以与李勣分庭抗礼,稳定军队。

一家独大的军队是不可能稳定,平衡才行……

李承乾很高兴自己的提议能够得到两位军方大佬的支持,欣然道:“既然英公、卫公都说可以,二郎你又何必妄自菲薄?增设‘金吾卫’这样一支军队不仅攸关长安防务,更会对帝国军队的改革有着深远影响,放眼军中,没人能比你做得更好。”

无论是之前右屯卫的改制整编,还是水师的打散重组,都可见到房俊在军制改革方面的卓越能力以及超前眼光,这一点目前在军中无人能出其右,即便李靖、李勣也略有不如。

最重要的一点正如李靖所言,这样一支军队除去由房俊统领,旁人如何能让他这个皇帝安枕无忧?

房俊只得答应下来:“陛下厚爱,微臣定誓死报效,不负陛下……”

李承乾很高兴,心里琢磨着到时候定要抽调精兵强将编入金吾卫,将其打造成为冠绝十六卫的强军,如此强军宿卫宫禁、拱卫京畿才能让他安枕无忧。

毕竟自从关陇兵变,直至眼下晋王叛乱,这位胆子并不大的皇帝陛下早已惊惧担忧、草木皆兵……

君臣几人喝着茶水,商议了“金吾卫”增设以及十六卫整编的问题,最后才回到原本的话题。

“卢国公违抗军令、擅自后撤,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惩处?”

李勣捧着茶盏,问了一句。

如何处置程咬金,其间大有学问,而且对于后续局势之影响也极大,不得不慎重为之。

李承乾却只是将茶盏放下,无奈的摆摆手,说道:“卢国公如今也不小年岁了,早已不是当年勇冠三军的无敌猛将,偶尔错估战场形势导致犯下错误,实是在所难免。毕竟是当年跟随父皇打江山的功勋,总不能因为如今年事已高不复当年之勇,犯下一点错误便予以严惩吧?那会寒了贞观勋臣的心,朕做不出那等事。眼下战局紧张,形势不容乐观,便让卢国公戴罪立功依旧阻挡叛军,待到彻底剿灭叛军之后,再论赏罚功过。”

李勣啧啧嘴,只得钦佩道:“陛下宅心仁厚,实乃吾等臣下之福也。”

他愿意相信李承乾宅心仁厚不忍苛责程咬金,这种做法看似冒犯了军法之公正严谨,但是对于稳定军心却极为重要,毕竟程咬金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贞观勋臣之中有不少人此刻都在等着看看程咬金的下场,陛下如此宽容,那些人想必也放心了一些。

不过最后这一句明显“秋后算账”的话语,却也将程咬金给定了性,若是没罪,何来“戴罪立功”之语?

至于最终是轻轻放过还是彻底清算,那就要看程咬金接下来的表现了……

如今他越发高看李承乾,总觉得这位之前还不是很合格的皇帝陛下进步神速,已经有了那么一点政治天赋。

“任君”谁都喜爱,但“任君”的近义词乃是“昏聩”,没有谁愿意自家的皇帝是个耙耳朵没主见的糊涂蛋,因为那会使得臣子们的生死前途充满了不确定性,毕竟朝堂之上各个都是人精,人精却没法去揣摩傻子的思路……

李承乾谦虚两句,又对李靖道:“卫公率领军队正面防御潼关,即便雉奴自潼关倾巢而来也不必仓促迎战,且让他放心前进,将战场放在新丰以西、新筑以南、灞水以东区域之内。出击之时机,可由卫公您全权掌握,其余所有军队皆予以配合,朕唯有一点要求,那就是定要速战速决,一战结束这场叛乱,叛军或是战死或是投降皆可,但绝不容许四散溃逃,肆虐整个关中。”

这一战朝廷方面优势极大,战胜乃情理之中。

但相比于平定叛军,如何确保不被溃逃的叛军渗透至整个关中从而荼毒乡里、危害黎庶,才是重中之重。

毕竟就算叛军也是大唐子民,一旦其败局已定,便不好斩尽杀绝,十余万乌合之众一旦撒开脚丫子四散溃逃,就好似漫山遍野的羊群一般,想捉也捉不住……

再加上关中各地门阀与朝廷貌合神离,不知多少人等着看朝廷与他这个皇帝的笑话,必然千方百计的支持这些叛军,届时想要将其一一清缴,必然费时费力,严重阻碍新政之施行。

李靖虽然不通政务,却也知道乱兵如匪的道理,当下郑重颔首:“陛下放心,老臣亲自坐镇灞水,定让叛军全军覆没。”

*****

尉迟恭率军强渡灞水、程咬金怯战连续后撤,消息一夜之间传遍关中,所引发的震荡较之当初晋王起兵反叛几乎不遑多让,关中上下一片哗然,诸多人家更是惊惧仓惶,出城避难的马车开始在四处城门络绎不绝,渐渐拥堵不堪。

而京兆府以及长安、万年两县则一改常态,之前的严格盘查予以放宽,进程者依旧仔细甄别盘查,出城者却只要有正当理由,大多不予阻拦,听之任之。

同一时间,灞水防线驻守的各支军队开始运动,由南至北一字长蛇的阵线彻底废弃,两支东宫六率军队沿着灞水缓缓向南运动,与停止后退的左武卫逐渐形成一个扇形的半包围圈,将成功渡河的尉迟恭进攻路线封堵,似乎想要迫使其退回灞水东岸,以免被全部围剿。

至于渭水之北的右武卫,则再度震惊了整个长安,薛万彻率军向西回到新筑之北、南边便是渭水、泾水交汇之处,罔顾朝廷命其渡河东进赶赴潼关的命令,于河水北岸安营扎寨、按兵不动。

不少心向叛军之人见到这一幕,顿时心情激动起来,若是薛万彻这个浑人已经与晋王达成一致,那么此战之胜败还在两可之间啊……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远渡重洋第五百五十八章 备受打击第4629章 入仕之路第一千零九章 战力碾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君子好逑第五百四十四章 谁比谁纨绔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家族的延续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禄东赞的哀愁(中)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忠孝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房俊发威第五百七十章 朝野震动第七十二章 通敌叛国第四百三十一章 婕妤徐氏第八百一十四章 心中有虎第五百四十三章 高真行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绝不承认第4261章 讨价还价第两千七十九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孤之骠骑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相在历史的背后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都是利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把长乐公主嫁过去吧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高阳之怒(中)第六百八十五章 冰冻三尺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夜遇袭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你这样搞,你老师知道么?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绝处逢生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兄弟情义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好大一口锅第七十九章 刨冰捕鱼的少年第四百三十四章 君心似虎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爹,请听题!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事情蹊跷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士气高昂第五十二章 各方反应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天下第一“房吹”第4556章 无可奈何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李泰发飙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人心凉薄第八百三十三章 皇族立场(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谣言四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野心勃勃第八百四十章 野心膨胀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紧锣密鼓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抗旨不遵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接管现场第十九章 闺房第六百八十八章 哪管生前身后名!第九百三十四章 家人担忧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眼光长远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留有一线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机营(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两情相悦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有谋算第一百八十七章 孔子曰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仓皇逃遁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强人所难第七百七十二章 坚守底线第四百九十七章 马周(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煞孤星?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自有算计第五百八十八章 进退失据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有恃无恐第两千五十八章 颇感棘手第九百七十七章 帝国危机第五百六十七章 竹杠敲响第三千二十六章 断却后路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太子的担忧第二十一章 碰上唐军也别怂第六十四章 萌动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出乎预料第六百零三章 难上加难第两千七十八章 时也命也第三百六十四章 增设道学第九十七章 恩公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风情绝代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不知廉耻第九章 蛊惑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爹,请听题!第三十六章 天生猛将薛万彻!第三十一章 前途茫茫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诛心!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预感不妙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价格战?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大战爆发第4599章 捐款抵达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当世大儒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再反杀!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搞错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各有谋算第二百二十三章 宝贝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陷入困局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天命谁属第五百五十二章 寻衅滋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入山进香第八百一十六章 穿越者的责任第4523章 山间纨绔第八百一十一章 盐场招标(上)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远渡重洋第五百五十八章 备受打击第4629章 入仕之路第一千零九章 战力碾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君子好逑第五百四十四章 谁比谁纨绔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家族的延续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禄东赞的哀愁(中)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忠孝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房俊发威第五百七十章 朝野震动第七十二章 通敌叛国第四百三十一章 婕妤徐氏第八百一十四章 心中有虎第五百四十三章 高真行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绝不承认第4261章 讨价还价第两千七十九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孤之骠骑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相在历史的背后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都是利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把长乐公主嫁过去吧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高阳之怒(中)第六百八十五章 冰冻三尺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夜遇袭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你这样搞,你老师知道么?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绝处逢生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兄弟情义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好大一口锅第七十九章 刨冰捕鱼的少年第四百三十四章 君心似虎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爹,请听题!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事情蹊跷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士气高昂第五十二章 各方反应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天下第一“房吹”第4556章 无可奈何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李泰发飙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人心凉薄第八百三十三章 皇族立场(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谣言四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野心勃勃第八百四十章 野心膨胀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紧锣密鼓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抗旨不遵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接管现场第十九章 闺房第六百八十八章 哪管生前身后名!第九百三十四章 家人担忧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眼光长远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留有一线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机营(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两情相悦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有谋算第一百八十七章 孔子曰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仓皇逃遁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强人所难第七百七十二章 坚守底线第四百九十七章 马周(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煞孤星?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自有算计第五百八十八章 进退失据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有恃无恐第两千五十八章 颇感棘手第九百七十七章 帝国危机第五百六十七章 竹杠敲响第三千二十六章 断却后路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太子的担忧第二十一章 碰上唐军也别怂第六十四章 萌动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出乎预料第六百零三章 难上加难第两千七十八章 时也命也第三百六十四章 增设道学第九十七章 恩公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风情绝代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不知廉耻第九章 蛊惑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爹,请听题!第三十六章 天生猛将薛万彻!第三十一章 前途茫茫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诛心!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预感不妙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价格战?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大战爆发第4599章 捐款抵达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当世大儒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再反杀!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搞错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各有谋算第二百二十三章 宝贝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陷入困局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天命谁属第五百五十二章 寻衅滋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入山进香第八百一十六章 穿越者的责任第4523章 山间纨绔第八百一十一章 盐场招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