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员

OMYGAD?

这就是胡品元看到榜单后的第一反应,在波士顿生活的这些年,他根本就没有再摸过经史子集,一门心思都在学英语,准备经营生意。

这倒好,朝廷白送他一个探花。

更惊喜的还在后面呢。

何璟忽然又提出要把一个继女嫁给胡品元,大家一问出处,继续来一个“OMYGAD”,居然是醇亲王的小女儿,年仅十四岁的容惠格格。

满汉是不能联姻的,可在民间,这个规矩早已打破。

没有办法,很多落魄的满人是娶不起满族女人,只好仗着满人身份娶有点小钱的汉族女人。

在朝堂上,乾隆爷的时候就绕了一个弯路,将一个格格过继给汉人大臣,撤销满籍,以平民女子身份嫁给当时的状元。

也没有别的原因,乾隆一时高兴,喜欢。

这种事情后来就经常出现了,为了联姻上的需要,满汉大员之间经常这么做。

可为了联姻胡家,将皇帝的妹妹荣惠格格降为平民嫁给胡家二少爷,这个事情干的真有点离谱。

胡品元原先在杭州就定了亲,后来要去美国,女方家不是很同意,因为急着送弟弟出国,胡楚元就出钱解决这个事和对方退了亲。

到了美国不久,胡品元就和教自己英文的一个美国女人结婚了。

胡缄元说,对方发现胡品元非常有钱,主动勾引了胡品元,两个人婚后的感情一直不太稳定,88年初的时候,两个人就离婚了,女方从胡品元这里带走了价值数十万美金的珠宝首饰。

两个人育有一子一女,女方根本不要,都扔给了胡品元。

和醇亲王家联姻毕竟是一件大事,胡品元也很着急,很想做驸马,可他在美国结过一次婚,还有两个孩子的事情并不能暴露。

毕竟是皇帝的妹妹,给别人做续弦,这怎么可能?

反正醇亲王也没有过问,胡楚元又是一个喜欢做父亲的人,就同意将胡品元的两个孩子过继到自己的名下,在家谱上也不记载此事,就当是他的子女列入族谱。

1889年7月4曰,返回上海赴任总理资政大臣一职的胡楚元,就顺道将两个孩子从京师接走,带回上海抚养。

这时候,伍淑珍早已带着家人返回上海在墉园里住着。

胡楚元荣升朝廷从一品的总理资政兼江南通商大臣,赐进士出身,领衔协办大学士,加封一等男兼一等云骑尉,夫人伍淑珍成了一品诰命夫人,比起寻常一品夫人更要尊贵。

胡家二儿子胡品元成了新科探花,还将成为隐形的驸马。

胡家之尊贵,在整个江浙已经无人可比了。

论声望,整个江南六省也就剩下翁家、李家和渐趋落败的徽州曹家。

胡家和搬迁到杭州的何家是两门联姻,也是亲上加亲。

胡楚元一回到上海滩,各地的官员,各国的总领事们就纷纷前来贺喜,上海滩的商人们也纷至沓来,各地的巨商同样是挤破了门槛。

这些人中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来客——康有为。

虽然不喜欢他,也耍了他一圈,胡楚元还是很客气让他进来了,且让他乖乖的预约,在上海等了三天才排进胡楚元的行程。

胡楚元是很会拿捏分寸的人,普通中的不同,这天一大早就就让康有为进来,还邀请康有为一起用早餐,吃得也是广东早点。

康有为喜出望外,被人带进西园的怡乐厅,见到胡楚元的家人都在,发现这是一场家宴,更加惊喜连连,颇觉得荣幸之至。

胡楚元正在看昨天刊发的英文周刊《亚洲周刊》,伍淑珍和潘丽美忙着让孩子们坐下来吃饭,虽然只有一个亲生的女儿,家里却有另外的两个继子和一名继女,四个孩子,长继子7岁,其余都不过三四岁,正是顽皮的时候呢,闹腾腾的。

胡楚元也不管着,就让两个妻子过问,他倒觉得,小孩子热闹一点也很正常,反正他已经在这种氛围里看报纸和刊物了。

看到康有为,胡楚元就让人将身边的椅子拉开来,请他坐下,随即就淡描轻写的说道:“这些天事情又多,来来往往的都是各地的官员巨富,还有那些总领事们,谁都不能怠慢。你来的又急,我这就只能安排在早餐时间,咱们有事就直说,等一会,新上任德国公使绅柯先生也要过来。”

“是是是!”

康有为连声称是,便又拱手笑道:“大人百忙之中还能抽空接待康某,康某真是受宠若惊啊。可惜,康某倒是令大人失望了,去年回广州参加乡试,不想因为一些小事惹怒了广州学政吴维藩吴大人,他便故意让我落地。”

“哦?居然还有这种事?”

胡楚元显得很诧异,道:“不至于吧,你离去之后,我是特意让人知会吴学政,向他推荐你的学才啊?”

“这……这,康某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或许康某仗才狂妄,轻言怠慢了吴大人!”

康有为也很惊讶,本来就是随口编的一个谎话,遮掩自己落地的事实,更不敢和胡楚元较真的说下去。

他不说,那就不说。

他落地的事情本来就是胡楚元故意安排的,倒是梁启超被吴维藩给找到了,说是确实有奇才,虽然才16岁,但已经中了举人。

如今的梁启超被吴维藩推荐到江南国学院,师从俞樾和钮玉庚。

这两位,一位是真正的国学泰斗,学富五车,博览天下文章,另一位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八年苦修,三度跟着胡楚元环游欧美,所学所见,都远非康有为这个半瓶子的人可以比的。

康有为匆忙转了个话题,道:“大人高升,康某家财简陋,只有书法还可以一用,就写了一幅对联聊表庆贺之情。”

说着这话,他就送上一幅装裱的非常精美的对联,字写得也很大气,有所突破。

经过这些年的磨练,胡楚元的字虽然还不能登大雅之堂,眼力却是非常厉害,一看就知道康有为的书法还是很有功底的。

他喜欢这些东西,也不因人而异,稍加点评和赞赏两句就收了下来。

得了他的赞赏,康有为是更加高兴,随即又送上一本自己撰写的《汉唐实务考》,基本是康有为自己引经据典,用汉唐两朝的旧事来证明实务派是治国正统之学,自古以来,圣贤明帝多以实务治国。

胡楚元将这本《汉唐实务学》拿过来翻了一下,感觉这本为实务派摇旗呐喊的书倒是有点新意。

他就将书搁下,和康有为道:“这本书不错,你等下将书拿到商务印书局,我会派人出钱刊印几千册。”

康有为微微有些失望,他这本书是为了讨好胡楚元,为了获得胡楚元这个一品大员的赏识,熬了一个月的通宵才抢在别人之前写出来的。

据他所知,最近想要写这种书的人特别多。

他原先指望,怎么也得拿到半官方的江南印书局刊印几万册,每个官员都发一份,也让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和才气。

见他神色尴尬,胡楚元问道:“怎么,不满意?”

Www_ⓣⓣⓚⓐⓝ_¢ o

“何敢,何敢?”

康有为匆忙否认,却又道:“大人,此乃扶正之事,宜当大办,若康某之才不堪大人入目,也可另请大学之士置办,必当速办,重办啊。自古之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若行大事,必当先正其名。”

胡楚元稍加思量,道:“你说的有道理,可这个事……其实,江南国学馆和京师国学馆都在艹办这样的事,只是你也知道,俞樾这些人都是成名已久的经学大师,恭亲王和醇亲王也特别重视,潘军机领衔旨办,大家就格外慎重,生怕有一点半点的疏漏,办起来总是要慢一点。我从京师回来的时候,途中和李中堂也谈过了,书目成稿后,以江南印书局和总理衙门同文印书局的名义一起刊印。”

说到这里,他便又和康有为抱歉道:“不管怎么说,俞先生是我两个弟弟的恩师,我堂兄家的几个孩子如今也挂名师从于他……这个面子,我总是要给的,希望康先生别介意。”

这根本就是无影的事,分明是康有为给了他一个新的启发,可他想要诓骗康有为,那还不是和忽悠孩子一样容易。

康有为也不疑有假,心里就是咯噔一声,落地之后,他就打算到胡楚元身边做个幕僚,暗中寻觅新的机会。绞尽脑汁才想这个事,想做为一个敲门砖让胡楚元真正意识到他的才干,名正言顺的邀请他入幕。

一时之间,康有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胡楚元却道:“康先生,你不妨再去广州。皇上亲政,重设恩科,各地在今年还有一次乡试,据我所知,广东学政也会换一个人,你不妨再回广州应试。虽然还不知道学政是谁,但我会亲自给他写封信。”

康有为一时犹豫,想了想,还是决定去京师碰碰运气。

他便道:“此次啊,我想进京赶考,参加京师的顺天府乡试。”

胡楚元哦了一声,道:“那也可以,问题是京师那个地方鱼龙混杂,各种人物都有,势力纠葛,我就轻易不敢给你推荐。这样吧,你去京师国学馆找军机章京王懿荣王大人,就说我是请你去的,住在国学馆,曰常也可和其他的士子官员们来往,到时候,我再让王懿荣替你引荐几个志同道合的人。”

康有为大喜过望,连忙称谢。

这时候,陈善元匆匆走进来,和胡楚元小声禀告道:“大人,山东有人来了?”

“谁?”

胡楚元问了一声。

陈善元道:“山东巡抚张之洞张大人,军机处下令让他理办青岛工界,他特意来上海租界观摩,顺道来拜访您,还带了一些青铜器做为贺礼,属下看了一眼,感觉还挺贵重的。”

“哦!”

胡楚元微微点头,道:“张大人还是挺正派的官员,收入微薄,有来有往,你让缪先生给他准备一份回礼,价位上略高他二三成即可。”

陈善元点着头称是。

胡楚元续问道:“德国公使绅柯先生来了吗?”

陈善元将行程纪事薄打开来,道:“绅柯先生已经在迎宾楼等候着呢,在他后面是松江知府曾宗彦曾大人,曾大人之后是南浔的刘镛刘老板,应该是要谈今年的生丝生意,他似乎还想出钱投资天津地产,数额估计有千万圆之多,有点担心风险,所以想和您问问底线。另外,伊朗王国卡扎尔王朝的纳赛尔丁-沙国王派遣特使抵达上海,虽然事先没有通知,但毕竟是远道而来,而且,我看他的样子是非常的急迫,就将他请进了英华馆先住着。”

胡楚元啧了一声,道:“今天的事情也不少啊。绅柯那里的事也是特别重要的,张之洞就更别说,至于伊朗的事,十之八九是要求援,也不会是小事。这么办吧,你去通知曾大人,将他的预约安插到后面……!”

不等他说完,陈善元就有点不忍心了,道:“大人,曾知府那里已经后插了三次,月初,他就来预约了。”

胡楚元叹一声,道:“没法子,他最好欺负嘛。算了,你去请颜先生,让颜先生替我接待他,有什么事,颜先生自己就可以处理。”

陈善元点着头,又问道:“那张大人那里呢,顺序还用调整吗?”

胡楚元道:“不用,中午的时候,我替他接风洗尘,你让厨房多烧几个地道点的西南辣菜。另外,你让缪先生去陪着他,在锦绣山庄里转一转,晚上就在我府上住下。晚上再给伊朗那边的特使安排一个盛大点的午宴,有什么事,吃饭的时候再说吧,我实在是安排不了。”

“那我就这么去办了!”

陈善元答应一声,转身离开了怡乐厅。

胡楚元随即就和一直竖着耳朵在旁偷听的康有为道:“康先生,我这就不好意思了,行程太紧,好几件事都得细细的商议。”

康有为不由得感叹道:“大人果然是曰理万机啊,康某钦佩不已,羡慕不已啊,能有这样的机会为朝廷效力,康某死也值得。那康某就不多打搅了,明天就安排一下去顺天府。”

胡楚元点着头,送他离去。

被康有为这么一耽搁,早餐已经凉了,伍淑珍重新换了一份给他。

他的早餐还是和以前一个规矩,两个煮鸡蛋,一份牛奶或者豆浆,一些简单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用了早餐,他就去大书房里正式会见德国公使绅柯。

这个会晤是非常重要的,绅柯带来了俾斯麦的亲笔书信,另外,绅柯也将代表德国和胡楚元洽谈一些特别重要的事情。

上次在德国,胡楚元就和俾斯麦有过几次交谈,并通过俾斯麦见到了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

胡楚元只用很简单的一番话就说服两人和中国合作,以应对英法对曰俄两国的扶持,维持在东亚地区的平衡,限制英法俄三国的扩张。

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只要中国继续复苏,军力和国力增强,英法曰俄必然要加大在东亚的军事部署,这对德国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绅柯这一次过来,就是要和胡楚元落实具体的合作条约。

胡楚元和他前后交涉了一个多小时,最终确定,在长期时间内,逐步统一德国和中国的海陆两军装备标准,铁路标准和其他机械标准,采用公制单位,利于两国经贸扩大,利于两国在军事上的合作。

做为一个最重要的合作,德国克虏伯工业公司和德国在华第一大洋行禅臣洋行合作,在上海租界杨浦开办新的上海克虏伯工业公司,生产火炮和炮弹,并将部分技术转让给江南制造总局。

对于毛瑟步枪和1888式委员会步枪,德国以二十万两白银的价格一次转让技术,允许大清帝国的各家官办制造局使用相关技术。

大清帝国隐秘向德国增购军舰十二艘和克虏伯速射陆行火炮258门,表面上仍然是做为德国海军部所增购的军舰进行生产。

在此基础上,德国将秘密派遣总额为三十人的陆军军官和四十多人的技术团队,对中国的军队和官营制造局给予指导,中国将派遣总额为六十人的青年军官和技术人员,前往德国留学深造。

达成这一协议后,在私底下,两人也交谈了,威廉二世皇帝非常欢迎胡楚元在德国投资,特授胡楚元德国公民身份,避开法律上一些限制。

当然也是有条件的,威廉二世皇帝需要胡楚元保证,他在德国的投资不会抽离,不管投资额度又是多少,也不管这些资本翻滚到多少,一律都要继续留在德国及殖民地市场。

胡楚元同意了这个条件,基本确认自己的初步投资会在一亿两白银左右,分期五年注入。

只要他有真金白银,他就肯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第二百五十七章 东北大撤退和兄弟聚会第四十一章 强国先强种第二百二十九章 杨宗砺第二十一章 传世之宝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变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关系就是好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干的恐吓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侠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抚(中)第二十二章 雌雄龙骨第六十四章 见利不忘义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东大战(二)阴险的刘铭传第一百六十章 马尾海战(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军第三十八章 注定失败的那些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讲诚信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二百九十六章 轰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与死第二百七十九章 伦敦会议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内相瞿鸿机第一百一十八章 东丽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东大战(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国的遗憾和收获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国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资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颐和园的真相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二百二十章 一个恐怖的中国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军的最后之力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开邺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华民主联邦共和国的新时代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县有朋的战略观第二百三十章 谋局东北第一百九章 阿萨姆(一)第六十一章 操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达洋行和银行梦第二百五十七章 东北大撤退和兄弟聚会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党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胁第二十三章 灭曹计(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百三十章 排华案风波(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银行第二百章 丹东大战(三)史无前事之重创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绪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内相瞿鸿机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抚(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腾冲号爆炸案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务全权督办大臣第五十五章 盐案风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战阴影第四十四章 难以挤进的缫染业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权级的绝唱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条约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钱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杀胡楚元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乱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来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鲜这个小国很重要第一百三章 新民党太招摇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击战(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县有朋的战略观第二十三章 灭曹计(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开邺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亲和日本人第六十二章 徐润是个人精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财团的开局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盐价第六十章 抄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一)第二百二十章 一个恐怖的中国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钱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东大战(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报工作第四十一章 强国先强种第四十九章 拙政园的密会第七十三章 霍鸿机的前途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礼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十七章 来历不明的青花瓷第一百六十六章 颐和园的真相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战后的新世界局势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军争霸第二百零八章 无功不受禄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鸿章的结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鸿章的结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来了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
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第二百五十七章 东北大撤退和兄弟聚会第四十一章 强国先强种第二百二十九章 杨宗砺第二十一章 传世之宝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变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关系就是好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干的恐吓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侠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抚(中)第二十二章 雌雄龙骨第六十四章 见利不忘义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东大战(二)阴险的刘铭传第一百六十章 马尾海战(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军第三十八章 注定失败的那些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讲诚信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二百九十六章 轰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与死第二百七十九章 伦敦会议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内相瞿鸿机第一百一十八章 东丽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东大战(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国的遗憾和收获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国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资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颐和园的真相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二百二十章 一个恐怖的中国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军的最后之力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开邺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华民主联邦共和国的新时代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县有朋的战略观第二百三十章 谋局东北第一百九章 阿萨姆(一)第六十一章 操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达洋行和银行梦第二百五十七章 东北大撤退和兄弟聚会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党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胁第二十三章 灭曹计(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百三十章 排华案风波(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银行第二百章 丹东大战(三)史无前事之重创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绪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内相瞿鸿机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抚(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腾冲号爆炸案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务全权督办大臣第五十五章 盐案风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战阴影第四十四章 难以挤进的缫染业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权级的绝唱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条约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钱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杀胡楚元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乱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来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鲜这个小国很重要第一百三章 新民党太招摇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击战(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县有朋的战略观第二十三章 灭曹计(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开邺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亲和日本人第六十二章 徐润是个人精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财团的开局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盐价第六十章 抄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一)第二百二十章 一个恐怖的中国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钱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东大战(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报工作第四十一章 强国先强种第四十九章 拙政园的密会第七十三章 霍鸿机的前途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礼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十七章 来历不明的青花瓷第一百六十六章 颐和园的真相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战后的新世界局势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军争霸第二百零八章 无功不受禄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鸿章的结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鸿章的结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来了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