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计

宽甸地势险峻,巡抚等官员经常巡视,山地为主,如果没有马市根本毫无发展潜力,而且与朝鲜交界,很容易起国家之间的纠纷,在宽甸又有大量的女真人,佟家这样的地方势力实力很强,除非出动大军,否则很难看出压服的可能性在哪里。

只能以利益引诱,拉拢为主。

而海盖参将下管的海、盖、复、金四卫就不同了,狭长的半岛地域,人口颇多,而卫治之下有盐铁百户,潜力重大,港口重多,是顺字行将来布局的中心所在,这样的地方,异已势力一定要压服,彻底收为已用!

“怎么压呢?”张用诚不禁又有新的疑问。

宋尧愈哈哈一笑,指着他道:“用诚你这个脾气不好,凡事用心太多了,压服一个参将,这样的事,怕是周晋材都做的来,而且也不是急务,你在这里着什么急啊。”

张用诚也是莞尔,自己确实是太多心了。

惟功倒是夸了他几句,另外又吩咐他将顺字行在广宁等地的商业人才全部抽调到广宁,并且预备在盖复金等各州都开设分店,大量收取辽东土货。

“从现在到初冬,那些女真蛮子都会一直不停的在老林子里头,不停的打猎,采摘松子,榛子,还有采东珠,挖人参,到了初冬出来贸易,那个时候,从人参到毛皮都会大降价。”

谈起生意,张用诚简直神采飞扬,一反刚刚的谨慎模样,他笑道:“任磊和张思根几个早憋着一股劲,以前在广宁和锦州宁远,都被将门压着,价也是在人家的手里,到咱们自己,收一根老山参,运到京城,翻二十倍,运到南京,翻三十倍!”

“这么大利?”宋尧愈吃了一惊,问道:“这里收一根参要多少银子?”

张用诚竖起小指,笑道:“这么大的参在内地已经不错了,有的小药店根本没有,在这里,也就是一石粮就换到了。”

“好家伙,果然便宜的很。”

人参在宋朝之前还不为人重视,只当是寻常草药,后来才知道药效厉害,渐渐被炒成药中圣品,到了明清之季,人参之贵重犹过于黄金,毕竟黄金易得,好的人参却并不一定是有钱就买的着了。

很多药店,得半截小指粗细的人参就能当传家宝传下去,用绸缎蒙着,装在上好的匣子里头,非重要客人想得一片亦不可能。

京师和南京等大城市当不至于此,不过,一小段在辽东并不稀奇的人参,在京里卖上几十两银子一根,也是常有的事情。

而一石两石的粮食,也就是五钱或一两银子而已。

“这真是暴利,好生意啊。”宋尧愈两眼放光,老夫子跟在这个团体里头久了,也是沾染上了一身的铜臭味道了。

惟功瞧着暗笑,张用诚却犹自兴致勃勃的道:“卖皮货也好啊,一张鹿皮在这里用几斤咸鱼干就换得上手,了不起用两斗粮,到了登州就能卖五两银子一张。”

“还有松子,一石松子到了内地,最少换二十石粮食。

“东珠更值钱,不过这东西还是难得,有些好珠子连女真人也不舍得卖……”

张用诚和宋尧愈大谈生意经,惟功与王国峰继续往前走着。

在一块成化年间留下的石碑前,王国峰看惟功入神的看着碑文,他便轻声道:“大人,算算时辰,密云那边也该动手了。”

惟功神色变的冷峻起来,也不回头,只低声道:“是一敬领队吧?”

“是的,大人。”

“那我自然可以放心!”

张一敬和张一诚,还有张一慕,张一义,这几个分别负责行动和情报,都是惟功一手调教出来的好手,有张一敬亲自领队,自然可以放心。

“五日之后,应该有详细的报告。”王国峰道:“也算给辽镇上下,小小的添个乱子。”

……

……

辽镇上下的调度是很平常之事。

现在李成梁麾下,总兵副总兵级别的武将就有十几人,除了祖仁和孙守廉这样的实力派,陶成喾和查大受等家丁出身的才是辽镇领军诸将中的主流。

沈阳中卫也是松辽平原的核心城市之一,虽然是卫城,但规模极大,城周近十里,开四门,城中有指挥府邸,后兴建总兵府邸,连同钟鼓楼在内,还有卫仓,所衙等各种衙门,形成了一条府前大街,整个街道是十字形,在努儿哈赤占领沈阳后,在城市中心简陋的建造了一个居住之宫,后来皇太极继承汗位,将统治中心从镇守辽南为主的辽阳迁到沈阳,开始面对辽西和蒙古为主,自此之后,后金在东北的统治中心移镇沈阳,原本的广宁和辽阳渐渐就不那么重要了。

在沈阳,皇太极大为兴作,将四门改为八门,分驻八旗,将原本的十字街扩建,改为井字形的居住核心,兴建皇宫,将沈阳中卫由一个卫城改为盛京,后来渐渐也变的繁富起来。

不过在清军入关后,盛京只是一个驻防核心,由于柳条边的作用,汉民禁止迁入,清朝有意将东北这广大的区域留成自留地,沈阳等城不仅没有继续发展,反而连明朝时候的规模也是远远不如。

这也给后来的俄罗斯可乘之机,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此时在陶成喾等人的眼前,十字大街整齐繁华,沈阳的商户远不及辽阳为多,不过到底是方广十里,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庞大卫城,最要紧的,还是这里当家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不象在广宁时,城池亦不比沈阳大,驻军又多,到处都是总兵副将参将,而且全部是李成梁的心腹,若是碰上李如松哥几个,就算他们是副将参将,也得早早滚鞍下马,就地打千请安,好生没味道的很。

加上巡抚常驻,巡按亦常驻在广宁,一呼一吸,都有滞碍之感,最要紧的还是李成梁这头老虎在,那就更压抑了。

“老李,这一次委屈你一下,过两年之后,我去抚顺关,你留沈阳。”

陶成喾和李平胡一个是副将,一个是参将,所以这一次陶成喾坐镇

沈阳,李平胡跑去开原,和开原参将孙守廉打擂台去……孙守廉代表的是辽东孙氏,也是百年将门,实力不可轻侮,李平胡肯定痛快不起来,所以李平胡干脆请示下来,直接去驻抚顺关,那里的马市十分要紧,总比在开原强。

“得了。”李平胡咧嘴道:“老子在抚顺关捞的不比你少,过一阵子那些女真鞑子都跑出来卖土货了,老子要好好大收一笔。”

“你可得小心。”陶成喾警告他道:“大头是老爷子的,你别找不自在。”

“这我岂能不知?”

两人都是家丁出身,李成梁发财的门路就是倒腾茶叶、盐、丝绸、布、粮食,这些汉人出产卖给北虏,再收女真人的土货,蒙古人的大量皮货,倒腾到京,一年几十万轻松可得。

否则的话,哪能养的起这么多的家丁?

李家最后,家资最少千万,就是李成梁数十年总兵生涯累积所得。

“建州右卫那王杲的儿子叫阿台的,还叫着要替父报仇,老爷子这两年估计要动他的手,你在抚顺关,多加留意。”

王杲也是女真人中的传奇人物,建州左卫的世袭指挥,后来整合沿河的女真部落城寨,积累起庞大的实力,在嘉靖年间数次破关而入,兵锋直抵辽阳。不过在陶成喾等人眼中,那厮就是一个棒槌……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自己找不自在,如果不是屡次破关,叫辽镇上下没有了脸面,下不来台,你自管在女真地界怎么折腾,谁又来管你?

那个阿台,现在又打出为父报仇的旗号,更是死不足惜,估计这一两年内,李成梁会调集数千精锐骑兵,一举破袭,解决掉这个麻烦。

对女真,辽镇的策略就是谁找事就抽谁,谁出头就打谁,二百年来倒也是有效的法子,比起北虏来,在密林深处挖人参采松子的女真人要消停的多了。

李平胡预计在沈阳只作短暂的停留,陶成喾也要尽地主之谊,力劝他多留几天,沈阳毕竟是卫城,相比抚顺要繁华的多,声色犬马的享受上,当然也是沈阳为先。

在他们身边,是川流不息的骑兵不停的奔驰而过,两人都拥有大量家丁和亲卫,足足两千骑兵伴随左侧,奔腾起来,千蹄万马驰骋而过,恰如两条奔流不息的铁流,兵器闪烁着冷光,镶嵌着铁叶的棉甲和正经的铁鳞甲显示着这支骑兵的精良与优裕的防护能力,在马队后队,大量的空鞍战马说明这支骑队就算不是一人双马,马匹也是大有富余,可以在长途行军的时候,节省下不小的马力,更进一步的提升了骑队的战斗力。

沈阳中卫的本土卫所当然也是和其余卫所一样,全然的崩坏,后金攻城时,面对坚城深壕,只有少量蒙古兵临阵反水,这样的城池就被攻了下来,然后又一日下辽阳,城池修的再高深,没有大量的合格军人,再遇到坚定的敌人之后,悲剧自然就产生了。

最少在陶成喾和李平胡眼前就是如此,卫所的军人都如同叫花子一样,与他们的部属完全无法相比。

(本章完)

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十二章 宝刀第六百五十九章 对射第九十九章 杀侄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四百九十六章 应对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十一章 冲突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别第三百零一章 杀戮第九百零三章 行动第八十九章 顶峰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来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九百零三章 行动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二百九十六章 军号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九十五章 东林第三百八十一章 复信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七百六十四章 辞官第二十六章 桩功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杀第二百七十六章 坚持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五百二十二章 军民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贽第八百四十一章 记帐第九百章 粮价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六百九十二章 冲突第八百七十九章 阁议第八百零一章 内幕第六百七十三章 缝合第三十六章 逆转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三百四十五章 镇东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八百二十九章 谈话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一百五十九章 余波第六百零八章 阅操第三百六十九章 编制第七百零五章 询问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书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头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五百六十八章 发酵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四百零三章 酒楼第三百二十二章 潜流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蹰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别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骑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议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八百八十一章 执意第三百七十一章 划归第六百零八章 阅操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车上第八百八十章 协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换防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现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二十四章 面圣第九十九章 杀侄第八百二十七章 车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六百零七章 之国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七百三十九章 气象第二百九十七章 铁流第六百九十三章 报复第五百五十一章 诱敌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七百六十一章 质问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跷第四百零一章 农庄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时
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十二章 宝刀第六百五十九章 对射第九十九章 杀侄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四百九十六章 应对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十一章 冲突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别第三百零一章 杀戮第九百零三章 行动第八十九章 顶峰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来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九百零三章 行动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二百九十六章 军号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九十五章 东林第三百八十一章 复信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七百六十四章 辞官第二十六章 桩功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杀第二百七十六章 坚持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五百二十二章 军民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贽第八百四十一章 记帐第九百章 粮价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六百九十二章 冲突第八百七十九章 阁议第八百零一章 内幕第六百七十三章 缝合第三十六章 逆转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三百四十五章 镇东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八百二十九章 谈话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一百五十九章 余波第六百零八章 阅操第三百六十九章 编制第七百零五章 询问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书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头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五百六十八章 发酵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四百零三章 酒楼第三百二十二章 潜流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蹰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别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骑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议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八百八十一章 执意第三百七十一章 划归第六百零八章 阅操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车上第八百八十章 协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换防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现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二十四章 面圣第九十九章 杀侄第八百二十七章 车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六百零七章 之国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七百三十九章 气象第二百九十七章 铁流第六百九十三章 报复第五百五十一章 诱敌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七百六十一章 质问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跷第四百零一章 农庄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时